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控制型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父母控制型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2023-03-29 09:49:45

Ⅰ 控制型父母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多大

控制型的父母養育孩子時強調對孩子的控制及對孩子的服從,同時,很少考慮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和意願。父母這樣做常常會說「我是為你好」,父母潛在的意思卻是「你必須聽我的」,完全不給孩子選擇權。

控制型的教養方式往往難以被察覺,尤其在我們的文化中,「孝順」、「聽話」被視為兒童優秀的品質和「孝道」的體現。聽從父母的要求,是理所當然;不聽話則是「忤逆」的表現。

另外,控制的核心常被「愛」和「在乎"的外表所蒙蔽。有的父母經常會說:「我是因為太愛你/太在乎你,才管你這么多的。你要不是我孩子我管你干嗎?」久而久之,孩子則會內化這種認知,將關愛和控制等同。

很多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仍然擺脫不了這種情感控制,他們在分離-個體化過程中,在逐漸遠離父母的每一步中,都走得很沉重,內心充滿了不安和自責。情感綁架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成長、與父母的分離是在殘忍地「拋棄」他們。

孩子與父母的分離是孩子成長「個體化」的一個必然階段,而父母自身出於對於孩子分離的恐懼、哀傷,使得這個「分離-個體化」的過程顯得尤為艱難。而在「控制型」教養方式之下,一個哪怕是早已成年的孩子,也會體會到巨大的被吞噬和淹沒感:我永遠也無法成為我自己。

控制型的父母看似無私的愛,是為了滿足自己 。

我們相信大部分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家長,可遺憾的是,他們只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所以很多父母在想要控制孩子的願望背後,其實是為了達到自己的願望:我想成為一個好家長。

這種「贗品愛」看起來無私,但其實也許只是出於父母滿足自己願望的目的,來源於自身的局限。

親子關系天生賦予了家長掌控主動權,但因為父母們對自己直覺、能力的過高評估、自身的焦慮感,會讓父母偏離甚至與養育孩子的正確方向背道而馳。

控制型教養方式會在孩子身上產生巨大的負性影響甚至這種影響延續到成年。

1.退縮或暴力

嚴格的要求和過度控制會使孩子產生的負性情緒無處表達,這些積攢的情緒會發泄到自己身上,產生內隱行為問題:社交退縮、上癮行為或是羞愧、焦慮的情緒;或者發泄到其他人身上,引發外顯行為問題,藉由暴力或犯罪行為,在社會上施展,比如攻擊別的同學(很多校園欺凌者的背後都有一個高壓控制的家庭)。

2.過度自我批判

控制型的教養方式往往會為孩子定製過高的標准,「望子成龍」給孩子帶來的則是巨大的壓力。家長們的本意是想讓孩子「追求卓越」,但孩子發展的結果卻是「避免失敗」。新加坡一項5年的縱向研究表明,從小受控制過度的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批判,也有更高的患焦慮、抑鬱的風險。

3.無法對自己負責

父母以愛的名義一味地反對孩子自治,認為自己的要求和指導是為孩子提供經驗,讓孩子「少走彎路」。但長期在家長的控制下成長的孩子,會很難發展出自製力。從小到大一直是遵從父母的要求,等到長大成人之後,在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也很難有決斷力。

4.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長期處於高壓控制下,強迫而不自由,個體可能會缺乏活力和情感,變成麻木地機械地服從,變成行屍走肉。

心靈被扼殺是當今孩子最普遍的問題,也是很多家庭的危機。傳統的家庭中否認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對於憤怒和性的感受。家庭中這些禁忌話題如此之多,以至於成員之間可以交流的東西少之又少,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遵守著「毒性家庭教條」,生怕踩到地雷,引爆戰爭。

家庭的控制讓孩子形成了壓縮式的生存姿態,讓人在潛意識里相信「父母在掌控我的生活,沒有了他們的規則和控制,我將無法活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強迫永遠做不到的是:讓人真正地成長,真正快樂地生活,真正認同並愛父母!

