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孩子高中,家長說一句話就煩,作為家長該怎麼做呢
不是孩子不想聽話,而是父母說得太多,孩子逐漸成長,有自己的主見,言行傾向於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父母對教育孩子的執著恰好成為親子之間矛盾的根源。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大部分是家長造成的!家長為什麼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孩子在不斷成長和變化。父母帶孩子在早期階段,孩子不表達,認知能力尚淺,吃喝拉撒都是家長包辦的狀態,孩子在這個階段沒有自己的主見,在家長眼裡當然很聽話。
❷ 父母說話太過分怎麼辦
如果你受不了你父母說話太過分,你一定要和你父母說清楚,說你也不想聽他們說這么過分的話,因為他們說這么過分的話會傷害到你。
❸ 如何讓家長不嘮叨
比如:求助於老師,讓老師做中間人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你可以把想要表達的話通過老師這個途徑傳達到你父母那裡,相信在老師的幫助下,你的父母一定會理解你,從此以後不再對你有太多的嘮叨和責難。
再比如:你也可以通過錄音、寫信的方式向父母表達你的心聲,爭取父母對你的理解。一位同學的做法就十分聰明:
他和許多同學一樣,每天也得面對父母的嘮叨和責難,衣服穿得不合父母的意要挨罵,考試成績不理想也要遭到父母的批評,總之,凡是不讓父母順心的,父母都要拿來說一通。諸如「你怎麼就不讓我省心」「你真是沒出息」之類的話更是經常從父母的口中出來。
但是,這位同學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心理負擔,因為他已經與父母進行了一番溝通。他給父母寫了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知道你們對我寄予了厚望,希望我能夠成材,因此即使不吃不穿,你們也要滿足我的一切要求。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嗎:「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你們能不能不要再說我沒出息、是「笨蛋」「懶蟲」這類的話?那會打擊我的積極性。試沒考好,我比任何人都要著急,如果你們也就此全盤否定我,那我真的會從此一蹶不振了。
還有,我已經是大孩子了,請你們尊重我的選擇、我的生活方式。就拿穿衣服來說吧,雖然不合你們的心意,但實際上我很多同學都這樣穿我並沒有太突出。
最後,請給我一點鼓勵,而不是太多的嘮叨與責難,有你們的鼓勵,我會做得更好。
據這位同學說,他的父母自從看了他寫的信後,便再也沒有對他嘮叨和責難了,反而在他碰到困難和挫折時,給予他更多的鼓勵。
如果你的父母也經常對你嘮叨,或是有太多的責難,那你還等什麼呢?你可以坐下來與他們好好溝通,也可以求助於你的老師,讓老師做你和父母之間溝通的橋梁,還可以以寫信或錄音的方式將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他們。
❹ 父母總是太嘮叨怎麼辦
父母太嘮叨,應該採取更為積極主動的方式,化被動為主動。
從這種角度來想,當在與父母的對話中,對方開啟了嘮叨模式,對話的中心集中在你的身上時,我們需要想辦法將對話的重心轉向對方身上,再加上人有一個特性,就是喜歡談論關於自身的事。
最終得到一個結論,當我們的父母開啟嘮叨模式是,我們可以反過來開始關心他們,你將變為發問著,並且引導著對話的前進方向。最終在雙方都愉悅的情況下結束對話。這是一種雙贏的策略。
與人溝通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雖然要想如蔡康永般會說話時苦難的,但是通過不斷地思考與反思,我們最終是能夠不斷進步的。
❺ 孩子嫌棄父母嘮叨怎麼辦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的時候,不但自己不改,還會嫌父母啰嗦。可是我們作為家長,又總是忍不住想說孩子兩句,擔心不說的話,孩子就會犯更多錯,沒有進步,這種情況導致親子關系陷入僵局。那麼對於孩子嫌棄父母嘮叨怎麼辦呢?
孩子嫌棄父母嘮叨怎麼辦
孩子總嫌父母嘮叨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受到了壓力或限制。以下是一些建議來改善這種情況:
1.尊重孩子的感受:要理解孩子覺得被嘮叨的原因,嘗試聆聽他們的感受和意見。與孩子進行開放、誠實的對話,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擔憂。
2.適度溝通:與孩子溝通時,注意語調和方式的選擇。盡量用平和的口氣表達關心,避免給孩子增加壓力。
3.以身作則: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通過自己言行一致的示範,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並模仿你的行為。
4.建立共同規則:與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規則和責任分擔,讓孩子在規則中參與決策,讓他們感到自己有責任和重要性。
5.展示理解和支持: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和支持,讓他們知道你關心他們的需求和權益。
6.尋找其他途徑:除了嘮叨之外,嘗試用其他的溝通方式來表達你的關心和建議。例如,寫信、留言、利用心情本或手機應用等方式,以更有趣和創新的方式與孩子交流。
7.尊重隱私:尊重孩子的隱私,適度給予他們自己的空間和獨立性。盡量避免過度干涉和控制,給孩子展示信任和尊重。
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溝通和理解是改善這種情況的關鍵。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夠緩解和解決這個問題。
為什麼孩子嫌媽媽嘮叨
1.反復嘮叨同一件事
媽媽為了關心孩子,怕孩子受傷,就反復叮囑,這些我們都可以理解,但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所謂「物極必反」,超過了這個度,很多問題都會想著相反的方向發展。媽媽的嘮叨也一樣,媽媽反復嘮叨一件事,不厭其煩,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不勝其煩,下意識地想逃離。
2.沒有切中「要害」
有時候媽媽跟孩子嘮叨是想關心孩子,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孩子之所以不厭煩可能是因為你沒切中孩子的「要害」。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麼,你嘮叨的話題孩子並不感興趣,認為沒有必要。
3.不了解媽媽的用心
孩子小的時候,對世界懵懵懂懂,理解能力很弱,只會做他們認為對的事情,對於媽媽總是喜歡嘮嘮叨叨的行為很不解,不能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通常這種情況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好轉,特別是當他們為人父母之後,就會理解媽媽的不易,會更加體諒媽媽。
兒子老嫌父母說話煩,沒耐心怎麼辦
兒子老嫌父母說話煩,沒耐心的話可以考慮一下孩子說的有沒有道理。實際孩子說的沒錯,父母很多時候就是話太多了,說話不說重點,一直沒完沒了,我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應該深有體會。
所以,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父母,給孩子說話,說重點,點到為止。平時和孩子多溝通,心平氣和的交流,不用去指責,給他講道理,舉例子。
❻ 跟孩子大聲說話,有什麼害處嗎
平時很多的父母在給孩子說話時,孩子一旦做錯了事情了,父母聲音就會比較大,肯定就會吼孩子罵孩子,如果是比較懂得教育父母,他就知道如果大聲的給孩子說話,影響會非常大,對孩子以後童年的陰影也會有非常深刻不良影響,具體有什麼危害,這你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
一、首先會讓孩子模仿父母聲音大,如果從小父母就經常給孩子說話時聲音非常大,那直接導致的就是孩子學習,大人大聲的講話或者大聲說話,這樣非常不好的,有些家長脾氣非常不好,帶給孩子的你也只是脾氣不好的一面,那麼孩子以後再面對朋友親戚或者同學時,一遇到不好就喜歡張嘴大聲說話或者大罵這些都有可能,所以這個後果作為父母應該要及時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