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虛擬養老院
整合了許多社會上的有利資源,實現了居家養老的專業化。老人通過一個電話或網路的一個指令就可以在家享受到便捷的服務標准也很詳實,老人從心理上完全能夠接受,更具安全感,人性尊嚴也得到了保障。由於虛擬養老院的規模化運作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在市場競爭中無疑將占據主導地位。虛擬養老院必將成為今後老年人養老的一種新的趨勢。虛擬養老院的系統規劃是由傑佳通在5年前做的。
『貳』 虛擬養老院的運作模式是什麼
虛擬養老院的運作模式是系統通過對客戶生活需求分析,將自動生成客戶所需服務項目,經客戶確認後,養老服務中心指派服務商為客戶提供上門服務。
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預約居家養老生活照料服務。預約時間一到,服務人員就來到家中提供服務,與此同時,系統不僅記錄下時間、地點、內容等服務信息,還能實現刷卡支付和服務評價。
和傳統養老方式相比,虛擬養老院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養老院」,無需一棟固定的建築作為支撐,無需整齊劃一的床榻作為充實,只需要一個虛擬的信息服務平台。雖說形式虛擬,但其提供的服務卻是實實在在的。
對老人們來說,這種新型養老方式將他們從「養老院」解放出來,收獲更具安全感、更容易適應的居家生活。
對於市場來說,這種養老方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實現了政府推動下的社會化和市場化結合,還通過規模化運作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在市場競爭中很有優勢,有望成為今後的一種養老新趨勢。然而,這些看起來前景大好的虛擬養老院,當前還處於發展完善期,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虛擬養老院的發展現狀
一、資金問題
虛擬養老院的服務對象大多為「三無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等群體,這些服務對象決定了虛擬養老院的消費結構中政府佔比高、自發消費少。調查顯示,一些公司一年的居家養老服務中95%是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群眾自發消費只有5%。
雖說這種居家類型的養老模式資金需求量不算大,但是系統的維護升級、員工的培訓和工資增長仍需要一定的資金保障,缺乏市場化經營的刺激,從長期看並不利於虛擬養老院形成良性循環。
二、服務人才短缺
有省份的民政廳負責人表示,前兩三年,當地某學院50多名養老護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沒有一個人從事養老服務。畢竟,較之養老行業,月嫂、保潔人員等崗位的收入更有誘惑力。
但如果養老服務的從業者不夠專業、文化水平跟不上,那麼其所提供的養老服務很難與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匹配。此外,虛擬養老院還面臨著信息「孤島」、覆蓋面不廣等帶來的重重困難。
要不斷釋放虛擬養老院的優勢和潛力,讓其更好地服務社會,還需進一步加大投入、引進活水助其不斷升級。
一方面,要優化服務。通過統籌好各類資源、提高人才專業化程度等方式,提升養老服務的智慧化、便捷化和科技化水平。打鐵還需自身硬,服務好了,便不愁沒有市場。
另一方面,更要做好虛擬養老院的復制推廣和宣傳落地。在以服務爭取消費者的同時,虛擬養老院也要打通服務供給的「最後一公里」,實現養老服務與老人需求的精準對接。
『叄』 虛擬養老院的分類
將加入虛擬養抄老院的老人們劃分為ABC三類。
A類人群
包括空巢老人、三無老人等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對這類人群政府部門將每月補貼180元的專項資金作為服務費用,老人在享受服務後,相應的費用將在這筆錢中扣除。
B類人群
是指對社會做出貢獻的老人,比如科研工作者等人群,這類人群則享受每月50元的政府補貼。
C類人群
是有經濟收入或生活條件較好的人群,此類人群將自己購買服務,但在購買服務的同時,服務價格將會比市場價優惠20%左右,而這部分優惠,則由政府部門補貼給提供服務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