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仕強如何讓小孩更有智慧
曾仕強教授對於如何讓小孩更有智慧有著深刻的見解和獨到的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品德修養方面
教育孩子守分:讓孩子明白守法和守禮的重要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約束言行,懂得不以自我為中心,考慮他人感受,這樣孩子能一輩子安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尊重長輩等,都是守分的具體體現。
培養知恥觀念:父母要教育孩子謹言慎行,做錯事不能僅用道歉解決,還需用實際行動彌補過錯,避免再犯,讓孩子有敢於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的勇氣。
學習習慣方面
引導孩子好學: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教會其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自己做出來,從而獲得成就感,對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培養閱讀習慣: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如每天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大人也以身作則多看書,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閱讀,從書中汲取知識和智慧。
思維能力方面
鼓勵獨立思考: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理想或想法強加給孩子,而是給予方向供其參考,讓孩子自動地去探索和思考,培養其獨立思維能力。
啟發式教育:通過提問、引導等方式啟發孩子的思維,而不是直接灌輸知識。例如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先讓其自己思考解決辦法,然後再給予適當的提示和指導。
社交能力方面
學會交友之道:鼓勵孩子多交朋友,但不要過於親密,要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適應群體生活。父母可以多介紹一些孩子互相認識,並聯系不同的家庭一起活動。
培養合作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家務或游戲,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提高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
綜上所述,曾仕強教授認為讓小孩更有智慧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品德修養、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根據孩子的特點和需求,採用合適的教育方法和引導方式,幫助孩子全面發展,提升智慧。
Ⅱ 曾仕強教授:你記住作為父母的責任了嗎
第一節 怎樣使子女心理正常?(一)
父母在游戲中,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天底下那裡有童心未泯到把自己也當做小孩一樣的父母?偏偏有很多人就是這樣,和小孩玩到忘記了自己,甚至和小孩玩到吵架的地步,真的是忘記了我是誰?父母自己心理不健康,當然也會影響到子女的心理健全。
游戲的目的,在使孩子有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而從不同的角色當中培養出各種不同的興趣,父母父母參與子女的游戲,使子女在快樂的氣氛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有關心理正常方面,至少要注意下面五個項目:
第一,不羨慕他人。
父母認為已經買了很多玩具給子女,但是子女看到隔壁的孩子有一架玩具飛機,就吵著也要有一架。孩子常常抱怨「別人都有,我為什麼沒有?」要求「別人有,我也要有」。一般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多半趕快去買一架以滿足子女的需求。但是不應該老是和別人比,為什麼別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這樣比下去,遲早會比出問題,不如早一點讓子女死心,不要羨慕別人,也不要同別人比來比去。可是又有人說,讓孩子覺得樣樣不如別人,是不是會自卑呢?
孩子的心理,是喜歡新的,喜歡自己所沒有的,有的孩子自己的玩具已經很多很多,卻偏偏要玩別的孩子手中的玩具,父母再有錢,也不可能買盡所有的玩具,一般家庭收入有限,更不可能讓子女要什麼玩具就買什麼玩具。
這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子女和別的孩子交換玩具,以沖淡子女的羨慕心理,增強他的分享心理。有東西和別人分享,當然不必羨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