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多數人都是給父母一年多少錢養老
但是現在農村戶口福利待遇越來越好,比如說在我們老家這個地方,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可以到農村信用社領取,100塊錢的福利金,8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領取,300~500之間不等。而且農村現在搞養殖搞種植,國家都會給予相應的補助,所以我在心中一直有這樣的想法,想要回到農村老家去發展。
但目前來看絕對不可能,只有等到自己孩子學習工作相對於穩定之後,再考慮這一步的發展。也許到那個階段,我和我的子女也是這樣的一種狀態,老兩口在農村生活,子女在大城市或者國外發展,所以一切都是未知數。
⑵ 50歲的夫妻,一般都有多少存款,他們都在為養老做准備了嗎
要看是城市,還是農村,以農村普通開庭為例,大多數存款基本為0!!!
一是照顧家庭,很多家裡不是一個孩子,二十多年前比較窮,可能照顧家一年幾千塊錢,但是逐漸增加,以20年為例,平均下來合計也超30萬吧。
二是孩子上學教育,以一個農村孩子的成長路線來看,保守10萬以上。
三是孩子結婚,一般河南現在彩禮基本8.8萬,再加上其它費用等,估計15萬左右。
四是孩子買房首付,基本都是在大城市買房,以河南鄭州為例,房價基本在1.3萬以上,一套100平房子首付就要40萬以上。
其它就不算了,肯定比這更多,但就這些就要100萬左右了,如果在家種地的話,一年收入都沒多少,出去打工也掙不了多少錢,存款都是奢侈。很多人不敢生大病,給兒子付了首付之後,自己干點輕松的活掙點小錢,兩口子養老。
如果孩子沒有還房貸能力,短期內也要資助一些,等孩子好多些了,才能想著養老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定要孝順父母啊,努力讓父母晚年過的舒心,安心,開心。
很榮幸回答樓主的問題。50歲的夫妻有多少存款,這個問題它沒有固定的答案。因為地理位置不同,所做的事也不同。
但是據我所熟悉的農村50歲的夫妻,他們的存款也幾乎不會超過5萬吧。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生在農村,十分了解農村人的一切。農村人靠種田的收入是很微薄的。所以大部分農村人在年輕的時候都選擇外出打工。但是家庭各方面的開支是相當的龐大。首先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人都追求高質量的教學水平,所以現在農村孩子都到縣城裡的學校去讀書,孩子的生活費,輔導費,學費,以及各種資料費也是很大的開支。另外,老年人尤其在醫療方面的開支也是一個很重的負擔。而且,在農村,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學,父母還要給他建房子,娶媳婦。娶媳婦的彩禮,以及買房買車都要父母傾其所有。所以,農村的夫妻到了50歲基本上手裡也沒什麼存款可言。他們也沒什麼
可以為養老做准備的。
以上幾點就是我的個人觀點,大家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每個家庭的固定收入和日常花銷都不同,存款數額可能差別很大。
但我覺得,50歲的夫妻無論有多少存款,都不是用來養老的。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夫妻,如果有子女,應該還未成家。只要子女一日未完婚,父母都不會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
為什麼這么說呢?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衣食住行、上學、考試、工作、交友、買房、結婚甚至養育下一代,中國父母全部都認為是自己的責任。沒把這些事情安排妥當,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問題。
而且中國父母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給孩子。也就是說,孩子到了買房結婚,需要錢的時候,父母大多是有多少給多少,沒有預算。
有20萬的出了20萬,沒給自己留一分,還覺得挺對不起孩子的,要不就把老房子賣了吧,只要孩子過的好,父母租房子住都行。
有100萬的也全給了,還承諾了孩子買房先付個首付,貸款我們還。
有500萬甚至更多的,錢是否全給了不得而知,也不重要了。估計把一生打拚的事業都交權了吧。孩子要是不肯繼承產業,就會懷疑人生,自己努力打拚的目的何在。
(所有數字只是隨便舉個例子,別沒事自己對號入座,扎心扎肺怪難受的。)
說到這里,是想告訴所有孩子,父母操勞一生不容易。你不用拒絕他們的錢,那是他們給你的愛。只是收下一切的同時,別忘了感恩和陪伴就行。
我是農村人,農村情況也較了解。今年我5o多,養2男2女,兒子大都結婚了,小女還在讀大學。說到夫妻倆口存款多少,一句話欠債,現靠夫妻打工為持生活,供小女讀書,己經到了精疲力盡時候,要說養老是無門之談,兒子結婚後各顧各,留下債務由我倆還,而且有一大堆人情要做,。像這情況農村有大部分人,我們只知道日出日落,幹活一天算一天,談什麼養老什麼 旅遊 這些在農村都是放屁之言。說句實話,我的人生活著不如狗,但只在夢中夢到享福,希望人來世投胎八字生正點。
我本是農村出來的,城市發展很快,我家鄉被徵用農轉非了,政府給我們辦了個40、50養老金,土地款都修了安值房,沒錢,靠我與兒子出來掙錢養家,當今 社會 只要肯努力掙錢還是可以吧,包點小工一年掙個幾十萬還行, 社會 發展很好,政策也好,父母每月政府每人發一千多養老金,解決我們後顧之憂,老婆兒媳操家理屋帶孫子,還過幾年會越來越好,存款不是硬指標!
