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的關系
退休工資不僅看您繳納的社保金額也需看年限,具體計算方式:
1、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通過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影響基礎養老金的因素比較多,退休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基礎養老金。
比如你所在的退休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而你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也是5000元,社保累計繳費年限為30年,那麼退休時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5000+5000)÷2×30×1%=1500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其中60歲計發月數139,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50歲退休計發月數195。假設你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總額為10萬元,那麼可以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00000÷139≈719元。
社保繳費基數與退休金的關系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確定是以應付數為基礎來確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確定是以上年度所有稅前收入的總和,來確定月收入水平,每年年底匯總確定繳費基數,繳費基數越高養老金越高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越高,雖然基層員工收入低,繳費基數低,但也要及時繳費,確保退休的基本生活。
養老保險計發基數和繳費基數區別
1、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與全省口徑職工在崗平均工資直接相關,直接決定繳費基數上限和行握尺下限,直接影響個人繳費檔次下的實際繳費金額,比如當地人社廳規定上年度全省口徑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53元,那麼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限就是300%,就是18159元;繳費基數下限就是60%,就是6053*60%=3632元
在職人員一個月最少交3632*8%=290元;靈活就業人員一個月按照最低檔次交3632*20%=726元
2、養老保險計發基數,直接影響個人退休金,更具體的說影響個人基礎養老金和過渡養老金計算。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過去有的地方採用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社平工資,作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核定標准,有的地方採用城鎮非私營單位社平工資計算養老金,後者要高20%以上。採用計發基數可以平衡檔高兩者差距。
採用計發基數,計算退休金公式就會發生變化: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發基數+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比如陝西全省口徑平均工資6053元,但是養老金計發基數卻是6914元。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皮衫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Ⅱ 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什麼關系
繳費基數(指數)是計算基本養老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到基本養老金的多少。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擴展信息:
計算方法
一般來說,上年度的工資收入是支付的基礎。
(一)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二)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支付基數為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
(三)工資在300%至60%之間的,應當如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不確定的,按照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確定支付基數。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時間(3月或7月,各地不一)審批,根據員工去年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編制工資表這些證明。
養老金是指因年齡或其他因素而退休的人。公司或僱主必須一次性支付一大筆錢。不同地方、不同職業的退休年齡、資歷不同。超過這個年齡的員工被認為不適合繼續工作,因此他們可以選擇是否繼續工作。這時,用人單位必須拿出一大筆錢,作為對勞動者艱苦生活的獎勵和不工作後的支持。老生活費和醫療費的來源。
根據養老金的籌集方式
在實踐中,企業制定的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方式可分為存款性養老保險基金和非存款性養老保險基金。
存款退休辦法
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由銀行、保險公司等獨立的信託機構保管和使用。當雇員退休時,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未完全履行退休支付義務的,不得提取退休基金。
未存資金的退休措施
企業未提取信託機構繳存使用的退休基金,或者企業已提取退休基金,但信託機構未繳存使用的。職工退休後,企業自籌資金支付退休金。與存款基金的退休計劃相比,職工的退休養老金沒有保障。
退休辦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
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Ⅲ 社保繳納基數和退休金怎麼算
社保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什麼關系?
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參保人每月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越多,個人養老賬戶內累計到的資金就越多,那麼退休後能夠享受到的養老金待遇就越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主要包括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社保繳費基數主要是對退休金中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產生直接影響。
具體來看,退休工資=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這兩個部分計算方式有所區別:
【1】 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系數)÷2×累計繳費年限×1%;
【2】 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
其中個人賬戶余額由職工退休前每月繳納的養老保險保費以及養老金賬戶利息構成,而計發月數與退休年齡有關,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少,每個月能夠領取的退休工資就越多。
總之,社保繳費基數的高低是會傳遞影響到職工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多少的,除了社保繳費基數會產生影響外握者,個人養老金待遇的高低還與參保人的繳費年限、退休年齡、退休地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等有關,職工可以通過目前的繳費水平計算個人養老金的計發早喊部分多少,了解養老金是否能夠滿足自身未來的需求,並根據資金缺口指定相應的理財規劃,提前做好養老規劃才能確保退休後能夠享段睜薯受更好的生活。
Ⅳ 社保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什麼關系
社保基數和職工退休工資是有關聯的。因為社保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工資就會越多。
退休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的。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而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個岩大世人繳納的費用就會越多,到了退休時粗肢的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自然也就會越多,所以退休工資也自然會更多。
以個人繳費比例8%為例,若是社保繳費基數是3千的話,那職工個人每月要繳的費用就是:3000×8%=240元;而若是社保繳費基數是5千的話,那職工個人每月要繳的費用仿信就是:5000×8%=400元。
另外,社保基數也影響本人平均繳費指數,這個數值是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的重要參數,所以也會影響到未來退休工資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