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業單位臨近退休才聘的中級職稱對退休後漲工資有用嗎
有用,退休時可按這職稱給退休金。
B. "如果你今年55歲,沒交過養老金,現在是一次性補繳, 還是不交,哪個劃算"
001 一次性補繳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一、根據規定,想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的話,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
下面以青島市為例,分析最近15年靈活就業社保繳費金額以及回本時間:
以最近15年來青島市最低繳費基數為例,只交養老保險的話,15年一共需要繳納66696.50元。
二、可以領取的養老金(以青島市2019年基數為例):
1. 個人賬戶:26678/170=157元
2. 基礎養老金:(5449+3269)/2*15*1%=653.8
合計:810.80元 (實際上肯定會比這個高一些,因為還有利息沒計算)
則,一年養老金為:810.80*12+1700(取暖費)=11429.60元
六年養老金合計為:68577.60元
小結:以靈活就業身份正常繳納15年養老保險,總繳費為六萬多,因為題中是一次性補繳,肯定會有滯納金產生,滯納金為每天萬分之五。但是即便是加上滯納金,大概只需要六七年即62歲即可回本,而我國的人均壽命是76歲,還是非常劃算的。
002 補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一、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是60歲,按照規定,可以在達到退休年齡時,沒交夠15年的,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題主現在是55歲,可以繼續繳納五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然後在達到60歲時一次性補繳。
二、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
從100、300、500、1000、5000,等分成很多個檔次,且個人繳費可以享受政府補貼,比如1000元檔次可以享受100元補貼。
1. 下面以1000元檔次繳納15年為例予以計算:
合計繳費:1000*15=15000元
2、領取養老金金額:
1) 個人賬戶養老金:(1000+100)*15=16500 16500/139=118元
2) 基礎養老金 青島市2019年為: 168元
合計:118+168=286元 一年領取養老金:286*12=3432元
回本時間:15000/3432=4.37(年)
小結: 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5年,回本時間大約四年多,即65歲可以回本,也是非常劃算的。
003 如果哪種保險都不交的話,會怎樣呢?
假設題主手裡有10萬元存款,每月給自己發養老金800元,大約十年時間將花完存款,此時題主是65歲。
也就是說,花存款的,是隨著年齡越大,需要錢的地方越多,存款卻越來越少,越來越捨不得花。甚至會因為給兒子買房、娶媳婦或是其他家庭大事花光自己的儲蓄。
而養老保險是每年遞增的,隨著參保人年齡越大,養老金也越來越高,活到九十九,發到九十九!
C. 剛退休的同事工資太低,我們臨近退休想追加養老保險,到退休能多拿點錢,不知道還能追加嗎
個人參加的是來靈活就業人員源養老保險,包含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每年(以1月份起始、7月份起始的情況都有)進行調整,在本繳費時間段內使不能變更繳費基數的。但是在下一個繳費時間段的年度審驗時,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參保當事人的繳費基數可以進行調整、更改。
單位繳的社會保險基數與單位工資總額有關,與個人工資有關,是國家規定的比例。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保障,最好用商業保險作補充,這樣不僅在醫療費報銷上會有補充,也會在退休時增加養老金。而且商業保險交的錢永運是自己的!會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與身價。
D.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消費不是量入為出,而是及時行樂
這要結合國家發展歷程來看。
總的來說,新中國成立以後分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內個時期,在七十年代末容期未改革開放以前,我國都屬於計劃經濟時期。新中國由戰亂中浴火而生,一切都百廢待興,那時候國家物資緊缺,人口增長迅速,國家也有相應的計劃經濟政策來控制物資分配。
經歷過糧票、布票、肉票這些計劃用票的如今的長輩們,是早已經習慣了量入為出,把錢用在刀刃上,是所有想把日子過好的人共同的想法。
在進入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迅速騰飛,而相應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也產生,基本上城市人口有公職的人員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農村也一般只有兩個,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想辦法給孩子更好的。
在改革開放以後,西方的一切都以洪流一般的力量流入我國,這其中就包括超前消費這個理念,信用卡這個東西,在以前的中國是沒有出現的。而發展中的中國也需要這樣的消費力來帶動這個國家的生產力,於是許多商家的宣傳重點都選擇了及時行樂這個觀點。這也是造成如今的人花錢買高興的原因之一。
總之,人類歷史進程是在不斷發展的,並不是說哪種消費觀一定好哪種一定不好,而是要符合自己的消費水平,這才是最正確的消費觀。
純手打,望採納。
計劃經濟
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