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溫州有什麼特產
長人餛飩、矮人松糕、白蛇燒餅、縣前頭湯圓、陡門頭燈盞糕、膠凍、烏牛早茶葉、無核柿、永嘉竹筍、甌柑、甌綉、甌塑、黃楊木雕、彩石鑲嵌、泰順三杯香茶、大荊紅花芋、大黃魚、上吳枇杷、馬站四季柚、樂清灣縊蟶(俗稱蟶子)、永嘉田魚(田鯉)、永嘉早香柚、龜腳、沙崗粉干、甌江子鰭(鳳尾魚、鳳鱭)、金星草、黃腹角雉、菊花雞、溫鬱金、楠溪江香魚、檀香橄欖(青果)
東方白鸛、八珍涼茶、珠珍龍涼茶、竹絲盆景、浙南長毛兔、永嘉荊州板栗、伊利石、羊棲菜、雁茗茶、岩頭西瓜
雪龍茶
香魚
鄉巴佬
烏牛早茶
溫州紫菜
溫州蜜柑
溫州水牛
天然山珍
騰蛟血橙
泰順婆餅
石蛙
石雕
上吳枇杷
三絲敲魚
三寸黃柑擘
瑞安銀杏
仁溪木雕
清明早茶
青石斑魚
平陽早香茶
平陽馬蹄筍
平陽橄欖
泥蚶
楠溪楊梅
楠溪素麵
楠溪大黿
南山索麵
米塑
美國紅魚
梅花鹿茸
馬嶼花菜
馬鮫魚
官洋綠頭野鴨
菱角
靈昆文蛤
靈昆假洞蝤蠓
靈昆彈塗魚
李大同雙炊糕
刻紙
黃梔子
黃楊木雕
黃鯛魚
花崗岩
紅心李
紅娘酒
鶴溪楊梅
海鰻
海螺
鱒魚
官洋黑豚
高山雲霧茶
鳳尾魚
陡門金銀花
帶魚
茶山楊梅
草席
蒼南翠龍茶
荸薺
楊梅
白銀豆
㈡ 給老人立碑
給去世的老人立碑有什麼講究 你好!首先要擇日,一般選在清明、農歷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以及老人去世的周年日;其次是在立碑之前要給碑披紅布(這是我們這個地區的風俗習慣,不知其他地區也是否有這個風俗習慣);再就是燒香燒紙叩頭。
給老人立碑還有什麼講究 祖墳立碑風水原則
一、立碑方向
立碑要和點穴立向的方位一致,很多朋友都知道陰宅風水的細節,立向有24山向,360分成24份是15度,也就是說15度一個山向,如果立碑的山向和墳地穴位的山向不符合,有可能會造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點穴立向是陰宅風水最關鍵的環節,不能小視。他關繫到後人的人氣旺衰、健康、事業,對哪門後人更有利的問題,記住東北的艮方位,一般情況下不要立碑,因為傳統的艮方為鬼顫弊門,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陰氣很重,鬧鬼氣怪異之事。
二、立碑時間
給故去親人立碑,要選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時間段,一年裡面有清明前後,農歷10初1前後,還有年底臘月前後為好,具體的時間要選個良辰吉日,千萬不要和已故立碑的人犯沖,防止給親人帶來不利埋下後患。
三、墓碑和墓穴的距離
墓碑和墓穴的距離不能特遠,也不能特近,一般是距離穴位的9寸到6尺之間為宜,記住墓碑和墓穴盡量不要零距離接觸,特近,容易影響墓穴的風水效果,特遠墓碑和穴位不能互相接氣。具體遠近要根據墓碑和穴位的建造情況來定。
四、墓碑的大小和顏色
墓碑要大小適宜為好,如果墓陵穴位很小而墓碑很大,有頭重腳輕之嫌,如果過小則氣勢不夠。墓碑大小主要依據是墓陵和墓碑要協調統一為好,墓碑的顏色要根據靠山的顏色來決定,如果是在西北向東南,因為西北為金,最好是黃色和白色,如果是坐南向北,墓碑顏色最好選紅色和黃色,以此類推。
五、墓碑的碑文
碑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組成。
1、抬頭: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鬃大人之墓」。
3、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有政績和功績的人們還要刻上墓誌銘。墓誌銘常常由標題、正文卜洞租和落款三部分組成。很多人為了省事,把生者和死者的名字刻在一起,比如倆夫妻有一個故去,把生者也雕刻在墓碑上,楊老師認為,這個不很恰當,活著的人上墓碑和故去的人相伴總不是一件好事。你可以留下位置,等以後補上,也可以等以後一起立碑也可以。
祖墳立碑風水講究
1、要根據家主的八字選擇吉時,根據陰宅的具體的情況選擇吉日,不能和死者或立碑者犯沖和穿。
2、在風水中墳地的一草一木或者一些很細小的東西都關系著吉凶禍福,墓碑相當於陰宅的大門,是吸收外界堂氣的咽喉,因此立碑的方向不可隨意。
3、碑的高低,碑上的圖案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4、碑的材質等要適用於陰宅和風水的方向。
另外立碑的費用只能是子女出,碑立好後,家人要在碑前磕頭、燒紙、燃放鞭炮,以表示敬意,然後按照傳統的習俗獻上花圈,鮮花,供上飯菜、水果等,點上香,送上紙錢,有些地方有自己的習俗,按照當地習俗來就好了。
