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鄭州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交費基數很重要 !
企業沒有錢,所以交的少,你退休拿的也少。
事業和公務員是國家出的錢,所以交的也多,退休後拿的也多很多。
2. 鄭州社保退休養老金計算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無法計算,養老金計算需要許多個人社保數據,僅有一個繳費15年的數據是不夠的,還得需要:繳費平均指數、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法定退休年齡時的社平工資數額等,這些數據都要套進退休金計算公式進行計算,沒有這些數據是算不出退休金的。
不過可以告訴你,不要期望過高,沒有多少的,滿足不了你的基本生活需求。
3. 鄭州養老保險退休後怎麼計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本市靈活就業人員再繳納養老保險金,不用再帶著現金在養老保險業務辦事窗口與銀行之間跑來跑去了,只需辦一張郵政儲蓄卡,預存些錢進去,通過銀行代扣就可以了。昨日,市勞動保險基金統籌辦公室與鄭州市郵政局正式在本市推行靈活就業人員「儲蓄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工作,方便本市近7萬名靈活就業人員繳費。
同一張儲蓄卡 可繳保險費可領養老金
實行「儲蓄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靈活就業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可以申請人事代理機構為其辦理退休手續,按規定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辦理退休手續後,本人原繳納保險費的活期儲蓄賬戶可轉換為養老金領取賬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將其應享受的養老待遇標准劃撥到該賬戶中。也就是說,手拿「儲蓄卡」,靈活就業人員現在可繳養老保險費,退休後可領養老保險金。
如何辦理儲蓄卡?您看清楚了
辦理儲蓄卡代繳業務時,靈活就業人員只需攜帶本人身份證和郵政儲蓄活期賬戶等資料到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業務辦事窗口辦理簽約手續即可。
但具有鄭州市行政區域內城鎮戶籍、在國家規定的勞動年齡段內且具有勞動能力、未實現就業和臨時從業、尚未建立人事檔案的靈活就業人員,由本人攜帶戶口簿、本人身份證和兩張一寸彩色近照,到戶籍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職業介紹機構辦理人事檔案,並完善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手續後,到所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本通知有關規定,辦理儲蓄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有關事宜。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4個業務辦事窗口
棉紡東路55號社會保險大廈 電話67940940
市職業介紹中心「中心市場」 電話68962652
市職業介紹中心「隴海西路市場」 電話68865523
隴海西路169號市人才交流中心 電話68556011
每年申報一次繳費基數
雖然是銀行代扣,可是由於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由個人確定,所以,靈活就業人員還需要在每年的3月底前,到檔案代理機構申報下一個繳費年度的繳費工資總額,以此作為銀行每月劃扣養老保險費用的根據。從今年7月1日起,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統一按本人繳費基數的20%執行。
繳費基數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選擇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可以在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范圍內選擇確定。其中,2007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可在70%~250%范圍內選擇;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可在80%~200%范圍內選擇;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可在90%~150%范圍內選擇;2010年7月1日後,統一以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
對於未申報或未按規定和要求申報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依據有關政策和上述規定,以對應繳費年度(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的最低繳費工資確定其繳費基數。繳費基數一經確定,今後不得對該繳費年度的繳費基數申請變更。
在企業就業的人員由中介機構管理檔案代理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按照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有關政策規定繳費。
6個月內,21個網點可列印發票,逾期不打,視為放棄
4. 本人在鄭州生活但退休是在縣城退的退休金該怎麼算
這個就按你當時繳費的記錄來給你退休多少
5. 鄭州市交滿15年社保能拿多少退休金
社保的養老保險是規定必須交滿15年以後才能在退休以後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但是你要回考答慮你領取的養老金標准,實際上就是你退休以後每個月能夠領取的養老金數額的高低,因為社保政策規定,養老金標準的計算是根據你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高低繳費年限長短來計算的,也就是說,你就能養老保險的時間越長(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你的養老金標准就越高,如果你交滿15年以後不繼續繳納了,你繳費年限只有15年,也就是你只能領取最低的養老金標准,所以,如果在你交滿養老保險15年以後不繼續繳納,是會吃虧的
6. 鄭州鐵路局退休職工(鄭州市戶籍居住鄭州)退休基本工資計算按照鄭州市還是河南省平均工資
鄭州鐵路局退休職工(鄭州市戶籍居住鄭州),退休工資是按鄭州市的標准計算的。
7. 在鄭州市要養老交了16年了,如果到退休的年齡了,會領導多少退休金如何算的交的社保基數是1638.95.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8. 河南鄭州上年度平均工資4575元,工齡35年,個人賬戶6萬,退休能拿多少養老金
