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斷絕父子關系
不能斷絕父子關系的。只能由於父子中的一方的死亡而終止。目前我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允許子女和父母斷絕關系。依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父母和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離婚後的父母子女關系】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㈡ 法律上如何父母與孩子斷絕關系
父母與子女關系的建立有兩種,一是具有血緣關系,一種是通過撫養關系建立。18歲以後,就是一位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有民事行為都與家庭成員無關,也沒有法律規定可以斷絕關系。想要通過法律來解除兒女與血緣父母的關系是不行的。
法律沒有規定具有血緣關系的父母與成年子女可以斷絕關系,收養關系可以斷絕父母與子女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二十七條規定,「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系。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登記。」
第二十九條規定「收養關系解除後,養子女與養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行消除,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行恢復,但成年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否恢復,可以協商確定。」
因此,如果是純血緣關系,且生父母沒有送養子女,是不能解除父母子女關系的。如果生父母送養,成年子女長大後,解除與養父母子女關系後,是否恢復原生父母的關系,可以協商確定。如果只是撫養的父母子女關系,撫養父母和成年子女可以解除關系。
(2)如何斷絕父母兒子關系擴展閱讀:
親子關系的權利義務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父母子女關系又稱親子關系,父母與子女之間具有廣泛、深刻的權利義務關系。
(1)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撫養,是指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這種義務對未成年子女是無條件的,對成年子女則是有條件的,即當其不能獨立生活時,父母仍應承擔撫養義務。
如果子女已年滿18 周歲,能夠獨立生活,父母就不再承擔相應的撫養義務了。撫養義務是父母最重要的義務,即使父母已經離婚,撫養義務也不會隨之消失。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
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只要要求合法,法院就會根據子女的需要和父母的撫養能力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如果父母拒不給付,惡意遺棄未成年子女已經構成犯罪的,還應該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教育,是父母從思想文化、科學知識上給予子女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2)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贍養父母,為父母提供物質上、經濟上的幫助是子女不可推卸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扶助」強調子女還應該在精神上、感情上給予父母關心和體貼。
(3)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與義務。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4)父母子女互有繼承遺產的權利,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5)非婚生子女與父母的關系、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同樣受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父母子女關系
㈢ 怎麼辦理斷絕親子關系
申請斷絕親子關系可以通過協商或到法院起訴的辦法解除,可以書面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後,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手續。
一、親子關系
父母與其親生子女、養子女或繼子女間的關系。親子關系是兒童最早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父母的人品,對子女的教養、撫養、教育方式以及態度等,都在這種關系中直接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也將影響兒童今後的人際交往關系。親子關系是個體和社會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兒期,它幾乎是個體全部情感的依賴所在。父母養育子女,不但會產生濃厚的感情,同時也會產生一些期待。這種期待因人而異,也因社會文化及時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某些社會,大家認為養育子女乃是盡天地親子相傳的責任,父母有義務把出生的子女養育長大。
二、親子關系無法脫離
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系,是不能脫離的,即使寫了脫離聲明,辦理了公證,也是無效的。親生父母子女關系是基於父母與子女之間天然的血緣關系形成的。繼父母子女關系和養父母子女關系都是通過實施一定的行為而形成的一種法律擬制身份關系,因而可以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解除。但親生父母子女關系並非通過法律擬制產生,因此不能通過當事人雙方協議或法院判決解除。親子之間簽訂的解除親子關系的協議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即使簽訂了類似協議,該盡的撫養義務或贍養義務還是要盡的。
父母與子女的本質關系,常因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會有顯著的不同。有些社會要求子女絕對地順從父母,不能輕易地表示後輩的意見,保持嚴格且單方向的縱關系。有些社會則鼓勵子女與父母民主相處,讓子女在父母面前能隨時表達自己的意見。
㈣ 如何斷絕親子關系
怎麼斷絕親子關系
1、假如你們是養父母的關系:可以通過協商或到法院起訴的辦法解除,可以書面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後,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手續。
2、如果是想法律上徹底解決養父母關系是可以成立的。養父母與子女的收養關系在法律上是支持的。
3、但如果是親生父母除非你還未滿14周歲、可以被他人合法收養並到民政局辦理收養登記後,才可以從法律上徹底解除與父母的關系。否則是沒有辦法解除的。
4、在中國不管你是出於什麼考慮,總之沒有可以從法律上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唯一能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辦法,就是被他人合法收養。
父母子女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目前我國法律不承認斷絕父母女子關系。
5、但是如果真的不能一起生活了,大家都是成年人,為了不經最後的恩情變為怨恨,也可以將財產進行公證,之後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互不打擾。
