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決定退休工資的高低是職務還是工齡有何依據
真正決定員工退休之後,養老金數額的高低的是他的工齡,而不是他的職務,因為現在在逐漸實行企事業單位並軌,也就是說無論是事業單位公務員還是事業編,還是四起裡面的普通員工,他們最終退休的時候所使用的計算公式是一樣的。跟他之前是一個什麼級別的員工沒有關系,看他交養老金交了多少年,看他最終交了多少錢。
但是還是要說真正決定一個人養老金領的多少了,是他繳納社保的錢有多少,而不是他的級別,因為不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同樣的一個級別的員工,他最終拿到錢可能不一樣。比如說北京的科級和一個普通的三級城市,下面的附屬小縣城的科級,他們都是一個級別的,那他們工資水平不同啊,他最終的養老金也不一樣,說工齡可能影響更直接一些。就是因為同樣一個單位同樣一個級別,同樣一個經濟環境,他繳納的年頭越多,他繳納的錢自然就越多,這個更靠譜一些。
⑵ 登錄退休金是什麼概念為什麼有人有退休金,有人沒有呢
退休金就是養老金,也就是我們在繳納足夠的社會保險之後,等不工作以後可以領取的退休費。有人有退休金,是因為他繳納了足夠年份的社會保險,有人沒有,就是因為他沒有繳納足夠年份的社會保險。
⑶ 都知道退休後領養老金,但是有人領的是退休金,有什麼不一樣嗎
退休之後有的人叫退休金(退休工資),有的人叫養老金。區別在於90年之前的退休人員領的錢叫退休工資,也稱退休金。90年國家進行了體制改革,建立起養老保險機制,規定了交養老保險金制度。退休後領到的錢穩為養老金。從今年起全國所有的企事業和機關單位的退休人員統歸國家社會保障局發放養老金了。也許以後就不再有退休金這個名稱了。
退休金和養老金,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中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稱謂,其內容實質是一樣的。都是退休時獲得的一定數量的金額資金,以維持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具體有以下幾個時間節點:
2014年並軌之後,無論是企業單位,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都履行養老繳費制度,都統稱為養老金。不再有退休金的說法。
雖然退休金和養老金的目的目標一致,但計算方法略顯不同,也造成了一定的差異。為了建立公平、公正、透明,合理合法的全國性統一養老繳費制度,並軌後進行了平衡調整,以使得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