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單位人員退休時基礎性績效工資是否取消了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是不會被取消的,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② 每個月到手的工資不包括績效工資是4636元,退休後能拿到多少
這個沒有辦法計算,需要知道你的退休地點,退休年齡,你的交金年數多少,你的個人賬戶里的錢是多少,這四個條件,你一個沒有說,沒法計算
③ 績效工資怎麼算退休後有沒有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工資指數=當年繳費工資/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發放辦法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具體制定的辦法執行。
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④ 績效工資退休是否減少
退休工資和績效工資是不掛鉤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基本工資2000,績效工資5000,公司幫你按照2000的繳費基數繳納的話,你未來的退休工資是不會達到7000元這個水平的。
⑤ 退休後是不是沒有了績效工資了
退休後就是社保發工資,拿的是社會養老平均數,沒有績效,績效工資只對在崗職工
⑥ 基本工資一直不漲,只漲補助和績效,退休後對養老金有影響嗎
對今後退休沒有影響。工資包括現金補貼和績效,只是工資形式而已。退休要看每一月交納社保費。
⑦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可以享受績效工資嗎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可以享受績效工資。
退休人員不再工作了,就不會有績效,所以也就沒有績效工資。
績效,從管理學的角度看,是組織期望的結果,是組織為實現其目標而展現在不同層面上的有效輸出,它包括個人績效和組織績效兩個方面。組織績效實現應在個人績效實現的基礎上,但是個人績效的實現並不一定保證組織是有績效的。如果組織的績效按一定的邏輯關系被層層分解到每一個工作崗位以及每一個人的時候,只要每一個人達成了組織的要求,組織的績效就實現了。
⑧ 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後退休時如何計算退休工資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資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版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權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⑨ 教師退休後是不是就沒有績效工資了
是的。退休教師的工作構成包括:基本退休費、一般生活補貼、教齡工資、交通補貼、個人補償金(繳納過養老保險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