我是城市的,父母今年快五十歲了,存款大概也就十幾萬吧,我也才畢業,2014年之前,父母一直在打工,2014年因為一些事情導致失業,最後父母選擇中年創業,開始賣酒,做了大概一年多吧,經濟效益不太好,虧損了十來萬,也就從去年開始,生意才開始走向正規,希望以後會越來越好吧,另外我父母都有養老保險。
我六十多歲,存款為0,過去有點存款,女兒上學岀國用了部分,結婚買房給了部分,自己買個小房需要用錢,給兩個外孫女存了點教育基金,自己一算沒有一分,裝修小房還要籌錢,但我不後悔,畢竟錢用到了應該用的地方。
我是農民,快40歲了無奈出來打工、供孩子上學,也攢了點錢,大女兒畢業後結婚、買房基本用完了,這幾年又攢了點,女兒又生了一場病,住院三次用去大慨十三、四萬,後續治療大慨還須二、三十萬,已經五十二歲,真不知道以後怎麼過,心中的困惑也只能在這里訴說了。
如果夫妻兩人都是行政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及企業員工,存款都不會太多,一般家庭能存款60萬元至100萬元,就是很會持家過日子的夫妻了,可能大部分家庭能存款50萬元上下就不錯了。一是全國大部分地方工資待遇不高,一般50歲左右的年齡,在縣市級工作的月工資收入水平5000元左右,在地市級工作的月工資收入水平在7000-8000元左右,當然,像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珠三角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等縣市級以上城市工作的月工資收入水平就很高,那是特例。二是50歲左右的夫妻,經濟負擔很重,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要贍養父母、供養孩子上學、應對逐年上漲的購房、醫療支出,能精打細算有點存款,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事。三是50歲左右的夫妻,面臨孩子就業後結婚購房、彩禮及陪嫁等大額支出,及時有點存款,也顯得捉襟見肘,能傾其所有滿足孩子購房首付就不錯了。綜上所述,絕大多數50-60歲的夫妻,是最艱難度日的夫妻群體,面臨著多種生活壓力,著眼於解決目前面臨的生存難題,考慮自己夫妻養老的問題,根本就是有心無力。
哪來的存款?存款都給孩子交首付了。現在就只有靠每月5000元的工資了,節省著花,每月還能存一個人的,假期一場旅行,花乾花凈,再接著存、接著花。退休後領著微薄的養老金也能生存,千萬別生病,生病只能靠那一個孩子了。若生病,最好得那種一頭栽倒氣絕身亡的病,是最好的結局。
⑶ 退休後有多少存款才無憂
一個人的存款多與少直接決定了生活質量,因為當一個人擁有足夠多的存款時,可支配的資金就比較多,自然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是現在物價上漲飛速,大多數人買房後基本存不了多少錢,有不少人到了退休的年齡也沒能攢下足夠多的養老金,以至於讓養老生活沒有保障。⑷ 50歲已經退休且孩子已經成家,有多少存款可以無憂的度過晚年
1、畢竟子女學習、就業、買房、成家,作為普通人很多時候都是要考慮的,所以,大多數人辛勞一生也未必能有多少積蓄,大家一代一代,都是這么過來的。雖然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但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希望子女生活能過好一些不是,都是盡力而為的。
