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德國人退休金

德國人退休金

發布時間:2022-07-07 19:13:21

A. 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強國,那裡的國民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世界上一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基本都集中在歐洲,歐洲也被列為了世界上可持續發展指數最高的一個大洲,歐洲的發達國家有很多,諸如北歐五國,全部都是以超發達的資本主義以及高福利制度著稱的發達國家,但是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並不是北歐五國,而是德國。

B. 德國科隆工程師退休金是多少

德國科隆工程師退休金是多少?這個德國的工程師退休大約是年薪50萬左右。

C. 德國人寫的書描繪退休老人去中國養老的列車

德國人究竟如何養老?
中國的老齡化社會已經提前到來,如何養老已經成為國人必須正視的問題。據報載,一些養老院床位異常緊張,甚至到了一床難求的程度,有的甚至需要等待100年才有床位。
德國是一個典型的老齡化國家,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德國已經為老齡化問題做出了充分的准備,具有應對老齡化問題的豐富經驗。本文對德國人如何養老進行簡單的介紹,以期對解決中國老年人養老問題提供相應的參考和借鑒。
一、德國養老院像賓館
一個大約20平米的房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台電視、一個壁櫥和一個衛生間,簡直是典型的飯店單間配置。但床頭安裝的特殊扶手和緊急呼叫設備,說明這里不是普通的飯店,而是一個特別的場所。
這是德國的老年公寓,也稱養老院。
在德國上學的時候,一天,好友艾瑞克問我,能否陪他去看爺爺。正好沒事,我就爽快答應了。
周末,艾瑞克開車帶我來到養老院。這棟老年公寓共有五層,盡管有電梯,但樓層如何住人卻很有講究: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住零層(中國的一樓),腿腳不太靈便的住一層,依此類推,身體沒有任何問題、生活能完全自理的住最高層。每層樓的進口處均設有一個類似賓館前台的護士台,共兩名護士,她們24小時在這里值班。如果按三班倒計算,每層樓應該有六名護士,則整層樓共有護士30名。德國養老院一般不大,床位在80-150個之間。這家老年公寓共有100個床位,屬中等規模。
艾瑞克的爺爺住在第四層(按中國的說法是五樓)。此時,老人家正在看電視。艾瑞克先是禮貌地表示問候,然後把椅子搬過來,面對面和爺爺聊天。老人似乎面無表情,沒有通常中國人想像的那樣,見到親人應有的喜悅,似乎是在接待普通的客人。不喜不悲,出乎意料的淡定。
大約四十分鍾後,我們就辭別老人,離開養老院。在回去的路上,艾瑞克告訴我,他大約每月過來看爺爺一次,忙的時候兩個月才來一回。
二、德國養老院多如牛毛
德國養老院提供三餐飲食,每個樓層均設有餐廳兼咖啡室。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到餐廳來用餐,不能自理的由護士送到房間。如果老人願意,護士也可以用推車把老人推到餐廳用餐。此外,養老院還有各種娛樂設施,如健身房、圖書館等。盡管德國有專門的護理保險法(Pflegeversicherungsrecht)來規定老年護理機構應具備的基礎條件,但不同的養老機構還會根據自身情況添置其他不同的娛樂設施,但需要由老年人交納額外的費用。
養老院在德國很多,共有一萬二千多家。這是一個什麼概念?8200萬人口的德國,居然有如此之多的養老院。德國之所以開設那麼多的養老機構,主要原因在於,德國是歐洲目前最「老」的國家,也是全世界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23%,近1900萬,僅65歲以上老年人就已經達1600萬。估計到2050年,德國一半以上人口將超過50歲,1/3人口超過60歲。「老年人如何養老」已成為德國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德國現在和將來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
德國養老機構多種多樣,包括托老所、老年公寓、臨終關懷醫院等,其中以老年公寓為主。在所有的養老機構中,54%為慈善組織或地方社會組織(主要是教會)所辦,36%為私人養老院,公立養老院僅佔10%。私人養老院收費最高,主要對象是富人。一般而言,私立養老院的設施更為先進、齊全,娛樂項目更豐富,護理水平更高。公立養老院收費最低,接納的主要是低收入階層,因此,只具備基本的設施、提供最低標準的服務。而慈善組織的養老院價格居於兩者之間,其設備和服務處於中等水平。由於公立養老院床位有限,而且入住的條件有嚴格限制,所以多數人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慈善機構或社會組織舉辦的養老院。無論是哪種養老機構,政府均提供相應的補助,每個床位給予16000歐元的一次性財政補貼。
三、養老院如何收費?
每個養老機構收取的費用是不同的,其中差別特別大。公立養老院每月收費在2000歐元左右,社會組織舉辦的養老院收費在3000-4000歐元之間,而私立養老院沒有統一的收費范圍,主要根據設施條件和服務水平來確定收費標准,同時也參考入住者的身體情況。一般而言,生活能完全自理的,繳納的費用在4000歐元左右。稍微不能自理,費用略有增加。如果完全不能自理,則費用將達6000歐元,甚至上萬歐元。私立養老機構實行分級繳費的原因是,需要對老人進行不同時間、不同程度或個性化的護理。
今年11月,我到德國旅遊,拜訪一對中德結合的家庭。周末,這對夫妻帶我去養老院看男方的奶奶,並告訴我,他的奶奶如果在家,退休金已經足夠生活。而進了養老院,每月的費用首先由養老金支付,這是第一級義務。養老院每月的費用為4000歐元左右。一般來說,普通民眾的養老金不足以支付這筆昂貴的費用,除非曾經在大企業上過班,繳納的保險較多,養老金才有可能涵蓋。一般民眾的養老金在1000-3000歐元之間,有的還更少。養老金不足以支付養老費用怎麼辦?這才開始了第二級義務:個人義務,即個人用存款彌補不足,存款花光了就要變賣有價證券、汽車、房產,直到房產花完了才進入第三級義務:子女義務,子女必須平攤養老金之外的養老費用。在德國,盡管父母有責任撫養子女,但子女卻不優先承擔養老義務。原因何在?關於孩子的撫養無論法律還是道義上都有著約束,但是贍養老人幾乎沒有。父母把孩子供上學一直到參加工作前,都要支付每月的孩子養育金。孩子工作後,沒有義務養家,父母靠自己工作養活自己。德國人認為,父母把孩子生下來,這是他們的主動選擇,因此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而子女生下來是被動的,不是他們的自我選擇,所以不必優選承擔父母的養老責任,除非父母的養老金、儲蓄和各種財產已經被完全花光,這就是德國「養小不養老」的傳統。

