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退休工人的養老金竟然比上班時的工資高這是為什麼呢
但退休制度改革之後,養老保險金再也不是依照在職時薪水和工作年限來作計發的重要依據,反而是依照繳存基數、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個人帳戶資金余額、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來做為綜合性計算養老金的重要依據。至於你所提到的退休職工,在職後的工資是3000塊左右,而退休之後每月的養老保險金為4300元,其實就是退休後的養老保險金比在崗時薪水每月還需要空出1000多元化,導致這種情況的現象在具體之中是存在的,但對於大多人而言,大體上養老保險金還是得小於在職後的實際收入。

實際上在崗職工的全年收入中,除此之外薪水之外,許多企業也有年終績效獎賞、加班費等,此外國企的住宅個人公積金繳納也是非常高的,公積金除了個人繳納一部分,實際上企業交費一部分都是工資收入的一部分,企業年金除開自己交的4%之外,企業交費記入的8%是屬於工資收入,並且這部分錢等同於是本人在職人員時儲蓄積累,只不過是到退休之後領到,由於資金利率造成收入非常高罷了,因此這部分錢不僅測算在職人員時收入,也需要測算為退休收益。
總的來說,退休職工的養老保險金比在職人員時薪水還要高,這樣的事情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但也只是個別現象並不是普遍存在,在其中還涉及到收入計算口徑難題,如果按全年收入進行計算,退休後的養老保險金還是得小於在職人員後的全年收入水準。
② 退休後的養老金竟然比上班時的工資高很多,這是咋回事
通常情況下,退休後的養老金要比工作時拿的工資低。但養老金比上班時工資要高的現象並不少見。有人的養老金不僅比自己在職時高,而且還高出很多。真是太讓人羨慕。
養老金比在職工資高的現象不在少數在職人員都有一個最低工資保障。主要是用來保障低收入勞動者的基本生活,具有一定保障作用,隨著經濟發展及物價水平而進行調整,基本上每年就會調高一次。但養老金是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很多民營、私營企業都不按員工實際工資繳納社保,而是按照打折工資或者最低繳費基數來上社保。很多人退休前工資上萬,退休後到手的養老金只有兩三千,甚至還達不到最低工資標准。這種情況普遍存在。
我三叔退休前在國務院直屬的事業單位工作,退休後的養老金竟然比工作時拿的工資還多兩千元,真是讓人友如羨慕。三叔說他們單位有職業年金,而且養老金不需要繳稅,
退休工資自然高齡。我家鄰居張伯伯是國企退休職工,他的養老金也比上班時工資高。他說單位給職工上了企業年金,補貼了不少。
養老金比退休前工資高的情況,一般都發生在體制內的單位一、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在2014年10月起建立養老保險繳費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2014年10月為節點,分為「老人」、「中人」和「新人」,計算養老金的方法不盡相同。「老人」採用老辦法;「新人」採用新辦法,但沒有過渡性養老金;「中人」10年過渡期內採用新老辦法結合,「保底限高」,過渡期後採用新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如果按「老辦法」,主要包括按比例計發的基本工資、生活補貼、歷年增資、及工資增長率,是根據原工齡與養老金的計發比例,35年以上90%、30年以上至不滿35年85%、20年-30年的80%、10-20年70%的比例計發養老金。
如果按新辦法計算養老金,與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相同,只是在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要用本人視同繳費年限,是指2014年10月前參加工作的年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都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繳納,繳費基數普遍比較高。30年左右的工齡,到達
退休年齡時拿的養老金,也會比參加工作年限較短的在職人員工資高很多。
機關事業單位除了最基本的社保養老金之外,在2014年10月份以後,所有的機關事業編制人員享受職業年金待遇。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所以擁有的職業年金就相當於是多了一份補充養老金的收入,那麼加上這一份補充養老金,可能有些人,就會高於在職期間的工資收入了。
養老金的替代率好比你在職期間的工資,是9000塊錢,那麼如果你的養老金替代率,可以達到90%,就相當於是8100塊錢了。很顯然已經非常接近於我們在之前的工資。如果你擁逗稿有一份職業年金的補充養老金待遇,那麼每個月可能又是一到兩千塊錢疊加在一起,幾乎是快過萬元了,超過了自己在職期間的工資,所以這是非常正常的。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平時發好指啟的各種精神文明獎、年終考核獎、值班補貼之類的待遇是臨時性的、一次性的,退休後就不再發放了。但是這些錢都要計入繳費基數,提高退休金。再加上扣除的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社保個人部分能達到應發工資的20%以上,這種情況下退休後的月基本養老金確實有可能會超過退休前的每月工資。
二、央企、國企的退休人員有些央企、國企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會比自己在職時的工資要高,也高過了很多在職人員。
主要是因為他們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高且繳納年限也長。養老金的高低和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密切相關,原則上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央企國企職工的社保繳納非常正規。不像是民營私營企業,按實際工資打折繳納社保和按照最低基數繳納社保的現象非常普遍,而且在民企私企的員工經常會因為裁員、跳槽而出現工作經歷空檔期,養老保險自然出現斷繳。累計繳費年限肯定沒有在央企國企的人員長。
另外,央企國企都會為職工繳納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的補充養老金,企業年金是企業單位的補充養老金。企業年金已經成為國企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的最高繳費標準是12%的本人工資。職業年金退休時可以按月領取,也可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主要是按照本人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職業年金月待遇標准,發完為止。但是相應的待遇能夠拿到個人賬戶養老金的1.5倍。企業年金可以一次性拿完。
繳費基數高、繳費年限長,再加上企業年金,國企
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高於在職時的工資,非常正常。
另外,養老金是不需要交稅的。養老金在免徵個人所得稅的范疇之內。並且除養老金外,個人的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等,也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不考慮通貨膨脹和貶值以及工資增長率的話,如果有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繳費40年及以上,確實退休後的待遇能夠超過退休前。
我大姑從國企退休多年,50周歲辦理退休時工資就有5000來塊。除此之外,單位每個月還給補貼1500元(這筆補貼視崗級和工齡而定,崗級越高、工齡越長,補貼金額越多),兩者相加就有6500元。以後每年工資都會有增長。大姑在職時也只是一個基層職工而已,在職工資也沒有養老金高。
寫在最後機關事業單位、央企國企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比在職工資高,並不是絕對的。只是在一定條件和情況下的現象。不是所後的人都能有機會進入體制內的單位工作。與其羨慕這些養老金比在職人員工資高的人,不如多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從而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如果你在民企、私企上班,也不用怨天尤人。在體制外工作,受到條條框框制約和束縛會少一些,有利於個人才能和智慧的發揮。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必抱怨,專心走好自己路,你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天空。
#職無不言#
③ 有的人退休金比在職員工工資高很多,你怎麼看這一現象
這個很正常,退休金比在聘員工高,這要分情況區別著待,廣大工廠企業的退休職工,不管你是工人幹部還是處長高工什麼的,退休金普遍低於同行業在職員工,當然更不能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相比。雙軌製造成的差距過大。恐怕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與同行業在職級別相同的人員相比,也不會高於在職的。高的話,不都想提前退休了?

