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義大利退休金是多少
奧地利:法定
退休年齡是 65 歲,女性甚至可以提前在 60 歲退休。
奧地利人的
養老金也比德國人多,還有額外的假期和聖誕獎金,也就是每年支付 14次養老金。
希臘:平均而言,希臘人平均工作時間是年。但是為了獲得全額養老金,必須支付整整40年的
養老保險。但是希臘人只要繳納了15年,最早在62歲就可以提前退休,只不過養老金要打折而已。
荷蘭:到 2024 年,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在荷蘭工作了50年的任何人都可以獲得全額的標准養老金,每個人領取的養老金都一樣,無論之前有多少收入。
法國:法定退休年齡是
60歲。平均收入者可領取其退休前工資的作為養老金。
義大利:在工作35年後可享受全額養老金。女性60歲退休,男性65歲退休。而且,平均收入者可領取其退休前工資的92%作為養老金。但是他們在退休前交的養老保險更多:養老保險是工資的33%,三分之二由雇員支付,三分之一由僱主支付。最重要的是,員工將工資總額的7%存入養老基金。
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
丹麥:工作壽命最長:法定退休年齡將從65歲提高到69歲。
瑞士: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為女性 64 歲,男性 65 歲,最多可提前或延遲 5 年退休。
捷克:法定退休年齡將逐步調整為65歲:如1971年以後出生要65歲才能退休。而1960年出生的人,64歲零兩個月就能退休了。
瑞典:62歲開始就可以領取法定養老金。但是法定退休年齡也在逐步推遲,預計到 2026 年逐步提高到 67 歲。
芬蘭:法定退休年齡也在逐步推遲,退休年齡將逐年增加三個月,預計到2027年推遲到65歲。此後,退休年齡將與預期的人均壽命有關。
波蘭:女性的退休年齡為 60 歲,男性為 65 歲。
⑵ 退休養老國家哪個最好
一、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珀斯和堪培拉絕對會讓您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二、奧地利
維也納成為了歐洲最具生活質量的城市。調查表明維也納市中心的一間單身公寓每月的租金約750歐(約合人民幣6127元),而巴黎每月的房租就高達1050歐(約合人民幣8578元)。除此以外,奧地利還坐落著許多優良而實惠的滑雪場。
三、比利時
迷人的布魯塞爾距離巴黎大約80分鍾的車程,距倫敦也只有2小時,卻擁有著比倫敦和巴黎更低廉的生活成本。據說比利時也會啟動對財產稅的徵收,但對工薪階層的外來退休者來說卻完全不用擔心。
四、貝里斯
貝里斯有著茂密的熱帶雨林,連綿的山脈和美麗的沙灘。除此以外,當地政府還對45歲以上每個月至少擁有2000美元退休金的外來退休人員實行了免除個人所得稅的政策。
五、哥斯大黎加
遍布著火山、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沙灘的哥斯大黎加是一個生態友好型北美國家。除了常規的社會檢查外,當地政府對外來退休人員退休後的經濟收入也設置了一定的關卡,其中外來退休人員每月最低的養老金不得低於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231元),而投資者則不得低於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15576元)。
六、厄瓜多
位於安第斯山腳下的厄瓜多有著美麗的小鎮美景,在平日的交流中人們多用西班牙語對話,生活成本低廉。但當地由於貧困所引發的犯罪可能會影響您的選擇。
七、法國
2012年匯豐銀行在對外籍人士的研究調查中發現,同西班牙一樣法國也成為了人們在退休後最樂意居住的國家之一。
八、印度
在印度您會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圍,而當地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具有異域風情的各種景觀一定會令人嚮往。
九、愛爾蘭
愛爾蘭是歐洲房地產業發展蕭條的國家之一。沿著風景秀美的凱裏海岸如今您僅需要10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23053元)便可將一座鄉間別墅據為己有,而在2006-2008年的銷售高峰時期這里的一套設備齊全的房產大約要賣到50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115265元)。
十、義大利
義大利的迷人風情吸引了數量眾多的外來退休人員,一眼望去佛羅倫薩韋奇奧宮附近的街邊咖啡館中坐滿了銀發的老人。但你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義大利也實行了特留分繼承權,這就意味著您的財產會在法律的強制下成比例的分給妻子和兒女。
十一、紐西蘭
遍布著沙灘、山脈和森林的紐西蘭是一座擁有著優美風景的島國。但當地除了對外來退休人員的收入作了明確的要求外,您可能還要面對復雜的簽證問題。
十二、巴拿馬
巴拿馬政府為外來的退休人員提供了從公用事業到電影票等內容繁多的退休金領取計劃。除了潮濕的空氣外,相信當地較低的生活成本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一定會令您滿意。
十三、新加坡
新加坡成為了亞洲生活質量最高的國家。在多民族的新加坡到處都遍布著美味的特色小吃,除此之外您還能搭乘短途的航班前往南亞的緬甸、越南、柬埔寨和寮國等地進行觀光旅遊。
十四、西班牙
盡管歐元區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卻完全沒有影響湧入西班牙數量眾多的外國退休人員。在西班牙經濟的疲軟時期大面積的房產被銀行以2007-2008年間三分之一價格出售。如今,您僅需要10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23053元)就可在西班牙的陽光海岸上購得一套兩室兩衛的房產。
十五、泰國
除了近些年政治上的動盪,泰國可謂一處旅居海外的理想勝地。北部的清邁有著數量眾多的廟宇和山脈,而與喧囂的首都曼谷相比這里的生活成本則要低廉許多。
⑶ 退休潮來了,你的退休金夠不夠花
60年前的「嬰兒潮」,如今已演進成「退休潮」。公開數據顯示,60後群體,正以平均每年2000萬人的速度持續退休。
60後退休群體中,很大一部分是
獨生子女的父母。由於缺少多子女供養,他們能依靠的主要是養老金。目前,我國已建立由三個支柱構成的養老保險體系,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鎮顫數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根據人社部數據,截至2021年末,我國養老金第一支柱佔比65.76%,第二支柱佔比34.23%,第三支柱佔比0.01%。