如果沒有子女或子女沒有足夠的收入怎麼辦?國家就只好承擔子女義務。在德國,國家是子女,不是父母。在沒有子女的家庭,國家就必須承擔起子女的責任,發放各種養老補貼。補貼標准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分為三級:護理級別1:每月1023 歐元、護理級別2:每月1279 歐元、護理級別3:每月1550 歐元。
事實上,國家的救濟比起子女而言,更為靠譜,因為子女的收入不見得比國家的收入更穩定。正因為國家成為比子女更為強大的靠山,所以德國人並不寄希望於孩子。由於有了這樣的環境,少生甚至不生孩子的觀念就成為了多數人的共識。
四、其他的養老方式
根據法律規定,德國人67歲退休。由於德國生活費用不高,而養老金相對豐厚,因此退休後的老年人較為富足。到了這個時候,沒有工作壓力,也不需要承擔撫養兒女的責任,日子過得比較滋潤、放鬆。一般到了75歲,德國人才開始選擇如何養老的問題。事實上,去養老院安度餘生的老人只佔75歲以上人口的33%,約有120萬人。多數人還是選擇居家養老,也就是老年人自己在家中居住,靠養老金和存款度日,他們依舊居住在自己原有的居所內,依託周邊的養老機構,養老機構提供上門護理服務,並提供日間護理中心和短期托老服務。
這些老人以獨居為主。德國老年人之所以選擇獨居,一方面是不想打擾子女的生活,另一方面是沒有法律規定子女負有贍養義務。但不能由此認為,德國人的家庭關系淡漠,子女完全不顧老人。其實,老人獨自居住,對德國人而言不過是一種常見的生活方式而已。我一位好友住在多特蒙德,幾次想到中國來旅遊,但始終無法成行。他告訴我,岳母已經88歲,住在離他們20公里之外的另外一個小鎮。他們需要經常回去看看,如果發生了緊急事情,可以馬上趕過去處理。
不管是青年還是老年,德國人都有固定的診所和醫生。由於醫患關系相對固定,所以醫生對患者的情況非常了解,能及時、准確地給患者治療,而不需要再進行一系列麻煩的檢測。對於老年人,診所里的醫生會隨時主動提出診療建議,如果需要還可以推薦到大的醫院治療。
德國護理費用非常昂貴,例如全天候護理服務,每月需要大約1萬歐元,只有約50萬老人請得起保姆到家服務。因此,獨居的老人家裡一般都安裝有緊急呼叫設備,直通救護中心或醫院。因此,一旦老年人身體不舒服或突然生病,只要按一下呼叫設備,救護車10-15分鍾即可趕到,隨後才由醫院或救護中心通知家屬。由於每個人都有醫療保險,所以子女趕到醫院並不是為了幫老人交費。
另外一種形式是「社區養老」。這種養老方式則居於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之間。老年人搬離原有老舊住所,入住社區內居家服務公寓中,公寓整體採用無障礙化設計,另附加許多老人服務硬體設施,如電子信號器等,相比原有的住所更適宜老人養老,並且也提供相應的上門護理服務。社區養老的其好處是,老人生活在原有的社區之內,不脫離社區的人際關系,而且還可以在社區內組織老年人之間的互助。如今,這樣的社區養老形式越來越受到老年人的認可和歡迎。
為了解決養老院床位不足的問題,政府鼓勵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因此,政府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提供三級補貼:護理級別1:每月 450 歐元、護理級別2:每月1100 歐元、護理級別3:每月1550 歐元。與養老院養老不同,只要是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均有補貼,而養老院養老只有在個人和子女資金告罄的情況下,政府才提供補助。
『小能伴』中老年平板電腦終端,專註解決中老年朋友健康管理,親情陪伴和娛樂生活的晚年需求,讓每一位老年朋友都能享受科技與互聯網的樂趣,為您解答