2、所以,很多人退休的時候,只能是小有積蓄,然後還是要靠退休金來生活。現在 社會 壓力這么大,50歲的人,如果身體沒什麼毛病,其實還是很年輕的,現在平均壽命80歲,估計未來可能就是90歲,100歲。因此50歲的人最好還是能找點事情做做。
3、既然題主說安度晚年,那麼前提就是經濟上能做到相對寬裕,這樣的話,如果你的存款利息加上退休金夠你日常生活所用,存款本金不減少,我覺得就足夠你無憂無慮了。
4、其實很多老年人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我們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後,就越來越明白,粗茶淡飯,簡單生活其實對身體 健康 是最好的,錢真是不需要很多,維持基本生活就好了。
生活水平是一個相對的比較,要看每個家庭的對生活標准和心理預期,這就像我們出去就餐吃標准一樣,有幾百的有幾千的還有數萬數十萬的,都能吃飽吃好,但為什麼差之千里呢,不就是一個標准和檔次的問題嘛,養老同樣如此,要看你的生活檔次和標准需求而定。
退休,也不能一概而談的,退休還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國企、普通工人等人員的區別,而且這個差別還是相當巨大的,退休的待遇好壞不止和身份有關,還和職級對應呢。而且相對應的,退休待遇越高的,其醫療保險的基數和標准就越高。
如果是一個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工作人員,且是雙職工的話,那麼即使沒有存款退休生活也無憂,退休工資完全夠消費,而且醫療保險的范圍和額度也更可觀,除非有重大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是一般工人退休,那麼退休工資要少很多,而且這裡面也參次不齊,有些可能僅僅維持生活,對應的醫療保險也差一些。
在當下,一對老年夫婦,排除兒女養老因素,單純自給自足養老,不追求高檔生活品味的話,我認為起碼要有一個在當地保持中游以上水平的退休工資保障和醫療保險,最好還要有不低於十萬元的存款以備不時之需。在一線大城市,還要更高一些。
老人,年齡越大,對生活的標准將會越來越低,但對醫療的要求會越高,吃飯穿衣花不了幾個錢,和醫療比起來九牛一毛,所以有多少存款和工資,都不如有一個好的身體。
我談談我的看法吧:
50歲退休,孩子也成了家,看來題主一切順利,沒有了負擔。接下來就是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了。題主說有多少存款可以安心度過晚年呢?這得看具體情況了,工資按每月3000 4000來說吧,一般退休工資也就這么多吧。
50歲到60歲這段時間腿腳還硬朗,可以拿著退休工資出去旅 旅遊 ,逛逛祖國的大好河山,估計會花不少錢,一般來說工資應該可以夠用。
60歲到70歲,腿腳基本不利索了,尤其是65歲以後,身體每況愈下,出門就不方便了,最好是在家附近跳跳廣場舞,或是去老年活動中心學點琴棋書畫什麼的,讓生活充滿樂趣些。這應該花不了多少錢,除過生活費,每月得存一點防生病住院。
70歲以後,基本進入老年狀態,估計廣場舞也跳不動了,簡單地活動活動胳膊腿就行,因為萬一活動幅度太大傷筋動骨也劃不來。這時候要重在 養生 ,能自理的時候就自己做飯吃,75歲以後估計飯也不想做了,恐怕要麻煩兒女了。這會的工資能省下不少,如果沒有病痛什麼的,錢都給孩子留著吧。
晚年如果不去 旅遊 不去上老年大學什麼的,真的花不了多少錢,因為我婆婆就是一個退休教師,生活特別儉省。她和我公公65歲以後基本都在她的三個兒子家輪流吃住,衣服都是女兒媳婦們給買的,她的退休工資都沒地方花。後來生病住院錢也是兒子們拿的,是比較有福氣的那種老人。
