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退休工資漲的部分能不能算錯

退休工資漲的部分能不能算錯

發布時間:2023-09-06 21:28:52

1. 辦理退休時養老金有沒有可能被算錯呢

針對養老保險金弄錯這種情況,我是有發言權的,是我親身經歷了的。當然我養老保險金弄錯,其實並不是存在於計算誤差,反而是存在於少算了吧一年的視同繳費年限。剛剛辦退休時,就發現自己養老保險金很有可能有誤,由於比我工作年限短的人與我養老保險金類似,有一個與我工作年限一樣的人,每月養老保險金也比我高了差不多200元,盡管猜疑,可是我不知道錯在哪裡,只是感覺有誤,那時我猜疑不正確最大的地方,有可能是過渡性養老金。

多了一年的繳費年限,等同於每月增強了養老保險金99元多一點,並且是以我辦退休時補領,大約一次性補領了3800多元化。這大概就是我申請辦理養老保險金核查往後的意外的驚喜,盡管每月提升99元不多,但是這是要點一輩子的事兒,並且多了一年的繳費年限,將來養老金調整等各個方面都有優點。

今年清明節,我陪老婆回家,因為我老婆是在2010年在老家進行辦理離休,為了能補交醫保需要社保局列印出養老保險金核准通知單。因為最近幾年一直在寫個人社保專題講座,因此下意識地幫我的老婆對比核定單里的數據信息,重算了一下妻子的養老保險金。根據每一項數值計算之後,我發現我媳婦養老退休金一部分少測算了27.97元,而過渡性養老金則多算了吧162元。原本我該去找社保局的,最終也就不再去找了。

總的來說,從我的親身經歷和妻子的養老保險計算結論看來,養老保險計算發生錯誤要在所年免的,假如懷疑自己的養老保險金有計算誤差,可向社保機構申請辦理核查。

2. 社保局把退休工資算錯能補嗎

可以補。可以持社會保障失業管理中心出具的《養老金核定表》,去單位所在地的這個管理中心咨詢辦理。可以帶上身份證、社保卡等相關資料去參保地的社保機構查詢,由社保機構給予更改。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因此,職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從工作崗位中退休,每個月可以領取數額不等的退休金。但是有時候會出現退休金計算錯誤的情況,可以更改回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

3. 退休金算錯了找誰解決

退休金算錯了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解決哦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計算和發放的,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即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如實反映情況。如果是社保局養老金計算錯誤的,可以向社保局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結果不服,可以向當地法院行政訴訟
首先我們應當知道退休金到底是如何發放的?
我國的退休金包含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有一部分人群還包括過渡性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的標準是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就發百分之一。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除了基礎養老金之外,還有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我們每月繳納養老金的累計,而每個月發放的金額則是個人賬戶的儲蓄額總數除以計發月數。最後一個則是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並非所有的退休老人都有,只是特殊一部分人群擁有。而過渡性養老金的月標准則是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在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1.2%。不過在過渡養老金中的問題上,還有一個注意事項。過渡性調節金是以當地的現行標准為基數的,2006年~2014年退休的按照一定比例來發放巧手,但是在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則不再發放過渡性調節金了。
了解完退休金的計算公式之後,如果我們的退休金發放錯了,金額不對,應當如何解決呢?
首先我們可以拿著社會保障事業管理中心出具的養老金核定表去單位所在地的管理中心咨詢辦理。 然後我們需要帶著身份證,社保卡隱仔這些相關資料到參保地的社保機構去查詢。在確認了確實發放錯誤之後由社保機構給予更改。
不過在這里需要強調一點,因為我國在退休金的發放上是比較嚴謹的,很少會出現。退休金發放錯誤的情況。很多時候退休人員以為自己的退休金發錯了,實際上是因為搞錯了退休金發放的標准。我們就拿高齡補貼為例,大部分的地區高齡補貼的年齡標準是70周歲。70周歲以上的開始放高齡津貼,但是這個70周歲需要是你的身份證年齡到如今達到了70周歲以上才能夠發放。有一些退休老人,他們的實際年齡和身份證上的年齡是不一致的,所以在高齡補貼的問題上,可能會存在著和實際不一致的情況。
但是在發放高齡補貼的過程當中,標准就是按照身份證上的年齡來進行,而不是實際年齡,所以這一點需要大家引起注意。除此之外,養老金的計算是比較復雜的,除了基礎的公式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補貼,所以我們個人其實很難真正算清楚,還是要以官方為准。如果覺得不對,可以咨詢相關灶寬汪部門,找到自己的繳費年限和具體的繳費基數,這樣就一目瞭然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七十三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財務、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時足額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經社保局相關工作人員審查和核對檔案資料,確認參保者檔案資料記載的工齡及其它相關數據與為參保者實際計算退休工資的數據不符後,社保局會立即給予更改,並補發應發而未發的工資。

