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弟弟偷偷拿了家裡的錢,該怎麼辦呢
1、保持冷靜,了解弟弟背後的想法。
有些爸媽曾說自己看到孩子「偷錢」後,就氣得把孩子狠揍一頓,要孩子許諾不再犯,結果孩子反而跟家長鬥智斗勇,「偷錢」的小動作越來越多。說到底,作為長輩,不要輕易把弟弟的行為等同於大人的偷竊行為,以免讓弟弟覺得自己不是好人,傷害弟弟的自尊心,就更不願意聽你和爸媽的話了。
3、給你弟弟適量的零花錢 。
當孩子進入小學後,長輩應當適量給孩子零花錢,數目適中即可。你和爸媽可以跟弟弟協商零花錢的去處,培養他對金錢的管理能力。當他手裡有了零花錢後,看到別的小朋友花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會冒著偷拿的風險去滿足他平時「求之不得」的慾望了。
❷ 17周歲算是未成年嗎偷了父母10萬塊錢。應當做牢幾年。坐牢之後會遭警察的打嗎
你好,滿十六周歲就需要負盜竊罪的刑事責任了。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偷拿家庭成員或者近親屬的財物,獲得諒解的,一般可不認為是犯罪;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酌情從寬。
❸ 弟弟老偷我東西怎麼辦,家裡都管不住或不願管
你可以先給你的弟弟說偷東西不好,如果他不聽你的,你就告訴他媽媽,你還說你下次在偷東西,我就把你抓到公安局,可以嚇嚇他。
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改變你的弟弟:
1、第一個性格表現是言語,言語是我們重要的交流方式,也是一個人性格特徵的重要表現,言語表達包括用詞,語氣,邏輯,結構等等方面,在漢語言的世界,言語的基本構成有:字,詞,句,段,章。
在語氣上表現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在結構上有句讀,在邏輯上有因果轉承,因此一個人的言語能力,可以體現其性格特點和人格特徵,是一門重要的修養表現。
2、第二個性格表現是眼界,眼界是我們對於身邊人事物的一種觀念,我們認知過去,對過去的人事物有自己的印象,有自己的總結,因此對現在的生活有一個來路判斷,解決了我從哪裡來的問題,這是對於過去的觀照,對現在的定位。
❹ 我弟弟偷我父母的錢..我應該怎麼辦
讓你爸媽知道,好好找他談談,了解一下動機,或者直接你找他談談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在你弟還沒有范下更大錯誤前阻止其再次發生
世間沒有後悔葯!
❺ 急問:我弟弟23了,什麼也不做,養成了說謊偷拿家裡人錢的習慣怎麼辦
我也有幾個兒時的好弟兄這樣,誰也不願意這樣墮落啊,我自己也這樣過,但是沒你弟弟那麼嚴重,下的了狠心就拉他去參軍…讓他吃點苦頭,我想是之前都有過這樣的事例,你們家裡有採取措施和教訓,但是不怎麼嚴,畢竟是自己人,不是小偷和混混,或者看他平時和什麼人來往,和容易受周圍人的影響的,應該給點嚴厲的教訓,把他拉去參軍,對國家有貢獻,又可以練毅力和心態,說不定以後你們家多了個幹部呢,不過主要還是看情況,和他所接觸的人開決定…
❻ 初中孩子偷家人錢怎麼辦
初中孩子偷家人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解決辦法。
第一,分析原因,孩子為什麼偷呢?那是因為他正常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不得已採取的合理行為。所以說,孩子的合理要求要滿足他。但是,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味地滿足他們的慾望,只能激起他更大的貪欲。
第二,怎樣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是要頗下一番工夫研究的。建議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為輔,合理、合情、合法的基本物質需求才滿足他,對不能滿足的需求,要耐心地向他講明白,忌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待孩子的要求。最好採取通過他努力後獎勵的方法滿足他的一些生活基本需求之外的東西,如玩具、零食等,對孩子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很有幫助。
第三,忌用炫耀自己財力似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對孩子的成長會有極大的負面影響。父母以身作則,注重言傳身教,會對孩子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
