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神鵰俠侶》中,郭襄的性格明顯要好過郭芙,但為何黃蓉更喜歡郭芙
但凡是多子女家庭,幾乎就沒有一碗水端平的。記得以前看楊絳先生寫的文章,說他丈夫錢鍾書有了女兒之後,並不想再要其他孩子,原因就是可能生了新孩子可能就要把更多的愛分擔出去,對現在的孩子不公平。錢鍾書先生或許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多子女家庭的諸多困惑,未雨綢繆,只要一個娃。在金庸武俠小說里,大部分主要人物都是獨苗,即使有些有兄弟姐妹,也不是一起長大的。而郭家三姐弟是個特例,盡管他們不是主角,但是他們父母是主角,兩姐妹郭芙郭襄戲份也很多,他們算是十分典型的多子女家庭了,盡管郭靖黃蓉是蓋世豪俠,依然擺脫不了普通人撫養孩子的困惑。
黃蓉和郭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倆本身都是家中獨苗。黃蓉自不必說,老爹是黃葯師,盡管母親難產而死,黃葯師對這個女兒卻是極盡寵溺,所以黃蓉從小慣得沒個樣子。郭靖是個遺腹子,父親早亡,母親不過是個普通家庭婦女,似乎條件差很多,但是郭靖很快就得到江南七俠的教導,七俠雖然對他很嚴厲,但是對郭靖視如己出,完全當做自己孩子對待。在蒙古的時候機緣巧合結識了成吉思汗,還認了個蒙古師父哲別,這些人都很喜歡郭靖。郭靖雖然沒有得到如黃蓉那樣的寵溺,但從小也是個小太陽,有一大幫子人圍著他轉。
這樣兩個人可以說從小就是家庭中心,他倆成為夫妻以後,對於如何照顧一個多子女家庭是毫無經驗的。很自然的,他們一開始用自己長輩對待自己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第一個孩子郭芙。
黃蓉剛剛懷孕的時候,情緒波動很大,對郭靖諸多抱怨,對懷孕一事很是不滿,郭靖是個模範丈夫,自然極盡包容。然而孩子出生以後,黃蓉母性爆發,對孩子格外寵愛。這種現象實際特別常見,很多女人懷孕時候覺得難受不舒服,覺得孩子讓自己遭罪了,就會在生前放狠話,自己孩子出來一定要嚴厲教導或者不管他。但是一旦生完孩子,馬上就真香了,立馬對自己孩子愛的不行,黃蓉就是這種女人里的典型。郭靖呢,天性至純至善,對待別人都特別好,更何況是自己孩子了。何況他倆人從小身邊的人都對他倆特別好,所以他們也就極盡所能對郭芙好。
至於說怎麼教導郭芙,黃蓉從小是黃葯師教育大的,黃葯師號稱東邪,正統的教育方式自然不屑一顧,黃蓉自己雖然博學多才,怎麼教人卻是毫不知曉。郭靖從小資質魯鈍,又是在蒙古那個化外之地,七俠雖然好,但是主要注重他武功教育,關鍵教多了郭靖也掌握不了啊,所以郭靖更沒有什麼教育子女的良方了。他們教育的方式就是女兒喜歡怎樣就怎樣,完全放任自流。想想看,桃花島是多麼好的地方,黃葯師經營多年,不僅景色優美,美輪美奐,更是有諸多珍禽異獸在島上,就是這么好的地方,遇到郭芙全完蛋。島上很多東西一件隨隨便便在外面可以換千金,到郭芙手裡說玩壞就玩壞。郭靖黃蓉對郭芙的這些行徑至多口頭警告一下,卻不會真正的去約束。
再到後面,大小武和楊過三個男孩子也上島了,楊過比較刺頭,經常跟郭芙對著干,但是很快就離開了。大小武就不一樣了,他們知道自己是寄人籬下,再加上郭芙長得實在漂亮,所以長期跪舔郭芙。這下好了,郭芙本來就特別受父母寵愛,又加上兩個跪舔的小跟班,性子愈發驕縱。而隨著郭芙的長大,郭靖黃蓉也發現自己女兒性格魯莽沖動,飛揚跋扈,但是這時候再糾正已經來不及了。再加上郭芙雖然比較笨,也不是傻子,犯了錯誤對著郭靖黃蓉撒撒嬌賣賣萌,父母立馬眉開眼笑。何況只要郭芙本身武功不高,能力不強,只要不離開自己視線,她犯多大錯誤,闖多大禍他倆夫婦也都兜得住啊。
就在郭芙成年的時候,郭襄郭破虜兩姐弟降生了。這時候情況完全不一樣了,首先來說,那時候郭靖黃蓉已經鎮守襄陽多年,要抵禦元蒙入侵。而襄陽的條件跟當年的桃花島完全無法比擬,所以郭襄郭破虜一出生那個條件跟郭芙就天差地遠,物質條件上就低了不止一個層次。其次,郭芙長大了,盡管郭靖黃蓉很愛她,但是也知道女兒已經被自己慣得不像樣子了,怪就怪太寵溺她了,所以對這兩個小的一定要嚴加管教。就這樣,郭襄郭破虜不僅沒有享受到當年桃花島優越的條件,還要承受姐姐太過嬌慣帶來的苦果,可以說也苦了這倆娃了。
應該說,當時對待郭芙,郭靖黃蓉夫婦已經付出了十二分的關愛和寵溺,已經耗盡了元氣,對待自己後兩個孩子,想拿出十分寵愛都很困難。不過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嚴格教育,後面這兩個孩子確實比郭芙懂事很多,郭破虜成熟穩重,頗有郭靖的風采,郭襄聰明伶俐,又格外早熟,乖巧懂事,很有主見,這倆姐弟,都不用郭靖黃蓉操心太多。但是人就是這樣,你對一個人操心越多,自己付出的感情就越多,自然也就越喜歡他。 這點郭破虜可能還沒感覺,早熟的郭襄早已經看的透透的了,她跟姐姐頂撞的時候,就曾經說過郭芙是父母最寵愛的大小姐這樣的話來,對於父母到底最愛誰,郭襄心裡跟明鏡似的,明白著呢。
不過呢,盡管郭靖黃蓉最愛郭芙,他們後面兩個孩子都太懂事了,郭破虜跟郭靖差不多,天性淳樸,心無雜念。郭襄雖然聰明伶俐,心思駁雜,但是她胸襟氣度比大多數男子還要開闊,頗有慷慨豪邁的氣息,所以明知道父母更愛姐姐,也並無嫉妒之心。倘若後面這兩個孩子性子跟郭芙一樣,那就算郭靖黃蓉從小對他倆嚴加管教,那長大了肯定也會互相爭寵忌恨,那郭靖黃蓉家裡就不得安寧了。
郭靖黃蓉為國為民,也都是有福之人,有個大女兒可以讓他倆充分釋放自己的父愛母愛,又有兩個小兒女體貼懂事,在養兒育女這一塊,絕對是達到人生巔峰了。郭芙更不必說,估計上輩子拯救了整個武林,自身毛病那麼多,但是投胎到好家庭,父慈母愛,找個老公也是人中龍鳳,對自己百依百順。比起他們來,郭襄也許太聰明太懂事了,一生遭遇反而讓人嘆息,生活的磨礪,感情的掙扎,很多痛苦她只能一人承受。
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家庭也不少,越會作妖的兒女越得寵,越懂事越有能力的子女只能做受氣包,郭靖黃蓉在江湖上是首屈一指的大俠,處理起家長里短來跟普通人並無二致。
郭靖和黃蓉一共生了三個孩子,郭芙,郭襄和郭破虜。
三人都是黃蓉身上掉下來的肉,可是總感覺黃蓉更喜歡刁蠻任性的郭芙,而對乖孩子郭襄倒冷淡一些,這是為什麼呢?
