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秀山演出劇目
金秀山的演出劇目豐富多樣,包含了傳統戲曲的精華。其中,開場有《長生樂》和《八仙慶壽》,展示了仙人和長壽的歡樂氛圍。接著是《蟠桃會》,學生們精湛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滿床笏》和《小放牛》則是由王長林和郭鳳雲主演,他們的精湛演技為觀眾帶來了生動的故事。
《斷密澗》和《玉玲瓏》則是學生們的集體亮相,小鳳凰和錢文卿的合作更是引人關注。《岳家莊》由王桂官、陳德霖等人主演,劇情扣人心弦。《打花鼓》和《打瓜園》則由多位演員共同演繹,展現了熱鬧的民間生活場景。
《硃砂痣》中,王鳳卿、沈金奎和陳某的三角關系引人入勝。全本《雙釘計》則由路三寶、趙寶林和金秀山聯袂出演,劇情緊湊。《安天會》、《取成都》、《魚腸劍》和《打櫻桃》都體現了金秀山的多才多藝。《搜孤救孤》是譚某、金某等人的力作,感人至深。《丑榮歸》中,王某和郭某的表演深得觀眾喜愛。
學生們的參與也不容忽視,他們在《水簾洞》和《鎮潭州》中展現了青春的活力。《捉放》中,他們的精湛技藝同樣令人贊嘆。《貪歡報》、《青石山》和《落花園》則帶來了不同的故事風貌。丁吉甫在《落花園》中獨挑大樑,而《碰碑》中,王君直的表演讓人印象深刻。
高潮部分,《群英會》由程繼仙和恩禹之共同演繹,而《虹霓關》則由梅蘭芳和王惠芳兩位大師的精彩對決。《空城計》則匯聚了余叔岩、黃潤甫、金秀山、王長林和劉春喜等多位戲曲巨匠,場面宏大,令人震撼。
金秀山 (1855—1915)北京人。為翠峰庵票友,後經德珺如介紹,專業演戲,並拜何桂山為師,演銅錘花臉。初搭阜成班、長春和班,後人嵩祝成班、同春班、四喜班,以在同慶班與譚鑫培合演時間最長。曾為清「內廷供奉」。他嗓音寬大,氣貫滿台,善用鼻音,多宗穆鳳山唱法。唱腔洗練,簡而味醇。常演劇目有《草橋關》、《鎖五龍》、《斷密澗》、《刺王僚》、《連環套》、《黃金台》、《忠孝全》、《法門寺》、《群英會》、《二進宮》等以銅錘為主、架子為輔的戲。金派藝術除其子少山繼承外,
❷ 長壽仙曲是否詞牌或曲
《長壽仙》,劇目名也是詞牌名。
劇目:
《長壽仙》這個詞調與這個道教八仙傳說的故事有關。相傳,有一胡姓之人,年剛四旬,就體弱多病,未老先衰,為尋求健康長壽之法,來到天台山。天台山仙者賜他一碗長壽仙飯,曰:「此長壽仙飯,長食之,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返老還童。」他仔細一看,原來長壽仙飯竟是黑芝麻米飯。
宋朝周密《武林舊事.卷十.官本雜居段數》記載:當時的坊間就根據這些傳說,形成了戲劇《打勘長壽仙》、《偌賣妲長壽仙》、《分頭子長壽仙》等劇目。
據王國維《宋元戲曲考》:《長壽仙》三本(《宋史•樂志》及《通考•教坊部》十八調,般涉調中有《長壽仙》大麴)。《打勘長壽仙》、《偌賣旦長壽仙》、《分頭子長壽仙》。
詞牌:
《長壽仙》趙孟頫
瑞日當天,對絳闕蓬萊,非霧非煙。
翠光飛禁苑,正淑景芳妍。
彩仗和風細轉葉韻御香飄滿黃金殿葉韻
萬國會朝,喜千官拜舞,億兆同歡。
福祉如山如川,應玉渚流虹,璇樞飛電葉韻
八音奏舜韶,慶玉燭調元。
歲歲龍與鳳輦葉韻九重春醉蟠桃宴葉韻
天下太平,祝吾皇、壽與天地齊年。
※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兩葉韻,後段九句三平韻、三葉韻 。此調只有此詞,無別首可校。此平仄韻互葉,元詞也,然遵古韻本部三聲葉。與元曲中原音韻不同。
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兩協韻,後段九句三平韻三協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