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李詠父母如何

李詠父母如何

發布時間:2023-04-03 20:10:13

Ⅰ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李詠的父親是誰

李詠的父親是:李堡:祖籍陝西,十幾歲時參加新疆建設兵團,從此在新疆紮下了根,育有倆女一子。
1987年9月,李詠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父子倆坐火車千里迢迢趕到北京。辦完入學手續後,父親甚至沒來得及坐下喝杯水,就匆匆返回了。
1991年,李詠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順利進了中央電視台。從不沾酒的父親為此高興得大醉了一回!
牢記著父親的囑托,李詠對工作兢兢業業,半年後又被調回了央視。
1998年央視推出了一台娛樂節目《幸運52》。這台節目成就了李詠。

成名之後,李詠便將父母從新疆接到北京跟自己一起生活。然而,父子倆的關系有時候就如同刺蝟之間的關系――當保持一定距離時,相互牽掛,相互依戀;而太接近時,卻又會相互傷害……
父親老挑刺,李詠覺得很難堪,父親認真地說:「你怎麼這么不虛心呢?這樣的錯誤哪叫『樂子』,這不是『娛樂』,而是『愚樂』!」
李詠覺得,每當他處於人生低潮時,父親總是最關心自己的人;而當他小有成就時,也是父親及時提醒,以免自己忘乎所以。他是天下最好的父親啊!

Ⅱ 李詠去世3年,七旬父母至今都沒給他掃墓,背後原因是什麼

2017年5月,李詠被查出患有喉癌,一紙確診單猶如晴天霹靂一樣,降落在了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女兒還未成年,父母親已經老去,作為全家頂樑柱的李詠不願相信這件事是真的。舞台上那個嘻嘻哈哈樂觀開朗的主持人,瞬間被無助和驚慌失措的情緒包圍,沒想到,這個時候第一個堅強起來的是哈文。

七旬父母至今都沒給他掃墓背後原因是什麼?李詠被葬在紐約一處墓地,去世前都沒有與父母見上最後一面,這是兩代人無法彌補的遺憾。兒子去世後,李堡和老伴病倒了,兩個女兒來北京陪伴父母,給予老兩口精神和生活的慰藉。一個星期後,李堡和老伴出院了,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讓他們鬱郁寡歡。

但他選擇獨自去面對,沒有告訴任何人,低調低調再低調,我對李詠很是敬佩,得知他去世的消息,非常突然,因為之前沒有任何媒體報道過他生病。李哥走了,走的那麼匆忙,令人惋惜悲哀。

Ⅲ 李詠去世3年,父母至今不去掃墓,妻子哈文和誰官宣獲祝福

據中國廣播主持人網路報道,李詠患有喉癌,並去世界著名的醫療機構梅奧診所就診。

確診患癌

不知不覺地,李勇已經死了三年了,法圖邁和郝文有了新的生活。不久前,哈林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她貼出了一張自己在跑步機上跑步的健康照片,官方宣布她已成為一名健身達人的消息。她似乎也想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網友們也留言祝福他們,盡管哈林和他的女兒不再想念李勇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已經忘記了他。這對死者來說是最好的安慰,不是嗎?

Ⅳ 真性情的哈文:李詠逝世3年後,她依舊將公婆當親生爸媽

2018年,李詠逝世的消息曝光,人們紛紛表達出對他的哀思,可惜這一切都為時已晚。

早在兩年以前,一條控訴李詠的微博,使得人們將矛頭紛紛指向這位央視主持人。這條微博的大概意思是,李詠在國內賺夠了錢,所以跑到美國頤養天年。

一時間,李詠被網友們口誅筆伐,與他一起承擔罵名的,還有妻子哈文和女兒法圖麥。

逝者已逝,李詠已經離開3年多了,這段時間里,妻子哈文卻背負傷痛,不僅要照顧年幼的女兒,還承擔起了贍養老人的義務。

她曾向李詠的父母表示,就算李詠已經離開人世,她也依舊是李家的本分兒媳穗蠢。

1. 央視名嘴背後的女人

哈文的父親哈金傑是土生土長的遼寧本溪人,在本溪稅務局工作。

1969年,哈金傑調到寧夏青銅峽縣擔任縣委書記,幾個月以後哈文在這里出生。

哈文從小成績優異,是家裡的掌上明珠,18歲那年考上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與從烏魯木齊來的李詠,成了同班同學。