但是在選擇陰宅和立碑等的時候要嚴格根據風水時的要求一步步的來,因為墳地講的是龍、穴、砂、水、向,在立向的問題上有「千里江山一向間」的說法,也就是說再好的風水,方向上差一點點,就會給風水造成非常大地破壞,因此必須是專業的、精型兆通的人士才能夠解決,千萬不要請一知半解的,不懂裝懂的人來操作,否則會弄巧成拙,造成家族性的災難。
祖墳立碑風水注意事項
1、墓碑頂部凹陷或破損者,主子孫有頭部傷害或精神異常之人。
2、墓碑高短而橫長老,主子孫較勞心勞力,不得清閑。
3、墓碑太過細長(高太長、橫細)者,主子孫壽命較不長壽不吉。
4、墓碑下半部暗淡色者,主子孫腎臟易有疾病。上半部明亮,下半部暗淡者,主子孫在祖居發展不利。要外出才有發展機運。
5、墓碑風化剝落而使碑文不清者,主子孫有目疾眼病。若只金箔剝落者無妨。
6、墓碑以花崗石(唐山石)最佳,取紋路均衡,米色微微透紅老,為......>>
給父母立碑有什麼規則 墓碑和墳墓是亡靈居住之所,和陽宅一樣,若破損、淹水、潮濕、凹陷或有外物侵入,亡靈居住必不安,而對陽世子孫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保持墓碑和墳墓之完整清幽,是相當重要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每逢清明節要到祖先墳墓去祭拜和掃墓的原因。清明節掃墓傳統,除了展現中國人慎終追遠、緬懷祖德外,另一作用,即在保持祖先墳墓不被破壞、踐踏或自然損害等。
1墓碑破損或破裂者,上部破損主克應一、四、七房頭部傷害;中部破損者,主克應二、五、八房五臟六腑疾病或開刀;下部破損者主克應三,六、九房足部傷害。
2不可以自然石(未經裁整的石塊)為墓碑,否則子孫易有斷絕香火或殘廢、重病或成養子之克應所以不吉。
3墓碑之上,青苔叢生或雜草掩蓋、葛藤攀生,主子孫久年病之克應。
4墓碑色澤暗淡者,主子孫運程較不順,且穴內易有水滿棺之現象。
5墓碑倒陷、埋於土中者,主子孫家庭不和、雜亂,且易出癲狂(神經分裂症)之人。
6墓碑上有鳥禽在其上或有糞等排泄物者,要馬上清理干凈,否則子孫會有頭痛之克應。
7墓碑全部變為暗黑色者,主子孫運程不順遂,事業也會遭遇阻礙,勞心勞力。
8墓碑折斷成兩、三塊者,主子孫易有大血光之克應(墓碑上段為頭部,中段為胸腹,下段為足部,後面為背部),那部位破裂,後代子孫那部位即會易有災
9墓碑內部有凹陷、傷痕考,主子孫易有背部病疾或殘廢之人。
10墓碑上有大斑點或大瑕疵時,主子孫易有長久病,或易受內傷。
11墓碑頂部凹陷或破損者,主子孫有頭部傷害或精神異常之人。
12墓碑高短而橫長者,主子孫較勞心勞力,不得清閑。
13墓碑太過細長(高太長、橫細)者,主子孫壽命較不長壽不吉。
14墓碑下半部暗淡色者,主子孫腎臟易有疾病。上半部明亮,下半部暗淡者,主子孫在祖居發展不利。要外出才有發展機運。
15墳墓凹陷者,主易傷家人。墓碑裂損,主車禍、血光、損財。
16墳墓上面,經常被人踐踏成走廊者,主子孫在社會上常被人欺侮、卑視,成就不高。
17墳墓終年不被陽光照到處於陰暗處的,而使墓地太過陰暗者,主子孫生病不斷或有長久病人。
18墳墓長年被水浸棺者,主子孫易有風寒、風濕、酸痛、溺水、嗜酒之人。
19墳墓外的樹木高大,覆蓋整個墳地者,主子孫有久病之人。
20祖先墳墓被盜,而屍骨曝露,被野狗啃噬移位者,主子孫易有血光、凶禍。
21墳墓上有插入XXX(好似一箭穿墓)者,主子孫易有血光、凶禍(插者也會有惡報)。
22墳墓上被磚石、舊棺板或其它廢棄物壓在其上者,主子孫易有中風或凶禍。墳墓前方、後面、旁邊亦不宜堆放水泥、磚石、石材、棺板、廢棄物亦同論(但禍較輕)。
23墳墓前方有高大之墓地或建築物者,主子孫運程不順或有官訟是非。
24有些人,因為戰亂或貧窮,將祖先草草埋葬,無碑無墳者,主子孫漂泊不定、勞苦貧困、運程不順、事業無成
25墳墓前方凹陷崩落,割腳,使墳墓有受刑或搖搖欲墜之險象者,主子孫有血光、手術,車禍、失足或墜樓之禍。
26切除墓地樹木時,若將樹齡比喪家還大之樹木,從根部切除,主切除者,家人會得急性病不吉(三十年以上樹木最凶)。切除枝幹細碎則無妨(要慢慢分十幾次切除整株樹木或不要動此樹才吉)。
27墳墓整個用水泥封密(不透土氣)者,主父子分居(兒子分居或死亡)。
28墳墓遭受風吹地劫、殘缺破陷,又遭蛇鼠穿墓、白蟻啃噬者,主子孫出人不賢、好爭好鬥,而有仇殺、牢獄之災。
29墳墓內程之排水口太大著,主不聚財和膀胱之症。排水孔被阻塞者,主耳病、目疾、婦女陰症。
30墳墓旁有大樹者,易有樹根穿棺纏屍之現象,主子孫易有病痛、官非、不順之應,當然還要跟據樹的品種而定有吉有凶。
31......>>
給老人立碑都是怎麼辦,多高,? 這種嚴肅的問題建議您咨詢當地的風水大師!
