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退休工資
退休工資並非一個獨立的概念,而是指養老金,它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對於1998年7月1日之後開始工作的人員,其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加上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每滿一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則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
對於1998年6月30日之前開始工作,2006年1月1日之後達到退休條件的人員,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還可能獲得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見183號令的配套文件。
如果2006年1月1日後達到退休年齡但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人員,將不發放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發放一次性養老補償金,並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對於2005年12月31日之前已經退休的人員,依然按照原有的國家和本市規定發放基本養老金,並遵循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
2010年,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次提高,增幅約為2009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全國平均每人增加120元左右。
普通調整包括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退休人員,每月增加100元;繳費年限在15至20年之間的,每月增加105元;20至25年,每月增加110元;25至30年,每月增加115元;30至35年,每月增加120元;35年以上,每月增加125元。退職人員每月增加65元。
特殊調整則根據特定條件給予額外補貼,如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每月增加50元;軍轉幹部每月增加50元;1994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員每月增加30元;1995年1月1日後退休且2005年12月31日前男年滿70周歲、女年滿65周歲的人員每月增加30元。
補齊政策針對特定群體,如軍轉幹部和原工商業者退休人員。在05、06年兩次普調和特調後,如果基本養老金仍不滿973元,將補齊到973元。
執行時間上,05年增資自06年7月1日起實施,06年8月辦理,需補發1個月(06年7月)。2010年退休人員的工資調整需視上半年還是下半年退休而定,下半年退休的人員今年不會加薪。
國家對退休人員的工資調整取決於物價指數、社會平均工資和GDP的增長情況。預計明年可能會有所增加,但增幅將低於前幾年的平均水平。
如果是上半年退休,需考慮省社保年度情況。若社保年度按公歷計算,則養老金的基礎工資按200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若按當年下半年到次年上半年計算,則基礎工資按2008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並在下半年補漲,具體漲幅因省而異。
總之,辦理退休手續時應向經辦人員索取計算表或復印一張,以查看計算基礎養老金所用的社會平均工資年份。
⑵ 四川機關事業已退休中人退休工資是什麼意思
四川機關事業已退休中人退休工資的定義:這是指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經參加工作,並且在《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實施之後退休的四川機關事業人員所獲得的退休工資。
中人退休工資的構成:中人的退休工資包括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及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對中人改革前沒有實行個人繳費年限的一種制度補償,它是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人退休工資的政策背景:自2014年10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參加養老保險的人員被分為「新人」和「中人」。中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但未退休的人員。為了保障中人的利益,國家制定了相應的過渡性政策。
中人退休工資的發放原則:中人在退休時,除了按照新制度計算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還會根據他們未實行個人繳費的視同繳費年限發放過渡性養老金。這一政策確保了中人在改革後的退休待遇不會低於改革前。
過渡性政策的保障措施:為了確保中人的養老待遇平穩過渡,國家設置了過渡期,並在這一期間內採取了保障措施,如新老待遇比較和「保低限高」的原則,以保證中人的退休待遇不會降低。
以上內容對四川機關事業已退休中人退休工資的定義、構成、政策背景、發放原則以及保障措施進行了條理化的闡述,確保了信息的准確性和條理性。
⑶ 退休工資怎麼發
退休工資一般指養老金,發放情況如下:
按月領取:這是最常見的方式,一般在每月固定日期,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將養老金足額打到退休人員指定的工資卡或社保卡對應的銀行賬戶中。退休人員可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查詢到賬情況,也可在ATM機、銀行櫃台支取。
其他方式:有一次性領取和分期領取。一次性領取可獲得全部養老金用於投資、購房等大額支出,但資金管理不善可能提前耗盡;分期領取則在一定期限內按約定頻率和金額領取,兼具穩定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