第一支柱佔比過半,主要承擔著養老重任,面對潮湧而至的「退休」大軍,如何發展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讓60後群體過上「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生活?對於低齡
老年人,如何促進「老有所為」讓他們收獲更多養老金?這是全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
市民在上海銀行排隊領取養老金
第一支柱養老金佔比過半,承擔著養老重任「我們單位600多人,今年有40人退休,領導層今年就有2人退休。這幾年平均每年退休40到50人。」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張欣然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如是說道,此時,距離她「正式退休」還有半年時間。眼看單位這幾年退休人員猛增,她至今還在猶豫是否退休:「我是副高職稱,按政策規定可以延遲到60歲退休。但是現在看單位那麼多人都選擇『到點退休』,我還沒最後下決心。」
近年來,我國將迎史上最大「退休潮」被反復提及。
之所以我國將形成退休高潮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經所研究員張世賢看來,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形成的第一個人口高峰期,是在1962年至1972年這10年,相對應地,在60年以後就出現了退休的高潮期。
隨著退休人員數量增洞羨多,他們的退休金夠不夠花成為眾所關注的問題。
目前我國已形成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主要針對城鎮退休人員。截至2022年,我國城鎮退休人員養老金已經實現「18連漲」。根據人社部、財政部5月26日發布的《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2022年養老金漲幅是4%。
4%的增幅雖然是18年來的最低水平,但是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立雄看來,在疫情反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今年城鎮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仍然上調4%,已經非常不易。
「很多行業的收入在下降,為了保御首障養老金長遠發放,今年上調4%也是居安思危的需要。」楊立雄向記者表示。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數據,2021年全國
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為2987元。
從2012年到2022年6月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從7.9億人增加到10.4億人,10年間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增加2.5億人。如此大的參保人數確保養老金的收支平衡是關鍵。
8月25日,人社部養老保險司負責人亓濤表示,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基金收入4.4萬億元,支出4.1萬億元,當期收支總體平衡,略有結余;今年以來基金仍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上半年還調撥資金1240億元,用於困難省份的養老金發放。中央劃轉1.68萬億元國有資本充實全國社保基金後,社保基金還有超過2.6萬億元的戰略儲備。
「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這是人社部給出的定心丸。但是平均不足3000元的退休金,能否維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基本養老金是保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如果需要更高的生活水準或者更高的保障水平,需要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比如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購買商業保險,以及自己購買一些理財產品等,這樣退休以後才能過上比較美好的生活。」楊立雄告訴記者,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是基礎保障,第二、第三支柱則是用於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
目前我國的養老重任主要由第一支柱承擔。據人社部、全國社保基金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養老金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3億人,規模為6.8萬億元,佔比65.76%。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參保人數7200萬人,年金總規模為3.54萬億元,佔比34.23%。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規模為4億元,佔比0.01%。
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三大支柱的佔比結構比較容易出現第一支柱獨木難支的局面。
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參與度低,職業年金發展勢頭猛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第二支柱的發展,以緩解基本養老金的壓力。
2016年退休的李志,此前在一家大型央企工作,每個月單位都會為其繳納「企業年金」。退休6年來,他每個月基本養老金7000元,加上企業年金每月給他補充養老金1000元,算下來,他退休每月實際收入8000元。
「我們單位企業年金大概在2010年左右啟動,由於起步晚,個人得到的不多。那些起步早的央企,返還就高一些,我一個親戚退休後大概每月能返3000多元。這3000多元是否包括其他補貼不清楚,但他們的企業年金比我們高不少。」李志告訴記者,盡管單位每月只返還給他1000元,但對他的退休金是一個補充,不會讓他退休後的生活水平驟降。
不過,像李志一樣的人仍是少數。楊立雄告訴記者,作為「第二支柱」,近年企業年金有一定發展,但覆蓋人群仍然有限,在國企中也僅有一部分有,民企基本上沒有。