給父母墳墓立碑需注意哪些風水問題 墓碑和墳墓是亡靈居住之所,和陽宅一樣,若破損、淹水、潮濕、凹陷或有外物侵入,亡靈居住必不安,而對陽世子孫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保持墓碑和墳墓之完整清幽,是相當重要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每逢清明節要到祖先墳墓去祭拜和掃墓的原因。清明節掃墓傳統,除了展現中國人慎終追遠、緬懷祖德外,另一作用,即在保持祖先墳墓不被破壞、踐踏或自然損害等。
1墓碑破損或破裂者,上部破損主克應一、四、七房頭部傷害;中部破損者,主克應二、五、八房五臟六腑疾病或開刀;下部破損者主克應三,六、九房足部傷害。
2不可以自然石(未經裁整的石塊)為墓碑,否則子孫易有斷絕香火或殘廢、重病或成養子之克應所以不吉。
3墓碑之上,青苔叢生或雜草掩蓋、葛藤攀生,主子孫久年病之克應。
4墓碑色澤暗淡者,主子孫運程較不順,且穴內易有水滿棺之現象。
5墓碑倒陷、埋於土中者,主子孫家庭不和、雜亂,且易出癲狂(神經分裂症)之人。
6墓碑上有鳥禽在其上或有糞等排泄物者,要馬上清理干凈,否則子孫會有頭痛之克應。
7墓碑全部變為暗黑色者,主子孫運程不順遂,事業也會遭遇阻礙,勞心勞力。
8墓碑折斷成兩、三塊者,主子孫易有大血光之克應(墓碑上段為頭部,中段為胸腹,下段為足部,後面為背部),那部位破裂,後代子孫那部位即會易有災
9墓碑內部有凹陷、傷痕考,主子孫易有背部病疾或殘廢之人。
10墓碑上有大斑點或大瑕疵時,主子孫易有長久病,或易受內傷。
11墓碑頂部凹陷或破損者,主子孫有頭部傷害或精神異常之人。
12墓碑高短而橫長者,主子孫較勞心勞力,不得清閑。
13墓碑太過細長(高太長、橫細)者,主子孫壽命較不長壽不吉。
14墓碑下半部暗淡色者,主子孫腎臟易有疾病。上半部明亮,下半部暗淡者,主子孫在祖居發展不利。要外出才有發展機運。
15墳墓凹陷者,主易傷家人。墓碑裂損,主車禍、血光、損財。
16墳墓上面,經常被人踐踏成走廊者,主子孫在社會上常被人欺侮、卑視,成就不高。
17墳墓終年不被陽光照到處於陰暗處的,而使墓地太過陰暗者,主子孫生病不斷或有長久病人。
18墳墓長年被水浸棺者,主子孫易有風寒、風濕、酸痛、溺水、嗜酒之人。
19墳墓外的樹木高大,覆蓋整個墳地者,主子孫有久病之人。
20祖先墳墓被盜,而屍骨曝露,被野狗啃噬移位者,主子孫易有血光、凶禍。
21墳墓上有插入XXX(好似一箭穿墓)者,主子孫易有血光、凶禍(插者也會有惡報)。
22墳墓上被磚石、舊棺板或其它廢棄物壓在其上者,主子孫易有中風或凶禍。墳墓前方、後面、旁邊亦不宜堆放水泥、磚石、石材、棺板、廢棄物亦同論(但禍較輕)。
23墳墓前方有高大之墓地或建築物者,主子孫運程不順或有官訟是非。
24有些人,因為戰亂或貧窮,將祖先草草埋葬,無碑無墳者,主子孫漂泊不定、勞苦貧困、運程不順、事業無成
25墳墓前方凹陷崩落,割腳,使墳墓有受刑或搖搖欲墜之險象者,主子孫有血光、手術,車禍、失足或墜樓之禍。
26切除墓地樹木時,若將樹齡比喪家還大之樹木,從根部切除,主切除者,家人會得急性病不吉(三十年以上樹木最凶)。切除枝幹細碎則無妨(要慢慢分十幾次切除整株樹木或不要動此樹才吉)。
27墳墓整個用水泥封密(不透土氣)者,主父子分居(兒子分居或死亡)。
28墳墓遭受風吹地劫、殘缺破陷,又遭蛇鼠穿墓、白蟻啃噬者,主子孫出人不賢、好爭好鬥,而有仇殺、牢獄之災。
29墳墓內程之排水口太大著,主不聚財和膀胱之症。排水孔被阻塞者,主耳病、目疾、婦女陰症。
30墳墓旁有大樹者,易有樹根穿棺纏屍之現象,主子孫易有病痛、官非、不順之應,當然還要跟據樹的品種而定有吉有凶。
31墳墓前堆積砂士、磚塊......>>
給父母立碑有什麼講究 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魯班尺上的吉祥數字。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間。10cm進寶。10.5cm納福。3cm財旺。4cm登科。這些字的大小與碑身比例協調,又寓吉祥之意。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從中可以得到慰籍。
墓碑的石材選用,過去的大理石漢白玉,經不起風雨,極易風化。而今已被材質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崗岩系列所頂替。在色彩斑斕,材質堅固的花崗岩中,較受客戶青睞的有印度紅、珍珠白、山西黑。印度紅,象徵著高貴、華麗、火紅的年華,輝煌的事業;珍珠白,象徵著純潔、淡雅、絢麗的人生、不盡的哀思;山西黑,象徵著庄嚴、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懷念。