一、習慣成自然。
郭芙與郭襄,郭破虜相差十六歲,也就是說,在後者沒有降臨到郭家的十六年中,黃蓉帶娃的目標任務只有一個,就是郭芙。
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好玩兒的都會給她。因為家裡只有她一個孩子,沒人和她搶嘴,競爭啊!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六年。
十六年,足以讓人形成一種思維定勢,一種習慣,而習慣成自然。
即使以後黃蓉又生了郭襄和郭破虜,她的這種狀態還是會一直自然的延續下來。
所以,在外人看來,她明顯對大女兒郭芙要偏心一些,而她自己卻渾然不知。
二、郭襄屬於計劃外生育。
按照正常邏輯推理的話,郭襄和郭破虜應該是郭靖和黃蓉計劃外的生育。
因為郭芙出場的時候已經十歲左右了,而郭靖和黃蓉十年來只養育了她一個孩子。
這十年來靖蓉二人一直居住在風景宜人,四季如春的桃花島。
如果兩人想多要孩子的話,這時有大把的時間和愉悅的心情 ,而且年富力強。
可是他們沒有,只是守著郭芙這一棵獨苗。
這可以理解為他們本來只想生育一個孩子。
郭靖去襄陽後,一直忙於軍務,黃蓉做為他的賢內助,也要幫他處理一些事情。
她還是丐幫幫主,事情也少不了。
按照正常思維,在襄陽城安危不保,兩人自己的性命未卜的形勢下,不應該主動再想要孩子。
可是偏偏這時候,黃蓉懷孕了。
大概率說明這個孩子是計劃外的。
對於計劃外的生育,就像添頭一樣,沒有引起黃蓉的足夠重視。
而且,郭襄,郭破虜兩個寶寶出生在襄陽城內焦外困之際。黃蓉在凶險萬分的形勢下和李莫愁,金輪法王鬥智斗勇才僥幸脫險。
以後黃蓉每每想到此處,都是後怕多於甜蜜。
所以,她心中也許會有一點點遷怒於郭襄,郭破虜的意思。
三、郭芙容易把控,郭襄天馬行空。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的話,郭襄的性格確實比郭芙好。
郭芙囂張跋扈,胸大無腦,經常惹禍,神鵰俠楊過的一個胳膊就是他砍下來的。
郭襄內斂低調,不爭不搶,從來或者說很少惹禍,捅婁子。從表面上看,她是一個乖乖女, 是黃蓉最合適的小棉襖,她應該喜歡郭襄才是。
可是,站在黃蓉的角度想,會是另一種情形。郭芙再怎麼折騰,她也沒有能力逃出黃蓉的手掌心。
她的心思和行動黃蓉完全可以把控,即使她經常闖禍,事後黃蓉對她進行批評教育她會言聽計從。
這反倒讓黃蓉放心,因為黃蓉對她一切了如指掌。
郭襄不一樣,她雖然不聲不響,但從小就有自己的主意,而且向來不安規劃出牌。
有些事,父母,姐姐對她說不能做,她也不會當面反駁,但還是我行我素。
就拿和楊過交往這件事來說吧。
郭芙極力反對,黃蓉三番五次勸誡,她照樣會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這會讓黃蓉在對她的管理教育上無所適從,產生挫敗感。
這樣對比下來,黃蓉當然會更喜歡郭芙。
可憐天下父母心,大多數父母對自己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視同仁,不會故意的偏向誰,只是有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形成了這樣的事實。
郭芙,郭襄姐妹倆除了都像媽媽一樣漂亮外,性格迥異,姐姐專挑父母的缺點來,妹妹盡取父母優點長! 郭芙 刁蠻、任性隨了黃蓉,愚鈍、呆萌隨了郭靖,還要加一點魯莽的個性不隨爹也不隨媽!而 郭襄 宅心仁厚,豪俠仗義,聰明伶俐,俏皮可人,總之郭靖、黃蓉的優點集於一身。
也不能說黃蓉更喜歡郭芙,只能說對她的嬌慣、縱容多一些,因為郭黃夫妻二人十六年間只有郭芙一個孩子。夫妻二人,包括柯公公都寵著她,武氏兄弟客居桃花島,又是郭靖徒弟,還是郭芙的膜拜者,愈發縱的郭芙刁蠻任性,楊過比武氏兄弟後到,且身世孤苦,性格倨傲,郭芙就與武氏兄弟百般欺負楊過!
黃蓉雖然百伶百俐,但在教育孩子上確實不怎麼樣,在對待楊過上也有私心,雖說教他習文修身沒錯,但你把他放在三個會武功的孩子中間,小孩天性恃強凌弱,吃了虧的楊過必然引發偏激的性格,以致於認為歐陽鋒比他們對他要好的多,被逼急了用蛤蟆功打傷了武氏兄弟!楊過也因之被送上了重陽宮,開啟了他的傳奇經歷!
楊過天性仁厚,再見黃蓉之時不計前嫌,幾次解了黃蓉郭芙母女二人性命之危!可魯莽的郭芙卻砍斷了楊過的手臂,黃蓉還是一味護短!不過黃蓉郭芙母女讓楊過經受的這些苦難,給他造成了種種奇遇(先遇姑姑小龍女,後遇神鵰練蓋世功),反而讓他磨礪成一個真正的大俠,也讓他更有包容,仁愛之心!
小郭襄一出世就逢戰亂,在魔頭李莫愁與楊過小龍女懷里輾轉。小郭襄可以說一出世就在行走江湖,而姐姐郭芙自幼生活環境單一,所以郭芙更懂人情世故,也更懂人世間的冷暖與情愛。
而郭芙一出世,父母就在守襄陽,對這對雙胞胎姐弟少了一份母愛與寵溺,這並不表示黃蓉不愛郭襄,相反,對於幼小的女兒輾轉江湖更多了一份心疼!