D. 解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工資卻呈現了不斷擴大的趨勢 的原因

發達國家如何養老?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年社會,老年問題突出,人們逐漸把眼光放在了養老問題上。那麼發達國家如何養老呢?下面就由小編為您介紹發達國家如何養老。

人口老齡化問題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面臨或即將面臨的嚴峻社會問題,根據國家發展程度的不同,各國施行的養老措施也不盡相同,但最終目的都是努力讓老年人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發達國家如何養老,看看發達國家的養老方式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吧。

發達國家如何養老?

1、退休年齡

很多國家參考的退休年齡都在60歲到65歲之間。目前,世界各國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約為60歲,女性約為58歲。不過,發展中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低於發達國家。

英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但為了彌補270億英鎊的巨額養老金賬戶虧空,英國政府2002年12月17日出台舉措:鼓勵「老人們」延緩退休時間。新政策稱,那些願意堅持工作到70歲的人們在退休時將獲政府一次性2萬英鎊的「獎勵」。今年7月30日,英國政府建議從明年4月起取消65歲退休的規定,擬5年內調高退休年齡至66歲。

義大利:以前法定退休年齡為婦女60歲,男子65歲。在繳足35年的分攤金後,可在55歲時提前退休,或是在繳足37年的分攤金之後提前退休,不論年齡。今年6月10日,義大利政府宣布,女性公務員退休年齡將向男性公務員看齊,從61歲提高至65歲。

法國:在1982年以來,普通退休制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目前也擬將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從目前的60歲提高為62歲,領足額退休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

