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有哪些感謝父母的詩

有哪些感謝父母的詩

發布時間:2023-04-05 07:50:42

⑴ 感恩父母的古詩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感恩父母的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慧尺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州粗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前跡高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11、《雙鳳行壽李裕之秀才父母》明代倪岳

金烏刷羽扶桑曉,蜃閣龍樓海天杳。眼中指點望蓬萊,波心一點青山小。

蓬萊壽翁須發蒼,霞裾獨速搖璚璫。手持雲笈控朱鶴,來訪李耳長生堂。

為言仙李蟠根久,丹實輪囷大於斗。上有高巢雙鳳凰,相對如賓復如友。

老雄文採光陸離,朝陽噦噦呼其雌。並飲瑤池飽玉液,聯步瑤階餐玉芝。

莫道春流綠如剪,已見蓬萊水清淺。莫道蟠桃幾度花,不把繁華掛雙眼。

閑來共憩丹山梧,夢游圓嶠仍方壺。逍遙忘卻老將至,慰意更有二靈雛。

大雛已負沖霄志,覽德將為太平瑞。小雛羽翼亦已成,相逐相隨閱清世。

壽翁語罷呼麴生,冰弦醉弄南薰聲。夜涼如洗不知暑,寶婺正映弧南明。

忽傳翁姥佳期共,泥椷擬致長生頌。仙軿望盡鶴飛遙,聊向尊前詠雙鳳。

⑵ 感恩父母的經典詩句

感恩父母的經典詩句如下:

一、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二、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正肆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李毓秀《弟子規》

三、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

十一、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勸報親恩篇》

十二、母親是沒有什麼東侍清舉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⑶ 感恩父母的詩句

詩句如下:
1、《蓼莪》——先秦佚名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2、《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譯文: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還有什麼事情值得追求呢?
3、《遊子吟》——唐孟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釋義: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4、《古別離》唐代:孟郊欲別牽郎衣,_今到何處?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釋義:臨近分別的時候牽者支付的衣服問道:這次你到哪兒去?我不會責怪你回來遲了,你千萬不要到臨邛那裡去。

⑷ 感恩父母的古詩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感恩父母的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恩父母的古詩1

1、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2、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3、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4、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5、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6、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7、父之美德,兒之遺產。

8、人生在世記恩情,父母恩情似海深。

9、歸期豈爛漫,別意終感激。——《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10、頃刻轉輪歸去,念感激天意。——《惜奴嬌·樓起霄宮里》

11、慈母愛子,非為報也。——劉安

12、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1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

14、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15、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16、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17、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韓愈

18、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19、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

2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21、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22、令人感激坐流涕,銹澀短刀何足雲。

2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24、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清黃景仁《別老母》

25、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唐代白居易《慈烏夜啼》

感恩父母的古詩2

《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感恩父母的古詩3

一、《歲暮到家》

【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二、《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慈母愛》

【(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四、《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五、《紙船——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六、《母別子》

【(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

白日無光哭聲苦。

迎新棄舊未足悲,

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

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

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

母不失雛雄伴雌。

七、《思母》

【輿恭】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八、《憶母》

【倪瑞璿】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感恩父母的古詩4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⑸ 感謝父母的詩

感謝父母的詩有如下這些: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萬愛干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慈烏嫌磨運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唐代白居易《慈烏夜啼》游槐

⑹ 感恩父母的經典詩句 關於表達感恩父母的經典詩句

1、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3、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5、蠶絲吐盡春未老,燭淚成灰秋更稠。

6、吃水不忘挖井人。

7、春蠶到死絲方盡,蠟句成灰淚始干。

8、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9、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0、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11、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12、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13、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做高長。

14、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15、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

1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7、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18、父純轎尺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帆肢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19、父母在,不遠游。

20、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⑺ 感謝父母的詩句

感謝父母的詩句如下:

1、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3、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9、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痴笑令人嗟。

10、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⑻ 感恩父母的經典詩句

感恩父母的經典詩句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詩句吧,詩句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那什麼樣的詩句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感恩父母的經典詩句,歡迎閱讀與收藏。

1、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2、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蔣士銓《歲暮到家》

3、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4、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5、白發時時脫,青山處處同。人行千里外,書到五湖東。——袁凱《寄家書》