可現在50歲的人就不行了,因為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要省著點花錢,留著以備不時之需,減輕孩子的負擔。
總之,晚年生活只要身體不出毛病不需要太多錢,退休工資足可以養老安度晚年了。
前天下午,正要脫工作服下班,一位50歲的女人,進門就說醫生幫個忙,看看我老公他今天怎麼啦,全身無力。來到她家裡,見到她老公,這不就是鎮上有名的廚師李師付嗎?只有一年多不曾見面,怎麼成了這樣,面色蒼白,全身浮腫,呼吸困難,最後建議轉上級醫院治療。在等車的這段時間,他老婆說其實在前年,老公在大醫院住院治療檢查過,是腎病。兒子幾年前就結婚了,並且住在外地全款的房子,自己的手中還有幾萬的存款。本來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想不到他還只有50多歲,哎!這那麼得了。
按目前的退休制度,50歲的女同志大部分是退了。至於男同胞,呵,呵呵呵,身體 健康 至少還要工作十年,當然也有提前退的特殊情況。孩子結婚了,要多少存款可以無憂地度過晚年呢。肯定是越多越好,這個多不是想多就能多滴!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退休金除了日常開支,一年是存不了多少。想攢點,還可以打工。50歲的農民朋友,他們沒有退休金,這個時候可能忙的汗留夾背,晚年的生活沒時間考慮。
那到底需要多少存款呢?50歲有退休金,身體好一分錢都可以不要。如果差嘛,再多也是枉然,活著有點受罪的感覺,所以人要珍惜身體,珍愛生命。孩子成家了,存款是節省下來滴!存款不論多少,可能就是將來自己的救命錢,得好好地存著和保管。有時並不是兒女不孝,他們正管著自己的兒女,分身乏術。當然有存款,懂事的兒女有困難了,也應該幫幫他們。
50歲退休,身體好,心態好,兒女孝順,沒存款同樣可以無憂地度過晚年!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
50歲到了知天命的日子,基本上這時候應該是知道自己的命運是什麼樣子了。所以怎麼走下去心裡應該有數了。
這個年紀,最重要的不是錢,而是心態。這個年紀一般情況下,工作了二三十年了,積蓄肯定是有一點的。同時也一定有了退休金的。好一點的每個月六七千是有的。這樣的情況,應該算不錯了。畢竟退休了有基本的醫療保障,每個月也沒有什麼大的開銷了。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跳跳舞,下下棋,到處 旅遊 、逛街什麼的。生活沒有什麼壓力了。
畢竟孩子已經成家了,如果要看晚年過得怎麼樣,就要看老人的心態如何了。同樣一件事,如果老人的心態不同,那結果就是不同的。比如說,就拿孩子買沒買房子這件事來說,如果孩子沒買房子,那負責的老人或許會幫孩子想辦法。但那些不負責的老人或許就不一樣了,他們肯定想自己把孩子養大了,已經成家了,孩子的房子跟自己沒關系了。到時候,有本事了就買大房子,沒本事了就租房子。自己存的錢那是自己養老的,誰也別想動。
這就是心態不一樣產生的結果不同。
如果說真的要問退休人員有多少錢可以安享晚年,那隻要他還有基本的醫療保障,他每個月有退休工資,那基本上來說,不得大病就沒問題。小病小感冒什麼的都不礙事。他都能很好地生活,每個月 旅遊 、買點好衣服什麼的都是可以的。
但是,一碰到特別大的病,那就麻煩了,輕的讓一家人都折騰,重的可能會傾家盪產的。所以這也沒定數。
不過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心態吧,大家說呢?