我國《民法典》規定,如果繼父母對繼子女沒有過任何的撫養教育,那麼他們之間只是純粹的姻親關系,雙方無任何權利義務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繼子女沒有贍養繼父母的義務。如果繼子女與繼父母生活在一起,繼父母對其進行了撫養教育,那麼他們之間就形成了相當於親生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繼子女在這種情況下,有贍養繼父母的義務。我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允許子女與父母斷絕關系。同時,若你想要斷絕關系,還會受到「不贍養老人」的法律譴責。但是如果你是因為受到了虐待或什麼不法行為的侵害,可以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並登報聲明。
家人本是多麼溫暖的一個詞,這里小編再次勸那些想斷絕親子關系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㈤ 和兒子斷絕關系怎麼辦理
法律分析:1、假如你們是養父母的關系:可以通過協商或到法院起訴的辦法解除,可以書面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後,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手續。2、如果是想法律上徹底解決養父母關系是可以成立的。養父母與子女的收養關系在法律上時支持的。3、但如果是親生父母除非你還未滿14周歲、可以被他人合法收養並到民政局辦理收養登記後,才可以從法律上徹底解除與父母的關系。否則是沒有辦法解除的。4、在中國不管你是出於什麼考慮,總之沒有可以從法律上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唯一能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辦法,就是被他人合法收養。父母子女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目前我國法律不承認斷絕父母女子關系。5、但是如果真的不能一起生活了,大家都是成年人,為了不經最後的恩情變為怨恨,也可以將財產進行公證,之後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互不打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條 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㈥ 如果想和兒子斷絕關系怎麼辦
法律分析:需要依情況分析。1、假如你們是養父母的關系:可以通過協商或到法院起訴的辦法解除,可以書面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後,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手續。2、如果是想法律上徹底解決養父母關系是可以成立的。養父母與子女的收養關系在法律上時支持的。3、但如果是親生父母除非你還未滿14周歲、可以被他人合法收養並到民政局辦理收養登記後,才可以從法律上徹底解除與父母的關系。否則是沒有辦法解除的。4、在中國不管你是出於什麼考慮,總之沒有可以從法律上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唯一能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辦法,就是被他人合法收養。父母子女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目前我國法律不承認斷絕父母女子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零六十八條 父母有教育、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零六十九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㈦ 如何解除父母與子女關系
法律分析:法律沒有規定具有血緣關系的父母與成年子女可以斷絕關系,收養關系可以斷絕父母與子女關系。父母與子女關系的建立有兩種,一是具有血緣關系,一種是通過撫養關系建立。18歲以後,就是一位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有民事行為都與家庭成員無關,也沒有法律規定可以斷絕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條 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系。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登記。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條 收養關系解除後,養子女與養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行消除,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行恢復。但是,成年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否恢復,可以協商確定。
㈧ 如何斷絕父子關系
1、對於親生父子關系。
親生父子是不能斷絕父子關系的,只能因一方的死亡而終止。
2、對於養父子關系。
子女被他人收養,則父母子女的關系依法消除。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系。
3、對於繼父子關系。
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是因生父或生母與繼母或繼父結婚而形成的,因此,也因生父或生母與繼母或繼父離婚而解除。但如果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存在因撫養教育而形成權利義務關系,參照親生父子關系
㈨ 怎麼斷絕父子關系法律途徑
一、斷絕父子關系的法律程序有哪些
1、自然血親關系,法律上是不能解除的。對於親生父子關系,在基於血緣關系產生,從情感上可以斷絕關系,但是在法律上這種天然血緣關系是不可以進行解除的。
2、法律上可以解除的父母子女關系:子女被他人收養,則父母子女的關系依法消除。
(1)對於親生父子關系。父子關系基於血緣關系產生,從情感上可以「斷絕」關系,但是在法律上這種天然血緣關系是不可以進行解除的。不過雖然血緣關系無法解除,但是基於法律義務的父親對於子女的監護義務,在子女年滿18周歲以後可以自動解除。如果你已經年滿18周歲,在法律上就屬於完全行為能力人,任何行為只要不觸犯法律法規,完全自由,在法律上不受父母的干預。但是如果是未成年人,自小受到他人收養,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的撫養義務和子女的贍養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條 【收養效力】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二、斷絕父子關系協議有效嗎
1、無效。我國法律目前不認可這種「斷絕父子關系」的協議,它是無效的。
2、我國《民法典》合同編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兒子與父親之間的父子血緣關系屬於身份關系,不屬於合同編調整對象中的「平等主體」,不屬於合同法調整的范圍。
3、另外根據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相關規定,父母和子女關系是一種血親關系,血親關系多因血緣關系而形成,血緣關系不能通過法律或其他手段人為加以解除。因此,斷絕父子關系的協議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㈩ 如何解除父母與孩子的關系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一般不能解除,因為法律並不承認解除父母子女關系,無論是因為父母離婚或其他原因都有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法律上的關系也不會改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