一
郭靖黃蓉二人經歷了種種磨難才終於走到了一起,他們一生共生育了三個兒女,大女兒郭芙,二女兒郭襄,老三是兒子郭破虜。這三個兒女脾氣性格,天賦智商都不盡相同,但是郭靖黃蓉夫婦對兒女們的疼愛之心,卻是沒有什麼不同的,也不存在更喜歡大女兒郭芙的情況。在《神鵰俠侶》中,郭靖黃蓉出場時,大女兒郭芙已經差不多十三四歲了,但神鵰結束之時,她三十四五歲的樣子,在這二十年中,這個郭大小姐始終刁蠻任性,胡作非為,愚蠢霸道,仗勢欺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她遺傳了黃蓉的美貌,卻沒有遺傳到黃蓉的聰明。遺傳了郭靖的智商,卻沒有遺傳郭靖的品格。可以說,郭芙完美的避開了父母所有的優點,成為了一個空有其表的人。甚至連黃蓉都心中暗罵「這個草包女兒」。
但是,郭靖和黃蓉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家庭的殘缺對於他們肯定有特殊的感受。當他們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後,肯定會對這個孩子加倍疼愛,讓自己小時候缺失的愛加倍賦予這個孩子。他們對大女兒郭芙過度溺愛導致了她養成了刁蠻任性的性格,以至於郭芙做了很多錯事。
特別是郭芙不分青紅皂白直接砍斷楊過的一條胳膊,讓風流倜儻的楊過從此只有一條臂膀;而後,在古墓,莽撞的郭芙又用冰魄銀針重傷小龍女,直接導致小龍女五臟六腑都已中毒,這也導致楊過小龍女分別十六年。
楊過和小龍女一生的坎坷,很大程度上也是拜郭芙所賜。
二
郭襄郭破虜是黃蓉的第二胎,他們比大姐郭芙小了將近二十歲。郭靖黃蓉由於大女兒郭芙的前車之鑒,對於郭襄和郭破虜的管教是相當嚴厲的。郭破虜的脾氣性格都像極了郭靖,在父母嚴加管教之下,成熟穩重的就像是一個「小老頭」。
郭襄剛出生時便遭逢大難,被各路高手爭來搶去,也算是她福大命大,才有驚無險,得以存活於世。郭靖黃蓉夫婦雖然對她管教很嚴厲,但是鑒於她小時候的遭遇,估計也會不忍心太約束她。
書中原文說郭襄聰明伶俐,為人又很豪爽大氣,有俠義之心,大家都很喜歡她。她做事又往往會出人意表,不拘泥於傳統道德觀念的束縛,所以得了個小東邪的稱號。郭襄遺傳了黃蓉的聰明伶俐和郭靖的俠肝義膽,更由於她性情溫柔和順,和誰都能合得來,比起郭芙的傲慢任性來,她深受大家喜愛也在情理之中。
黃蓉對郭芙的愛,無疑是很深厚的,郭芙的脾氣性格和所作所為都和郭靖黃蓉的身份地位很不相符。郭芙砍斷了楊過的胳膊,郭靖要砍了她的胳膊替楊過出氣,是黃蓉使出詭計護送她逃出襄陽城。黃葯師把桃花島的防身至寶軟蝟甲給了黃蓉,黃蓉卻把它傳給了大女兒郭芙。郭芙性格魯莽,武功低微,她曾數次憑借著軟蝟甲保護才沒有受傷。
三
郭襄在風陵渡口聽聞射鵰俠的事跡,跟隨大頭鬼外出一天兩夜沒有回來。回到襄陽之後,郭芙在父母面前告了郭襄一狀。郭靖罰她不許吃飯,終究還是黃蓉偷偷的給她做了精美小菜哄小女兒開心。後來聖因師太等江湖異士到她閨房之中飲酒說笑,黃蓉也沒有多加指責。要知道山西一窟鬼和聖因師太等人雖然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但也絕不是光明正大的正派人物,更何況男女有別,女兒和他們廝混在一起,做父母的居然沒有責罰她,可見平時對她是多麼疼愛了。
當黃蓉察覺郭襄對楊過動情以後,生怕楊過是來抱仇的,她心中驚懼不已。即使後來得知楊過並沒有惡意,但是她見小女兒郭襄為情所困,深知此生恐怕要對郭襄多操一些心。
郭襄後來常常在江湖中游盪,若沒有得到郭靖黃蓉二人的允許恐怕是出不來。大姐郭芙和三弟郭破虜都待在襄陽城幫助父母守城,而郭襄卻能獨自外出,可見郭靖黃蓉對於這個小女兒是多麼的疼愛和順從。
郭靖黃蓉夫婦對於三個子女的關愛是沒有分別的,之所以讓人覺得厚此薄彼,無非是因為郭芙是老大,第一次當父母沒什麼經驗,當只有這個大女兒時候確實是有些過於縱容和嬌慣了。當郭襄和郭破虜出生以後,郭靖黃蓉對他們雖然管教很嚴,也不過是為了不讓他們像郭芙那樣刁蠻任性。其實他們夫婦二人對於郭襄和郭破虜的關愛是不輸於郭芙的。
為人父母都知道,對子女的期望越高,對他們的管教也就越嚴厲。大女兒已然嬌慣成了一個庸才,自然會把所有的期望寄託在一雙小兒女身上。但是郭靖黃蓉並不是迂腐之人,他們明知郭襄才智過人,非一般人物可比,也就不會同一般父母那樣束縛了她的天性。郭襄之所以能開創峨眉派,成為一代宗師,與父母的因材施教是分不開的。
郭靖黃蓉知道郭芙才智平庸,不足以擔當大任,只把軟蝟甲給了她護身,卻把寄予重任的屠龍刀和倚天劍傳給了郭破虜和郭襄。這也算是父母對三個子女平的愛吧!
*忠肝義膽岳老三聊武俠第430期*
郭芙很好,對父母孝順,跟著父母守了十多年的城,把最好的時間都給了襄陽
其實郭芙不差 覺得她刁蠻任性是站在楊過的視角 但是實際上楊過才是那個離經叛道的人 那些見了他就無條件愛上的眾女配才讓人難以理解 ;黃蓉無非是個愛自己孩子的母親 有一個孩子把你當作天當作地 全心全意信任你願意沿著你的道路走下去 即使操心了些是人都會愛護的。最後隨父母戰死沙場的不也是這個女兒。其實完整的情節也不太記得了。
其實,比起郭芙、郭襄,真正被忽視的孩子是郭破虜啊!明明是二胎三寶的家庭,可憐的破虜少爺卻不配擁有姓名!
黃蓉最喜歡郭芙,這點毋庸置疑,她自己也意識到這點,細究起原因來,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郭芙是黃蓉的第一個孩子,陪伴最近。
郭芙降生的時候,正是郭靖、黃蓉新婚燕爾,也沒有為國為民守襄陽,而是無憂無慮在桃花島過快樂日子的時候。
郭芙是黃蓉一直帶在身邊的孩子,也是她第一次做母親,傾注了最大感情的孩子。
盡管郭芙有各種缺點,比如黃蓉自己也在背地裡吐槽過郭芙是個草包,但罵歸罵,作為母親,嫌棄孩子笨的同時,更多的卻是願意為孩子遮風擋雨的愛。
郭芙越是惹禍,黃蓉為她收拾爛攤子時傾注的心血越多,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不再有更高的要求,反而越看這傻孩子越喜歡。
二、郭芙是最像郭靖的孩子,黃蓉愛屋及烏
也許有人要說,郭芙那麼沖動暴躁,還把楊過的手給砍斷了,她怎麼可能像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
別說,她還真像。
郭芙是沖動,但本性並不壞,愛護弟弟妹妹,也懂得為國為民。當郭襄遇險時,郭芙盡管不滿妹妹私自出城,但仍然擋在前面御敵,將逃走的機會讓給妹妹。
郭芙也是一直陪著父母、丈夫守襄陽的人,而此期間,郭襄卻遊山玩水、打楊過去了。
郭芙曾被金輪法王俘虜,也毫不妥協,並不畏懼,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反而大小武屈服於敵人武力之下,還比不上這女流之輩。
至於說郭芙的智商,那就更像極了郭靖,兩人都是沒什麼天份的愚人,但偏偏黃蓉這樣的聰明人,就喜歡這種單純不做作、啥心事都擺在臉上的傻孩子。
如果楊過遇上黃蓉,她就只有防備,而少了愛護;楊康遇上黃蓉,他再聰明俊朗,也只換來黃蓉欲將之置於死地。
三、郭襄、破虜降生時黃蓉吃盡苦頭,潛意識里她不喜歡這雙兒女
這種說法有些誅心,但細究起來,其實是事實。
從郭芙的存在感,到郭破虜的沒有存在感,完全可以看出,黃蓉不僅不太喜歡郭襄,對郭破虜這個唯一的兒子,也沒有太多好感。
當然,都是親生兒女,她不至於做出太偏頗的事情,可無意識之間,這種想法還是會在日常細節中流露出來。
比如郭襄、破虜生日,連個家裡的小壽宴都沒有,還得靠楊過撐場面。而郭芙出行,有柯鎮惡隨行不說,一對白雕也幾乎不曾離身,很長一段時間里,白雕都是跟著郭芙的,即使她成婚也不例外。
黃蓉是從小嬌養的女兒,骨子裡有自私的劣性,她不會承認自己不喜歡二女兒、小兒子,只會推說事務繁忙、精力不夠。
拜託,郭芙更有擔當好嗎?