❼ 弟弟偷家裡的錢,媽媽很難過,我是他姐姐,我應該怎麼幫他
家長要了解為什麼,是孩子零用錢不夠,是受人指使或脅迫,是物慾誘惑,還是有惡癖?其中最本質的問題是,這種情形是偶然發生的還是已形成習慣?而在事情發生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如果家長只會大吼:「你偷東西了—別的我什麼也不想知道!」那這就是最蠢的家長了。
有一個相當流行的觀點,「偷竊」是特殊的過錯,要求家長嚴厲體罰。而教育學家卻有大量數據表明:事實正好相反,孩子由於害怕和屈辱,變得不敢吐露真言,更加趨向於不誠實。
教育學方面有這樣的建議:「應當從兒童的需求做起,如果孩子的要求對於他這個年齡來說是合理自然的,那麼家裡就應當盡可能給予滿足。應讓孩子覺得成人在關心他們,尊重他們的願望,這樣,他就不會通過拿別人的東西這種途徑來滿足自己的願望了。
孩子被吸納參與家庭經濟活動
孩子被吸納參與家庭的經濟活動乃至預算,這是家教中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的最好方式,可以讓孩子從中了解金錢的意義、金錢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使用方法。孩子會因此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主人,並學習合理地使用金錢。
=========================================
原因:孩子偷錢為了什麼
上網玩游戲,買零食吃,買喜歡的文具、玩具,買想看的書,給同學送生日禮物,跟同學出去玩等等,當這些需要不能以正當方式從家長那裡要到錢時,只好「私拿」。家長應控制過激反應情緒,冷靜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要偷錢,分析出真正原因才有利於解決因其他壞習慣和不良行為而產生的偷錢後果。
一般的孩子偷錢只是偶爾行為,帶有父母不會發現的僥幸心理。記者在采訪調查中發現,很多孩子都曾有過偷拿家長錢的行為,有的家長還向記者承認他們小時候也有過偷拿父母錢的經歷,與「學壞」、「犯罪」無必然聯系。三毛在她的《傾城》專輯里收錄的《膽小鬼》一文,就是記敘她小時候偷錢的一段往事。「說著說著,發覺姐姐弟弟們在笑,原來都偷過錢,也都感覺不好過,這一段往事,就過去了。」
有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和偷錢成惡性循環,形成壞習慣後,就需要家長耐心地說教,採取適當的方法糾正孩子的行為偏差。
有的孩子明明自己有零花錢,但是還是喜歡去偷,不偷就覺得不舒服,成了一種「癖」,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羅學榮教授稱,偷竊成癮的孩子患的是品行障礙。這時家長一定不要諱疾忌醫,應帶孩子到正規的心理診室進行治療。
建議:尊重孩子,正確引導
記者采訪長沙市未成年人心理發展咨詢指導中心和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兒童心理問題研究有關專家時,他們建議對孩子拿家裡錢的行為,輕易不要用「偷」這個字,在心理上對孩子壓力小些,有利於教育。
首先,家長發現問題後,不要怒不可遏,連打帶罵,而應盡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來,坐下來認真交談。讓孩子談是怎麼樣想的,花錢買了什麼東西,怎麼處理的。根據實情,給孩子重點分析兩方面問題:一是是非問題。聯系實際,給孩子講清如何對待錢會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小的毛病發展下去,會鑄成大錯。二是想花錢應該怎麼辦。告訴孩子,想買什麼跟家長說,家長給錢或不給錢是經過思考的,要錢就給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如果家長平時忽視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應該向孩子做自我檢討,讓孩子服氣。
其次,家長做好理財榜樣。有的孩子偷拿家裡的錢是發現家長對自己的錢沒有清楚概念,以為自己拿了家長也不知道,讓孩子鑽了空子。專家認為,家長有必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家庭收入支出,做比較詳細的記錄。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理財習慣,另一方面,讓孩子知道自家的經濟情況,培養合理用錢意識。還有,應該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給零花錢多少要從實際出發,看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實際需要,而且要指導孩子怎樣花錢。
