1. 採桑子 重陽的主旨是什麼
主旨:人的一生多麼容易衰老,而蒼天不老。
《採桑子·重陽》是現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所作。
原文: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譯文:人之一生多麼容易衰老而蒼天不老,重陽節卻年年都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輝。卻勝過春天的光芒,無涯的汀江之上有綿綿不絕的秋霜。
此詞通過重陽述懷,表達了詩人對革命根據地和革命戰爭的贊美之情;表達了革命的人生觀、世界觀;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前後闋都是由議論轉入寫景,寓情於景,景中抒情。哲理寓於直敘,議論,寫景之中;深情寓於宏觀秋光之中。整首詞寫得鮮明爽朗、氣度恢弘,有著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整首詞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詩情畫意、野趣、哲理於一爐,形成生機盎然的詩境,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爭,又顯示了作者詩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以壯闊絢麗的詩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
毛澤東(1893—1976年),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2. 一年一度秋風勁的「勁」讀jin還是jing
一年一度秋風勁的「勁」讀音是:jìng,強勁的意思。
出自: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原詩:
採桑子·重陽
現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
釋義: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年年都會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黃花:指菊花。分外:格外。不似:不類似,不像。勝似春光:是說秋風比春光更美,是主觀感受。寥廓:指宇宙的廣闊,也指廣闊高遠。
主題思想:
此詞通過重陽述懷,表達了詩人對革命根據地和革命戰爭的贊美之情;表達了革命的人生觀、世界觀;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詩人成就:
毛澤東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同時又是獨領風騷的詩詞巨匠。毛澤東詩詞想像豐富、氣勢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遠,充滿了革命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精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艱辛歷程的藝術再現,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毛澤東致力於「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根據地發展,要打破「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的割據狀態,要粉碎「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的軍事圍剿。他追求「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世界大同願景。
毛澤東喜歡把「山」與「紅旗」兩個意象聯系在一起,如「山下旌旗在望」;「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不周山下紅旗亂」;「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紅旗」象徵著革命道路和革命武裝,「山」加「紅旗」意象是毛澤東長期革命生涯的真實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