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養你的父母你該怎麼對待

養你的父母你該怎麼對待

發布時間:2025-08-28 13:57:31

Ⅰ 兒女應該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很高興你能問這樣的問題,因為只有一個孝順、或者想孝敬父母的人才會問回這些,贊答一個先。
我覺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首先要從小事做起,多體諒父母的辛苦,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
再者就是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少讓父母操心。
第三是盡自己的能力,讓父母過上富足的生活,讓他們辛苦一輩子、養兒女一輩子也衣食無憂。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父母開心,物質補償再多,給錢再多,也比不上讓父母高高興興地生活,安度晚年。
總之,不是幾句話能說得完、說得明白的。不養兒女不知父母恩,父母的恩情是我們報答不完的。但我們要盡力!
加油,為你的孝心付諸行動吧!

Ⅱ 如果父母是傷你最深的人,那麼當他們老了,你會怎麼對待他們

我秉承的就是你養我一小,我養你一老,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也不容易,不管以前他們做了什麼,傷到我們什麼,其實想想我們沒必要去計較,特別是當他們老了,年老體弱,需要我們去照顧的時候,那麼我們應該摒棄前嫌,扛起這個對他們養老的義務和責任,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陪伴,讓他們老有所養,舒心愉快的度過晚年生活,這才是我們晚輩,應盡的孝道和義務,而不是一報還一報,你對我怎樣我就對你怎樣,做些將來年老的時候,自己回憶起來後悔的事情。

父母的養育之恩,深似海,沒有永遠的仇恨,只有感恩,沒有他們,有你的現在???當父母在晚年時期,當然應盡子女的義務而不是拋棄,法律有文明規定!

別說是父母,就是別人傷了你,你也不能忌恨一輩子,該原諒就原諒。

父母是生你養你的人,他不可能在對待子女的問題上完全沒有錯,他可能有一些不當行為或言語傷了你的心,也可能傷得很深。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放在父母身上仍適用。

兒女長大後,翅膀硬了,有本事了。但從對待父母的態度上就可看出品質的高下。當父母老了,需要贍養照顧了,有的當兒女的就推脫責任。但他們道道貌岸然,不直接推脫,只說父母以前怎麼怎麼對不起他們。我們村就有這么個人,胳膊有點傷病,說是父母小時候對他照顧不周摔的,又不及時醫治,落下後遺症。現在父母老了,需贍養了。他直接對父母撂話:活不養,死不葬。還有一例,母親骨折了,需要女兒照顧。她女兒說,小時候你光疼兒子了,讓你兒子照顧你吧。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有這種經驗,所以流傳下一句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因為父母老了,你再找他的不是就是不孝。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要原諒父母的不足,必竟含辛如苦地將你拉扯大,應懂的感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計父母之過錯,當父母老了,要好好孝順,不負養育之恩,同時也是善良之舉。

我個人認為,身為父母不會給兒女多大的傷害,假如有可能就是嘴巴說說,不能當真,記仇,′父母養育之恩,用什麼來謝,老話說,天大地大比不上父母恩情大,還有什麼理由不感恩呢,老了以後都會孝敬他們。

答:遇到這樣的父毌,只能怪自己命苦。盡管滿心不願意管他們。但真不管,又受不了 社會 不知真象人的責怪。他們只知責怪不知你兒時的苦。所以兒時再苦再沒感受到父母的溫暖,他們老了你也得管。這就是道德綁架著你管,沒有辦法的認命吧。

天下沒有哪個父母會去傷害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覺得提主提的這個問題只是你自己的心裡在作怪,事實是不存在的。

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這句話永遠都不過時。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現在的我。就算以前父母傷害過我,或許那時候我不懂事,惹父母傷心難過了。

現在父母老了,不能幹活了,我照樣會孝敬他們,不管以前父母對我怎麼樣,我都不會記恨他們。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心裡會恨他們,但行動上我做不出來,畢竟養育之恩深如海,一百個不情願也得孝敬他們,

因為別無選擇。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父母年紀大了,我們有義務養他們老,無論他們的做法在我們眼裡有多麼不堪,我們要有一顆包容心,因為父母不是一件商品,不喜歡了就可以丟掉,我們沒得選擇,如果我的父母是這種情況,我依然會孝順他們,讓他們享盡天倫之樂,父母在我們才有家,兄弟姊妹的心才不會散。

我看了大部分網友的答復,高贊的基本都是「不對的」,「不 健康 的」,「還是該孝順」的。

也對,也不對。

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這樣的,大家這樣的,所以個體也得這樣。

往往忽略了個體的心理感受。

現在 社會 進步了,孝不一定需要順。

父母也是人,也有局限,也有人性的惡。做了父母,人就忽然偉光正了?