Ⅱ 父母如果控制欲太強,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後果

父母控制欲太強會孩子會膽小怕事,性格孤僻。在意見和行為上不敢逾越媽媽管轄之外的雷池。以後面對新的交際,也不敢於表達自我,壓抑久了的話,容易產生極端性格。而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突然地情緒暴躁,突然地因為小事而大哭大鬧,必然是要受批評的。因為情緒控制不好,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這是非常危險的,至少是對一個人自由發展十分有害的。孩子依賴心理變強,沒有自己的主見。因為父母什麼事情都包辦了,而自己的想法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尊重。這樣就不用自己思考和行動了。遇到事情會越來越無法單獨自行處理,會變得缺乏主見,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一種自己支配自己的願望和自己決定自己的能力空桐,這種自主性使一個人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控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處於權威者和長者的地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個體去尊重,所以孩子行為問題增多。因此,降低父母對孩子活動的心理控制企圖,將更有利於孩子的行為健康發展。父親角色的缺失。一般太過強勢的母親,不僅讓孩子容易失去自我,甚至讓父親的角色幾乎缺席。但父親的角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父親可以教孩子勇敢、自信、樂觀。因為孩子生性模仿,男孩子愛模仿父親,女孩子愛模仿母親。所以,太過控制欲強的鍵攔媽媽就會讓孩子缺乏來自父親這方面的鍛煉的機會。所以說,媽媽太強勢,是一種不自覺的自我放縱的行為,她想要的很多,不知道克制自己。不知斗亮坦道這樣將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教育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越早越好。當然,很多的問題,其實可以通過坦誠的親子溝通來解決,千萬不能兩方都沉默,久而久之就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

Ⅲ 父母嚴格的要求和過度控制,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

父母嚴格的要求和過度控制,會給孩子帶來幾方面的傷害:

1.父母的過度控制會讓缺叢祥乏自信心,不敢表達自己意願。

2.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無法承擔責任。

3.父母的做法會影響孩子一生,導致孩子無法和其他人建立良好健康關系。

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十分嚴格,不允許孩子有出格的行為,只要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就會打擊孩子,認為孩子只有聽話才會有好結果,雖然父母對孩子都是好心,但是過度的控制和嚴格的要求,勢必會讓孩子感到窒息,失去對自己的自主權,無法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三、父母的做法會影響孩子一生,導致孩子無法和其他人建立健康的親密關系。

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很深的影響,很多孩子長大後經驗告訴他們控制會產生安全感,他們會按照父母的做法控制自己的愛人,導致雙方關系緊張,無法獲得良好的親密關系。

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控制雖然是為了孩子,卻讓孩子從小失去了飛翔的能力,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獲得成長空咐蘆間。

Ⅳ 父母的控制欲特別強,這對孩子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呢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方法都是不對的,這樣孩子就會養成一個不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家長控制欲特別強的話,那麼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都有哪些影響?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家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的重,孩子對於任何一切都有著自己的創造力和探索能力,家長不要剋制孩子對於這個社會的好奇,同時在生活當中也可以逐漸培養孩子某一方面的興趣,這樣孩子在日後的生活當中才會越來越好,才能走得更遠,才能變得更加的優秀。

Ⅳ 父母會對孩子產生「控制欲」,長期受控制的孩子可能會產生哪些心理問題

如果一個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欲很強得話,也會對孩子有危害。會臘毀擾讓孩子有哪些危害呢?如果一個家長的掌輪旦控欲特別強的話,孩子還會十分的擔心,父母一定不要讓孩子產生危害。那一定要掌握孩子的現象,一定讓孩子有自己的思想,那樣孩子也不會有很多的不良影響。如果一個孩子的控制欲很強得話,那樣父母要和孩子說一說,不要讓孩子有不良影響。家長都期待孩子能夠越來越特別優秀,那麼這個時候你需要想一想孩子該怎麼去守護好孩子,一定要讓孩子的性格獲得更好的發展趨勢。

一個孩子力量的非常的大,那樣父母一定要跟孩子好好說一說,不要讓孩子有不良影響,也不要讓孩子一直消沉,一定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夢想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那樣孩子也就不會有極強的掌控欲了。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適度空間,一直操縱孩子得話,孩子也沒有辦法好好發展趨勢,如果感到孩子對自己的未來至關重要,那麼你要想一想孩子應當怎麼去做,一定要想一想孩子能獲得什麼好處。

Ⅵ 家長的控制欲過強,對孩子的危害大不大

家長的控制欲過強,對孩子的危害大不大?

3.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容易暴怒,包括結婚後。你看,他表面上可能是個很優秀的孩子,但是他特別容易沖突,特別容易沖動,和憤青一樣容易,特別容易生氣。那是在他的童年,他沒有脫離父母的管教,沒有脫離他民主開放的氛圍,沒有足夠的機會表達自己。孩子會把這種怨恨積累在心裡,慢慢演變成這樣一種性格特徵,容易生氣。

Ⅶ 父母控制欲太強,會對孩子造成哪些不良後果

控制欲強的家庭長大的孩子,獨立意識和行為受到限制,導致孩子無法表達心聲。同時,在這種控制下,孩子們沒有自尊和話語權。受支配和控制的孩子一般不幸福,人格也有缺陷,容易出現精神疾病,會出現心理問題。控制下沒有自由,沒有自我意識,沒有自我行為的行為。如果父母偏向控制,孩子就缺乏自由,孩子不能表達自我意識,不能自己選擇人生,約束孩子的自我發展。沒有選擇自由的發展使孩子變得平凡,在人生中迷失方向,錯過機會,失去想要的東西。控制孩子的行為,一方面是依靠父母,希望父母包辦一切。另一方面,長期積累的不好的感情會引起孩子的報復心理。這種不自由,迷失自我的心理會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產生心理問題。比如不自信,沒有主見,或者心理畸形。

