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死後,死者子女稱孤子、哀子或孤哀子是指什麼
舊時兒子死了父親稱孤子,死了母親稱哀子,父母都死了稱孤哀子。
父死稱失估,母死稱失恃,估和恃都是依靠的意思,意思是父母死了失去了依靠。
舊時喪帖書有一定程式,遣詞用句和稱謂都十分考究,父親去世,要寫「正寢」「嚴制」,自稱「孤子」。母親去世,則寫「內寢」、「慈制」,自稱「哀子」。若父母雙亡,自稱「孤哀子」。結尾用詞要按喪服輕重分別寫上「泣血稽顙」、「稽首」、「拉淚」、」拭淚」、「瀉淚」等。
與喪事有關的習俗和忌諱
1、父母死,子女在大門口貼「當大事」,但如果死者的父母尚在,不可貼當大事;父親在,母親死,不可貼當大事。
2、喪事時,幫單上稱他人的名字叫芳名「芳意從草,意思是墳上長草,所以稱芳名,而喜慶時稱別人的名字為鴻名,鴻,音從紅意為喜慶。
3、父母死,守者孝三年叫大牆,守孝一年的叫小牆,父母的喪事期間,不能洗臉、梳頭、喝酒、不得嘻笑打鬧,吃飯時不能坐凳子。小牆期內,外出做客不可做首席。
4、父母老,次年的春聯應用黃色或者藍色的對聯。有的貼一年,有的貼三年。
2. 喪事謝帖中的稱謂
喪葬用語解釋
1、先祖考(妣):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祖父母,如同顯祖考(妣)。
2、先考(妣)、先嚴(慈)、先父(母)、顯考(妣):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父母。
3、先夫: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丈夫。
4.先荊困搜(室)、德配: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妻子。
5.亡兒(女)、故寵兒(愛女):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兒女。
6.故媳: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媳婦。
7.享壽:卒年六十歲以上。
8.享年:卒年三十歲以上。
9.的年:亦用存年,卒年三十歲以下。
10.小斂:以衣襟加於灶晌死者之戶。
11.大斂:死者入棺。
12.孤子:父死,母親健在。
13.哀子:母死,父親健在。
14.孤哀子:父母皆亡,父先母而逝者稱之。
15.成服:大殮次日,在服之人各依服制,分別成服,亦有在殮前成服者。
16.反服:兒死,無孫,父在堂,父反為兒喪持服。
17.稽()顙():遭三年之喪者,居喪拜賓客時,雙膝跪隱尺鋒下,頭額觸地。
18.稽首:叩頭之敬禮。
19.護喪:治喪之家,以知禮能幹之家長或兄弟一人,主持喪事。
20.權厝(措):暫時停放靈柩以待葬。
21.諱():稱已死尊長之名。
22.棘人:父母亡,新喪其(百日)內,孝子自稱(父或母喪時,子自稱「棘人」)
3. 父母沒有死,兒子死了能不能稱呼老先生
一,稱呼誰?可以稱其父為老先生。
二,看年齡,如果其父母百歲以上,其子七八十歲,不知情況的人,稱其子為老先生是可以的。知道其父母都健在的人,是不可稱其子為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