企業年金又稱企業退休金,是指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公共養老金或國家養老金制度之外,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自願建立的,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
我國企業年金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1年,國務院頒布《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提出企業可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6月7日發布的《202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21年年末,全國有11.75萬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參加職工2875萬人;2021年年末,企業年金投資運營規模2.61萬億元,當年投資收益額1242億元。
從就業人數來看,截至 2021 年底,城鎮就業人數為 46773 萬人,我國企業年金參與率僅為 6%。
「企業年金發展速度不快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本身稅負比較重,企業所繳納的社會保險加起來相當於工資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再去繳納額外的企業年金,很多企業都沒有這個能力。而且我國中小微企業佔到90%以上,這也是導致企業年金普及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楊立雄向記者分析。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制度。職業年金覆蓋人員范圍包含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我國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在機關事業單位建立實行職業年金制度。職業年金是強制性質交納,即應繳盡繳必繳,所以,只要是在2014年10月份之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都有職業年金發放。
相比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建立得比較晚,但是發展勢頭較快。《公報》顯示,我國職業年金市場化投資運營工作穩步推進,2021年年末,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規模1.79萬億元,當年投資收益額932億元。
「職業年金執行得比較好,主要是因為職業年金是強制性質繳納,錢是從財政出的。」楊立雄一語道破。
第三支柱兼具風險保障及投資屬性,只會有少數有錢人參與?第三支柱養老金近幾年加速推進。
2020年 「十四五」規劃曾明確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2021年和202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又接連提出要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所謂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今年4月,國家正式出台《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並依規領取個人養老金。2022年7月初,成都已成為四川省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
隨著第三支柱養老金加速推進,市場密切關注其發展動向。7月23日,天風證券刊發研究報告《個人養老金:需求、渠道與產品展望》(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第三支柱壯大或具備必然性。理由是,從國內實際來看,第一支柱可實現的替代率(指養老金替代率,是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例)有限,第二支柱受眾面臨瓶頸,因此第三支柱的發展或成為必然。
《報告》認為,稅優政策實質在於通過財政激勵的杠桿,撬動居民儲蓄及當期消費轉化為長期養老儲備,政策力度是個人養老金體系發展的主要驅動。但由於我國稅制差異,個稅優惠操作空間有限,預計短期內快速上量存在掣肘,需待後續更多配套政策催化。
張世賢對第三支柱養老金錶示贊賞,他告訴記者,「第一、二支柱與單位掛鉤,第三支柱的推出,是養老金和資本市場深入結合的一種創新『補充』,能夠讓普通人有更多選擇。」
《意見》指出,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可以用繳納的個人養老金在符合規定的金融機構或者其依法合規委託的銷售渠道購買金融產品」。
但楊立雄對此並不樂觀。
他向記者分析,「個人養老金兼具風險保障及投資屬性,根據國人的消費和儲蓄觀念,寧願把錢存在銀行吃一點利息,也不願意去投資個人養老金,哪怕銀行的利息再低,也圖個心安。個人養老金有可能只是少數有錢人的投資理念。」
延遲退休將給「老有所為」創造更多發展空間?養老保險問題說到底是社會問題,對於那些有能力的高知退休人士,更多人選擇「老有所為」來解決退休後養老金與退休前收入形成的落差。
張世賢從中國社會科學院退休至今已5年,退休後他也沒閑著,「我是先退休後退職,現在也在做一些事情,在清華大學等高校講講課,帶一帶研究生。除了給家裡帶孩子的這一部分老人之外,我身邊退休的不少學者,都在為社會作貢獻,來實現自己的剩餘價值。」
中國的高知群體退休後「不休」,無論對用人單位還是對個人,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對用人單位來說,不用再承擔五險一金的社會成本,機構也願意聘這些人;對個人而言,因為身體狀況還不錯,還能夠實現價值,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張世賢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越來越多的低齡老年人有強烈的再就業訴求,希望能夠「老有所為」。而實現低齡老年人的人力資源再開發,不僅有助於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壓力、豐富勞動力資源、釋放新的人口紅利,而且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處。