郭襄天天到處跑著玩~
郭襄與郭芙的結合體就是黃蓉年輕時候的自己。而郭芙的性格更像年輕黃蓉一些,或者說黃蓉就欣賞遺傳給郭芙的這部分性格。
郭襄天真爛漫、頗為善良。這也就是她可以在眾多武林怪傑當中備受關懷的原因。
郭芙刁鑽任性,骨子裡帶著一股狠辣。她怒斬楊過手臂,欺辱大武小武,天生一副大小姐張牙舞爪的做派。
按道理,誰都喜歡那個美好的郭襄,絕對不會多看歹毒的郭芙一眼。可這是觀眾的心思,黃蓉可不一定這么想。
黃蓉更愛郭芙,因為她更像年輕時的自己。黃蓉是東邪黃葯師的獨女,桃花島小島主。自小也是性情霸道,也頗為乖巧。不過這乖巧機靈倒是裝出來的,她只有在有求於人和身陷囹圄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人畜無害的小白兔模樣。
要說這世上除了老實的郭靖,估計誰也受不了她這樣的怪脾氣。
黃蓉作為她們姐妹倆的母親,肯定不會過分偏袒於哪一方。只不過比起喝豹奶活著,在外面野慣了的郭襄,更願意接受那個在家裡橫著走的郭芙。
即便在襄陽城裡闖出禍來,人家也會看在郭靖的面子上不予追究,可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哪天自己的女兒惹了哪路神仙,這就不好辦了。
黃蓉自己年輕時候也是在外闖盪,可是她懂得靈活變通,不把禍水往家裡引,即便引了,她老爹黃老邪也扛得住。 可是現在可不一樣,官太太不比在野黨,頭上有天子腳下有黎民,要小心使得萬年船。
問題中有兩個點值得來聊,一個是郭芙和郭襄的性格比較,另一個就是黃蓉到底更喜歡誰?
郭襄的性格其實和郭芙挺像。郭芙的性格比較深入人心,這里重點說說郭襄。郭襄性格明顯好過郭芙,好在哪裡呢?
首先,郭芙是一言不合就惹禍,郭襄又何嘗不是?
郭芙性情急躁、資質魯鈍,可她犯過什麼大錯呢?斬斷楊過一臂的事無從推卸,可是在此之前,所謂郭芙劣跡斑斑,只不過是和楊過鬧鬧別扭,和大武小武談談戀愛。究其原因,更多是因為受父母溺愛,活在自己小世界裡。那時,郭芙也是個十幾歲的孩子。
郭襄呢?結交江湖人士,讓父母懸心。為了尋找楊過,哪怕母親苦口婆心勸了一晚上,還是說走就走,留下父母在身後擔心。守護襄陽之餘,不得不動用丐幫力量幫著找孩子,連瞎公公柯鎮惡都沒閑著。郭靖黃蓉聽到柯鎮惡傳來的消息,不惜冒大風險闖入蒙古大營探查女兒消息。之後,黃蓉又由程英、陸無雙陪同在江湖上尋找。這時,郭襄剛過完十六歲生日。
兩人讓父母操的心,誰也不比誰少。
再說郭芙性格強硬,郭襄又何嘗不是呢?
郭芙武功不濟,為人卻硬氣,嘴上從來不服輸的。
看郭襄,出門尋找楊過,路遇金輪法王,法王已經殺死了「一窟鬼」里的二鬼,顯示武功比郭襄高出好幾個量級。郭襄幾次三番想躲避法王都被攔截,是怎樣的反應?
面對強大勢力,姐妹兩人其實都有一副不服輸的性格。
恐怕有小夥伴要說不對,郭襄最會為他人著想,哪裡是刁蠻的郭芙能比的呢?
比如,
這,是不是也因為郭襄心中有楊過呢?
郭芙對丈夫耶律齊的關懷,又何嘗不是如此?論武功,耶律齊是老頑童的嫡傳弟子,又得打狗棒法真傳,比郭芙高出不知多少。可是,郭芙還是把軟蝟甲給丈夫穿到了身上,在丐幫大會比武中幫了耶律齊大忙。
郭襄和郭芙,同在十幾歲的時候,性格沒有十分明顯的差別。只不過郭襄初初長成時,郭芙已經三十五歲往上了。
兩人的差別恐怕只在於,郭芙和男主楊過過不去。而郭襄,是楊過的傾慕者吧?
如何看待黃蓉更喜歡郭芙呢?郭芙比郭襄早出生十幾年,陪伴在黃蓉身邊的時間也長了十幾年;那麼在戲份上,郭芙自然也比郭襄多了「十幾年」。
我們看到黃蓉對郭芙的縱容,以致於讓郭芙養成了恃寵而驕的性格。
我們看到雙雕紅馬、大武小武一直陪伴在郭芙身邊,及至後來,軟蝟甲也給到郭芙,穿在了耶律齊身上。《射鵰》中,郭靖黃蓉身上的所有「寶物」,都傳到了郭芙手中。
我們看到黃蓉對郭芙的回護,哪怕郭芙斬斷了楊過的手臂,黃蓉想的也只是怎樣保全女兒。
這些,就說明黃蓉更喜歡郭芙了嗎?
黃蓉對郭襄的關懷,更體現在精神層面上。丐幫大會上,耶律齊打敗何師我,最後做了幫主。
郭芙站在耶律齊身邊,興高采烈地陪著丈夫接受眾人道賀。
面對此情此景,郭襄卻想到心中的大哥哥楊過雖然給自己送來了萬眾矚目的生日賀禮,卻只說了一句話,微笑相對片刻,以致心中說不出地惆悵。
黃蓉作為丐幫的前前任幫主、首腦人物,在這普天同慶的時刻,必然也是站在前排一並接受鮮花掌聲和致意的。
可是,此時的黃蓉,卻能敏銳發現小女兒微妙的心理變化,就在郭襄轉身離去的瞬間,馬上追上去關懷。
這一安慰,從楊過和小龍女的纏綿悱惻,直講到楊康和穆念慈的愛恨情仇,只為化解女兒心中的執念。從談話舒緩情緒,直到看著郭襄進入夢鄉。
要說郭芙當時深陷和大武小武的 情感 糾葛時,楊過還出面幫忙想辦法呢,黃蓉可是沒怎麼插手。
古語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黃蓉對郭芙和郭襄,其實都盡可能做了合適的安排。這些安排和關懷,其實不在物質上,更多是和孩子的性格有關。
郭芙性子魯鈍,想得少,就幫她選擇合適的夫婿,極盡關照,讓她過上安穩的生活。
郭襄慷慨豪邁,卻心思復雜,黃蓉則更加顧念小女兒情緒的變化。
非要比較郭襄和郭芙,黃蓉更喜歡誰?出鏡率這么少的郭破虜還沒叫冤呢……
按黃蓉自己的想法,
❷ 郭芙人生第一個傳奇, 對父母孝順到極致的境界
郭芙和郭襄是金庸老爺子《神鵰俠侶》中的著名姐妹花,兩人出生在一個顯赫的武林世家,爹媽是郭靖和黃蓉,外公是桃花島島主黃葯師。
姐姐郭芙張揚跋扈、刁蠻任性,她對周圍的人的態度,永遠是一副高高在上、我錯我有理的樣子。
而16年後出生的黃蓉的另一個女兒郭襄,性格極為相反,為人善意,交友廣泛,頗有人緣。
郭芙最後嫁給了耶律齊,有過幾年美滿的婚姻生活,最終和父母家人戰死在沙場。
郭襄逃出了襄陽城,一直在尋找自己,在40歲那年終於大徹大悟,創立了峨眉派,伴隨著青燈古佛度過餘生。
兩個女孩的一生截然不同,那麼,這兩人到底誰過得幸福一點呢?