希臘:在工作37年之後可退休。今年2月,希臘政府提出,在未來5年把平均退休年齡由61歲提升至63歲。

2、退休金額

在很多國家,退休職工領取的退休金並沒有一個固定額,要視退休年齡、工作年薪和年限、供職崗位等情況的不同。少者,領不到原工資的50%;多者,可以領到原工資的100%以上。

美國:政府發放社會福利保障金的最低年齡是全額65歲左右,減額62歲左右,所以許多人都選擇在這個歲數前後退休。但是,如果想在退休後過得舒適一些,許多人就會選擇推遲退休。

日本:國民年金是日本養老金制度的基礎,20歲以上60歲以下、在日本擁有居住權的所有居民都必須加入。個體經營者、無業人員等每月需繳納1.33萬日元,企業職工和公務員則分別加入包含國民年金在內的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繳納金額為收入的17.5%,由職工和僱主各負擔一半。

法國:工齡達到40年以上者退休後,每月可得到相當於原工資70%的退休金。不過,計算退休金的工資是根據年齡,按在職時工資最高的21年至25年的平均值作退休金的基數。

德國:男性65歲,女性60歲,工齡達到45年的退休者獲得全額退休金,即工資的70%。在職德國人每月都要將工資10%上繳國家,同時僱主也要為雇員支付工資10%的退休金基金。

西班牙:到65歲,要向國家社會保障委員會繳納退休基金才有權領取退休金,基金必須繳納15年以上。其中繳納基金35年以上,可領取全額退休金。

除了以上內容,下面小編繼續為您介紹發達國家如何養老。

3、退休養老模式

德國:養老有四大支柱

目前德國老年人主要有5種養老方式:第一種是居家養老,老年人在家中居住,靠社會養老金度日。這種形式最普遍。

第二種是機構養老。

第三種是社區養老,正在成為主流。為了解決老年護理人員的短缺問題,德國政府實施了「儲存時間」制度:公民年滿18歲後,要利用公休日或節假日義務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復中心服務。參加老年看護的義務工作者可以累計服務時間,換取年老後自己享受他人為自己服務的時間。

第四種方式是異地養老,包括旅遊養老、度假養老、回原居住地養老等。

還有一種是「以房防老」,即為了養老而購買房子,利用房租來維持自己的退休生活。

德國政府通過「四大支柱」保證了老年人養老的權益。

第一支柱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障。所有的工人和職員都要參加養老保險

第二支柱是私人養老金計劃。員工在崗時,由雇員、企業主分別繳一部分錢。這些錢可以進行投資,獲取的收益和本金都進入雇員的個人賬戶。個人更換工作時可以帶走,但不允許提前支取。

第三支柱是個人儲蓄。由個人平時存些養老錢,政府給予政策上的優惠。

第四支柱是援助計劃。對老年人實施各種優惠政策。此外還有住房基金、民間援助、針對老年人的監護法等。

美國:老年公寓什麼都管

美國有比較好的退休養老制度,大體可分為:一是老人住在老年公寓里自己獨立生活,二是住在有各種輔助設備的生活區,三是住在有人照料的退休社區,歲數再大一些的住在護理院,四是住在自己的家裡。

以前在80歲以上的美國老人中,60%以上希望住養老院;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老人喜歡住在老年公寓里,一般的老年公寓具有多個單元房,只租給5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樣的公寓環境比較安靜,沒有孩子和年輕人的吵鬧,還能結交新的老年朋友。

退休社區除了租賃房屋外,還提供就餐、清掃房間、交通、社會活動等便利服務。典型的設施和服務還有:醫務室、圖書室、計算機室、健身房、洗衣房、緊急呼叫系統、外出購物、組織參加社會活動等。公寓內每周放一次電影,還提供兩小時免費衛生服務,定時有人上門幫忙,其服務標准不低於四星級賓館。