國家在政策上也支持「老有所為」。2021年11月24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要求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完善就業、志願服務、社區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作用。
「老有所為不僅僅是一種謀生手段,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理論上說,60歲還屬於勞動年齡人口。面對即將到來的中度老齡化、重度老齡化,延遲退休或漸進式延遲退休應盡早出台。」張世賢說。
目前我國的退休制度,男女退休的年齡不一樣。男性年滿60歲,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
50歲可退休。
而大多數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比如,荷蘭到2024年,法定退休年齡將提高到67歲;義大利在工作35年後可享受全額養老金,女性60歲退休,男性65歲退休;丹麥法定退休年齡將從65歲提高到69歲,這也是目前工作時間最長的。瑞士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為女性64歲,男性65歲,最多可提前或延遲5年退休;捷克法定退休年齡將逐步調整為65歲等。
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據測算,「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佔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佔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為應對老齡化,2022年2月21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共39條,涉及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公辦
養老機構數量、「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驗服務」的生活服務新業態、規劃布局10個左右高水平的銀發經濟產業園區等多方面內容。
關於「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規劃》指出,盡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十四五」規劃也明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這意味著,延遲退休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延遲退休也將給「老有所為」創造更多發展空間。
⑷ 在義大利工作納稅年限不滿20年可以享受義大利的退休金嗎
在有些情況下,工作年限越高,是越值錢的。因為工作年限越高,工齡越長,與之掛鉤的一系列權益越高。
一般來說工齡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般工齡,一種是連續工齡。
一般工齡是指員工參加工作並繳納社保開始的年限,繳納社保的年限越長個人累計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就越高,這關繫到你退休後領到養老金的多少。
連續工齡與一般工齡不同,主要指員工在同一家企業連續工作的年限,是從在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開始計算。連續工齡主要會對大家在職期間福利待遇產生影響,比如帶薪年假、工資收入以及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多少。
1、工資收入
一些工作單位習慣於以工齡來確定員工的基本工資,比如說工齡在15年的基本工資為2500元,工齡為20年的基本工資為3000元,以此類推;工齡越高基本工資就越多,同時在各類職稱評定時工齡也會起到決定性作用,職稱高了工資收入自然上漲。
2、休假天數
工齡影響員工的休假天數,《勞動法》中有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享有帶薪年假,在休假期間享受與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但工齡越大享有的休假天數就越多。職工累計工作滿1年但不滿10年的,年休假時間為5天;累計工作時間滿10年但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而累計工作時間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3、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是勞動合同未到期時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而需要一次性支付的賠償金。按照員工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工齡每增加一年公司就要向其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也就是我們計算賠償金時候的N)
4、養老金
養老金主要根據個人社保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以及個人賬戶金額等共同決定,當然工作年限越高,社保累計繳費年限就越高,這樣一來所得的養老金就越高。
5、退休金
如今許多事業單位發放退休金也會參照員工的工齡,工作時間越長退休金發放越多,比如工作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那麼工作20年的退休金就是2000元,以此類推,這樣一來工齡越高拿到的退休金越多。
但是在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這種崗位上,工作年限和薪酬待遇之間的關聯,算不上密切。
在招聘的時候,我們都會默認能夠拿到更高薪資、有更高能力的人,有著更豐富的經驗、處理過過多更復雜的情況,這些必須通過一定的工作年限來積累。
公司看中的不是5-10年的工作年限,而是更長的工作經歷背後代表的個人能力和領導能力。
如果一個人僅僅有3年時間,就具備了相同的能力,夠得上崗位需求,那他也可以投遞面試,幸運的話說不定雙方都能互相選擇。
如果一個人工作5-10年,只是做一顆螺絲釘,毫無進步,那他同樣不符合企業方的預期。
所以看招聘要求的時候,不要只盯著 5-10 年工作經驗的要求啊,後面更多的崗位要求和工作內容才是重點!