這個計算公式很復雜,有最低工資,工齡,和個人賬戶,當地公共賬戶等等,我個人認為你這工齡這么長,估計剛開始最少6000左右。
9. 鄭州養老保險退休後怎麼計算
養老金計算辦法涉及到當事人參保種類,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計算辦法是不一樣的
1、職工養老保險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養老金=70+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10. 河南企業退休職工因病死亡喪葬和撫恤金怎麼計算
河南省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等問題的通知
字體大小:大 | 中 | 小 2007-12-08 19:08 - 閱讀:2279 - 評論:0
豫勞社養老〔2007〕36號
各省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省直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完善遺屬津貼制度,現就調整企業職工(含離退休人員,下同)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有關待遇問題通知如下:
一 、喪葬補助費
在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調整為按職工死亡當月本企業養老保險人均繳費工資3個月的標准發給。離退休(退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調整為按所在省轄市上年度企業離退休人員3個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標准發給。
二、一次性撫恤金
在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調整為按職工死亡當月本企業養老保險人均繳費工資20個月的標准發給;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調整為按其生前最後一個月基本養老金20個月的標准發給。
三、遺屬生活補助費
從2007年7月1日起,對供養直系親屬按月給付的生活補助費標准調整為:遺屬是非農業人口,戶籍在省轄市市區的月生活補助費標准為300元,戶籍在縣(市)鄉(鎮)的月生活補助費為220元;遺屬是農業人口的,月生活補助費標准為150元。孤身一人的,在上述標准上另加20元。遺屬生活補助費從職工死亡次月起給付。遺屬待遇標准確定後,除我省統一調整標准外,不因遺屬本人居住地變動而改變。
職工有多名遺屬時,全部遺屬的月生活補助費標准之和,不得超過該職工生前月工資或月基本養老金。
四、供養直系親屬喪葬補助費
在職人員供養直系親屬死亡時,供養直系親屬喪葬補助費調整為按當月本企業養老保險人均繳費工資1個月的標准發給;離退休人員供養直系親屬死亡時,供養直系親屬喪葬補助費調整為按當月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個月的標准發給。
五、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及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的條件
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及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的條件,比照《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8號)執行。具體是:
(一)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包括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遺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二)上述規定范圍中的人員,以死亡職工工資或養老金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在職工死亡30日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規定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O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3、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4、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
5、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
6、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子女及其配偶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
7、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三)領取遺屬生活補助費的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生活補助費:
1、年滿18周歲且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就業或參軍的;
3、因病非因工死亡職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組織收養的;
5、死亡的。
(四)領取遺屬生活補助費的人員,在被判刑收監執行期間,停止享受生活補助費。刑滿釋放仍符合領取生活補助費條件的,按規定的標准享受生活補助費。
六、支付渠道
本通知規定的各項待遇由原支付渠道支付。
七、其他
本通知規定適用於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規定由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支付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適用本通知。
退職人員只享受本通知第一條規定的喪葬補助費。
本通知從2007年7月1日起執行。其中離休幹部一次性撫恤金調整時間按機關離休幹部調整時間執行。
本通知內容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負責解釋並組織實施。
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章) 河南省財政廳(章)
二00七年七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