如果老人需要24小時護理照料,最好的選擇就是到護理院居住。

日本:回到農村

日本一家公司與地方政府聯合,提供比較優惠的條件,讓都市退休老人回到農村務農。在日本東京等大城市的老人大多是從地方農村出來的,所以,退休之後能夠回到故鄉,成為了一種很自然的願望。退休老人下鄉,既可以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又能讓退休老人自食其力,減少國家的財政負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東京有一家特別的「看護器材公司」,職員年齡都在70歲以上。主要開發適合老人用的各種看護器械。由於大家都是老年人,最懂得老年人的需求,所以開發出的商品很受歡迎,公司發展十分穩定。

日本的住房建築業也針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推出了適合老人居住的住房,通過各種設計減少老年人的生活負擔。

E. 德國人幾歲開始領退休金

2012年1月1日,德國開始實施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的法規。

新法規針對的是1947年以後出生的人。對於1947年出生的人,2012年的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零1個月。1948年出生的人,退休年齡將再增加1個月。

1958年出生的人,退休年齡提高到66歲。1958年以後,每晚出生一年,退休時間延長兩個月。這樣,到1964年及以後出生的人,法定退休年齡將提高到67歲。

(5)德國人退休金擴展閱讀

德國退休年齡規定的演變

德國規定退休年齡的那部法規制定於1957年,當時的出發點是預計德國人口出生率將不斷提高,而現實則走向了預測的反方向。近年來,德國雖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出生率很低。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10年,德國大多數年份都處於人口負增長狀態。

聯邦統計局預測,到2060年,德國人口將從現在的8500萬下降到6500萬。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老齡化趨勢便愈發嚴重。1991年,平均4個德國就業者養活一個退休人員,而預計到2030年,就得每兩個就業者養活一個退休人員了。

德國養老保障制度已有120多年的歷史。自有這一保障以來,實行的就是即收即付的政策,即由當前的工作者繳納養老保險金以支付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

但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上班族的負擔也日益沉重。這樣在兩代人之間就產生了一個是否公平的問題。為了維持代際之間的相對公平,現實的解決途徑就是延長退休者的年齡。

另外,由於德國人均壽命逐步提高,退休者領取退休金的年限也越來越長。統計顯示,在過去的40年裡,德國人平均領退休金的時間增加了7年,達到約17年,給保險公司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提高退休年齡成為德國政府不得已的選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延遲退休,德國人不搞「一刀切」

F. 其他國家的退休年齡

美國 在美國沒有法定退休年齡,美國政府發放社會福利保障金的最低年齡是全額65歲左右,減額62歲左右,所以許多人都選擇在這個歲數前後退休。但是,如果想在退休後過得舒適一些,許多人就會選擇推遲退休。

日本 60歲 國民年金是日本養老金制度的基礎,20歲以上60歲以下、在日本擁有居住權的所有居民都必須加入。個體經營者、無業人員等每月需繳納1.33萬日元,企業職工和

公務員則分別加入包含國民年金在內的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繳納金額為收入的17.5%,由職工和僱主各負擔一半。

法國 60歲 工齡達到40年以上者退休後每月可得到相當於原工資70%的退休金。不過計算退休金的工資不是按退休前已達到的最高工資,而是根據年齡,按在職時工資最高的21年至25年的平均值作退休金的基數。

德國 男性65歲 女性60歲 工齡達到45年的退休者才能獲得全額退休金,即工資的70%。在職的德國人每個月都要將工資的10%上繳國家,同時僱主也要為雇員支付工資10%的退休金基金。

西班牙 65歲 只有向國家社會保障委員會繳納退休基金才有權領取退休金,基金必須繳納15年以上。其中繳納基金35年以上者,可以領取全額退休金。

G. 多國擬提高退休年齡,為何退休時間不斷推遲

“不老”,盡管在個人軀體尚無法實現,但在很多社會的工作層面,卻已經成型。

10月1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將在社會保障審議會小組會議上出示方案,提議將領取養老金的起始年齡范圍從60歲至70歲擴大至75歲。與此同時,包括西班牙、德國等逐步推行退休延遲,這意味著養老金領取的延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許多國家的退休年齡,已經超過65歲。如果繼續推遲,有望達到“70大關”。

