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好,向老人推銷高價保健品犯法嗎
採用欺騙的手段讓老人購買保健品是違法的,老人如果受騙內可以由子女陪同依容據受騙的不同情形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等地投訴,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情節嚴重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符合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情節,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對於已經被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查獲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就購買假冒偽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損失提出賠償;對於已經交由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障自身的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貳』 理療床是真是假-理療床是不是騙局
理療床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騙局,一般都是忽悠老人的,先是給你免費體驗,然後推銷各種產品,老人心動後,就會花錢買,主要是一張理療床上萬,並不便宜!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理療床的相關介紹。
理療床是真是假
假的,很普通的一張床,的確是有保健功效,但不可能包治百病,在體驗理療床中,銷售員口中竟有了內、外兼治的神奇療效。推銷中,店家還會送出小獎品,這樣的體驗很快調動起老人們的熱情。,店家就是抓住老年人防範意識薄弱的特點,進行虛假宣傳甚至詐騙。
根據常識,理療設備充其量屬於醫療器械,只可能具備保健功能,無法治療特定的疾病。但一些商家為了推銷產品,常常信口開河,將其吹噓成包治百病的神器,讓一些辨識能力較低的老年人深陷其中。
理療床是不是騙局
據了解,理療床產品往往以老年人為主要經營對象,採取各種措施滿足老年人的感情需求,並趁機推廣按摩床。由於該中心的宣傳迷信,一些老人使家庭關系惡化,甚至延誤了治療。
早在2010年,CCTV的3.15晚會報道說,這些營銷人員首先使用家庭和甜言蜜語來拉近老人的感受,這是體驗式營銷的第一步。將老人哄騙到體驗店後,銷售人員仍然必須使用各種方法來使老人相信這張床具有良好的效果。它用於輔助治療,但是在銷售人員的嘴裡,它已成為所有疾病的治療方法神奇的床。
理療床騙局怎麼投訴
這種醫療器械欺騙老人的事件,經常發生,我建議通過下面幾種途徑解決:
1. 撥打12315消協電話,告知被欺騙的經歷,可以組織幾名受害者輪番打消協電話,以引起重視;
2. 撥打工商局的投訴熱線或者監督熱線,如果工商局視而不見,可以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
3. 給當地生活頻道或者新聞媒體或者報社打電話,以引起社會關注;
4. 以暴制暴,叫上當地能解決問題的社會人士,去把錢討回來。。。
『叄』 騙老年人投資怎麼舉報
法律分析:騙老年人投資有以下三種途徑可以舉報:(一)通過多個渠道投訴。投資者投訴可以找監管單位,比如證監會、銀監會或保監會,甚至可以找人民銀行。(二)報警。詐騙涉及金額3000以上,公安機關才會立案偵查,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三)訴訟。到有管轄權法院起訴對方投資不成立,屬於欺騙消費者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芹凱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備首旦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仿擾;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肆』 一老人做按摩半年花了50多萬,該養生堂的行為是否屬於詐騙
騙子覺得老年人好騙,其實老年人大多都很善良,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再加上有些是留守老人,子女都不在身邊,才會被騙子利用。那麼一老人做按摩半年花了50多萬,該養生堂的行為是否屬於詐騙?
網友咨詢:
一位老人在美容院做按摩,半個月充值20多萬,半年花了50多萬。兒子兒媳查看流水後大為不解,怎麼按個摩就能花掉50多萬?市場監管所介入調查後,該商家存在無證經營。經過協調後,商家將50多萬退給老人。該養生堂的行為是否屬於詐騙?
浙江浙杭(餘姚)律師事務所舒紅霞律師解答:
該養生堂的經營范圍是生活美容類,卻在幫老人按摩時推銷治病抗癌等產品,是屬於無證經營的,再次,從產品來說,一個是消毒產品,一個是化妝產品,絕對不能治病,可能存在虛假宣傳。養生堂利用老人年老不懂、不斷哄騙,意圖是讓其陷入認識錯誤,然後在雙方交易過程之中獲取利益。該行為已經涉嫌欺詐了,以欺詐經營牟取暴利的行為是違法的,需要面臨相關部門的查處。
養生店提供了足浴服務,這與《營業執照》上獲批的經營范圍不一致。因此,這家店存在虛假宣傳,違規經營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因為對於老人來說是在被欺騙的情況下進行消費的,老人是可以要求退還該款項的。幸運的是後來在有關部門見證下,店家退還了老人所交的全部費用。
浙江浙杭(餘姚)律師事務所舒紅霞律師解析:
欺詐行為系當事人出於欺詐的故意,進行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使相對人限於認識錯誤,並基於認識錯誤作出錯誤的表示。
經營者利用其優勢地位破壞了契約自由的實現,通過層層設套的方式,造成原告作出了多次付款的事實行為,並通過更換購買標的和脅迫拒不退還已交價款的方式,迫使原告作出了錯誤的意思表示。從形態論上是欺詐和脅迫的聚合,以交易磋商過程中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為主,兼有脅迫的行為。總體上危害了自由意志的實現,亦是對消費者正當權益的侵害,故被告的行為構成了欺詐。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專業,態度決定服務質量
擅長企業,私人法律顧問,綜合領域
畢業於浙江師范大學法學專業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
從業十年,十年磨一劍,出劍必利
『伍』 忽悠老人買東西犯法嗎
忽悠老人買東西是犯法的,如果情節嚴重可能還會構成詐騙罪。
法律分析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於侵犯人身權利罪。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於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後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思,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陸』 忽悠老人買東西犯法嗎
1. 欺騙老年人購買商品是違法行為,嚴重情況下可能構成詐騙罪。
2.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大量公私財物的行為。
3. 本罪侵犯的是公私財物所有權,侵犯的客體不包括其他非法利益。
4. 詐騙罪的對象僅限於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不包括金融機構的貸款。
5. 詐騙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手段騙取大量公私財物。
6. 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包括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並作出財產處分。
7. 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後作出財產處分。
8.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的,將受到相應的刑事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