4. 我是退休教師,漲工資時把我工資算錯了,找那個部門

最退休金有異議,找經辦的機保局或者社保局核查。
教師屬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管理,一般市縣是由當地機關事業保險局經辦,一些市縣合並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經辦,對增加基本養老金金額有異議,應當找當地經辦的機關事業保險局或者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核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
人社部發〔2015〕32號
第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省級)社保經辦機構應依據本規程制定本地區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經辦管理辦法、內控和稽核制度;會同財政部門制定本地區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辦法實施細則;負責組織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工作;實行省級基金調劑制度的,編制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調劑計劃;參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建設和管理。省級和地(市、州,以下簡稱地級)社保經辦機構負責組織指導和監督考核本地區各級社保經辦機構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經辦管理服務工作;做好基金管理、財政補助資金的結算和劃撥;編制、匯總、上報本地區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決算、財務和統計報表;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和數據應用分析;組織開展宣傳和人員培訓等工作。
縣(市、區、旗,以下簡稱縣級)社保經辦機構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申報核定、保險費徵收、個人賬戶管理、關系轉移、待遇核定與支付、基金管理;編制上報本級基金預、決算,財務和統計報表;數據應用分析;領取待遇資格認證;個人權益記錄管理;審計稽核與內控管理;檔案管理;咨詢、查詢和舉報受理等工作。(地級及以上社保經辦機構直接經辦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的參照執行。下同)

5. 社保局會不會算錯退休金

不會算錯。退休費是猛岩敏全省統一的軟體自動計算的。因此,如果是你的參加工作時間或者你的工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有問題,你可以找一找,否則沒有任何必要,因為一個省的軟體是經過很多人驗證的,絕對不會錯誤的。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計算和發放的,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即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如實反映情況。如果是社保棗祥局養老金計算錯誤的,可以向社保局枝枝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結果不服,可以向當地法院行政訴訟。
退休後養老保險算錯了的補救方式:1、可以持社會保障失業管理中心出具的《養老金核定表》,去單位所在地的這個管理中心咨詢辦理。2、可以帶上身份證、社保卡等相關資料去參保地的社保機構查詢,由社保機構給予更改。
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該規定將此類社保爭議納入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由於退休年齡到達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般不能再為參保人員辦理補繳養老金的手續,由此造成退休人員無法辦理退休的,可追究單位的賠償責任。但是,勞動者退休後養老保險待遇受其工作年限、退休時間、繳費金額、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難以精確界定。基於養老保險管理的特殊性,社保爭議中,勞動者的舉證極限只能證明養老保險待遇損失確切發生,至於損失的具體金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無法進行核算,不能苛責當事人精確舉證,應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6. 現在漲工資是電腦計算嗎能不能出錯,我今年企業退休漲工資按文件規定計算和我漲的實際數不一樣,怎麼辦