01 含著金鑰匙的郭芙 VS 兵荒馬亂中的郭襄
郭芙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我小時候看電視就特別羨慕她的生活。
出生在桃花島這樣一個與世無爭的地方,彼時郭靖和黃蓉在桃花島隱居,黃葯師喜歡雲游四海,他們夫妻倆也沒有什麼雜事做,最大的樂趣應該就是遛娃吧,所以郭芙的童年受到父母的絕對關注和傾心培養。
作為黃蓉的第一個女兒,黃蓉希望把自己的父親黃葯師教給她的十八般武藝都傳授給郭芙。
在書中寫道,到郭芙五歲那年,黃蓉開始授她武藝。
可這一來桃花島上的蟲鳥走獸可遭了殘,不是羽毛被拔得精光,就是尾巴給剪去了一截,昔時清清靜靜的隱士養性之所,竟成了雞飛狗走的頑童肆虐之場。
而郭靖和黃蓉想要管教,卻始終狠不下心來。每每想要管教時,黃蓉總是在旁邊為女兒開脫,郭靖對此無可奈何,於是郭芙的性格越來越跋扈,小時候是拔雞毛,長大了是砍人手臂。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郭芙,在父母無節制地寵溺下,一步步地養成刁蠻任性的性格。其實郭芙的性格更像郭靖,遺傳了他的憨厚的秉性,人品也不壞,沒啥歪心眼。但在極端優越的條件下,什麼事都不會換位思考,做事直來直往,粗心魯莽,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躁脾氣。
相比於她的大姐姐郭芙,郭襄的童年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尚未出生,書中郭襄的父母說起未出世的孩子。
郭靖道:但盼這女孩兒將來別像她姐姐那麼淘氣,年紀這么大了,還讓父母操心。
郭靖夫婦已經意識到了對郭芙的教育是有問題的,所以,他們對還沒有出生的子女註定了會換一種方式去養,至少在郭芙那裡踩過的坑他們不想再踩了。
黃蓉嘆了口氣,道,我好生盼望是個男孩兒,好讓郭門有後。
大家都知道,郭芙和郭破虜是雙胞胎姐弟,黃蓉雖然從心底對三個孩子是一樣地疼惜,但從她這句話可以看出,之後在郭芙和郭破虜之間,她對郭破虜的教育和成長要更關切些,畢竟是郭門之後。
沒出生時就已經註定了享受不到姐姐郭芙的百分百完美童年,還有個更招媽媽疼的弟弟。很像80年代出生的許多家庭里的老二。
這還沒完,剛一出生,郭芙就被劫走了,性命堪憂。
恰逢襄陽之亂,家國情仇夾雜在一起,剛出生的郭襄成為了旋渦的中心。她接連被小龍女、李莫愁、楊過、金輪法王、慈恩大師搶走,吃的是豹子奶,蜂蜜,在她的嬰兒期度過了幾個月顛沛流離的生活。
可能你會說,這生活挺好的,剛一出生就游歷世界呢。可是在書中,她可是隨時有致命的生命危險。從黃蓉救郭襄這一段描寫中可見一斑,自行感受一下。
❸ 郭靖是個什麼樣的人
郭靖 俠之大者——郭靖 金庸武俠小說 射鵰英雄傳 主角 在武俠小說中,自稱為俠客與互相吹捧為俠客者,多如過江之鯽,但能真正擔當起俠客之名的,則寥寥可數,而真正可擔當起為國為民鼎天立地的大俠者,放眼整個武林,也只有郭靖一人而已。 什麼是俠?金庸在《神鵰俠侶》借郭靖之口,向楊過闡述了俠的含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郭靖本人,則確實是遵照他的人生理想,用盡的一生的力量,來行使他心目中的俠道——真正的俠之道。當我們在武俠世界與現實人生中看了那麼多滿口仁義道德俠義為先卻滿肚子男盜女娼自私自利的偽君子時,難道不應該欽佩郭靖的赤子之心嗎?當我們看到那麼多明明心地善良明明武功蓋世完全有能力抵禦外敵保家衛國鋤強扶弱最終卻選擇隱居林泉的俠客,難道更不應該欽佩最終在襄陽城戰中帶著全家以身殉國的郭靖嗎? 俠之大者,當為郭靖。 童年時代的郭靖,便顯示了他非同尋常的俠氣,當時他在蒙古,一位普通人家的孩子,面對窩闊台的皮鞭與恐嚇,他捨命相救神箭手哲別,這種事情莫說是小孩子,就是武功高強的大男人,也不一定敢做的,而郭靖做到了,可知他在小小的年紀,便已是不畏強權之人。 之後他又在豹口之中,捨命救出鐵木真(成吉思汗)的女兒華箏,如果沒有與生俱來的赤子之心與善良勇敢,誰敢在豹口中救人?在那一刻,郭靖沒有想到自己已是處於極度危險之中,而是只想別人安危,為了別人,他可以舍棄自己的生命。 就連他的武功基礎,也是因為他不畏艱險得來的:江南七怪會找到他,是因為他與桑昆打架;他會練就全真教純正內功,也是因為他敢去爬百丈高崖(這不是一個普通男孩子能做到的事情。) 少年時代,當汗血寶馬在草原中亂蹦亂跳不可一世時,一大堆觀望者,只有郭靖一人敢去征服它——這就是郭靖,一個真正的男兒!汗血寶馬的出現是個機遇,草原中那麼多人,無人敢去招惹它,而郭靖敢,就因為他非常勇敢。 當鐵木真受著重重包圍之時,也是郭靖拚命相救,方才化險為夷——當時鐵木真是郭靖心目的恩人與英雄,他自然而然尊重他。 十八歲時,他為救兩只小雕,一箭射三雕,引起轟動,射鵰英雄之名由此而來。 面對一位如此純朴如此勇敢的真正男兒,看人奇準的鐵木真,不將自己的愛女許配給郭靖,難道許配給別人不成? 能成大事業者,必有其過人之處,童年時代少年時代的郭靖,雖然尚算懵懵懂懂,但仍以他的純朴頑強善良勇敢真誠而獲得大家的尊重,為他以後成為一代名俠奠定了基礎。 有人說,郭靖很幸運,像他這種資質魯鈍之人,會有此成就,全是由於他命好。事實是這樣子嗎? 大家想想吧,為什麼精靈古怪、聰明絕頂、美若天仙的黃蓉,不會愛上別的風流倜儻武功絕頂的男人,反而愛上了被瑛姑稱為「蠢笨如豬」的郭靖?想當年郭黃二人初遇,黃蓉假扮成為乞丐,沒人理會她,而郭靖卻視她如親人,甚至當黃蓉無意說要他的汗血寶馬時,郭靖也一口答應。這是汗血寶馬呵!漢武帝可是為了它而去侵略西域,從而犧牲成千上萬條生命的才能得到的寶馬。而郭靖沒有半點猶豫,就將它送給一位萍水相逢的小乞丐。當別人為了寶物而斗得你死我活之時,郭靖卻大方地將自己最喜歡的寶物送給別人,問世上,又有幾人可以做得到?黃蓉怎能不受感動?誰能不受感動? 為什麼洪七公肯教他「降龍十八掌」?