父母這個身份沒有必要去硬戴光環。

做了父母,有了父母身份就代表父母角色扮演得無可挑剔了?

我們也看新聞,那些作天作地的老人,搞得小夫妻離婚收場甚至刀兵相見的,還少了?

個體就不需要重視自身的傷痛和感受了?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念著舊日的傷,就要對父母心懷怨毒,不管不顧。

其實,我們每個人,從開始抱怨父母,正視父母的不足,才能劈開自己成為自由強大生命的荊棘。

題主的朋友,很傷心,很認命,既自憐又被父母和 社會 壓力吞噬。

所以,她不開心,也找不到出路。

我建議最好的路徑是:

1. 停止討價還價 (如果當年,他們是那樣的,就好了……),(如果我是那樣的,父母是不是就會對我好一些……);

2. 正視傷心背後的憤怒,去接納父母真的不好 (不像大多數父母那樣);

3. 接納自己真的在意被父母帶來的傷痛 :不但你非常在意,而且不滿、憤怒、抱怨、傷心、委屈,這都是正常的;

4. 接納他們是父母的事實 :他們是爸爸媽媽,但是他們做得不好,這不是你的錯;

5. 重新整理自己的創傷和人生,正視他們對你人生性格甚至重大選擇的影響,停止自我攻擊 :是我不夠好,所以他們不願意好好愛我;停止抱怨命運;

6. 重新樹立自己的信心和掌控人生的願望 :那和你賺多少錢,在 社會 上有多少認可的成就無關,而是你相信你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人生來平等,生來就有價值。

哪怕今天只洗了幾件衣服,可是那是你的選擇,並且你相信你活得甚好;

7. 減少被父母 情感 綁架,找到自己的位置 :你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他們的女兒。