電腦計算數值是不會錯的,出錯也只有在往電腦輸入數字時出錯。如果有問題建議咨詢相關單位

7. 退休金有沒有可能被算錯

一般不會算錯,計算公式是死額的,那就是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上年全省職工的社平工資+當地職工的社平工資除以二,再就是繳額度,這幾項乘以一個系數加起來就得出每個人養老金的實際數額。但真的確實還有算錯的,我的一個同事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同事當時也搞不清復雜的計算公式,但他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行式有比式。和他同一天進廠,同一批退休的另一個同事算出來的養老金比他多二百多,經找社保部門交涉,結果還真是給他算錯了,原因是他的視同繳費年限沒有給他算上,由於他發現的早,沒費什麼周折,很簡單只叫他等了兩天就重新給他核算好了,比別晚拿了兩天養老金而已。

所有即將退休的人,自己的事自己得操心,首先要弄明白當地的養老金核算依據,自己的繳費年限,當地的社平工資等這些數據,要知道,電腦計算一般很少出錯,但操作電腦的工作人員,可能某一個時間段注意力不集中,少給你算上一項也不奇怪,但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又沒有可對比的,馬馬虎虎過去了,日子一長,吃虧的是你自己,這種事發生率很低,比方說只有百分之一,而那個「一」偏偏是你這個倒霉蛋怎麼辦?記住,你不去找人家,人家是決不會找你的。

這個一般不會錯,但也有及個別的。我就是及個別中的一個。我是從江西國企改革下崗人員,下崗後到江蘇工作並參加了養老保險,2020年7月退休,按社保局要求調取江西個人檔案和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函,九月領取養老金,工齡28年3個月,養老金1613.4元,當時我就感覺太少了,後找人社局要求待遇重算,他們找出很多理由,不認可我江西的視同繳費,沒辦法我打12345熱線電話才同意跟我重算,結果算得1834.9元。個人感覺還是不對,春節後又去找他們,又重新算得2004.1元。

也許是我有二個省的社保,就存在社保局計算上有出入,所以說養老金計算有時也有計算不準。

特別提醒有二地或多地參保人員注意,退休時檔案要全並且要有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函,否則社保局是不認你視同繳費的。

有這種可能性,我身邊就有算錯的例子。我的一個同事是部隊轉業的,他是正團級轉業ì的,在地方可以享受副縣待遇(副處級),但在單位安排的職務是副科級,退休時就按科級退的,許多年後才和同時退休的人對比工資,同樣級別別人比他高不少,發現後補回了少發的工資。還有的在法院工作,法官是副處級待遇,但社保的不知道,就以科級論處,不過最後也找回來了。

這些也僅是級別搞錯了,社保繳費基數也是有錯的,一般人都會覺得不會錯,很少去比對這些,但退休後直接影響退休金,找起來還挺麻煩。計算是電腦,但信息輸入是人,遇到馬虎的,填錯是有可能的,更何況人力資源管工資的對政策的理解也影響大家的收入,只是大家覺得一般不會錯,概率低而已。

算對算錯根本不知道,同樣的職稱,同樣的工作年限,同樣的退休時間,拿的工資都不一樣,所以鬼知道退休金會不會算錯

養老金很可能會算錯,雖然養老金的公式是定死的,但以往的工資數據是需要錄入的,特別是計算機資料庫使用之前,都是手工賬,人工錄取難保不發生錯誤,因此,建議社保部門在12333APP加一個個人養老金計算與查詢,實時更新,出現問題還能及時發現。

退休金當然有可能被算錯 ,畢竟是人算的嘛。這種情況,在社保部門真的也是見怪不怪了。萬一出錯,認真道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說一個實例 ,一個朋友找我,她的一個工友和她是同一時期參加工作,同一實際繳納保險,但是她養老金卻差300多元,搞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