如果不是洪七公看出郭靖是位罕見的有著赤子之心的俠道中人,難道像他這類嫉惡如仇之人,僅僅會為了黃蓉的幾個好菜,而將自己的絕學傳授於人?——後來不也證明這點嗎?郭黃兩人被楊康誣陷殺死洪七公,丐幫弟子欲將他們殺死,在自己的生死關頭,郭靖猶不想殺害丐幫弟子的性命。 為什麼郭靖能學會周伯通的空明拳並在周的善意謊言中熟背《九陰真經》?如果不是因為他不顧自己性命,替被毒蛇咬中的周伯通吸出毒血,他能與周結為兄弟並獲得絕學嗎?如果不是因為有一顆沒有雜念的赤子之心,又怎能在極短時間學會周的「雙手互搏」空明拳? 我們可以說,每次機遇都是郭靖自己爭取來的,跟旁人無關,他先向別人付出了真誠付出了一切,才得到別人認同。他的「金刀駙馬」之名是由他自己用命拼來的,他的愛情與絕世武功也是他自己爭取來的——當然他是無意的,唯其無意,來顯出他性格的渾然天成,淳樸真誠。我想,在當今世上,恐怕無人可以做到像郭靖那樣勇敢、無私、大方、正直,他只能出現在武俠世界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郭靖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郭靖的一生,除了獲得美滿愛情與絕世武功之外,他還做了兩件最重要的事情:反金、抗元。 郭靖會反金不足為奇,因為他本為宋朝子弟,金朝六王爺完顏洪烈又是他的殺父仇人,國仇家恨,一齊迸發,自然而然他成為金朝的敵人。 但由簡單的家仇引發到對社稷百姓的關心,真正他引發到人生質的飛躍的事情,當為他在鐵掌峰讀了岳飛的《滿江紅》,岳飛對郭靖的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可以說他一生都是以岳飛為榜樣,因為岳飛,少年時代的郭靖種下了顆深沉的愛國愛民之心。 這也為他後來抗元奠定了基礎。 郭靖反金理所當然,但抗元,則需要掙扎。畢竟,他在蒙古長大,成吉思汗對他有長者之恩,拖雷對他有兄弟之義,這對於重情重義的郭靖,不能不說有很大的影響——身負殺父之仇的郭靖和楊康都長在當時的「異國」,也都深受「異國」之恩,但後來選擇絕不相同,就是因為兩人的人生觀不同。 郭靖後來成為真正的大俠,真正的英雄,一個人成為英雄,必然要經歷非常痛苦的掙扎。就是純朴如郭靖,也不例外。 少年時代的郭靖,曾助成吉思汗不少,成吉思汗東征瓦模子國時,郭靖是主帥,當時他還是一名只知報恩的純朴少年,渾然不知他已成為侵略者的幫凶,所以一旦城破,當他無力阻止成吉思汗屠城,當他看到無數生命死於蒙古兵的刀下時,內心所受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從那個時候,他就明白了侵略者的可怕,有了要與侵略者對抗的決心。 之後,少年郭靖曾有一度陷入了精神的危機,他終於學會了思考,一位懵懂無知的純朴少年學會思考,證明他已開始走向成熟。 但促使郭靖真正走向反對成吉思汗的道路,除了他目睹屠城之慘之外,還因為他母親李萍的死。 成吉思汗給郭靖錦囊,要郭靖侵略自己的祖國——南宋,並給部下發秘令,郭靖若從,封王封爵;若不從,殺無赦。李萍挑開錦囊,得知真相,母子欲出逃時,成吉思汗卻先從華箏那裡得知真相,抓住李萍來威脅郭靖就範,為了兒子能抗心無旁騖抗元,李萍選擇自殺。在死前對郭靖說不可像楊康那樣,淪為罪人。 李萍是偉大的,由此可知,英雄兒子也是英雄母親培養出來的! 自此,郭靖與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帝國決絕。以岳飛為榜樣,成為一名最堅決的抗元者。 郭靖會抗元,不僅僅是為了母親,更不是為了扶持南宋這個腐敗的小朝庭,而是為了社稷百姓,他曾經親眼目睹過元軍屠城的殘暴,他不忍心南宋土地陷入元軍的鐵蹄之中,更不忍心南宋百姓在殘暴不仁的元軍中,過著亡國奴的悲慘生活,所以他最後用自己的生命,來實踐他一生的理想。 郭靖思想之偉大,絕非普通俠客所能比。 什麼是俠,這才是俠,真正的俠! 俠之大者是什麼,是保家衛國,抵禦侵略。 由此可知,郭靖實際上就是武俠世界中的民族英雄,他是金庸小說中唯一寫出一生的人,《射鵰》是少年時代的郭靖,《神鵰》為中年郭靖,而到了《倚天》,通過百年後人之口,我們知道郭靖一家,除了郭襄之外,其餘人在襄陽城破之日,都以身殉國——所以說在金大俠小說中,真正自殺者不止喬峰,還有郭靖,他們都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而死的,浩然正氣,直貫長虹,他們才是武俠世界中真正的英雄。當然論起俠氣而言,喬峰則比不上郭靖。郭靖的渾然天成的俠道思想,喬峰不如。 這就是郭靖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也是大俠的一生! 俠之大者,當為郭靖! 附郭靖家庭表祖先:郭盛父親:郭嘯天母親:李萍父親結義兄弟:楊鐵心楊鐵心之妻:包惜弱結義兄弟:楊康,周伯通,拖雷岳父:黃葯師岳母:馮蘅師父:江南七怪(柯鎮惡,朱聰,韓寶駒,南希仁,張阿生,全金發,韓小瑩 ),洪七公,哲別間接受業師父:馬鈺(全真七子之一),黃葯師義子:楊過義媳:小龍女大女兒:郭芙二女兒:郭襄三兒子:郭破虜參考資料:
❹ 神鵰俠侶:郭芙大節不虧,隨父母殉城她驕橫自私,城破時已逃跑
真是沒想到,郭芙這種人還有人喜歡? 並且還為她搖旗吶喊:郭芙保家衛國,孝順父母,死守襄陽,最後殉城而死,是大義凜然的「北宋花木蘭」,當之無愧的「女俠」。
就算她砍了楊過胳膊,誤傷差點兒害死小龍女,要砍斷陸無雙的另一條腿,撩撥的大武小武神魂顛倒,兄弟自相殘殺…… 也可以統統用一句「大節不虧」、「民族大義」遮掩過去 。
甚至還要贊她一句十幾年如一日,在襄陽城中陪伴父母是多麼的孝順,對比離家出走的小東邪郭襄,簡直是模範閨女了!
可是你們是不是忘了,郭芙刁蠻任性,曾經因為出去亂闖被金輪法王抓住,黃蓉為了救她幾次險些一屍兩命,還把大小武四子出城栽到黃蓉頭上,氣得黃蓉差點早產!