墓碑的書寫,其內容比較豐富。包括風水情況、籍貫、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孫、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 風水情況,墓碑的左邊稱為龍邊,是碑體重要的部位。這里要書寫山向及山向線度、分金線。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其目的,為告示後人,即或遇到自然災害的洪水沖刷,或戰爭破壞,後人仍可依碑上的風水情況文字,找到原來風水方向,重新立碑。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偕配誥封夫人宋氏合葬墓誌銘 》:「(袁可立)葬之日為崇禎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在郡城南,去祖塋二里許,即冉ㄖ塋道,旨同隧者也!」
2. 籍貫,在移民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鄉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顯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縣名,也有的只刻地區和村名。這是對故鄉的眷戀,也為後人及親友掃祭時,尋找墓位提供了方便。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偕配誥封夫人宋氏合葬墓誌銘 》:「按狀:公諱可立,字禮卿,別號節寰。先世居鳳陽,始祖榮,國初以戰功屢調堅城衛百戶,即今睢陽衛也。遂徙於睢,代以德望著。」
3. 姓名,寫在墓碑中心部位。這里稱「中榜」。在書寫墓主名字時,其字數多少,與風水吉兆相關聯。為尊敬長輩,過去加了許多尊敬的詞,如父親稱考、顯考,母親稱妣、顯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而且字數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個字循環應用。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則不吉利。所以擬中榜之字時,盡力用吉兆格式的數字。如:「澄新江社十九世浩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長達21字,正合「生」格,最為吉利。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寫在碑上,則按左尊右卑來排列,男左女右。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陵墓》:袁尚書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駱庄南里許,碑刊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袁節寰(袁可立)墓。
4. 生卒年月日,寫在中榜兩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寫齊全最好。因為日久年深,戶口注銷,傳來傳去,隔幾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則十分困難。明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皇帝御天下之七季癸酉十月十一日,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終於家。」
5. 立碑人,包括子女、親友、團體,都應寫在碑的虎邊,即右邊。其子女應全部寫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邊加框。仍是依輩份長幼,自左至右排列。也有不願流露姓名者,可寫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偕配誥封夫人宋氏合葬墓誌銘 》:「大明崇禎十年歲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樞(袁樞)泣血納石」。
6. 造墓或重建墓時間,刻寫在碑的虎邊。中國記載時間的文字很多,有公元、農歷,時節寫冬至、清明者居多。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地支.....>>
在子孫後代的生日當天為老人立碑好嗎 按照中華民族傳統習俗和規矩,不同後代不能為同一位老人分別立碑――即一個先人有兩塊碑。
從古代今,一個先人(父輩或祖先)只能立一塊碑。一塊碑上可以鐫刻不同輩份立碑人的姓名,無論皇家貴族還是平民百姓皆如此。雖然說法無規定,但有悖習俗,立兩塊碑可以說不倫不類,地下的先人肯定不高興。
墓碑可以根據情況更換,一般是因為舊碑壞損嚴重,再是立碑當時因各種因素碑的質量(無論材質、大小、內容等等)不佳、不適合,如果要換碑,需要由近親屬共同商議決定碑的大小、樣式、碑文內容等等,然後才能施行。換新碑必須撤下舊碑,這倒和家戶門牌不一樣,一座門上新舊門牌並存司空見慣,一個墳頭不能新舊並存兩塊墓碑。
假使不同後代有條件想為先人立新碑撤舊碑,必須徵求原立碑人意見,匯報具體方案,同意後才可施行。而且要按規矩,不同輩份、年齡不同大小的人按先後次序排列鐫刻在碑文下款。