總結:退休人員現在是由社保發退休金,在職員工由單位發工資,渠道不同,完全是兩碼事,怎麼還能把這兩碼事拿到一起比較呢?是紅眼病嗎?是要搞平均主義嗎?我希望這些人以後不要這樣比較,不要讓做過很多貢獻的退休人傷心。嫌自己工資低的人努力去工作吧,努力去創造效益吧,那才是正路。現在有的在職員工比退休人員收入多若干倍,那才是真正的有本事!
④ 很多退休老人的退休工資比年輕人的上班工資還高合理嗎
哦其實在中國有一部分退休老人的退休工資是高於上班人員的。當然,這個占的比例並不高。但是你要說它不合理吧。你也談不到。畢竟存在的一般的就是合理的。
拿退休金高的往往是以下這種情況。
就說高級的退休幹部。公務員階層還有教師階層還肆汪有企事業單位的中層。另外還有很小一部分是高危行業的工人。其實他們在說拿退休金的人群里邊比例不算多。
他們呈現出了這么一個特點,一個就是腦力勞動居多。且社會中層上層的人居多。只有最後一部分工人階層,因為他們的工作確實是非常危險,往往集中在一些高危行業比如說煤炭礦產勘探石油等特種行業。
大部分扮逗的退休人員退休金並不高,平均也就是三四千的樣子。
下面這一小部分人(除去工人)退休金高也是有它的客觀原因的。首先是他們掌握了一定的社會資源。另外。在政策上向他們傾斜。還有他們往往自己頂格繳納社保。這幾個月有綜合起來就決定了。他們的退休金廳雹賣會比較高。
⑤ 很多退休老人退休金的待遇比起在職的工資還要高,這是為什麼
很多退休老人退休金的待遇比起在職的工資還要高,這是為什麼?
許多退休老人退休往後的退休金工資待遇相比在職期內薪水還高,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首先不說和己經在職工作的人員相比,咱們就跟自己在職期內薪資待遇相比,那樣絕大部分狀況一般是這樣子的,便是他的養老保險金會有一個替代率,是企業部門的在職工作人員而言,大部分養老金替代率是自己在職期內薪資待遇的40%~60%上下。

⑥ 事業單位退休金比在職工資高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退休工資確實比上班要高一些。因為除了固定的待遇之外,他們退休以後的公積金等各種保險都行寬叢已經不用再扣。所以說收入就等於增加了一塊。
但是我們要明白,這一塊是他們長達幾十年的繳納所累計的。是在職的普通人所不能夠比的。
有些人只看到他們退休金高,不知道他們付出的辛苦拿到退休金,至少要工作30年難的甚至要達到40年,才能拿到相對高一點的退休金,這個數目其實並不太高。大部分地區的退休金也就是兩三千塊巧做三四千塊。這是對普通人而言,但是對公務員來說,他們的收入就要高得多。發達地區的公務員,一般退休檔櫻工資都在萬元或者萬元左右。另外事業單位比如說教師的退休金也不少。
不能僅僅看他們退休金多少,而要看他們付出的多少。這樣的比較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