哈文熱情豪放,融合了東北女人的直爽和寧夏女人的純真,在美女如雲的中傳,她雖然算不上美女,卻深深吸引了李詠。

面對如此優秀的李詠,哈文沒有拒絕,兩人很快確立了戀愛關系。

很多校園情侶畢業以後,都會因為距離問題分手,哈文卻不這么想。她認為,兩個人既然選擇在一起,就要趕上彼此的腳步,於是把進入央視確立為自己的目標。

從1993年開始,哈文重返中傳進修雙學位,終於在1995年畢業以後,順利進入了央視,和李詠成了同事。

從1996年開始,哈文執導過「3·15特別節目」、《幸運52》和《非常6+1》,還擔任過2013年央視春晚的導演。

這一年,哈文獲得了「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的稱號,但她認為學無止境,於是辭去央視的工作,返回中傳攻讀博士。

哈文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人生價值,也得到了李詠家人的認可。早在猜悔陪1992年時,哈文和李詠的戀愛關系,曾遭到了李詠父母的反對。

李詠的父母認為,哈文出生在幹部家庭,肯定是個嬌生慣養的小公主,日後和李詠在生活生一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婚姻肯定無法長久。

哈文第一次與公婆見面,表現得落落大方,給人一種很獨立的感覺。

李詠的兩個姐姐十分喜歡哈文,母親卻說:「第一次見公婆,哪有不收著的,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可說不準。」