一個人兩塊墓碑的,只有美國的富蘭克林,那兩塊碑,第一塊是親屬根據他的囑咐,在墓碑上鐫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之墓」。後來,民眾決定再樹一塊墓碑,以示對富林克林的尊重。新墓碑的碑文是:「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碑文引自法國經濟學家杜爾曾為富蘭克林寫過的贊語――「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兩頂輝煌的事業。「從蒼天處取得閃電」,指他進行關於閃電的試驗,證明閃電就是電,並發明了避雷針。「從暴君處取得民權」,是指他投身美國獨立戰爭,參加起草《獨立宣言》,並在美國獨立後,代表美國,與法、英談判,確立了北美十三州的獨立地位。――這是一塊寄託民眾哀思的紀念碑。
中國的乾陵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墓前有兩塊碑,西邊是唐高宗的碑,上面有武則天為他歌功的題詞。東面是武則夭為自己立的無字碑。這屬於兩個人一個墓各有一塊碑。
給老人在墳上立碑,有什麼說法 記念
給老人立碑都有啥應、注意啥 不要把墓碑立在桃樹或梨樹旁邊,應用正楷書
農村立碑有什麼講究 墓碑相當於陰宅的大門,是吸納外界堂氣的咽喉,它也是有風水講究的:
一;要依據你家的家主時分八字,選一吉時吉課。
二;要根據陰宅具體情況,選一吉日。
三;碑向要與祭台方向一致。
四;碑的高低,立碑的具體情況要實地察看。
五;碑的上部,應刻有圖案,並且圖案由地師指點。比如,虎山不是有情,那圖案是犀牛回頭望月。再比 如,水口不收,圖案是蓮花池。總之,什麼不好補什麼。
六;由地師根據家中男人具體情況,起祭謚名刻於碑後。必如:長子;李啟富-次子李啟元長孫,曾孫等。其他事按當地風俗辦。
立碑方向:
立碑的方向十分重要,立向有24山向,360分成24份是15度,也就是說15度一個山向,如果立碑的山向如果和墳地穴位的山向不符合的話那麼在風水上的說法就是會對後人不利。立碑關繫到後人的人氣旺衰、健康、事業等等,而一般在東北的艮方位,是不能立碑的應為傳說那個方向為鬼門。在這個方向立碑家裡容易鬧怪異之事,而且家人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立碑時間以及墓碑和墓穴距離:
立碑時間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是在給已故的親人立碑的話要選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時間段,一年裡面有清明前後,農歷10初1前後,還有年底臘月前後為好,具體的時間要選個黃道吉日,千萬不要和已故立碑的人犯沖,防止給親人帶來不利埋下後患。而距離的話一般是墓碑的距離穴位的9寸到6尺之間為宜。
梗 墓碑的碑文:
墓碑上的碑文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而碑文有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抬頭、正文、落款。
抬頭:寫死者生前職務、職業不過有的地方也不省去不寫。
正文:正文一般寫死者的稱謂和名字。
落款:寫立碑人的省份、名字、立碑時間、如果由政績的也可以寫上去。
(立碑以上三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㈢ 奶奶優秀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奶奶優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縷縷的炊煙,任風吹了、散了……
田野之間,綠意中又泛有一絲枯黃。映著夕陽的余暉,有一個操勞的身影。
您總是在那屋後的田裡,盤整著那些碎碎小草,陽光無情的吞噬著您體內的水分,在勃勃綠意中,滄桑的背影顯得略為疲憊。草叢中,有個拉長的身影,與點點綠色混為一體。草緊挨著泥土,根深蒂固。您用雙手揪住那草尖,使勁一拔,向旁邊的空地上一扔。草,時間一久,便逐漸被人遺忘。可這一切對我來說,清清楚楚,沒有一絲迷茫。
有時,望著與繁星點點相襯的夜晚。總不由自主地想起您勞作的模樣。「唉,沒文化,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您的口中常常說出這對自己感嘆的話語。緊隨其後的便是對我的滿懷期待。但我卻不為認同您的嘆息。沒文化,在您的眼中自己就像一顆小草。可盡管小草不曾引人注目過,但依然圓了一番風景,點綴了一方土地。
晚間,我們都睡了。耳邊又傳來您的陣陣咳嗽聲。打破了夜的寂靜,驚擾了睡夢中的我。卻沒有叫醒我給您倒杯水。次日,您說是因為不想讓我著涼。
這片村莊。田裡,有您的身影;背後,是一片溫馨的家。您,為的是家……
走向家的那條路,我們都熟悉。
奶已經年過五旬,但身體還是那麼硬朗,黑黑的頭發中夾雜著幾根銀絲,布滿皺紋的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