最後專家建議,改變孩子拿家裡錢的行為,出發點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而且切忌不要當著外人的面來處理這件事,更不要把孩子曾經偷錢的事情掛在嘴邊,時不時「揭孩子的短」,隨意懲治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❽ 17歲男孩偷拿父母親錢怎麼辦
這就應該從教育方面出手了喲,17歲的孩子還是很偏激的,盡量不要去大罵孩子,要問清楚孩子 為什麼會拿錢,拿錢干什麼,如果上網,那就好好說說網的不好,如果只是逛街那就算了,畢竟孩子17歲了也想打扮自己一下。通常在17歲的時候,孩子身上或多或少應該裝點錢的,呵呵,個人理解喲
❾ 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錢怎麼辦
不要姑息,要嚴厲地批評。
問清緣由,想拿錢去干什麼。
然後,講清做這種事情的嚴重性:
第一,這是不經父母同意,在大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拿了大人的錢。去滿足自己的追求慾望。這是非常錯誤的選擇。
有什麼需要,可以向爸爸媽媽講,求得爸爸媽媽的同意,爸爸媽媽是成年人,你現在年紀小,不會管理錢財,因此我們會判斷哪些是你需要的東西,哪些不是你必須需要的物件。需要的東西爸爸媽媽一定會支持你去買。不需要的或暫時不需要的物件,咱過後再買。
不能自作主張,偷拿爸爸媽媽的錢去滿足你自己的事情。
這件事情發生了,說明你自己有了一定之規。這種規則是要不得的。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這樣下去,會毀了你的前途。這樣事情會培養你產生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心態。你現在拿的是爸爸媽媽的錢,如果爸爸媽媽不給你講講道理,將來發展到偷拿同學們的錢或物品,那是非常可恥的事情。
同學們會對你都產生戒備。會鄙視你。這樣你就沒有人格了。什麼叫人格?人格就是做人的品格。
應該做一個正常人的品格。
喜歡這一件東西。可以和家長說。咱們根據咱們家自己的情況,經濟能力,盡量滿足你。如果偷拿了別人的東西,那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到了那種地步,將是非常可怕的局面。爸爸媽媽不希望你做這樣的人。所以在你發生了這樣事情以後爸爸媽媽必須要和你非常嚴肅地談論這件事情。指出這種行為是非常錯誤的,可恥的。
希望你以此引以為戒,以後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做一個誠實、守信,讓別人信得過的好孩子。
第二,世界上的好東西有千千萬萬,不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要知道自己的慾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不能因為自己喜歡就把它據為己有。這是錯誤的舉動。
比如,爸爸是一個公司的董事長,聘了一個青年人作為自己的秘書。這個青年人發現了爸爸工作室的很多擺設,都非常漂亮,自己非常喜歡。他自己也有機會,就把它偷偷的拿回了自己的家裡。
你說董事長發現了這樣的事情,還會把這個青年人留在自己的身邊嗎?
爸爸媽媽之所以非常嚴肅的要和你談論這件事情,就是讓你記住,今後再也不要犯這樣的錯誤。有什麼事情直接和爸爸媽媽談:某某同學買了一雙好看的旅遊鞋,你特別喜歡,我可不可以也擁有一雙人家所穿的旅遊鞋?爸爸媽媽會幫助你慢慢來解決你所喜歡的東西。
遇事情要和爸爸媽媽商量。不要再做這樣的傻事。
希望你記住這件事情的教訓,不要再犯偷拿爸爸媽媽錢這類事情。
防微杜漸,解決在萌芽階段,絕對不可以姑息。
❿ 17歲偷父母錢犯法嗎因為看病我不管怎麼解釋我的病情,他們都不覺得小題大作不顧及我的感受該怎麼辦。
偷父母的錢不能算是犯法,你說的這個情況你父母有點太不近人情了,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生病了也不給孩子看,我覺得你還找爺爺奶奶讓他們跟你父母溝通一下,讓父母帶你去看病,最好不要偷錢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