做到該做的,無需聽從他人指教。

人活著給自己看,很難做到,需要領悟和修煉。

Ⅲ 如果父母是傷你最深的人,那麼當他們老了,你會怎麼對待他們

1. 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父母養育我小,我養父母老。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他們歷經艱辛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也不易。無論他們過去如何傷害我們,我們都不應過於計較。特別是當他們年老體弱、需要我們照顧時,我們應該拋棄前嫌,承擔起贍養他們的責任和義務,在精神和物質上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陪伴,讓他們安享晚年,這是我們應該盡的孝道和義務,而不是一味地報復。
2. 父母的養育之恩,深似海。沒有永遠的仇恨,只有感恩。沒有他們,就沒有你的現在。當父母步入晚年,我們當然應該盡到作為子女的義務,而不是拋棄他們。法律和文明都明確規定了這一點。
3. 別說是父母,即使別人傷害了你,你也不應懷恨在心。有些事情,該原諒就原諒。父母在對待子女的問題上不可能完全沒有錯,他們可能有一些不當的行為或言語傷害了你的心,也可能傷得很深。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父母。
4. 兒女長大後,翅膀硬了,有本事了。但從對待父母的態度上可以看出其品質的高低。當父母年老,需要贍養照顧時,有的兒女就會推脫責任。他們道貌岸然,不直接推脫,只說父母以前如何對不起他們。我們村就有這樣的人,因為小時候受傷,說是父母照顧不周,現在父母老了,他竟然說活不養,死不葬。
5. 實際上,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有這樣的經驗,所以流傳下一句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因為父母老了,你再找他們的不是就是不孝。
6.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應該原諒父母的不足,因為他們含辛茹苦地將我們拉扯大。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計父母的過錯。當父母老了,我們要好好孝順他們,不負他們的養育之恩,這也是一種善良的行為。
7. 我個人認為,作為父母,他們不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傷害。即使有可能,也只是一時的言語,不應記仇。父母養育之恩,用什麼來報答?老話說,天大地大,比不上父母恩情大,還有什麼理由不感恩呢?老了以後,我們都要孝敬他們。
8. 遇到這樣的父母,只能怪自己命苦。雖然心裡不願意管他們,但真的不管,又受不了社會的責怪。他們只知道責怪,不知道你兒時的苦。所以,兒時再苦再沒感受到父母的溫暖,他們老了,你也得管。這就是道德綁架,沒有辦法,只能認命。
9. 天下沒有哪個父母會去傷害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覺得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只是自己的心裡在作怪,事實是不存在的。
10. 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這句話永遠都不過時。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現在的我。即使以前父母傷害過我,或許那時候我不懂事,惹父母傷心難過了。
11. 現在父母老了,不能幹活了,我照樣會孝敬他們。不管以前父母對我怎麼樣,我都不會記恨他們。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12. 心裡可能會恨他們,但行動上我做不出來,畢竟養育之恩深如海,一百個不情願也得孝敬他們,因為別無選擇。
13.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父母年紀大了,我們有義務養他們老。無論他們的做法在我們眼裡有多麼不堪,我們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因為父母不是一件商品,不喜歡了就可以丟掉。我們沒有選擇,如果我的父母是這種情況,我依然會孝順他們,讓他們享盡天倫之樂。父母在我們才有家,兄弟姊妹的心才不會散。
14. 我看了大部分網友的回答,高贊的基本都是「不應該的」,「不健康的」,「還是應該孝順」的。
15. 這也對,也不對。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這樣的,大家都是這樣,所以個體也得這樣。但我們往往忽略了個體的心路歷程感受。
16. 現在社會進步了,孝不一定需要順。
17. 父母也是人,也有局限,也有人性的惡。做了父母,人就忽然偉光正了?
18. 父母這個身份沒有必要去硬戴光環。
19. 做了父母,有了父母身份就代表父母角色扮演得無可挑剔了?
20. 我們也看新聞,那些作天作地的老人,搞得小夫妻離婚收場甚至刀兵相見的,還少了?
21. 個體就不需要重視自身的傷痛和感受了?
22.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念著舊日的傷,就要對父母心懷怨毒,不管不顧。
23. 其實,我們每個人,從開始抱怨父母,正視父母的不足,才能劈開自己成為自由強大生命的荊棘。
24. 題主的朋友,很傷心,很認命,既自憐又被父母和社會壓力吞噬。
25. 所以,她不開心,也找不到出路。
26. 我建議最好的路徑是:
27. 停止討價還價(如果當年,他們是那樣的,就好了……),(如果我是那樣的,父母是不是就會對我好一些……);
28. 正視傷心背後的憤怒,去接納父母真的不好(不像大多數父母那樣);
29. 接納自己真的在意被父母帶來的傷痛:不但你非常在意,而且不滿、憤怒、抱怨、傷心、委屈,這都是正常的;
30. 接納他們是父母的事實:他們是爸爸媽媽,但是他們做得不好,這不是你的錯;
31. 重新整理自己的創傷和人生,正視他們對你人生性格甚至重大選擇的影響,停止自我攻擊:是我不夠好,所以他們不願意好好愛我;停止抱怨命運;
32. 重新樹立自己的信心和掌控人生的願望:那和你賺多少錢,在社會上有多少認可的成就無關,而是你相信你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人生來平等,生來就有價值。
33. 哪怕今天只洗了幾件衣服,可是那是你的選擇,並且你相信你活得很好;
34. 減少被父母情感綁架,找到自己的位置:你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他們的女兒。
35. 做到該做的,無需聽從他人指教。
36. 人活著給自己看,很難做到,需要領悟和修煉。

閱讀全文

與養你的父母你該怎麼對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離退休金調整 瀏覽:947
4層不吉利怎麼又是長壽層呢 瀏覽:371
企業社保退休最新規定2015年 瀏覽:563
重陽節為老人送健康 瀏覽:330
高級職稱教師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8 瀏覽:401
兒童去學體檢查什麼 瀏覽:610
長壽化工醫院招聘 瀏覽:921
17年養老金吉林 瀏覽:299
面對代溝如何與老人交流作文 瀏覽:709
老年大學講課圖片 瀏覽:55
老年大學走出去 瀏覽:482
老年人擦臉用什麼好 瀏覽:721
少兒體檢大概多久 瀏覽:953
社保退休金5年提檔 瀏覽:294
新泰老年人退休社保怎麼認證 瀏覽:271
養生是怎麼養出來的 瀏覽:527
汕頭敬老院怎麼樣 瀏覽:586
為什麼要稱贊父母 瀏覽:620
香港領取老人金要在香港住多久 瀏覽:306
擁有台灣身份證可以享受退休金嗎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