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退休年齡有什麼意義

退休年齡有什麼意義

發布時間:2023-07-27 10:32:58

① 延長退休年齡有什麼利弊

一般來說,在勞動力供給整體不足的情況下,延長退休年齡對於改善勞動力供給,緩解社會養老負擔是有意義的。但是,推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是一把「雙刃劍」。有許多人擔心,這一政策的推出,會影響青年人的就業機會。事實上,部分國家在推行延長退休年齡的過程中,選擇彈性退休模式,也有增強政策靈活性,減輕社會震盪的考量。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勞動力結構正發生重要變化,適時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已成為歐美各國的重要社會政策選項。受勞動力短缺、社會保障資金缺口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近期一些發達國家正在研究延長退休年齡的計劃。德國媒體日前報道,歐盟委員會計劃最晚在2060年把歐盟成員國的退休年齡推遲至70歲,這樣,「歐洲人才不會有超過1/3的時間在退休生活中度過」。其中,德國和西班牙政府擬將法定退休年齡從目前的65歲提高到67歲,法國政府也計劃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3歲。不過,相關政策一經公布,立即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各界對這一政策的分歧較大。在一些歐盟國家內部,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計劃成了工會與政府,甚至是在野黨與執政黨相互博弈的政策焦點。
一般來說,在勞動力供給整體不足的情況下,延長退休年齡對於改善勞動力供給,緩解社會養老負擔是有意義的。一些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認為,實際上延長退休年齡對於社會就業的整體影響有限,但的確有減輕社會負擔的功能。一方面,隨著教育和培訓年限的提高,每周法定勞動時間的縮短,勞動者直接參與勞動的年限事實上在縮短,這意味著社會負擔的實際增長。另一方面,年長勞動者通常是富有經驗的勞動力,圍繞他們的工作參與,通常會增加更多勞動力的工作參與機會。同時,一些專家在比較近十年來各國退休年齡和就業、失業狀況的數據後發現,這些數據之間並不存在相應的關聯關系。
但是,推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是一把「雙刃劍」。有許多人擔心,這一政策的推出,會影響青年人的就業機會。一些專家認為,一旦延長退休年齡,可能會意味著富有經驗的年長勞動者繼續佔有重要崗位,從而影響年輕勞動者的職業生涯發展,減弱勞動力的新陳代謝。尤其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青年就業已經成為令各國政府頭疼的問題。延長退休年限可能會使業已嚴峻的青年就業形勢雪上加霜,加劇社會矛盾。
另外,並非所有人都願意在現行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不少老年人嚮往舒適而有保障的退休生活。強制性延長退休年齡,就意味著所有人都將延長勞動年限。這對於相應的社會服務,比如針對年長勞動者的醫療服務、教育培訓和就業服務等,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事實上,部分國家在推行延長退休年齡的過程中,選擇彈性退休模式,也有增強政策靈活性,減輕社會震盪的考量。

② 提高退休年齡的原因

1、延遲退休,很重要一個原因是,中國面臨著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發展的態勢。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64億,占總人口的18.7%;65歲以上人口約有1.9億,占總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

聯合國曾預測照此趨勢,2050年中國社會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將達到49.6歲,即一半人口都將在50歲以上,老齡化社會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延遲退休,很顯然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2、其次,我國現行退休年齡相對偏低,中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是男職工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

這一規定製定頒布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也只有50歲左右。這一退休年齡標準是根據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均預期壽命、勞動條件、用工方式等諸多因素確定的,到現在近70多年沒有調整過。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高,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多歲提高到了「十三五」期間的77.3歲。「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將達78.3歲。

拓展資料:與此同時,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退休年齡總體偏低的問題就顯得十分突出,延長退休年齡是自然而然的事。

橫向比較,延遲退休年齡也是世界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普遍做法。近幾十年來,多數國家都不同程度提高了退休年齡。據不完全統計,全球30個主要國家中退休年齡普遍都在65歲以上。

法律依據:《關於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第4條規定,的通知,對我國「十四五」期間養老事業和養老服務作出全面的規劃,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提到「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③ 為什麼要65歲退休