與此同時,我國老年人口比例也在不斷上升。10月發布的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編印的《奮進中的中國老齡事業》提出,2035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1/4,2050年前後將超過1/3。

對於延遲退休的擔憂,今年8月人社部回應稱,將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綜合考慮勞動力市場情況、社會的接受程度,根據不同群體現行退休年齡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論證,穩妥推進。

多國擬推遲退休年齡

H. 請介紹人家國家的退休制度

歐洲四國退休金制度掃描
烏克蘭:退休金改革受益者少

烏克蘭議會討論退休金改革已經將近1年。最後的結果是平均退休金定為306格里夫納(1美元約合5.31格里夫納)。有35至45年工齡的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從每月110—130格里夫納增加到168—180格里夫納,還是非常少。而烏克蘭不具備勞動能力公民的最低生活費還有285格里夫納。這說明,烏克蘭政府最主要的舉措之一———提高退休金並沒有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多大提高。最終受益的是議員和國家官員,他們的退休金相當於全國平均工資的85%—90%。原先高薪的軍人、科學家、前檢察官、法官以及企業和機構的前領導的退休金也提高了不少。普通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僅合30—50美元。這樣一來,普通退休人員同特殊退休人員之間退休金的差距高達5—18倍。這在獨聯體國家中依然是較低的。

英國:最低每周八十鎊

英國第一項國家退休金制度是從二戰後開始實行的。這項制度規定,所有的僱主和雇員除納稅外,都必須交納國家保險基金。該基金用於支付醫療費、失業補助以及退休金。英國男性退休年齡為65歲,女性60歲。現在國家規定的最低退休金為每周80英鎊(約合150美元),大大低於最低生活費。而且,只有工齡不少於35年並且支付過國家保險基金的退休人員才有權獲得如此數額的退休金,工齡少於35年的人的退休金還要相應減少。因此,不少英國人為了能夠安度晚年而參加合作退休金積累或者交納私人保險基金。

法國:工齡最重要

法國的退休年齡是60歲。每個月可以得到相當於原先工資70%的退休金。但條件是工齡必須達到40年(在退休金改革前為37年),工資及其它收入都需依法交納社會保險金。有一個重要的細節:計算退休金的工資不是按退休前已經達到的最高工資,而是根據年齡,按在職時工資最高的21至25年的平均值作退休金的基數。如果在工齡滿40年後還能繼續工作,則每個季度可以增加0.75%的退休金,也就是說,1年可以增加3%的退休金。反之,提前退休,退休金將相應減少比例。

德國:退休同在職比例倒置

從理論上說,每個雇員可以獲得三部分退休金:國家的、公司的和私人的。但實際上三部分退休金都能拿到的人鳳毛麟角。男性65歲、女性60歲就可以退休,可是只有工齡達到45年的退休者才能獲得全額退休金,即工資的70%。德國的平均退休金約950歐元。

德國退休老人的生活並不十分寬裕。據官方統計資料,47.5%的退休女性和12.1%的退休男性,每月的退休金還不到300歐元,這些錢僅夠支付十分簡朴的住房。實際上,德國人在職時自始至終在為未來的國家退休金付款。每個月都要將工資的10%上交國家退休金。同時,僱主也要為雇員支付工資10%的退休金基金。規定僱主為每個雇員每月支付的退休金基金最高不得超過4300歐元。即使年薪高達200萬至300萬歐元的雇員,僱主每月也只需為他支付4300歐元。結果,掙得多的,上交國家的比例很低,而掙得少的,上交國家的比例反而高,而前者的國家退休金還高於後者。公民退休後,還要繼續支付醫療金,數額由退休金決定。這樣他就可以享受免費醫療,不過,裝假牙自費50%,住院每天補助10—12歐元。部分葯品,每個包裝的自費部分不超過10歐元,但是某些葯品須自費,而且這樣的葯占的分量還不少。 德國共有3200萬名雇員,退休人員已達1850萬。專家認為,25年之後,兩者的比例將倒置:退休人員同在職人員的比例將為2:1。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退休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