郭襄出生時郭靖重傷她不聞不問,如果不是小龍女抱走郭襄,後面就沒有峨眉派了;後來更是欺騙楊過郭靖出城,激怒慈恩抓走郭襄,差點兒害死親妹妹……
今天就好好說道說道郭芙所謂的「 大節不虧,孝順父母,愛護弟妹,保國殉城 」,這幾件事她其實都沒有做到。
篇幅有限,今天只說說她「 大節不虧,保國殉城 」的事兒。
所謂的「 大節不虧 」不是指沒有投敵賣國。因為這么算起來金庸武俠中大節不虧的人可太多了,不止她郭芙閃閃發光,因為這是基本的道德操守底線,沒什麼值得吹噓的,更不用贊美。
「 大節不虧 」中的「 節 」指的是志氣和節操,一個人在惡劣的境遇中能堅持原則,不為強暴,不貪圖私利。
《神鵰俠侶》中塑造的郭靖、黃蓉夫妻堅守襄陽十幾年,最後以身殉城,是值得被贊為俠之大者的英雄人物;身受重傷,不顧年邁上戰場奮勇殺敵的老頑童周伯通和黃葯師等,參戰的各路江湖豪傑,還有那些為了保衛襄陽奮不顧身的士族和老百姓也都是英雄。
甚至離家出走的小東邪郭襄,雖然被金輪抓去,威脅父母,差點兒被燒死,但是她也勇於承擔責任,含淚點頭,表示願意慷慨就義。
以上這些都可以被稱為大節不虧,也可以贊一句英豪義士。
但是唯獨郭芙她沒什麼值得贊美的,因為她只是守住了「大節不虧」的底線而已,甚至差一點連底線都守不住。
《神鵰俠侶》的結尾有一章叫做「 大戰襄陽 」,只看名字就知道戰爭很殘酷。作者也寫得很清楚:蒙古兵南北兩路大軍夾攻襄陽,「十餘萬人齊聲高呼,真如天崩地裂一般」,而襄陽城裡只有數萬精兵,仗著城池地形優勢艱苦抵抗。
黃蓉此時在外面找郭襄,乾脆連女兒也不管了,回來參戰。「黃葯師、一燈、周伯通等輩,本來都是超然物外、不理世事的高士,但襄陽存亡關系重大,或漢或虜,在此一戰,卻不由得他們袖手不顧。」
耶律齊打頭陣,帶著四千先鋒軍沖出去,很快只剩下一半的人馬還在苦戰;老頑童、黃葯師、瑛姑、一燈、程英等全都殺入敵營受了傷,尤其是周伯通和陸無雙傷得最為嚴重;
郭靖親自殺入敵軍中,差一點刺殺了蒙哥,黃蓉身受箭上仍在城指揮,派出漁隱領了二千人接應郭靖,還利用謠言亂了擾亂了敵軍,才取得了短暫的歇戰時間。
襄陽城裡的數十萬百姓也沒閑著 :「人人知道此城一破,無人得以倖存,因此丁壯之夫固然奮起執戈守城,便是婦孺老弱,也是擔土遞石,共抗強敵。」
作者後來總結道:「 這一場大戰足足鬥了十二個時辰,四野里黃沙浸血,死屍山積。斷槍折戈、死馬破旗,綿延十餘里之遙 。這一仗蒙古兵損折了四萬余,襄陽守軍也死傷二萬二三千人, 自蒙古興兵南侵以來,以此仗最為慘烈 。」
襄陽守軍雖然殺退了敵兵,但襄陽城中到處都聞哀聲,母哭其子,妻哭其夫。
那麼這么慘烈重要的一場大戰, 郭芙在哪裡呢?全文沒有半個字提到她參戰了。 就這還敢號稱什麼保家衛國的女英雄?到底是如此誤解的人不看原著,還是以為別人都看不到原著?
可能有人說了,那大武小武完顏萍耶律齊郭破虜都沒寫道,為什麼只拉出郭芙來批評?因為人家沒有被稱贊為「大節不虧」、「保家衛國」的英雄人物啊!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郭芙想要立住保家衛國「北宋花木蘭」的巾幗英雄人設,最重要的這一仗不露面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
而且別忘了,她可是郭靖的女兒,就算是她不想當女將軍,身上有不錯的武藝,年齡也不小了,這一仗是千萬也不該缺席的!
但是,郭大小姐這么重要的人物就是沒有出面。 她在干什麼呢?有人說她留守大後方,這就是典型的不了解古代戰爭。
這種攻城戰,所有人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保護城池不被敵方攻佔,城門如果都守不住,哪裡還有毛線的大後方啊!
郭芙沒有參戰是因為她不想死,畢竟剛當上丐幫幫主夫人,還沒耍耍威風呢,這么輕易就犧牲了豈不是可惜,就算受傷掛彩也不夠威風了。
直到總決戰,郭襄被綁,連重傷的周伯通都上了,能動員的人全體出動了,郭芙才露面,總算是勉強保住了「大節不虧」的底線。
可是這有啥值得說的,她爹媽弟妹都這么英雄豪傑,她投敵叛國還算個人嗎?而且站在不同的立場來看,其實書中的反派除了趙志敬之外,也沒有幾個「大節有虧」的人吶!
有的讀者表示不服氣: 郭芙不過是沒參加這場惡戰,你憑什麼斷定她之前沒參戰過?
不能斷定她以前沒參戰過,但是可以根據細節推理: 郭芙極少上戰場,她和郭襄、郭破虜一樣,都是被保護的郭巨俠和黃幫主的兒女們。
古代有句話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對於武將來說也是一樣的,一個常年上陣殺敵的將軍,他必然會苦練武藝,保持很好的狀態,就像郭靖、耶律齊這種。
甚至黃蓉這種軍師類型的,也沒有鬆懈,一直在苦練武藝,從射鵰到神鵰,她的進步是很大的。
但是從郭芙的武功可以看出,她基本沒啥緊迫感。
郭襄生日那天,郭芙連拿樹上留下的扇子都做不到,自然而然地像個巨嬰一樣喊了一聲「媽」,然後黃蓉居然也非常自然的就上去拿了下來。
這說明黃蓉這三十多年來已經習慣了給郭芙包辦一切,就像她小時候一樣的。
郭芙不僅是武功不行,心浮氣躁,魯莽無腦。而且她非常的瞧不起人, 日常仗著自己是郭靖黃蓉的女兒,自覺是襄陽城的大公主,連忠義兩全的丐幫幫主魯有腳都鄙視。
可是魯有腳是什麼人呢? 雖然他資質有限,但多年來率領丐幫,守衛襄陽,是真正為保家衛國出力的義士。洪七公能雲游四海,黃蓉可以協助丈夫守衛襄陽,正是因為魯有腳勤謹能幹,管好了丐幫的事務。
魯有腳死後,郭襄非常的悲痛,黃蓉也很傷心,「丐幫諸弟子想到魯有腳一生公平正直、寬厚待下,有的不禁嗚咽,有的出聲哭了出來。有的更咬牙切齒,大罵奸賊霍都」。
只有郭芙「 平時不大瞧得起魯有腳,總覺得他之所以能做丐幫幫主,全仗母親扶持提拔 」,根本一點兒感覺也沒有,大約是覺得這種沒什麼大本事的人,生死都無所謂。
可是郭芙就不曾自己反省一下,她既不能做魯有腳的事業,而且能平安順利活到現在都是靠她爹娘庇護。
李莫愁說得好: 「小女孩兒驕橫得緊,憑你這點兒微末本領,竟也敢來向我無禮, 若不是忌憚你爹娘,就有十個也一起斃了 。」
郭芙連魯有腳都瞧不起,更別提懂得尊重襄陽城的士卒,因為砍了楊過的胳膊,被郭靖追著也要砍她的胳膊,她就逃跑。守城門的士兵不敢放她出去,她就沖著士兵大吼大叫,耍小姐脾氣。
如果說這是十幾歲的郭芙年幼無知,那麼她到了三十五六還是一樣又該怎麼解釋?
在風陵渡口,一聽沒客房就要對掌櫃的揮鞭子,叫囂:「 廢話! 你開客店的,不備店房又開甚麼店? 你叫人家讓讓不成么?多給你錢便是了 。」
人家贊頌神鵰俠英雄豪傑,她就覺得奪了她父母的風頭氣得屢次出言譏諷,甚至還和江湖好漢吵吵起來呼喝:「 你是甚麼東西,膽敢對我無禮? 」
在萬獸山莊故意刺傷讓著她的史孟捷和大頭鬼,還罵他們是郭襄的「豬狗朋友」 ,可黃蓉郭靖招攬的江湖英雄基本都是這樣的人士啊!郭芙真的太不懂事了,專業坑爹媽。
這高人一等的態度態度 , 不懂得尊重義士,不懂得體恤百姓的郭芙, 到底哪裡像一個經常上戰場殺敵的巾幗英雄,不知道的還以為《紅樓夢》里的紈絝惡少薛蟠魂穿變成了女人呢!
