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退休金一次發了兩個月

退休金一次發了兩個月

發布時間:2020-12-22 18:50:41

Ⅰ 退休的養老金可以二個月,或三個月一起發放嗎

這是不行的
它會每個月發到你的銀行卡
不可能幾個月發放一次
只有你幾個月再從銀行卡提出來,就跟幾個月發放一樣了

Ⅱ 退休手續辦理晚了兩個月,這兩個月有工資嗎能補發嗎

社保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社保跟大家的生活很多方面都息息相關。最近有網友留言問:如果晚辦理退休手續兩個月,原本應發的養老金該如何處理呢?

01第一種情況:個人承擔

我們都知道,辦理退休實際上也是屬於個人申請,如果個人不申請領取養老金的話,國家也是不予辦理的,其影響范圍也涉及到社保中的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

①工傷保險的有效期為一年,如果參保人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符合申請條件的話,就可以享受相應的待遇。反之,我們未及時申請就無法享受待遇。

②醫療保險:如果參保人住院時提供不出醫保卡,相應的住院費用也是無法享受醫療報銷待遇,或者說參保人自己墊付費用後,再去社保局申請二次報銷,這種做法也是可以的,但操作手續較麻煩。

③失業金:個人未在兩個月內申領失業金,就意味著自動失去領取失業金的機會。

④養老金:如果因個人原因導致晚辦理退休手續,盡管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但晚辦期間的養老金是不會給予補發的,需由個人承擔相應的責任。

02第二種情況:企業承擔養老金差額

同樣的情況,如果是由於企業原因導致退休辦理不及時,那麼企業將承擔職工的養老金的差額發放。現如今很多企業對於退休的辦理程序並不了解,以及職工檔案的審核形式,導致退休職工辦理退休手續不及時。

03退休時間以職工檔案為依據

退休時間的確定需以職工檔案為准,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職工檔案中登記的出生日期為農歷,然而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卻以公歷出現,導致早退休一兩個月的情況。

假如按照身份證的時間確定退休年齡的話就會少領取一個月的養老金,有的朋友因特殊原因登記的職工檔案信息不對,導致提前一兩年辦理退休手續。

此外,特殊工種的退休時間也是以職工檔案為准,務必確保特殊人員的從事年限滿足相應的規定,才可申請提前五年辦理退休,否則將從申請辦理當月開始計算。

04第三種情況:社保局補發

假如參保人因社保系統升級導致無法辦理退休的情況,所造成的損失將由社保部門承當,對養老金進行補發。畢竟社保系統的審核辦理一般都在網上操作,偶爾出現的社保故障也是避免不了的。

另外,還有一種臨時性特殊原因。比如疫情期間多數退休人員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但這種情況下晚辦理幾個月的時間,社保局會補發相應的養老金。

總而言之,社保的退休辦理將會越來越簡便化,靈活就業人員或者職工申請網上核對社保相應的信息,符合相應的條件就可以辦理退休,不再需要去現場辦理手續,即操作省時間又方便。

Ⅲ 社保里頭的錢退休以後是怎麼給退休金的一次性還是按月發

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15年,退休後按月領養老金(退休金)
如果到退休,累計不滿回15年繳費年限,又不願答意補交,可以辦理退休時申請一次性提取個人賬戶余額,提取後不能再按月領養老金
養老金的計算,和個人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時當地人均收入相關。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將來每月養老金越多

Ⅳ 發退休金時前兩個月每月3800多從第三個月至今毎月2600多這是為什麼呢謝謝網友了!

這個事在這誰也回答不了你,你還是帶著身份證、社保卡,退休證,到你退休地社保局退休處咨詢,問問他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Ⅳ 請問同樣29年,就交繳費多兩個月,退休工資一樣嗎多多少工資

如果單位不同,繳納社保費用可能不同,退休工資可差別很大,如果兩人單位相同,繳納社保相同,只是差兩個月的繳費,兩人的退休工資不同,差別不會太大。

Ⅵ 發養老金二個月嗎

你的意思是發養老金一次發兩個月嗎?不可能!還是使用社保卡後,已經發了兩個月,這是對的!

Ⅶ 退休金過年那個月是一起開兩個月的嗎

不是,退休金都是當月發放當月的工資。過年的話,如果正當工資發放時間,可能會提前幾天發放

Ⅷ 由於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延遲了兩個月辦理退休手續,請問之前兩個月的退休金可以補發嗎

所以呢,你要是有轉移的需要提前幾個月辦好,才能在退休時不耽誤辦理退休手續,不補的。

Ⅸ 退休職工養老金需按月發放,哪些情況可以一次性領取

哪些情況也不能一次性領取,必須按月發放,一次性領取不能保證退休人員今後回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答,很可能就給花掉了,還有,今後的養老金會有變化,每年進行調整,不能確定調整數額,不能提前支取,另外,退休人員的生存年限不好確定,無法確定領取年限。

Ⅹ 早退休了兩個月是否影響退休工資

影響不大 如下: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退休金一次發了兩個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富硒康老年人每天要喝多少 瀏覽:750
90歲老人心跳40 瀏覽:801
蚌埠市老年大學有那些課程 瀏覽:312
職工養老保險最高交多少一個月 瀏覽:542
員工到退休年齡強行上班有沒有工資 瀏覽:547
長壽花葉子發黃不發亮怎麼辦 瀏覽:686
養生館適合哪些地方 瀏覽: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說明什麼 瀏覽:267
體檢後多久可以復查 瀏覽:293
社區老年人跳舞活動方案 瀏覽:885
只買社保不買醫保退休工資是不是一樣的 瀏覽:175
老年人的早飯還可以吃什麼 瀏覽:858
跟女朋友分手了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928
老年人直接參加社會的政治活動 瀏覽:739
現行退休金支付方案 瀏覽:934
中斷交養老保險 瀏覽:281
老年人過六一的好段子 瀏覽:125
孝順兒子事跡 瀏覽:701
脈脈長壽 瀏覽:422
老人耳聾聽不見電視聲音怎麼辦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