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外打拚,如何與父母打電話
中國有句老話——「報喜不報憂」,因此當我們出門在外時,不論是曾經的家書,還是現今的微信或者電話,我們都會本能的只講好事,不講壞事,為的是不讓父母擔心,為的是孝順。
不過報喜不報憂,真的能讓父母不憂么?我們該如何在電話中與他們溝通呢?
根據不同的行為風格,父母的表現方式不一樣,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四種:
1、掌控型父母
這類父母對兒女的關心就是掌控兒女的一切,言辭顯得強勢而不留情面。在他們身邊時,他們會每天指導兒女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們最喜歡兒女聽話,按照他們的安排生活,如果兒女提出反對意見,他們會表現的霸道和固執。因此,一般會給兒女造成較大的壓力。
當兒女離開身邊,他們也希望了解兒女的一切,知道兒女的學習生活,他們會給兒女提出要求。兒女給他們電話,最好的內容就是他們提出的要求已經達到,並且在他們的替你規劃的路上不斷努力。
當然,作為兒女,這類父母的嚴格管教可能會讓你們壓力山大,但是他們對你們的愛絕對是霸道而強烈的,如果他們知道你受到委屈,肯定會馬上出現在你的身邊,同仇敵愾。他們不一定會說,但是他們一定會做。
所以如果是面對掌控型的父母,打電話的時候多報成績,如果真的需要幫助或者傾述,最好不要啰嗦,直接且簡短的提出需要他們的幫助。
2、炫耀型父母
這類的父母最大的特點就是樂觀主義者,特別愛社交,善於言辭和溝通,經常是人群中的焦點,他們朋友遍天下,所以也希望自己的兒女也同自己一樣。他們是最喜歡將兒女的成就主動講述給其他人聽的父母,因此容易引起他人「不適」。
當兒女離開身邊,他們也能活得很滋潤,不會表現得特別擔心或者依賴兒女。不過如果因此兒女長時間不與他們聯系,他們也會感覺到失落或者孤獨。他們還是非常需要兒女的贊美的。
這類父母藏不住話,只要他們聽到任何你的成就,哪怕只是一小點進步,他們也會將它生動的呈現給其他人。比如並伏明:我孩子今年拿了獎學金;我孩子談了個漂亮的女朋友;我孩子這次回來買到了特價機票;我孩子給我買了一塊絲巾……有時候看到他們高興的表情,甚至會讓你覺得他們就像個孩子。
所以如果面對炫耀型的父母,其實電話中什麼話都可以和他們說,與其說他們是父母,其實他們更像是朋友。雖然可能在認知和學習能力上面會有差異,但是實際他們的人際敏感度很強,強到有些時候也許兒女不太覺得溝通上有代溝。如果和他們說開心的事情,他們會比你更開心;如果和他們說傷心的事情,他們的樂觀積極會幫助你很快走出陰霾。
3、支持型父母
這類父母最大的特點是無私的付出。他們總是表現出溫和,包容,理解的一面,他們基本不會發脾氣,即使有時候外人都覺得兒女過分了,他們還是表示理解。
當兒女離開身邊,他們會非常想念,隔三岔五就會給你打電話,噓寒問暖。他們這個時候最怕聽到的是拒絕和不在乎,那會讓他們倍感受傷。只要兒女表現出一絲對絕告他們的需要和依賴,他們會非常滿足,並會詢問自己能夠做出什麼讓兒女不再沮喪。如果兒女表現的非常需要,這類父母甚至可以立即放下手上的所有事情,出現在他們身邊。
所以如果面對支持型的父母,打電話可以表現出一點點對他們的思念,比如:我想你做的糖醋排骨了;我想和你們打麻將了;我想老爸的二胡了……甚至就是我想你們了,這句話都會讓這類父母感到滿足。當然,面對支持型的父母,如果表現出特別不好的狀態,或者說想要馬上見到他們,說不定他們就會滿足你們的願望,第二天出現廳祥在你們面前。他們的愛如溫暖的泉水,總是在「乾涸」時給予我們活力;他們的關心如港灣,總是讓我們能感到安心。
4、分析型父母
這類父母最大的特點是愛講道理。當兒女向他們傾述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是喜歡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忽視了其實兒女只是需要一句共鳴而已。他們對兒女的愛不是表現在物質上,他們的愛表現在告訴你黑白對錯,教會你世間規則,他們特別喜歡當兒女的「老師」
當兒女離開身邊,他們是非常擔心的。因為這類父母總是會習慣先想事情最壞的一面,因此他們會在你出發前,不斷告訴你這一路上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應對措施。比如:如果遇到小偷,不要硬來,要尋求幫助;做事情不要沖動,要先想清楚;如果高鐵上遇到座霸,記得報警……總是就是芝麻小事都會細細道來。如果你們和他們討論什麼問題,他們一定會從理論到實際都給你詳細分析一遍。
因此,如果面對分析性的父母,如果想讓他們高興,打電話的時候可以主動拋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幫助你分析,他們一定會傾盡全力幫你把各個方面都想一遍。甚至在這次通話後的一段時間,他們都會持續提到這個問題,並詢問最後的結果。當然,如果兒女和他們說了一些開心的事情,他們可能會覺得再接再厲就好。他們特別希望幫助兒女解決問題,也特別希望成為兒女終身的老師。
當我們在外打拚,總是認為與父母越發無法交流,感到我們說的事情他們聽不懂,有時甚至會懷疑他們對我們兒女的愛。因此每當我們給他們打電話,可能講著講著就顯得不耐煩起來,其實遠在家鄉的父母對我們的思念更甚。如何我們能遠在他鄉仍然能讓父母放心、開心,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父母也許不是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人,但一定是這個世界最愛我們的人。如果你不在他們身邊,經常打一打電話,讓他們知道你也很愛他!
B. 總是很抗拒給父母打電話怎麼辦
人們常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作為兒女當與父母離得比較遠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給他們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十分重要的。
所以如果對與父母打個電話比較抗拒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從這個點出發,在微信上給他們打一個視頻電話,讓他們見見你的樣子,不要讓他們太掛念你,不要太擔心你,如果不知道該和他們說些什麼就可以詢問一些他們的情況,比如身體怎麼樣,家裡發生了什麼什麼有趣的事情等等,和父母打電話不一定要你多麼健談,讓他們看看你,讓他們不擔心你其實你就做的很好了。
父母一輩子不容易,將我們拉扯大,現在我們又離他們很遠,也許在母親眼裡我們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需要被人照顧,而我們並不是懵懂無知的小孩子,我們需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狀況,想到他們了就給他們打一個電話吧,說不定在電話那頭,他們正在想念著你,甚至你去給他們打一個電話他們會高興很久。
除了這些還有什麼原因讓你不想和他們打電話呢?這一點就要學會自己反思了,究竟是因為什麼讓自己很抗拒呢?我想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他們畢竟是生你養你的人,到了這個年紀,他們沒有義務再給我們一分錢,而他們總是想把最好的給你,獻出自己的所有,所以多體諒一些他們吧,放下心中的抗拒,試著打個電話過去,我想當你撥通號碼之後,心裡就沒有那種抗拒了,看到父母久違的笑容,你也笑了。
C. 如何讓家人開心
1:認真聽取家人的意見,尊重他們;
2: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兒子就干兒子的事情;
3:家人們都是希望你能好的,努力使自己優秀起來;
4:做一個開心的人,情緒是會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