李詠勸道:「媽,哈文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們將來一定會好好孝順您的。」

看到兒子如此堅決,李詠的父母最終妥協,兩人在1992年9月26日登記結婚。

那時候兩人剛畢業,手裡沒什麼積蓄,李詠總覺得對哈文十分虧欠,哈文卻勸李詠:「我看到了你的真心和決心,婚禮只是個形式,等咱們日子過好了再補辦就是了。」

2. 孝順公婆的好媳婦

1996年李詠與哈文拍了結婚照,雖然工作繁忙聚少離多,但他們為事業獻身的精神卻不謀而合。

平時工作比較忙,兩人從未考慮過要孩子的問題,甚至一度達成協議要做丁克。

雙方父母一直在催促他們,實在被逼無奈,李詠不小心將他們要做丁克的打算講了出來。

李詠的父母聽到這個消息,迅速趕到北京,哈文聽到公婆要來特意請了一天假,早早去到車站等候他們。

見到公婆哈文笑臉相迎,他們卻拉著臉一句話不說,到了家裡婆婆才問她:「聽說你們不打算要孩子?」

哈文的笑容凝固在臉上,婆婆接著說:「李詠是我們家唯一的兒子,你真的忍心讓我們李家後繼無人?」

哈文安慰道:「我們工作有些忙,打算過兩年再要孩子。」

婆婆告訴哈文,希望能盡快抱上孫子,年紀大了生孩子對她身體也不好。

在婆婆的勸說下,哈文重新思考了關於孩子的問題,她跟李詠說:「當初是咱們考慮不周,沒顧慮到父母的感受。」

在哈文的勸說下,夫妻二人正式跟父母交了心,告訴他們確實是年紀輕考慮不周,讓他們放心。

李詠的母親感動到眼淚流下來:「你前衫們理解我們,當初我們反對你們結婚實在是不應該,你是我們李家的好媳婦。」

哈文的眼眶濕潤了,她告訴公婆,一定會照顧好李詠,好好孝順他們,盡快要孩子。

公婆在北京待了三天就走了,哈文塞給婆婆兩千塊錢,婆婆推脫說不缺錢,哈文告訴她:「媽您買點好吃的養好身子,將來指望您幫我看孩子呢。」

婆婆心裡樂開了花,每月發工資的時候,哈文總是先給婆婆寄一兩千塊錢過去。

她跟婆婆說:「我們倆手頭寬裕些了,我爸有退休金不用我操心,這些錢我們用不上,你和爸萬一有用錢的地方。」

有時候哈文還會囑咐李詠去做,這樣能體現他的孝心,既讓公婆高興,也成全了丈夫的名聲。

哈文則給公婆寄一些冬天的衣物過去,既溫暖了公婆的身體,更溫暖了他們的心。

2002年,女兒法麥圖·李出生,家庭更加完整,公公婆婆也樂開了花。

為了讓老人更加高興,哈文乾脆把他們接到北京來,一家五口其樂融融。雖然哈文工作比較忙,但還是承擔了大部分家務,很少讓婆婆動手。

在北京有著較好的醫療條件,在哈文的幫助下,公公和婆婆都治好了舊疾。

法麥圖·李去幼兒園的年紀,婆婆覺得隔代教育觀念差很多,所以辭別了李詠夫婦,回到烏魯木齊老家。

哈文依依不捨送別他們,臨走時還安慰婆婆一定會照顧好父女倆,讓他們放心。

可哈文沒能實現自己的諾言,李詠因為癌症在美國病逝,甚至臨走前老兩口都沒能見他一眼。

3. 李家的本分兒媳

2017年,李詠感覺身體不適,猜想可能是做主持工作導致用嗓過度,所以沒太在意。

可當李詠在醫院檢查出喉癌時,哈文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她一直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並且堅信李詠一定能好起來的。

李詠告訴哈文,美國有著更好的醫療技術,不如咱們一起去美國做治療。

哈文覺得有道理,於是和李詠坐上了去美國的飛機。

然而這只不過是李詠的借口,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想見到在美國讀書的女兒,一家人享受最後的天倫之樂。

李詠讓哈文不要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怕他們傷心過度會出什麼意外。

哈文雖然事業有成,年紀輕輕就受到業界肯定,然而她只是個女人,面對日漸消瘦的丈夫,除了強撐著精神,也做不了什麼。

哈文沒日沒夜地守在病床前,可她等來的不是奇跡,而是丈夫病逝的消息。

李詠的兩個姐姐見過他最後一面,李詠便匆匆撒手人寰,留下年邁的父母和孤兒寡母。

哈文傷心欲絕,可她不能不管女兒,也不能不管年邁的親生父母,以及剛剛失去了一個兒子的公婆。

料理完李詠的後事,哈文過兩天就給公婆打一次電話,每個月都會照常給他們打錢。

幾個月以後,哈文帶著女兒去看望公婆,一進門她叫了一聲「爸媽」,然後就抱著婆婆痛哭,再說不出一句話來。

半晌她才停止了傷心,安慰公婆說:「爸媽,李詠雖然不在了,我一定連他那份加倍孝敬你們,我也永遠不會忘了他,忘了你們的。」

婆婆緊緊抱著哈文:「我們李家有你這樣的兒媳婦,是我們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親人的逝去給了哈文和公婆巨大的傷害,可生活還要繼續,於是她帶著女兒回到美國,繼續讀書。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女兒身上,她不希望女兒缺失父愛,變得自卑自棄。

終於在哈文的教育下,法麥圖·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哥倫比亞大學,公婆也在哈文的鼓勵下,堅強地生活著。

幾年時間過去了,哈文依然每個月都會給公婆打錢,還經常給他們打電話,孩子成了他們說過最多的話題。

哈文經常表示出對婆婆的感激之情,當初要不是婆婆勸她,真就打算不要孩子了。

幸好有了女兒,她才有了一絲活下去的動力,看著女兒漸漸長大,成了她心中最大的慰藉。

婆婆卻說:「有你才是我們的福分,上天讓我們失去了一個兒子,卻補償給了我們一個女兒。」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哈文對公婆的孝順,足以讓人看到她良好的品德。

其實很多家庭都是這樣,做晚輩的稍微照顧一下長輩的感受,不僅有利於家庭和諧,還能有好的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END——

閱讀全文

與李詠父母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每年能交多少錢 瀏覽:796
年輕人沒有錢怎麼養老 瀏覽:862
重陽節敬老院里好熱鬧 瀏覽:52
石河街道敬老院 瀏覽:506
養老院招收什麼人 瀏覽:49
重慶西站到長壽怎麼坐公交車 瀏覽:850
普通人怎麼吃比較養生 瀏覽:708
續費養老保險要帶什麼 瀏覽:931
全身體檢體檢什麼項目 瀏覽:438
抗疫典型孝順 瀏覽:890
人不在了養老金 瀏覽:703
60歲的老人心悶心疼 瀏覽:937
職工養老保險提供哪些保障 瀏覽:698
青少年如何減少與父母發生沖突 瀏覽:690
為重陽節擬寫一條主題詞 瀏覽:724
80歲胃癌切除手術嗎 瀏覽:867
晶元最長壽命是多少年 瀏覽:688
會興敬老院收費嗎 瀏覽:571
歡度重陽節的小報 瀏覽:686
說胡話的老人還能活多久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