關於郭芙不怎麼上戰場,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她在萬獸山莊被那些猛獸嚇得花容失色!
如果她真的經常上陣殺敵,那也算見過大場面的人。古代戰爭那是屍山血海,血肉橫飛的,非常的殘酷恐怖。郭芙就算畏懼猛獸,也斷然不至於立刻就嚇成這個慫樣。
很多讀者認為郭芙勇敢,只不過是因為她經常拔劍最快,嘴巴又很會逞強。
但是遇到真正的危險,她就會秒慫,一動也不敢動也不是一次兩次。
比如她被金輪法王劫持,也沒有被點穴。她娘黃蓉挺著大肚子來救她,眼看要被金輪法王手下的大漢押走作為人質, 她的表現是這樣的:
又比如她和郭襄在羊太傅廟對戰尼摩星,開始是很勇。
但是打了一會兒,被打得坐在地上之後就再也起不來了,然後直到郭襄在楊過的暗中幫助下打死了尼摩星,郭芙一下子就起來了, 提聲喝道:」尼摩星,你搗甚麼鬼」心想他鐵杖脫手,行動不便,此時已不用懼他,挺著長劍上前幾步 ,真的是神奇的不行。
可問題是郭襄當時手中沒有武器,赤手空拳和尼摩星打,後來連鐲子都飛出去當暗器用了。郭芙也沒有昏厥過去,把自己的劍給郭襄很難嗎?
可惜郭芙並沒有!什麼原因呢?除了害怕自己沒有武器會更危險,實在也想不出別的理由了。
郭芙這種草包魯莽,愛闖禍又愛慫的性格。連自己親娘和妹妹遇到危險都這么自私,還指望她能上戰場保家衛國?
郭靖黃蓉是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讓她上戰場的,因為她一旦遇到問題就真的會死,軟蝟甲只能護著她上半身不被亂箭射傷,但是她的頭頸和下肢都很危險。
就連《神鵰俠侶》結尾的襄陽大決戰,郭芙雖然也參加了,但她只是一個小小的護衛隊首領。
當時黃葯師編排了「二十八宿大陣」,共分五行方位,需要五位主將首領,每人率領八千人。中間是郭靖,南是一燈,北是黃蓉,東是黃葯師,西邊找不到合適的主將,老頑童周伯通帶傷上陣。
如果郭芙真的厲害,是什麼巾幗英雄女將軍,此時完全可以頂上去。可惜她只是跟在黃蓉這邊做一個小小的護衛首領,排在耶律齊後面也就罷了,居然連丐幫的梁長老都排在她前面。
這就難怪,當郭靖黃蓉號召天下英雄齊聚襄陽,召開英雄大會的時候,事務繁忙是這樣安排工作的。
唯獨沒有郭芙的事情,因為郭芙正忙著和郭襄鬥嘴,忙著做幫主夫人的美夢。
如果她平時是個經常上陣殺敵的女將軍,這么重要的軍務大事,她又是主將夫妻的長女,肯定是主角,怎麼可能沒姓名呢?
可惜書中展現的英雄大會上,只有郭芙想當幫主夫人耍威風想的都快魔怔了。
在英雄大會那天,滿心滿眼都是丈夫的丐幫幫主之位,楊過給郭襄祝壽她嫉妒,楊過滅了敵軍兩個先鋒隊她無動於衷,楊過火燒敵軍糧草和軍火庫,她更一點也不高興,只覺得是他「 故意削我面子來著 」,更是勃然而怒。
她滿心裡盼著楊過晚來一會兒也好,千萬別搶了她丈夫的丐幫幫主之位。
她臉上的怨怒,甚至連卡梁長老都看不下去了。
襄陽大決戰的時候,危急關頭,兩軍陣前,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郭襄、耶律齊都在擔憂戰況,只有郭芙在滿腦子想著楊過愛不愛她「 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 」,在吃自己親妹妹的醋。
她連別人上陣殺敵,做了保家衛國的事都絲毫不感動,甚至還要生氣。 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絲毫都沒有大局意識和情懷,不知大體的紈絝大小姐,能被稱贊為「保家衛國」的「巾幗英雄」也是純屬 搞笑 。
不是她十幾年來住在襄陽就代表她天天守城打仗,她是在襄陽城裡享受錦衣玉食呢! 人家士兵和老百姓吃樹皮喝污水的日子都有,她可是有丫鬟伺候,穿金戴銀披著貂的。
就這一段郭芙的外貌描寫,典型的古代小說中養尊處優的少奶奶,在外面都要住上等客房,就沖這個做派和嬌滴滴的樣兒,跟戰場是沒有半毛錢關系的。
不用拿黃蓉做對比,黃蓉是軍師用腦子,郭芙沒有她娘那個腦子。
很多人還很可笑地表示郭芙要是不為了保家衛國,孝順父母,早就回桃花島當大小姐去了。對此只能說: 你們難道都不看原著嗎?貪圖享受的啃老都說得這么清新脫俗!
原著中寫得很明白,黃蓉治郭芙一招最狠的就是讓她回桃花島,因為郭芙不願意離開襄陽,這里她才能仗著父母和丈夫的威勢當大小姐,耍威風。 桃花島只有柯鎮惡啊!
郭芙的結局沒有殉城,也沒有改嫁楊過,只要看過倚天,這兩點是可以肯定的。
在《倚天屠龍記》中後人們提起殉城的只有郭靖、黃蓉和郭破虜。郭靖黃蓉被後代稱為大俠,以死報國的英豪人物。郭破虜也被尊稱為「 郭公破虜 」。
郭襄自然不必說了,鼎鼎大名的峨眉派開山祖師,一代宗師郭女俠。
郭靖黃蓉臨終前,獲得了楊過夫妻贈送的玄鐵劍,和君子劍與淑女劍,打造成了倚天劍和屠龍刀,裡面分別藏著九陰真經、桃花島絕學、丐幫絕學和武穆遺書。
這也是郭靖和黃蓉的主要遺產,分別傳給了郭襄和郭破虜。很多人總說郭襄滿世界找楊過,不顧大局,可是黃蓉為什麼把倚天劍這么重要的東西給郭襄呢?、
還特意打造了鐵指環,刻著「 留貽襄女 」,鐵指環很顯然是有號召力的信物,等同於郭靖黃蓉最終把未完成的事業託付給了郭襄。過
郭襄能得到父母的重託,說明她的所作所為是值得父母信任的,她多年來找楊過只是個幌子而已,她真正做的是找到一個合適的根據地,後來峨眉派的誕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只有郭芙是:「 郭祖師另有個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魯莽暴躁,因此郭大俠夫婦沒將刀劍傳給她 。」
郭芙成了耶律齊的附屬品,跟著耶律齊帶領丐幫撤退。同時撤退的還有大武小武夫妻還有他們的兒女們。
包括郭靖黃蓉殉城後的遺體也要有人收拾安葬,做這些事的人,就是他們這些人,可能還有朱子柳的參與,他們後來應該是都生活在一個地方的隱藏保存實力,那就是昆侖山一帶。
而郭芙確定沒有改嫁,因為陳友諒說起郭襄時證明:「 敝幫上代耶律幫主是郭女俠的親姊夫。 」
至於郭芙和耶律齊後來有沒有生兒育女,或許是有的。
畢竟他們不用保衛襄陽了,也就有時間生娃了。朱九真的模樣和脾氣性情、撩漢技巧就和郭芙如出一轍,和可能是耶律齊郭芙和朱子柳兩家聯姻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