奶奶很勤勞,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老家幾畝的果園都要靠她和爺爺耕作。她平時把屋裡收拾得有條不紊,要是家裡什麼東西找不見了,只要問奶奶,她都能說個頭頭是道。她針線活很好,經常幫助別人給做鞋墊、茶杯墊等小東西,給我們做的棉拖鞋比買的還要好。爸爸媽媽不讓她太勞累,奶奶說:「我們在家多干一點,你們負擔就能輕一點。」每逢我們回去看望,奶奶總要給我們拿菜、肉、油等等,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奶奶很疼愛我。有一次,我玩剪刀,突然,不小心手被割了個三角口,頓時,鮮血流了出來,我「哇哇」大哭起來。奶奶看見了,急忙跑到街上的葯店買「創可貼」。不一會兒,她就趕回來了,看著奶奶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樣子,我撲進奶奶的懷里哭得更厲害了。
奶奶一生勤儉節約,樂於助人,她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的奶奶與我們一直生活在一起,她熱愛生活,更愛我們這家人。
奶奶長著一對大大的、有神的眼晴,額頭長滿了皺紋,高高的鼻樑下面一張紅彤彤的嘴,總是笑眯眯的。
白天,爸爸媽媽上班,奶奶送我上學,回家後,又開始給我的寵物「孔雀魚」。換水、餵食,將它當寶貝似的嬌寵。在奶奶精心伺弄下,我的「孔雀魚」長得活蹦亂跳,十分「機靈」,遇到一點動靜小魚就會游來游去,好像在說:「快跑啊!有人來了!」奶奶天天給它餵食,邊喂邊自言自語地說:「小魚今天又長大了點。」
到了晚上,全家人都回來了,奶奶又開始嘮叨起來,問爸爸媽媽單位忙不忙,問我的學習情況如何?每天到晚上七點的時候奶奶打開電視看起了新聞、天氣預報,看完後奶奶就給我找衣服。熱了,給我少穿點;冷了,給我穿厚一點;雨天;奶奶給我准備雨傘,怕我澆成「落湯雞」。一切完畢,又催爸爸媽媽,總怕忘了。
這就是我的奶奶,一人慈祥的老人,我愛我的奶奶。
奶奶是我們家裡最好的一個人,我很愛她。
記得有一天,我和鄰居家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玩,玩得滿頭大汗,我脫了衣服,晚上身上發熱,奶奶帶著我去醫院掛水,離開醫院時天下起了大雨,奶奶脫下衣服緊緊地抱著我。
到家,奶奶衣服濕透了,望著奶奶濕透的衣服,我頓時眼睛濕潤了。在家裡,無論是我生病的時候,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她老人家對我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
她老人家患有鼻炎病,有時一遇到冷,就會鼻涕不斷,為了我每天早上能吃得好,她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煮早飯,為了每天的早飯,奶奶她不知道要流多少鼻涕。奶奶對我的愛還有很多很多。
還有一回,我腦袋被石頭撞破,腦門出血,她急忙把我送到醫院包紮,回到家,她又開始忙著做午飯。奶奶對我的愛使我十分感動,這種愛是推動我刻苦學習的動力。
我要對奶奶說:「奶奶,謝謝您!感謝您對我的關愛!」
奶奶的手,是粗糙的;奶奶的手,是溫暖的;奶奶的手,是靈巧的。奶奶的手,把我從一歲拉扯到五歲!
我曾經把褲子弄破,這雙手為我縫縫補補;我曾經摔破了膝蓋,這雙手為我撫平傷痛;我曾經嚎啕大哭,這雙手為我擦乾眼淚。
有一次,我想縫一個沙包,可是我以前從沒干過針線活。先是針穿不進洞眼裡去,每次都穿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穿進去了,但是,線又太短。唉,前功盡棄了。
穿線這個問題解決了,我開始縫布。我拿來六塊正方形的布,拿出其中的兩塊,開始縫起來。我不是縫的歪歪扭扭就是線短了。我終於沒有耐心了,把布往奶奶身上一扔,「你幫我縫吧。」就去玩積木了。
「玥玥」我聽見一聲親切的呼喚聲,「奶奶教你怎麼縫。」我走了過來,只見奶奶飛快地穿針引線,把兩塊布放在一起,在它們重疊的地方插入了第一針,接著,又從下面五毫米處的位置穿出來。奶奶的手在兩塊布間穿梭,我看得入了迷。
這時,奶奶又讓我試一試。她用她的手握著我的小手一點一點地縫著,最終我也學會了!
奶奶的手,真是一雙巧手!
我的奶奶是個非常嘮叨的一個人。
每天早上,奶奶早早地起來,給我們大家做早飯,到了七點時候,奶奶便開始「嘮叨」了:「賀君澤,快起床,要遲到了!快起床吃飯!」奶奶叫了很多遍,我終於起床了。
我在吃飯的時候,奶奶會說:「你想吃什麼?吃雞蛋不吃?給你個饃吧?多吃點菜。」
我要去上學的時候,奶奶又說:「到學校好好學習哦!書包里的東西准備好了嗎?記得帶隊標、小黃帽啊!」說著,她把黃帽一下子就扣到了我的頭上。
我的奶奶似乎是我的「手下敗將」。一天,我和奶奶下五子棋,我贏了14局,但是奶奶只贏2局。每當我贏得時候,奶奶就一直嘮叨著:「你真厲害!真棒!」
這就是我的嘮叨奶奶,做什麼事都嘮叨個不停。但是我知道奶奶的嘮叨其實是關心我,愛護我。
我喜歡奶奶的嘮叨,我喜歡嘮叨的奶奶!
