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不是大多數人的退休金都不夠養老養老是不是只能靠子女呢
一般來說如果不得病日常生活的話,退休金是可以夠用的,但是如果得病或者是有其他的大的花銷,那就不夠用了。
❷ 養老金和退休金有何區別
1、含義不同: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勞動者年老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之後,根據他們所做出的貢獻和所具備享受養老保險的資格或者退休條件,按月或者一次性支付保險待遇,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基本生活需要;而養老金就是所謂的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者因為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基本生活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
2、繳費方式不同:退休金是由單位或者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既可以享受;而養老金費用一般由參保人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往往遵守統一繳費原則。
3、資金渠道不同: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者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者退休生活費;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籌為養老金。
4、領取方式不同:退休金支付方式分為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支付;而養老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方面,對每個社會成員有統一的養老金領取規則。
❸ 老農民養老,靠農民退休金就可以解決嗎
按照目前政策來看農民養老的問題,單憑農民養老金的待遇是不夠解決的,因為農村退休金的待遇實際上是非常低的,因為2009年才首次推出農村養老保險,那麼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退休農村群體一般都比較清楚自己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超過500元的人數也是寥寥無幾,大多數人群得到的待遇都是低於500的。
在當下的消費水平來看,500元是很難維持一個人的生活開支。所以單憑農村養老金,根本不足以保證自己的退休老年生活
❹ 沒有退休金的人老了靠存款養老行嗎,那萬一存款花光了咋辦
行是肯定沒問題的,就是不明白你的萬一指什麼呢!有句話說得好,船到橋頭自然直,該來的還是會來,再說現在國家對於老人出台了不少幫扶政策,所以你完全沒有必要去擔心這個問題!
❺ 退休金和繳納養老保險的關系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先說說什麼是買斷好了。所謂買斷工齡就是指單位一次給予某員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然後將員工的社會保險關系與本公司脫鉤,從此,這個員工就不在與這個公司有任何關系,員工的檔案不在歸屬於這個公司,而是進入社會統籌管理當中。買斷可以有效減輕公司在退休員工方面的開銷,較少公司的經濟壓力,尤其對於那些破產重組的公司,為了甩掉公司的不良資產和未來的經濟包袱,買斷員工工齡是經常採取的一種方式。
而買斷工齡對個人是否有好處就要看公司到底給多少錢買斷你的工齡,以及除了錢以外有沒有其他的補償。對於某些運營狀況較好的公司,為了上市或其他原因也會出現買斷員工工齡,減輕未來公司經濟壓力的情況,但是這種買斷相對是良性的,對於員工除了給予金錢上的補償外,通常還會安排到其他的公司去工作。
接下來再看看社會保險個人繳納與公司繳納的區別,社保主要分為五項內容,其中主要是養老保險對於個人繳納與公司繳納有較大區別,其他幾種要麼不允許個人繳納,要麼個人繳納與公司繳納的數額基本相同,享受的待遇也基本一樣。
養老保險,個人繳納的數額低於公司繳納數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個人繳納的繳費基數較低,通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60%到100%,而通過公司繳納養老保險,要求的繳納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100%到300%,這就是為什麼你父親通過公司繳納養老保險,要比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每年多出3000多元的主要原因。
社會養老保險,雖然類似大鍋飯的類型,不過仍然是採取多交多領少繳少領的基本原則,否則就會有失公平。自然通過企業繳納的人退休後就會比個人繳納的人每月多領一些,具體能多領多少根據各地有所不同,但通常來說,企業退休人員每月退休金可比個人繳納退休人員多出30%左右。而且每次養老金上漲時獲得的漲幅也要高一些。
企業繳納的養老金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個人繳納部分進入個人賬戶,這部分是屬於你個人的,如果有需要可以全部或部分領取(某些地方規定,如果罹患重大疾病,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可以全額支取作為醫療之用),另外一部分是企業繳納部分,這部分養老金會進入社會統籌賬戶當中,不在歸屬於某個個人,而是公全社會的退休人員共同使用,這部分的錢說白了就是給了社保中心,社保中心用這些錢去做投資,賺更多的錢,由於現在繳納養老金的人,要到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會開始領取,而且到時候領取的數額也要高於現在每月的繳納數目,此外這么多年的通貨膨脹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社保基金是需要有效增值的,如何增值呢?就只能靠社保中心用社會統籌基金去投資,換取收益,獲得增值。
不清楚你父親今年多大年紀,還有幾年退休。不過單位允許你父親繼續通過單位渠道繳納養老保險,本身是件好事,也是為了你父親真正退休後可以多領取一些養老金才這么做的,所以我建議你還是繼續在單位繳納到退休較好。
純手工打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❻ 現今有退休金和養老金,那在古代社會,他們是如何養老的呢
我們現如今社會有繳納五險就可以保證我們醫療、住房、養老等方面的問題有了保障,老年人有工作退休後可以有退休金領,沒有工作的老人有繳納蠻多少年的社保就可以開始領養老補助,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很有安全感的保障。而在古代社會老人們老了以後除了有自己子女子孫照顧外,也有其他的一些措施進行養老。
三、古代人從思想上會強化養老意識,孝順老人。
古代社會對於尊老、敬老、愛老這些是非常看重的,會從小就教小朋友要尊老要孝順父母要做個懂事的孩子,讓他們的思想意識上加強對孝順老人的這個觀念,從而做到以孝為大。
❼ 老了只能靠退休金才能養老嗎那麼多沒有退休金的人老了都怎麼辦啊
1.可以給自己買一份商業保險,保障自己。
2.可以在社區辦理社會養老保險,也可以領養老金。
3.沒有退休金,你還有孩子呀,可以讓孩子養老。
❽ 老了沒退休金靠存款養老行嗎,如果老了只有二三十萬存款,能活下去嗎,萬一存款花光了咋辦
沒有病,可以很好的活個十幾二十年,省著花。有病,大病,一個月都撐不了。
所以除了這點錢,你可能還要買好各種保險。
❾ 個人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算啊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的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技術等級工資。
計發比例則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工作年限越長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由此可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基礎是社會平均工資,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新人」為例,其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養老金=(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高於社會平均工資,這也加大了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差距。1999—2009年,各年機關和事業單位平均工資都高於全國平均工資水平。
就養老金替代率而言,1997年中國企業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養老金替代率達76.3%,以後逐年下降,到2008年只有47.7%。說明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增長的速度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而與機關事業單位比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只有機關事業單位的一半多。
(9)靠退休金養老擴展閱讀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5、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1/An-1+an/An)÷N。
公式中:a1、a2……an-1、an為參保人員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繳費工資;A1、A2……An-1、An為1992年至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職工年平均工資(2001年起為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N為參保人員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合計數。
其中:對每年1月至6月退休的人員,An、An-1均取該年上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對每年7月至12月退休的人員,An取該年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對2008年7月1日後繳納的1996年1月1日後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應按到賬時間合並計算後,用於到賬年度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
其中,退休當年補繳以前年度基本養老保險費並到賬的,退休上一年年底前的補繳基數與退休上一年的繳費基數合並計算後,用於退休上一年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
對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合計數小於4年的參保人員,其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不得超過1.0,即:計算結果大於或等於1.0的,其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1.0確定;小於1.0的,按實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退休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