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營養配餐的基本原則是什麼食品安全與營養
幼兒
1.選擇營養豐富的食品,多吃時令蔬菜、水果。
2.配餐要注意粗細糧搭配、主副食搭配、葷素搭配、干稀搭配、咸甜搭配、充分發揮各種食物營養價值上的特點及食物中營養素的互補作用,提高其營養價值。
3.少吃油炸、油煎或多油的食品、肥肉及刺激性強的酸辣食品等,不宜生冷寒涼及辛熱苦伐。
4.經常變換食物的種類,烹調方法多樣化、藝術化。飯菜色彩協調,香氣撲鼻,味道鮮美,可增進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
5.宜少食多餐。
6.多選用補氣健脾和補腎養精的食品。
老年人
1.能量供給合理,體重控制在標准體重范圍內。
2.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供應量。
3.控制脂肪攝入量,全日不超過40克。食用動物油要適量。
4.不要單一食用精米、精面。每天應食用適量粗糧。
5.控制食鹽攝入量,全日應控制在4~6克。
6.補充鈣、磷和維生素,進食宜少葷多素。
7.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8.注意一日三餐(或四餐)的能量分配,進食宜少食多餐。
9.烹調宜煮不宜炸,飲食宜軟不宜硬。
10.調味宜清淡不宜過偏,食性宜少寒多溫。
11.老年宜用粥養。
青少年
1.合理分配能量。
2.合理的膳食組成。
3.保證含有鈣、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的食物。
4.膳食多樣化,應做到粗細搭配,干稀適度。
肥胖人
1.控制攝入總能量。
2.限制脂肪攝入量。
3.碳水化合物的供應要適量。
4.限制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及調味品。
5.膳食中必須有足夠量的新鮮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和水果。
6.應注意烹調方法,多採用蒸、煮、燉、鹵等方法,避免油煎、油炸和爆炒等方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7.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早餐一定要吃,晚餐一定要少。
孕期
1.宜少食多餐。
2.宜甘平不宜辛熱。
3.宜補腎安胎,補脾宜胃,滋養陰血為主。
4.宜粗細糧搭配。
5.宜多飲水。
6.早期宜清淡,易消化飲食。
7.中期宜加強滋補。
8.晚期宜少鹽。
哺乳期
1.補氣養血,活血化淤。
2.宜溫補不宜寒涼。
3.宜食湯羹粥類食物。
食譜
1.保證營養平衡。
2.三大產熱營養素之間的比例: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0%-30%,碳水化合物佔55%-65%。
3.優質蛋白質應占蛋白質總供給量的1/3以上。
4.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1:1:1。
5.鈣磷比適當。
6.鉀鈉比適當。
7.照顧飲食習慣,注意飯菜口味。
8.考慮季節和市場供應情況。
9.兼顧經濟條件。
㈡ 長期卧床的老人應吃什麼樣兒的營養早餐
按一般老人的營養配餐來供應膳食,應該平衡膳食,少吃多餐,也就是在總熱量控版制的前權提下,盡可能做到谷類、肉、蛋、奶、蔬菜及水果種類齊全,以便獲得均衡營養.建議吃升糖指數低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獼猴桃、草莓、青蘋果.蛋白選擇優質蛋白如瘦肉、牛奶、魚類等.主食最好選擇粗糧如玉米面、蕎麥面、燕麥面做成的饅頭.但都的注意量.
㈢ 老年人營養配餐公式
有用,現代人越來越注意營養,越來越注意身體健康。至於工作前景,看你在哪個城市羅,一般台灣、香港會比較多人僱傭和工資比會較高。而在珠海、深圳、廣州等地,是嬰兒,老人的營養配餐員比較受歡迎
㈣ 怎樣營養配餐
萬物生長離不開營養。從字面上講,"營"就是謀求的意思,"養"是養生的意思,合起來是謀求養生。營養版就是生命體不斷地從外界攝取所需物質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對人來說,營權養就是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利用中身體需要的物質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這些維持機體正常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物質,俗稱"養份"或"養料",它的科學名稱叫作營養素。
目前所知,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42種,歸納起來可分成六大類、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近年來,多數學者認為膳食纖維也是一類營養素。
營養的核心是"合理"。合理營養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它既要通過膳食調配提供滿足人體生理需要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又要考慮合理的膳食制度和烹調方法,以利於各種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與利用;此外,還應避免膳食構成的比例失調,某些營養素攝入過多以及在烹調過程中營養素的損失或有害物質的生成。因為這些情況都會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甚至引起代謝的紊亂。
㈤ 老年人流食食譜
你好1可以進食藕粉,純牛奶,無糖豆漿,米湯排骨湯等 流食是一種食物呈液體狀態、在口腔內能融化為液體,比半流質飲食更易於吞咽和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此種膳食只能短期應用,作為過渡期的膳食。因為所供營養素均不足。 可用的食物有:稠米湯,藕粉,杏仁茶,過蘿麥片粥;蒸蛋羹,蛋花湯,肉湯沖雞蛋,牛奶沖雞蛋;各種牛奶及奶製品----乳酪,杏仁豆腐、酸奶、冰淇淋、可可牛奶,牛奶沖藕粉;豆漿、過蘿豆湯;菜水,過蘿菜湯,西紅柿汁;鮮果汁,煮果子水,果茶,果凍;清雞湯,清肉湯,肝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