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逢年過節之詩詞
「每逢佳節倍思親」里的佳節,對應的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稱重九節,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漢族傳統節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的起源很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到了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而從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結束語: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本文提及的「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正是詩人在重陽節民間遍插茱萸的情境下,生發出的思念家鄉與親人的深厚感情。
❷ 九月九過節感想怎麼寫
寫下九月九(重陽節)的來歷,典故,可以寫下重陽節自己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老人做的事,結合自身寫尊老愛老感想。
❸ 重陽節和元宵節還有,七夕節的過節時間是農歷。幾月幾日節日的習俗又是什麼
重陽節是九月初九,習俗是登高跳遠,元宵節是正月十五吃元宵,七夕節是陰歷的七月初七,據說牛郎織女天河配。中國的情人節
❹ 古代人過重陽節的時候有什麼講究,什麼樣的人才能過節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節歷史演變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所以說如果出生在春秋戰國時期你可不一定有過重陽節佩茱萸賞菊的機會哦!那麼到底是什麼時候重陽節開始在民間流行並一直傳承到今天的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❺ 重陽節我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設計的過節方案,有哪些
活動名稱:九九重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活動目標:
1、了解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了解中國文化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
2、能用實際行為表達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關愛。
活動准備:與重陽節相關圖書和音像,歌曲《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動內容:
1、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講一下重陽節的由來
2、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唱歌
3、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洗個腳
(5)過節系列重陽節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風箏)為主要特徵的。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❻ 九月九日重陽節又叫什麼節,每年過年過節的遊子們常說的一句話是
1、重陽節已被定為法定的「中國老人節」,民間也叫「雙九節」或「登高節」;
2、這一天說得最低的,自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或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❼ 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節遠在他鄉的朋友你們是怎麼過節的
都說重陽登高望遠.如果沒有家人,真的去登了又有什麼意義,還不是一番傷感.思家.
❽ 重陽節來歷及過節方式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我們將農歷九月初九專定為「老屬年節」。
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佳人作伴,共嘗重陽糕、共飲菊花酒,亦不失是美事一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星的儀式逐步衰落,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
如果說上巳(清明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