Ⅷ 如果父母控制欲太強,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如果父母控制欲太強,會對孩子的性格成長不利,因為孩子會感受到一種情緒壓力,會讓他的青春擁有壓迫感,擁有各種心理效應,會讓他變成一個小魔鬼。

控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對了,比如讓孩子擁有道德,擁有教養,這還是非常正確的控制,因為這可以循序漸進著讓孩子接受,但是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變成家長喜歡的模樣。

Ⅸ 父母控制欲太強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家長對孩子的保護意識太過於強勢,控制欲太強。如果孩子一時半會不出現在家長的眼皮下面,家長就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充滿各種各樣的擔憂。那麼家長控制欲過強會讓孩子產生什麼影響呢?

1、導致孩子長大後缺乏幸福感:家長的過度控制行為與孩子長大以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可能會對孩子幸福感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而且被家長過多管束的孩子內心也是不快樂的。

2、導致孩子自立能力差:孩子的獨立需要從小培養,剛開始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時,家長不要過分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基礎上,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一方面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如果家長干預孩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心理。在今後遇到問題孩子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是依賴於他人的幫助。一旦這種習慣形成,孩子會逐漸變得弱小無能。因此在孩子年幼時,家長不要過分代勞。讓孩子清晰什麼事情應當自己解決,什麼事情需要尋求幫助。

3、導致孩子缺乏主見:如果孩子從小就遇到控制欲極強的家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屢屢感到自己想法與家長的想法沖突,次次被迫妥協後,漸漸的就習慣了無視自己的真實想法,導致心理邊界模糊不清。長大後,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成為一個拿不定主意的人。比如有的人在長大之後極度不自信,做任何決定前必須要請示家長,包括工作、戀愛、結婚、生子和買房等都要遵從家長的安排。

4、導致孩子處事沒有原則性:獨特的個性能夠為大家吸引很多朋友,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孩子在選擇朋友時,家長不要用自己的處事原則進行干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否則家長強烈的控制欲只會讓孩子逐漸失去自我,失去判斷力。家長能做的對孩子只有正確的引導和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在孩子逐漸建立三觀的過程中,提出合理建議但是不強加於孩子。

5、導致孩子在心裡可能不會真的愛家長:也許家長過度的控制長可以培養出學業很成功的孩子,但看似培養出了「人生贏家」,孩子恐怕並不會真正從心裡認可和愛父母,甚至會恨父母。

Ⅹ 父母控制欲太強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父母對孩子控制欲過強的話,會直接導致孩子迷失方向,不知道要幹嘛?長期處在父母控制的家庭環境中,孩子看起來就會有點墨守成規,不能自由快樂地成長;長久下去,還會讓孩子的自我調動性變得越來越弱。

1.容易讓孩子迷失,沒有主見

我覺得父母對孩子控制欲過強的最大影響就是會讓孩子迷失。畢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作用是正向引導孩子成長。當父母過度控制孩子時,孩子就會依照父母的想法做事。長此以往,孩子的行事風格都會被父母的掌控欲支配。當孩子獨自遇到事情時,就會有點暈頭轉向,沒有任何想法,不知道怎麼選擇,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孩子總被父母控制,就會變得沒有主見啊。


我認為父母對孩子控制過強的話,會讓孩子整個人變得沒主心骨,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己的一個主觀判斷。可能更多的想法都是來源於父母施加的想法,父母說什麼,孩子做什麼,缺乏一定的思考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當孩子發覺自己被父母控制了,就會想要逃離,甚至會做一些違反父母的事情。

閱讀全文

與父母控制型對孩子有什麼危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高度近視 瀏覽:336
共享體檢有哪些特徵 瀏覽:51
重陽節初中4開小報 瀏覽:733
12月27號退休12月有退休金嗎 瀏覽:400
長壽縣農業公司有什麼扶持 瀏覽:276
2018深圳市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358
卧床老人一天最多喝多少果蔬汁 瀏覽:125
老年大學信息稿 瀏覽:279
做體檢都是體檢哪些東西 瀏覽:481
老年人咳粉色的痰是怎麼回事 瀏覽:236
泰60歲富婆 瀏覽:723
80歲老人突然去世是什麼原因 瀏覽:757
五福中長壽是指什麼 瀏覽:859
怎麼看待父母苛刻對待孩子 瀏覽:887
北京市海淀區殘疾人養老怎麼辦 瀏覽:265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發展 瀏覽:843
養老院都有什麼設施 瀏覽:217
自述我被70歲老頭給上了 瀏覽:95
老人七十歲的年齡大腦是什麼樣的 瀏覽:292
德信敬老院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