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出你退休以後的養老金金額。
② 湖南省今年退休養老金調整方案
法律分析:(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50元。 (二)在(一)項調整基礎上,退休人員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每滿1年月基本養老金增加1.4元,繳費年限不滿1年的記為1年(繳費年限計算到月),同時,按本人2019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再增加1.5%。 (三)在(一)(二)項調整基礎上,對2019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至8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23元;對2019年12月31日前年滿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34元。 (四)在(一)(二)和(三)項調整基礎上,對艱苦邊遠地區(桑植縣、江華瑤族自治縣、城步苗族自治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吉首市、瀘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8元。 (五)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繼續按照規定予以傾斜,認真落實相關解困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③ 2019年湖南省企業退休職工養老保險調整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從湖南省人社廳獲悉,備受關注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已經出台,退休人員養老金每月上調50元。
④ 2019年湖南退休人員平均工資
為切實做好社會保險信息披露工作,方便參保單位、人員和社會各方面及時了解社保信息,保障參保人員的知情權,便於社會監督。現將我省省本級2019年度社會保險信息披露如下:
一、2019 年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披露信息
(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單蠢消位數、符合參保條件人數、實際參保人數、繳費人數、繳費比例或標准
蘆檔告全省共有參保單位182846家,參保職工1285.33萬人(其中在職889.67萬人,退休395.66萬人),繳費人數651.79萬人。其中,省本級共有參保單位2333家,參保職工80.02萬人,繳費人陪明數44.51萬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6%,個人繳費比例為8%。
(二)省本級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享受待遇的人數、待遇水平、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情況
省本級享受待遇人數40.72萬人,人均養老金3552元/月,實現了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00%按時足額發放和社會化發放。
(三)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情況
2019年全省共有395.66萬名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養老金調整,月人均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131元。
(四)統籌地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參保人員人均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辦法
2019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464元,月人均繳費基數3870元。靈活就業人員以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為下限、300%為上限,選擇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
(五)省本級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和辦理銜接手續情況
2019年,省本級共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賬戶轉移15715人次,其中省外轉出1509人次,轉出基金8480.41萬元,省外轉入100人次,轉入基金912.87萬元,省內轉出5400人次,省內轉入8706人次。
(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計結余情況
2019年,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247.56億元,支出1111.42億元,累計結餘1729.07億元。其中,省本級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33.78億元,支出173.82億元,累計結餘1233.36億元。
二、2019年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披露信息
(一)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情況
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共3.0963萬家機關事業單位 272.5萬人(其中在職182.18萬人,退休90.32萬人)參加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其中,省本級參保在職人員20.18萬人,退休人員10.83萬人。按國家規定連續四年對參加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且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調整了基本養老金。
(二)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支出和結余情況
2019年,全省基金征繳327.75億元,其中省本級49.82億元;全省基本養老金支出498.19億元,累計結餘107.8 億元;其中省本級基本養老金支出70.95億元,累計結餘21.52億元。
三、2019年度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披露信息
(一)參保情況
全省城鄉居保參保人數3413.59萬人,60歲以下參保人數為2436.59萬人,占參保總人數的71.38%;60歲以上的參保人數為977.00萬人,占參保總人數的28.62%。
(二)基金運行情況
2019年,全省基金總收入188.14億元,其中:繳費收入41.26億元,財政補貼收入124.43億元。基金總支出135.84億元,其中:養老金待遇支出135.43億元。當期結餘52.30億元。累計結餘363.82億元。
四、2019年度失業保險披露信息
(一)參保及待遇享受情況
全省共有參保單位18.04萬家,參保職工606.59萬人,繳費人數440.83萬人。其中,省本級參加失業保險的單位941家,參保人數18.2萬人。全年省本級共發放失業保險金850.73萬元,為 99名農民合同制工人發放了一次性生活補助42.59萬元,省本級失業保險金標准為1445元/月。
(二)失業保險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計結余情況
2019年,全省失業保險基金收入24.91億元,支出15.91億元,累計結餘123.34億元。其中,省本級失業保險基金收入3.09億元,包括:基金征繳收入1.65億元,利息收入0.35億元,下級上解收入1.09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2.46億元,包括:失業保險待遇支出0.11億元,促進就業支出0.24億元,補助下級支出2.05億元。提取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5.52億元。基金結餘22.67億元(含省級調劑金結餘6.43億元)。
五、2019年度工傷保險披露信息
(一)工傷保險參保單位數、符合參保條件人數、實際參保人數、繳費人數、繳費比例或標准
全省共有參保單位130932家,參保職工807 萬人,繳費人數753萬人。其中,省本級工傷保險參保單位1553家,參保人數51萬人,繳費人數51萬人,繳費比例:根據每個單位的行業類別不同,在0.7%至2.7%之間,個人不繳費。2019年省本級工傷保險單位月人均繳費基數7835元。
(二)待遇享受情況
2019年全省享受工傷保險待遇13.4萬人,職業病1426人,支付傷殘待遇9.8億元、工亡待遇9.3億元、醫療待遇11.6億元。其中省本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3.34萬人,職業病195人,支付傷殘待遇1.14億元、工亡待遇0.72億元、醫療待遇3.78億元。
(三)工傷保險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計結余情況
2019年,全省工傷保險基金收入46.23億元(不包含上解下撥收入,下同),支出 40.48億元,累計結余 95.7億元。其中,省本級工傷保險基金收入6.04億元,基金總支出7.15億元,2019年省本級累計結餘18.51億元,包括工傷保險儲備金7.58億元。
六、2019年度社會保障卡披露信息
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計制發社會保障卡5988萬張,占常住人口的86.56%,上線即時制卡網點1139個。簽發電子社保卡457萬張。
七、2019年度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披露信息
2019年度,開展了社會保險基金風險防控專項檢查工作,以及2018年度省本級企業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第三方審計工作,組織各級人社部門自行核查信息80681條。截至2019年底,全省企業年金管理合同備案企業賬戶數810個,職工賬戶數250196人,資產金額188.91億元。
⑤ 請問專業人士2019湖南省養老退休金是怎麼算的
養老退休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由於世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得有些企業為了降低人事成本,避免付出大筆退休金給退休的員工,而以工讀、人力派遣等非常規僱用取代正職員工。
甚至以各種手段,如任意調動工作、減薪或是逼退等,讓屆退勞工自行離職,逃避退休金給付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尤其是部分國家的退休金計演算法偏向長期在同一僱主下工作的勞工,所以當資方倒閉或是轉換資方時,退休金的年資計算引發很大的紛爭,常常勞工都是受損的一方。
有些國家採用制度改革法律防止這些行為,並推動國民年金(national pension plan)等年金式國民保險制度,由政府託管定期提撥的金錢,等勞工退休後由政府將退休金轉交勞工,以加強基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