後來,找退休的朋友看了看,也沒看出什麼問題。不過,他建議再把檔案拿過來審一下。結果把檔案拿來以後,才發現視同繳費年限少算了五年。

這也不是工作人員故意而為,應當是手誤打錯的。這種情況下,通過一層層的領導審批,養老金從退休當月開始更正。最終朋友和她的工友養老金只差13元。

有人說電腦系統還會出錯嗎 ?主要還是由於輸入電腦系統信息的是人,而不是電腦。像銀行,還經常出現存錢存錯的情況,社保工作人員也不是神仙,肯定也會是出一些工作的疏漏。但是,大家放心處理的原則始終是, 只要是社保部門的錯誤,肯定會以糾正,不會讓大家吃虧的

相對而言,為了減少錯誤,社保系統也設了層層的許可權。比如說現在社保出錯的概率越來越低了,每一個月的社保交費,都是直接跟稅務扣繳的 社會 保險費掛鉤,不經人工出錯的概率就少的多。

社保現在通過電子系統直接扣繳費的部分出錯的概率極低,但是也不能保證不會出錯,一些系統問題也是難以解決的。比如說我的一個朋友,一開始是自己辦理了靈活就業繳費,後來他又在手機上操作,結果出現了重復扣繳費的情況。一個月的社保,扣了四次,退回來三次,剩下一次居然還沒交上費,停保了。一直折騰了大半年,才將有關重復扣費的錢退回去,欠繳的社保費繳納上。

目前仍然存在出錯的可能,主要還是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問題。按照規定,國有企業固定職工、知青上山下鄉時間、復退軍人的當兵入伍服役時間、原機關事業單位的連續工齡,一旦有關信息錄入失誤,確實會容易產生誤差。

另外,還有一些人可能是由於職務級別等因素,在檔案中記載不詳或者當地待遇落實不準確,也會容易出現退休待遇出錯。

不過,有關退休待遇審核的工作人員確實也非常累的。工作量大,而且審核養老金是需要動腦筋的。建議大家多了解一下自己的情況,認真觀察個人的退休待遇審批表,自己計算一下退休待遇有沒有誤差。如果沒有誤差就不要去找了,畢竟對每一個人都要解釋清楚養老金怎麼算,其實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完全有可能。銀行自動取款機有時都會多吐出錢何況其他呢?如果你對養老金有疑問,可以去當地社保局申請復查。

退休金算錯雖然概率很小,但還是有算錯的時候。

領取退休金的金額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金額相加得來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社保局電腦系統里有你的全部資料,計算時也是用電腦計算,得出的結果不會錯。過渡性養老金這塊就不同了,視同繳費年限是審核個人檔案得出的,從審核到計算都是用人工操作,有些檔案記載不清字體模糊或計算有誤,難免會出錯。不過退休後,叫社保局列印一張養老金待遇核定表,找會算的人從新計算一下,有凝問,就親自到社保局從新核算,真的算錯了,社保局會補發你應得的工資,沒有問題,你所得的金額就是你每月應領取的退休工資。

這退休金誰敢給算錯了,它的膽子也賊大啦!這要是能給多算了點還湊合著,要是算少了,那還不得跟它們「玩命」。[捂臉]

閱讀全文

與退休工資漲的部分能不能算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巫溪到長壽 瀏覽:314
敬老院表演什麼好 瀏覽:327
王陽明其實活了80歲 瀏覽:794
50幾歲的人如何鍛煉養生 瀏覽:791
長壽的壽的組 瀏覽:442
怎麼算養老金上漲 瀏覽:977
春節體檢提前准備多久 瀏覽:136
久卧鋪老人掉黃色粉是什麼病 瀏覽:592
養生筷子灸怎麼做法 瀏覽:904
老年人公糧 瀏覽:569
靈活就業醫保和養老哪個重要 瀏覽:16
老人經常低溫怎麼回事 瀏覽:545
80歲老人平血找不道願因 瀏覽:449
寶山區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521
養生行業如何招聘 瀏覽:717
農村養老保險女的多少歲時領取 瀏覽:803
健身環老年人 瀏覽:17
父母持證上崗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25
老年人表情包製作 瀏覽:842
當父母突然不管你了意味著什麼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