每個人的生活品質追求不同,所需存款度也不一樣。
一:相對於大眾老百姓來講,每月有二三千退休金,基本能滿足生活,手中有十萬左右的存款,可以應付突發狀況。前提是自己平時不能四處旅行遊玩,只能呆在自己所在城市。
二:對於喜歡 旅遊 美食 ,愛美的退休老人來說,如果退休工資高,至少有五十萬的存款才能滿足自己四處吃喝玩樂,出門旅行一次,至少要化一二千,做個美容按摩一次至少要一百元一次,這些開銷完全可以用存款的利息來支付一部分,工資貼補上一年也夠了。
三:至於高消費,那上百上千的存款了。
所以,自己生活水平所需求不同,存款多少也不一樣。
就如我自己一樣,如果我手裡沒有幾十萬的存款,光靠三千多元的退休金,根本沒條件去避暑啊,四處 旅遊 ,去品嘗 美食 等。所以,大家趁年輕,努力工作,多賺錢,老了慢慢享受,至於兒女,那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保重好身體,不給他們添麻煩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
50歲,按現在的說法還算不上是老年人。我覺得你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是也不能把自己就放任到廣場和超市裡面去。
如果你現在經濟允許,孩子不需要你幫忙,就完全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什麼的。前半輩子,年輕的時候沒有好的物質條件,接著又為了老人孩子拼搏半生。自此以後的日子,或許才是真正為自己而活。
確定好了怎麼過,再說錢的事吧。錢多錢少的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不一而論,有太多的因素影響它。如果,你有穩定的退休金,那就愛幹嘛幹嘛。如果,你想干愛乾的事,又怕錢花多了影響以後的生活,那就從實際出發再考慮考慮,先從小的做起。
不管怎樣吧,基本的大病保險醫療保險都有的話,就是生病住院了也不會在金錢上太拖累兒女。身邊留著幾十萬應急也可以,頂多就和孩子們說,這些錢花光了病治好了是我的福氣,治不好是我的命,我認。
活在當下,三思後行,這些做法都是對的,具體還要從自己實際出發。
祝你一切都好。
50歲退休的,親戚朋友真的很多。我家有個親戚50歲退休的,一雙兒女都成家立業了,在家看了幾年孫子,現在孫子上學了。兒女的家庭條件都很好,也都有穩定的工作,工資收入也很高,生活得很幸福,不用父母操心。而且經常回來看望父母 ,每次回來都給父母一些錢,讓父母趁著腿腳利索,到外面去 旅遊 ,開開心心的過好,退休後的生活,心情好有益 健康 ,並且說父母身體 健康 最重要的。
這一雙兒女真孝敬父母啊!因為兒女經常給父母錢,所以父母的退休金,大多數都存入銀行,花的不多。這樣退休後的晚年生活,我覺得就是無憂的,不用操心,心裡無憂就開心,心情好就 健康 ,晚年生活就幸福!
50歲退休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無憂,過好晚年生活。這真的不好說,如果有一定的存款,就是人們常說的過河錢,每月的利息收入能保證基本生活質量,晚年生活應該就無憂無慮的,開心快樂過好每一天!
五十歲就退休在家,證明題主應該是女的,按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大概是76歲來計算,題主大概有26年的晚年生活,究竟需要多少錢才可以安享晚年,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第一,孩子已經成家,且不需要我們擔憂的情況下,老人家吃飯已經不需要大魚大肉,也不需要照顧家庭,這種情況下需要的生活支出是非常低的,現在全國的平均退休金大概是2500一個月,而且每年還有百分之五的增幅,26年下來大概需要150萬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夠一個沒什麼需求的老人生活了。
第二,老人身體不好,需要經常跑醫院或者請人照顧生活起居,這些都需要比較大的金錢支出,按照在一個三線城市生活,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的父母需要請人照顧,這樣的老人起碼要有一萬塊左右的退休金才能維持晚年生活了,26年下來就算物價不變的情況下都需要300萬以上的支出,確實是一項不少的支出,好多人打工一輩子也不一定存到這么多錢,這時候就要得靠子女幫襯一下了。
所以說,身體 健康 就是最大的財富,人到老年最怕的就是跑醫院,好多人一身打工的積蓄都是花在最後住院的這段時間里,所以安享晚年不是靠金錢多少來衡量的,而且看我們身體 健康 ,兒孫幸福,子女孝順,一家人開開心心就足夠了。
人的一生,不知為何,煩事太多,所以,人世叫凡塵,五十歲退休,孩子成家,只要無病無痛,不花大錢,有退休工資就可以了,但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要安度晚年,幸福過一生,影響因素太多了!第一,就是有存款,普通職工,平時花銷靠工資,積累不多,往多里說,就幾十萬,現在 社會 ,物價上漲,紙幣貶值,投資不敢,存銀行情況不大,所以,放開心情,好好生活,身體好比什麼都好。第二,無憂度晚年,還要有兒女孝順,孫子學習好,雖然說兒女自有兒女福,但老人關心後代成長,是天性使然,兒女家庭和睦,孝敬父母,老人才能無憂無慮生活,五十歲肯定靠子女貼身照看的情況少,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開開心心生活!第三,如果子女不孝,你有點錢,子女始終惦記著,天天給你尋麻煩,那你還安度什麼晚年,天天懊糟,麻煩不斷。所以,考慮不要太多,放開心情,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旅遊 、打球、跳舞等,也可以,學做一些怡情養性的事,寫書法、繪畫、寫一些文字,練習腦力,防止老年痴呆!世界很美麗,時間有限,好好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