⑸ 移民義大利的福利保障
福利保障 義大利的醫療制度,全體義大利公民終生享受公費醫療。義大利人的住房舒適,人均住房面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由於政府重視環保工作,綠化和公共環境衛生也非常令人滿意。此外,義大利還特有每年8月份全國帶薪放假的福利制度。每到8月,除交通、郵電、軍隊等部分行業的部分人員外,全國其餘的企業和機關全部停止工作,人們紛紛到海濱或山間別墅去休假,充分享受生活的樂趣,且當月工資照發,堪稱歐美福利之最。
福利
義大利是世界經濟六強中福利最好的國家。根據義大利的醫療制度,全體義大利公民終生享受公費醫療。義大利人的住房舒適,人均住房面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由於政府重視環保工作,綠化和公共環境衛生也非常令人滿意。
首先就福利保障方面最應該關注的就是醫療健康的問題了。首先義大利在歐盟各國當中享受醫療方面的福利,門檻是設的超低的,基本上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到該福利,只要你有合法身份,即使沒有身份,也有人道主義救治的 機構。義大利人天然呆,但是在人道救助上面都是可愛的。呆的善良。
雖然目前很難再享受到徹底免費的醫療服務了,比如現在的話,有點毛病去醫院 要先通過家庭醫生開單然後去醫院預約專科 診查一下要幾十塊錢不等。而且有時候還要排上漫長的等待隊伍,半年,甚至一年。(當然視病情而定)。
也可以自個兒跑急診室去,如吃東西過敏 或者體溫上去 受不了之類的。為此也會被急診室的醫生視情況選擇收費還是免費,小毛病跑急診當然會收你錢。緊急病情就另當別論了。
在義大利 你只要還是在居留的有效期內,都可以辦理注冊醫療卡,選擇自己的家庭醫生,即使你失業沒工作或者是 自己不想上班都沒關系。只要有RESDENZA就可以了。有些地方憑暫住證也能給你辦理一張臨時的醫療卡,有效期通常為6個月。如果你是一個啥都不幹的人,那麼你生活在義大利的話,義大利政府還要貼錢給你看醫生。
相比德國,義大利的醫療保險得自己花錢買,但是假如在德國合法工作的,那麼你繳的稅裡面也有醫療保險所以總的來說也差不了多少。
另外再舉個例子 假如某人6口之家都持合法居留,只有1個人上班,只要上班的這個人每周的工作時間不低於20小時,那麼其他5個人的醫療保險都可以同時擁有,家屬可以跟保險。所以在只要有保險了。去醫院隨便看什麼毛病 基本上 不需要自己掏一分錢了。都是保險公司為你支付了。
現在歐盟也實現了醫療申根。持義大利的醫療卡可以去歐盟其他國家看病,享受到的待遇和義大利本土醫院的待遇是一致的,緊急情況下基本上都是免費進行治療。
社會保險
養老: 凡持有永久居留卡,且在義大利住滿10年,男65歲以上,女60歲以上,無論之前納稅與否,均可領取550歐/月的養老金
退休: 凡65歲以上,都可到當地勞工局尋查你在義大利期間工作時所交的工資稅,因工作連續納稅20年,均按照稅比領取一定的退休金。夫妻雙方,一方去世,另一方可以繼續領取對方退休金的70%
保健醫療
免費醫療:無需繳納保險,即可享受
社會救助公共救濟、殘疾人等
為預防戒消除其他社會保障制度覆蓋不到的貧困狀態
社保制度的構成
位居全球第二的醫療體系
依據義大利醫療醫療制度,義大利公民終身享有公費醫療
醫療服務流程:在國家醫療系統(SSN) 內注冊——選擇家庭醫生取得醫療卡獲得日常醫療服務——如患重病家庭醫生出具證明轉入公立醫院接受治療
特色:義大利公立醫院大多數為天主教醫院,不僅具有良好的醫療水平,同時具有令人信賴的醫德
免費的公立學校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同樣也分為公立和私立教育機構,全國總有88所大學,其中國立55所,私立大學13所,專科學校11所
高中教育
學制為5年,分為公立和私立學校。可有四種選擇: 1) 五年制高中(14-19 周歲)、 2) 五年制技術學院、3) 職業學院、4) 藝術學院
初中教育
學制為3年,分為公立和私立學校。11-14周歲
小學教育
小學教育學制為5年,分為公立和私立學校。6-11周歲
學前教育
托兒所:0-3周歲;幼兒園3-6周歲。一般分為公立學校、集體學校和私立學校,除少數私立學校較為昂貴,其他均有宗教團體和政府補助,收費低廉
⑹ 世界各國退休金一覽表
世界各國退休金都是不一樣的,平時聽到待遇最好的國家是:法國、德國、英國、希臘、義大利。
1、法國
法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59.4歲,男59.5歲,女59.4歲。法國2010年新生兒預期壽命為81.6歲。在法國,工作滿40年就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即退休前工資的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