雖然她已是一位老人,但精神卻很飽滿。
一次,我在買早餐的時候,發現還差一角錢,老奶奶卻爽快地說:「差一角錢沒關系,你先拿去吃,下回再給,或者就算我送給你的早餐吧!」我聽後很感動。就這樣一天天,我和賣早餐的老奶奶慢慢熟悉了。
一個冬天的早晨,天空下起傾盆大雨,媽媽說:「今天老奶奶可能沒來賣早餐,就在家裡吃吧!」我沒聽媽媽的話,背著書包,忙撐起傘,疾步向博物館奔去。我走到攤前,只見老奶奶的衣服已經淋濕了,花白的頭發掛滿了雨珠。老奶奶見我走過來,連忙拿起豆奶親切地說:「小朋友,趕快把豆奶喝了,身體才會暖和。」當我從她微微發抖的手中接過豆奶時,感到她的手冰涼,看著她那布滿皺紋的臉龐,我關切地問:「下這么大的雨,您怎麼還在這里賣早餐啊?」老奶奶說:「有幾位老顧客,每天都會來買早餐,怕他們找不到我,吃不到早餐。」我聽了老奶奶的話,心裡感到熱乎乎的。
我喜歡這位賣早餐的老奶奶,因為她平凡又親切。
我的奶奶,頭發已經花白,布滿皺紋的臉龐,就像那滿是溝壑的核桃一樣,全是褶皺。
從小我在奶奶懷里、奶奶背上長大。因為爸爸媽媽上班,他們一走,家裡只剩下我和奶奶。每天都是奶奶陪伴我玩耍。直到現在,我也喜歡每天放學,和奶奶聊會天兒,說點兒學校發生的或者開心、或者難過的事情。奶奶的安慰和鼓勵,總能讓我心裡舒服很多。老師經常在學校里講,要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我都記在心裡。平時我也是這么做的。我尊敬我的奶奶,孝敬我的奶奶,哄她開心,不惹她生氣。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想為奶奶做點什麼,表達我的心意。放學一回到家裡,我就想幫奶奶做些事情,想幫忙做飯,想幫忙拖地,想幫忙卻總被阻止:哎呀,你還太小了,奶奶不需要你幫忙。去吧,乖孩子,玩兒去吧!奶奶總是還把我看成她懷里沒長大的小孩子。奶奶,那我幫你洗洗腳吧。盡管奶奶百般推辭,我還是堅持要做,這是我的心意。
希望我慈愛的奶奶能健康長壽,長長久久。
放學了,我在文具店門口左顧右盼,卻始終沒望見我想的那個人的身影。我心急如焚,但我立刻發現在不遠處有一個熟悉的輪廓。是奶奶!我興高采烈地向她奔去。她微笑著看著我,牽著我的手一起回家去。沒錯,她就是我可親可敬的奶奶。
奶奶今年已經64歲了。滿頭黑發中冒出了幾根白發。雖然她行動有些不便,然而她是咱們家的精神支柱。我從小就在奶奶家長大,我調皮又淘氣,奶奶為了我操碎了心,我一直都在奶奶的照料中茁壯成長,沒有奶奶,就沒有我的今天。
記得有一次晚上,我去上課外班。奶奶在下面等我。當我下來時,冷風呼呼寒風刺骨,奶奶在樓下等了我一個半小時,早已被風吹得瑟瑟發抖,還得了風寒。但她依然微笑著,如春風拂面。感謝您,奶奶,是您春夏秋冬風雨無阻地接送我。感謝您,奶奶,是您每時每刻陪著我,讓我倍感溫馨。感謝您,奶奶!
下雨時,是您給我撐傘。刮風時,是您替我擋風。您在我心中永遠無可替代!
奶奶佝僂著身子。那裹的小腳在可以映出人影的花崗岩地板上一寸一寸地挪動 ,有時還需把重心前傾用手扶著牆,,於是又像個蹣跚學步的嬰兒,手腳並用地從這個房間轉移到另一個房間。你去扶她時,會發現老人的手伸出來牢牢地抓住你,顫動的身體和花白的頭發,讓我想到老人需要更多的幫助和理解。每晚睡前,他就這樣扶著牆走到每個屋子座一會兒。老人是孤寂的。我想,也許她怕就這樣一覺睡過去,再也看不到她的兒孫。似乎怕打擾我們,奶奶非常少說話,但她連我們聚在一起洗臉刷牙時,也要辦個凳子坐在旁邊,慈愛地看著我們。我不敢看她的表情,,我怕看見那小小的滿足後的微笑和更難讀懂的文字。
老人是一本書。我們讀不懂,他們也非常少說給我們聽。我們理解不了他們那種接近死亡的恐懼和孤寂,除非親身經歷——當我們也老時……
也許接近死亡也是一種幸福,不在為身外之物苦苦追尋,非常容易為一點點東西而感動、滿足、哪怕是陽光與空氣……
淚水漣漣,我卻不知為什麽而哭——情不自禁。
緊張的初中生活,帶給我許多壓力,拼著命地做作業,連假期也似乎是為了中考而設立的。
假期的某一天,我一個人坐在奶奶開的書報亭中。說是書報亭,倒不如說是一個小賣部,因為奶奶不但賣報,還賣零零星星的各種小吃,還有孩子們玩的摔炮、拉炮,還有什麼白糖、食鹽,燒酒、啤酒,甚至還有牙膏、牙刷,香煙、冷飲……要說清楚,還真不容易。雖然東西繁雜,但奶奶一個老人家,一個人管理著這爿小店,也自得其樂。
奶奶今年也六十多歲的人了,就快七十人了,但奶奶這干勁,絕對是青年人所不能比的。我試過,看這小店一天,也許出於好奇,一天下來你也會有所收獲,但倘若讓你呆這店裡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甚至更久,沒有周末放假,您會呆得住嗎?奶奶一定呆得住,或許年輕人正是缺少奶奶的這種耐心……
