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地善良的人會長壽嗎
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生活中應該多幫助別人,與人為善,或許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能給別人給帶來無盡的溫暖和力量。
我始終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想,「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如果做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或許能得意一時,但絕對不會得意一世,報應總是會來的。
而只有那些心地善良的人,無愧於天地,無愧於良心,才能胸懷坦盪,活的自在。
正所謂,「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君子為何「坦盪盪」,因為無愧我心,無愧天地。小人為何「長戚戚」,因為心中有鬼,內心有愧。
所以古人說,「仁者壽」,仁慈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因為胸懷坦盪,精神愉快,所以會更長壽。
今生今世,要堅持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2. 君子萬年,壽與長天是什麼意思
君子萬年,壽與長天是祝福又人健康長壽。
「君子萬年」出自宋代司馬光的《瞻彼南山》。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省夏縣)人 ,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3. 詩經中「君子萬年,宜其遐福」指的是什麼意思,給個解釋下
出自《詩經·小雅·鴛鴦》
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君子萬年,福祿綏之。
意思就是說希望君子,也就是她的愛人能夠長命百歲,享受長久的福氣。
遐福:久遠之福
4.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注釋】
(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音zhì,同「智」;樂,古音yào,喜愛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評析】
孔子這里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孔子認為人和自然是一體的,山和水的特點也反映在人的素質之
中。因此他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
仁者壽。」在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穩定的,可信賴的,它始終
矗立不變,包容萬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則是多變的,具有不同的
面貌,它沒有像山那樣固定、執著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鋒利,可以為
善,也可以為惡;難於追隨,深不可測,不可逾越。聰明人和水一樣
隨機應變,常常能夠明察事物的發展,「明事物之萬化,亦與之萬化」,
而不固守一成不變的某種標准或規則,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
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隨遇而安,尋求另外的發展,所以,他們
總是活躍的、樂觀的。仁愛之人則和山一樣平靜,一樣穩定,不為外
在的事物所動搖,他們以愛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
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於物,也不傷於物,不憂不懼,所
以能夠長壽。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勇是智和仁的結果。像山一
樣堅忍不拔,像水一樣勇往直前,這就是一個崇高的人,一個有價值
的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長壽的人。直到現在,愛山、愛水,以山
和水為自己人生的楷模仍然是我,也是許多中國人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