為了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現階段,我國實行男女區別的退休年齡政策目標一方面對保護和尊重婦女權益具有積極意義,但隨著男女地位的逐漸平等,加上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整體高於男性的現狀,政策的不合理之處也日益顯現出來。一方面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較上世紀50 年代政策初創期已經增長了30多歲,而我國的退休年齡的相關規定卻沒有做出相應的改動,勞動者退休後余命的延長大大加重了國家養老金發放上的壓力。
另一方面我國目前社會保險退休待遇執行的辦法是「職工個人繳費滿 15 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便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該政策的規定體現更多的是有關社會福利因素的規定,而勞動者的社會保險繳費義務與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之間的對應程度則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保險制度的覆蓋面,也影響了其可持續發展我國的退休制度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最重要的一條是固化統一的退休年齡。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社會經濟背景下,「老」的概念也具有相對性。不同的人力資本有不同的績效,且其對社會的貢獻也不一樣,那麼他們退出勞動領域的時間就應該存在差異。而我國當前的退休年齡制度則是設定統一規定,所有達到這個年齡的人必須退休。這種強制退休的制度與人力資本的周期性是相違背的,不能夠很好地反映個體的差異,導致人力資本的浪費。很多技術熟練具有堅實專業基礎知識的老人完全可以繼續獨立地勝任工作,這些正是年輕人無法實現而企業迫切需要的。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暗指這個年齡段的人將失去工作能力,需要退出工作領域休息。然而事實上,我們每個個體之間都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異的,每個人的精力、素質以及綜合能力都不一樣,退休與否應該更多的去考量每個個體的身體狀況與綜合能力能給社會做出的貢獻率,而不應該僅僅以個體年齡為參考標准。
從個體發展的權利角度上說,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允許,能力較強,只因年齡到達法定標准而被迫退休的話,實際上是剝奪了勞動者勞動的權利與意願,也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延遲退休政策若以65歲為退休標準的話,在不考慮個體身體實際的情況之下,是否有些一刀切呢?但事實上,在當前我國就業市場上。針對就業市場的年齡歧視問題長期一直存在。
中年人的職場危機
對我國廣大的私營企業來說,35歲便成為了許多職場人就業難以跨越的鴻溝了,更別說65歲了。而女性因為年齡在就業市場所受到的歧視比男性還要大,對企業主來說,他們會覺得女性在30歲以後必須要考慮結婚、生子、撫養孩子、照顧老人等一系列現實問題。而女性一旦被這些問題牽扯後,不管是工作所付出的時間還是精力,或是學習能力、工作的專注能力都遠遠的不能和20多歲的年輕人相比。
而對男性來說,中年危機爆發得更加嚴重。除非你已經在某個公司做到了很重要的管理崗位,否則,對很多公司來說,他們會覺得男性身體素質,生理機能、熬夜工作時間都無法和年輕人相比,這讓許多公司在裁員的過程中會優先考慮中年人。而我們在把目光放到其他行業之上。
各行業招工年齡曝光
為了讓大家更加深入各行業對招工年齡的真實情況,我們在智聯招聘上選取幾大行業對招工年齡的限制。首先,我們以農民工就業最廣的建築業為例,智聯招聘顯示,建築業目前所能接受的農民工最大年齡為45歲。當然,可能在部分的小建築工地年齡會有所放寬。但60歲以上的老人建築工地也是不會考慮的,因為用人單位也要考慮實際的風險。其次,從製造業來看,基本上要求的最大就業年齡在35歲左右。最後,從食品生產行業來看,所要求的最大年齡限制為45歲。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閱讀全文

與退休年齡有什麼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敬老院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 瀏覽:134
武漢硚口老年大學18年招生 瀏覽:831
帶老人家玩 瀏覽:750
老兵養老保險新政 瀏覽:157
持續推進老年大學分校建設 瀏覽:756
50歲男人吃奶睡覺 瀏覽:625
頂替別人領退休金 瀏覽:920
養生資料去哪裡找 瀏覽:910
孝敬友善的名言 瀏覽:559
沈陽養老保險欠一個月怎麼補救 瀏覽:788
養老保險是下個月交 瀏覽:7
重陽節聚會簡訊 瀏覽:61
社保15年退休金是多少 瀏覽:137
下瓦房到天津老年大學 瀏覽:384
悅漂亮美容養生是做什麼的 瀏覽:444
你好血糖在體檢表上看什麼指標 瀏覽:670
與孝順有關的書信作文400字 瀏覽:410
重陽節登高遠望小文章 瀏覽:376
合肥養老保險新政策 瀏覽:640
秋天氣溫下降怎麼養生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