初三了,我就要走到我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向左?向右?還是直走?我想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下定一個決心,付出一份耐心,用心去走人生的每一步。
我們這里住著十幾戶人家,大多數都是老人,只有我的爸爸媽媽都在家。
我的隔壁住著一位老奶奶,他的兒子們都在外地做生意,他快要80歲了,可是身體還很硬朗,一年到頭,出來進去都是她一個人。
老奶奶經濟上沒有什麼問題,困難的是沒有幫手。他畢竟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去買,該做的不能及時做。
媽媽是個人熱心腸的人,每天上班回來,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時給她縫縫洗洗,有時替她買米買鹽。媽媽常對我說:「作為少先隊員,你也應該幫助老奶奶干點活了。」
今天是星期天,我記得老奶奶家還有前兩天換下的衣服沒有洗,我便悄悄的把老奶奶的衣服拿去洗了,然後又悄悄的回到院子里,這時正巧碰上了老奶奶,他對我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真比我的親人還要親啊!我該怎麼感謝你們呢。」
聽了老奶奶的話,我實在有些不好意思,連忙說:「您說到哪裡去了,幫你做點事是應該的,以後,我還要幫你做更多的事呢。」
我從記事時起,我爸就在每年清明時都騎自行車帶我去給我的太爺太奶上墳,後來同時給爺爺奶奶上墳。我深知沒有太爺太奶就沒有我的爺爺奶奶,沒有爺爺奶奶就沒有我的爸爸媽媽,孝敬父母更要敬重我的太爺太奶和爺爺奶奶,這是天理。
雖然在我小時候,爺爺奶奶就離開了我,但是他們對我的愛讓我刻骨銘心。爺爺每天上炕吃飯時,總是抱著我,爸爸給他買的蛋糕,常常給我吃。奶奶經常帶著我和姐姐妹妹到院外的「下坡」去摸房外鑲嵌的花瓷磚玩,那花瓷磚上有葡萄、大桃、蘋果等各種水果,雖然那時吃不起,也大飽眼福。
父母恩重如山,爺爺奶奶的恩比山還高,是爺爺奶奶養育了我的父親,才有我能來到世間。雖然都是長輩,但輩分不同,輩分越高,我越加敬仰,這是天經地義的。
每年去上墳,我總是按輩分依次在碑上扎花,在墳頭壓紙,若修祖墳,我也必須先從祖先開始,這是責無旁貸的,更是人之常情。
我愛我的爺爺奶奶,更愛我的太爺太奶和我的所有長輩,追根溯源,我還無限熱愛人類的祖先,若沒有他們代代相傳,哪會有我的生命誕生。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要感恩的人很多,但我最想感恩的人是我的我的奶奶。
聽爺爺說,在我剛剛出生三個月時,因為媽媽是賓館服務員,所以剛休完產假就去上班了,我只好被我的奶奶看著。當時我還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小嬰兒,我的奶奶總是細心地照顧我,我生病時我的奶奶不厭其煩地給我量體溫,喂葯,不停的擦試我的身體,直到我慢慢進入夢鄉。我7歲時媽媽下崗後去了北京打工,每年回來一次,一切都交給我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把我從一個小嬰兒撫養成一個已經上五年級的小學生。在這十多年成長過程中,不管吃、住、行、學習等事,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都由我的奶奶承擔。如今我的奶奶已經六十多歲的人了,犯有高血壓,我只能幫助我的奶奶拿拿葯,倒倒水。我的奶奶幹活累了,腰酸背痛,我給捶捶背。
我的奶奶,盡管我知道你的恩情我永遠也報答不完,但我今天仍要發自內心對您說一聲:「我的奶奶,您辛苦了,我感謝你!我聽話,決不惹你生氣。」
我有一個慈祥而快樂的奶奶,她整天樂呵呵的。
我的奶奶60多歲了,穿著天藍色的羽絨服、褐色褲子,腳穿一雙黑色皮鞋顯得很精神。烏黑的頭發里偶爾能看到有幾根白發,我知道是為了這個家操勞的。她眼睛大大的,常常用慈善的目光看著我,奶奶有一雙粗糙的手,每天放學奶奶的大手都牽著我的小手,那時給了我溫暖。
奶奶的手掌布滿了老繭,很粗糙,但能做出好多好多我喜歡吃的東西。烙大餅、包粽子、包餃子。當我像餓壞了的小饞貓貪吃著奶奶做的食物時,奶奶總是用手溫柔地摸著我的頭說:「小貓咪呀!慢點吃,別把嘴巴燙了」。當我做錯了事,奶奶會舉起乾瘦的手,這時我就會縮著脖子,咬著嘴唇,閉著眼睛,真害怕奶奶的那五個「枯枝」會落下,砸在我的頭上。可等了好長時間,仍沒有動靜,睜眼一看,奶奶已不知去向。等我小心翼翼地找到奶奶時,奶奶已若無其事地幹家務活。我便很乖地呆在她身旁,也來幫助奶奶干起活來。
我有一個愛我的奶奶,我也很愛我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