6、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遊子吟/迎母漂上作》

7、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杜甫《石壕吏》

8、虎為百獸尊,罔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汪廣洋《畫虎》

9、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10、鵝乳養雛遺在水,魚心想子變成鱗。——白居易《禽蟲十二章》

11、陽烏有二類,嘴白者名慈。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元稹《大觜烏》

1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遊子吟》

13、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14、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閑。——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15、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蔡文姬《悲憤詩》

16、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蔣士銓《歲暮到家》

17、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古從軍》

18、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19、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詩經》

20、流鶯子母飛上林,仙鶴雌雄唳明月。——李紳《悲善才》

21、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貫休《行路難》

22、憶昔當殘臘,還家雪正飛。三年無一字,不忍見鴻歸。——周玉如《憶父》

23、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4、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為啼。——孟郊《堯歌》

25、父子同時捷,君王畫陣看。——賈島《贈王將軍》

26、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蓼莪》

27、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鹿門攜不遂,雁足系難期。——杜甫《遣興》

2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蓼莪》

29、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蔣士銓《歲暮到家》

30、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孟郊《遊子》

31、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32、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33、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陶淵明《擬輓歌辭三首》

34、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35、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倪瑞《憶母》

36、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與恭《思母》

37、莫愁父母少黃金,天下風塵兒亦得。——杜甫《錦樹行》

38、頻將思母淚,早暮灑湘陰。極目江天遠,白雲何處深。——錢淑生《憶母》

39、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痴笑令人嗟。——盧仝《示添丁》

40、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41、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42、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歐陽修《畫地學書》

43、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44、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徐熙《勸孝歌》

45、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孟郊《遊子》

46、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贈母親的詩》

47、遠天明月出,照此誰家樓。上有羅衣裳,涼風吹不休。——於武陵《高樓》

48、頻動橫波嗔阿母,等閑教見小兒郎。——元稹《鶯鶯詩》

49、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詩經》

50、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51、與子骨肉親,願言長相隨。況離父母傍,從我學書詩。——張籍《別段生》

5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3、父子熙熙,相寧以嬉。——柳宗元《貞符》

54、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55、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杜甫《無家別》

56、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白居易《母別子》

57、得食將哺母,飢腸不自充。——白居易《和《大嘴烏》》

58、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59、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杜甫《新安吏》

60、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杜甫《贈衛八處士》

61、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白居易《鳥》

62、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慈禧《贈母親的詩》

6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____黃景仁《別老母》

64、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蔡文姬《悲憤詩》

65、聖德至深兮,[[如淵;生類仲猓脛淙弧——元結《補樂歌十首·九淵》

66、人來唯仰乳,母抱未知慈。——孟郊《子慶詩》

67、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王安石《十五》

68、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徐熙《勸孝歌》

69、恐有無母雛,飢寒日啾啾。——杜甫《鳳凰台》

70、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71、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袁凱《京師得家書》

72、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呂不韋《父善游》

73、豈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蘇軾《胡完夫母周夫人輓詞》

74、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圖·其一》

75、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王冕《墨萱圖》

76、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李白《豫章行》

77、慈母憂疾疹,室家念棲萊。——劉長卿《北游酬孟雲卿見寄》

78、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孟郊《遊子》

79、知得雉子高蜚止,黃鵠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雉子斑》

80、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81、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82、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元稹《估客樂》

83、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李商隱《送母回鄉》

84、歸雁空將信,寒梅又過花。恐添慈母淚,不敢說思家。——陳世《寄家書》

85、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86、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87、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韓愈《謝自然詩》

88、母生眾兒,有母憐之。獨無母憐,兒寧不悲。——韓愈《琴操十首·履霜操》

89、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杜甫《新婚別》

9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91、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王安石《將母》

92、飛蚊盡逐南風去,父子燈前共讀書。——仇遠《十詠·樹隔殘鍾遠欲無》

93、消遣又來緣爾母,夜深和淚有經聲。——元稹《哭子十首》

94、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白居易《慈烏夜啼》

95、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96、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97、親莫如父子,遠莫如蠻夷。蠻夷和亦至,父子失須離。——邵雍《莫如吟》

98、蟻王化飯為臣妾,蜾母偷蟲作子孫。——白居易《禽蟲十二章》

99、慈母抱兒怕入席,那暇更護雞窠雛。——韓愈《射訓狐》

100、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101、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102、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水夫謠》

