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黃香故事的感受,50字。
今天,我讀了《黃香的故事》感受很深。
黃香的故事寫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孩名叫黃香。黃香九歲的時候,媽媽去世了,他心中十分悲傷,但懂事的他,不但沒讓爸爸為自己擔心,反而很會關心爸爸。寒冷的冬天,黃香在晚上睡覺前鑽到爸爸的被窩里躺一會兒,把爸爸的被窩暖熱,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炎熱的夏天,黃香就手搖蒲扇,為爸爸驅趕暑熱和蚊子。
當我讀了這篇文章後,黃香對父母的孝心讓我感到十分敬佩。是啊!我們從小就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父母辛苦掙錢就是為了我們吃好、穿好,自己卻省吃儉用。有時晚上還要陪我們做功課,明明困了,但還堅持說自己不困。父母把自己全部精力都給了孩子,我們做子女的也要常常為父母著想。黃香比我們還小,他都能為父母著想,我們也一定能。我們要珍惜今天自己的生活,感激父母、尊重父母和孝敬父母。
現在,我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我們過生的時候,有些人認為這是自己的生日,應該好好玩,好好吃。忽略了父母。其實,這是一種錯誤,在我們生日的時候,是媽媽忍著刀割一般的痛苦把我們生出來,所以在自己生日時,不但要對媽媽說一聲:「媽媽辛苦了!」而且還要端一杯茶水給父母。
孝敬父母不應當只是句空話,而是應體現在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孝敬父母的好品德。當我看到黃香冬天為父親暖床,熱天手搖蒲扇為父親驅趕炎熱和蚊子時,我聯想到了我的父母伺候我外婆的事。那年,我外婆得了癌症,我的母親每天給外婆煎葯、按摩、提水、洗腳、洗澡,我的父親則每天都給外婆做好吃的。街上的人和醫院里醫生、護士、病人都豎起大拇指誇他們是孝子。
我們也應該像黃香那樣孝敬父母,當父母生病時,應端水送葯,多說寬慰話;當父母工作忙時,應自覺打理自己的生活;當父母外出時,應提醒父母多穿衣服,承擔所能的家務活,為父母減輕家務負擔。
照顧父母是我們兒女應盡的職責,我們要感謝父母,孝敬父母,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2. 黃香溫席的故事有什麼
在中國的古書上,有「香九齡,能溫席」的記載。講的是我國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
3. 黃香溫席的故事得到的啟示
2.黃香溫席
昔漢時黃香,江夏人也.年方九歲,知事親之理.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 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卧.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譯文:
過去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是江夏人。當時年正好九歲,很懂事.每次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搭蚊帳,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扇開,讓父母好好睡:至於到了寒冷的冬天,就親自用自己的身體使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讓父母睡得溫暖.於是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啟示
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做人的根本。黃香可以做到孝敬父母,希望大家都向黃香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4. 香九齡,能溫席的具體故事
「香九齡,能溫席」出自宋代王應麟《三字經》,是意思是: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具體故事如下: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人。 他九歲那年,他的母親去世了。 盡管他還很小,但他知道孩子應該孝順父母。 為了照顧父親,黃香在夏天用風扇站在父親的床旁,將枕頭墊子冷卻,將蚊子趕到很遠的地方,然後恭敬地請父親休息。
冬天,當他擔心父親的受凍,他便為父親暖被子。就這樣, 黃香長大後知識淵博,也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受到人們的稱贊和愛戴。
(4)黃香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擴展閱讀
黃香的生平事跡
1、門下孝子
黃香字文強,是江夏安陸人。九歲時他的母親去世,黃香思念至極,致使形容憔悴差點死去,被鄉里人稱贊為孝子。十二歲時,他的事跡被江夏太守劉護聽說,劉護即徵召他到自己府里做官,代理門下孝子的曹吏,十分喜愛、敬重他。
黃香家境清貧,家裡沒有僕人婢女,自己親自操勞家事,盡心奉養長輩。並且廣泛地誦習儒家經典,深求精通道德學術,寫得一手好文章。
2、曉習邊事
永元十二年(100年),東平、清河二地報告稱卿仲遼等人謠言惑眾,此案牽連到近千人。黃香分別據實上奏,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對郡國的疑案,往往從輕處理,愛惜人命,只恐無法做到。他熟習邊防事務,調度軍政,都很適當。
和帝知道他勤勞為國,多次賞賜他,生病時派人慰問,又賜他醫葯。黃香在任內還推薦了不少的賢才,和帝對他十分寵信,輿論都譏諷他得到寵信過了頭。
3、免官病卒
延光元年(122年),黃香升任魏郡太守。魏郡里原有的園田,常常與人分種,一年收獲幾千斛的穀物。
同年,郡中發生了水災,百姓都陷入飢荒的狀況,黃香把自己的俸祿以及得到的賞賜,全分給災民,富豪大族也各自提供義谷,來補公家貸放災民的不足,災民因此獲得保全。 但在不久後,黃香還是因水災被免官。幾個月後,便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