103、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104、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杜甫《遣興》

105、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06、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107、伯奇掇蜂賢父逐,曾參殺人慈母疑。——李端《雜歌》

108、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109、襦砧動地,父母歌。——貫休《上孫使君》

110、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歐陽修《畫地學書》

111、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詩經》

112、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錢《巡衣錦軍制還鄉歌》

113、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李商隱《瑤池》

114、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遊子吟》

115、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杜甫《前出塞九首》

116、啁啾鳥恐鷹起,流散人歸父母來。——賈島《頌德上賈常侍》

117、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百憂集行》

118、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迎母漂上作》

119、未讀書中語,憂懷已覺寬。燈前看封篋,題字有平安。——高啟《得家書》

⑼ 感恩父母的古詩20首

感恩父母的古詩20首如下:

1、《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古詩

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其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

⑽ 感恩父母的古詩文有哪些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1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別老母 黃景仁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西上辭母墳 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鳳棲梧/蝶戀花 廖行之
吾母慈祥膺上壽.福庇吾家,近世真希有.丘嫂今年逾六九.康寧可嗣吾慈母.我願慈闈多福厚.更祝遐齡,與母齊長久.鸞誥聯翩雙命婦.華堂千歲長生酒.
謝五開府番羅襖 黃庭堅
疊送香羅淺色衣,著來春色入書帷.
到家慈母驚相問,為說王孫脫贈時.
初望淮山 黃庭堅
風裘雪帽別家林,紫燕黃鸝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祿意,一年慈母望歸心.
勞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見夕陽三徑里,亂蟬嘶罷柳陰陰.
寄張仲謀 黃庭堅
好在張公子,清秋應苦吟.
衣穿慈母線,囊罄旅人金.
早晚辭天闕,歸來慰陸沈.
黃花一樽酒,期與爾同斟.
墨萱圖 其一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哭母詩 瞿秋白
親到貧時不算親,藍衫添得新淚痕.
飢寒此日無人問,落上靈前愛子身.
四言詩·祭母文 毛澤東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餘三,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間萬萬,皆傷心史.
不忍卒書,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只有兩端:
一則盛德,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遠近親疏,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皆有條理.
頭腦精密,擘理分情.
事無遺算,物無遁形.
潔凈之風,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身心表裡.
五德犖犖,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綱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以此為卓.
天乎人歟,傾地一角.
次則兒輩,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黃.
病時攬手,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各務為良.
又次所懷,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或多勞瘁.
大小親疏,均待報齎.
總茲所述,盛德所輝.
必秉悃忱,則效不違.
致於所恨,必補遺缺.
念茲在茲,此心不越.
養育深恩,春輝朝靄.
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母終未死.
軀殼雖隳,靈則萬古.
有生一日,皆報恩時.
有生一日,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時則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淺.
此時家奠,盡此一觴.
後有言陳,與日俱長.
「燕詩示劉叟」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送母回鄉》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誰氏子》選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王安石《十五》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蔣士銓《歲暮到家》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輿恭《思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倪瑞璿《憶母》

閱讀全文

與有哪些感謝父母的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高壓150是否需要喝降壓葯 瀏覽:706
馬群的銀城郡頤老年公寓 瀏覽:836
養老保險每年能交多少錢 瀏覽:796
年輕人沒有錢怎麼養老 瀏覽:862
重陽節敬老院里好熱鬧 瀏覽:52
石河街道敬老院 瀏覽:506
養老院招收什麼人 瀏覽:49
重慶西站到長壽怎麼坐公交車 瀏覽:850
普通人怎麼吃比較養生 瀏覽:708
續費養老保險要帶什麼 瀏覽:931
全身體檢體檢什麼項目 瀏覽:438
抗疫典型孝順 瀏覽:890
人不在了養老金 瀏覽:703
60歲的老人心悶心疼 瀏覽:937
職工養老保險提供哪些保障 瀏覽:698
青少年如何減少與父母發生沖突 瀏覽:690
為重陽節擬寫一條主題詞 瀏覽:724
80歲胃癌切除手術嗎 瀏覽:867
晶元最長壽命是多少年 瀏覽:688
會興敬老院收費嗎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