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西方老年人

西方老年人

發布時間:2020-12-01 13:03:21

㈠ 請問:中西方對老年人的態度對比

不要認為老年人就一直是老年人,西方人不會認為老是值得尊重的。人無論多大,都要自立自強。

㈡ 西方歐美國家老年人開車有限制嗎

國外主要的發達國家老年人開車年齡沒有上限,審驗周期,身體條件都比國內寬松很多。特別是德國,對老年人開車沒有任何規定。

㈢ 在古代的西方國家有孝敬老人的傳統嗎

在《出埃及記來》第二十章12節有這自樣一段文字:
「當尊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注意,這里我們說的是「尊敬」而不是「孝敬」。
英文版的聖經,在談到對待父母時;從來都是用了最最普通的詞honour。這就是尊重、敬重、好評、給他人榮譽的意思。

㈣ 為什麼西方年輕人在中國人眼裡像老人

西方的年輕人絡腮胡須很重,給人感覺不年輕,穿衣打扮上也追求隨意,整體看起來顯得比較老,所以西方的年輕人在中國人眼裡像老人。

㈤ 西方國家中老人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

西斯避免引起西警覺沒明顯觸西利益所西並沒其產防禦思想希望犧牲些代價阻止戰爭甚至希望西斯能轉向東進攻蘇俄直西斯持縱容態度西斯真羽翼豐滿全面發二戰

㈥ 中國老人與美國老人生活方式的差別

中國老人一生辛苦,積累了財冨,晚年能過上好日子但人已老。美國老人從年青時就貸款消費,過了一輩子好日子,到老還清了貸款。

㈦ 西方老人真不照看孫子嗎

說一下我自己,我的老人就是典型的西方老人的思想,沒給我帶過一天孩子,哪怕回半天答也沒有,但是他們又需要兒孫的天倫之樂,不能讓自己感覺孤單,於是我們得隔陣帶孩子去給他們觀賞一下,吃頓飯,然後該睡的要睡該打麻將的要打麻將,如果不帶去給看,就會心生怨恨絕對要表現出來,可憐孩子每次都不願意去嚎著不進門,他寧肯出去走走也不想念去爺爺奶奶家,我們也只當義務,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帶孩子頭三年的窒息,狼狽,大人吃頓飯能有多難呢?奢侈而得不到的是沒有過任何自己的時間,沒逛過街沒跟朋友聚過會什麼都沒有,有的都是形影不離帶著孩子,逛個超市買點東西孩子都在一路哄錘恐嚇買零食推車里鬧,東西從來沒有細看細挑的時間,狼狽是我的常態,至於別人的做美容身體護理畫指甲種睫毛我都沒法跟朋友們去,但是現在怎麼說呢?馬上上幼兒園了!我終於可以好好深度清潔一次家了!我甚至要有時間自在的坐在外面吃飯了!!所以我要告訴那些一手帶孩的媽媽們,一切的苦難終會過去,沒有熬不過去的,你最狼狽的頭三年熬過去了,真的其他沒有什麼要靠人的,腰桿硬!

㈧ 在西方文化中,年輕人幫助老人是一種好習慣嗎

年輕人幫助老人是一種習慣,有些老人不懂得,所以說需要年輕人的幫助

㈨ 西方老年人最後悔的是什麼

??高遠?中國有句老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一生歷盡風雨,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和閱歷,是青年人人生道路的航標。比利時的老人報就曾對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做過一次調查:「你最後悔的是什麼?」調查結果盡管每人回答不同,感受卻出奇地相似。從某種程度上說,它跨越民族文化的鴻溝,代表了全球老人的心聲。那麼,他們認為一生最後悔的是什麼呢??調查結果第一名:72%的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致一事無成。這條調查結果使人想起中國耳熟能詳的古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人在年輕的時候只有付出別人不願付出的辛苦,才有可能取得一定成就。但很多年輕人總以為青春永駐,以致空擲時光,錯失良機,老來空餘一聲嘆息。看來這是人生第一大悲傷。 第二名,67%的人後悔年輕時選錯了職業。這條調查結果正應了中國那句老話:男怕干錯行,女怕嫁錯郎。應該說,一些人年輕時之所以選錯職業,與得過且過的安逸心態息息相關。事實上,任何職業只要吃苦耐勞、堅忍不拔都能有所作為。再好的職業假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終會落得一事無成、抱憾終身。?第三,63%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夠或方法不當。這一條結果的後面,隱喻的是子女的生活和事業不盡人意。西方社會強調孩子自由獨立,這種教育方式導致子女性格過於自由發展,缺少規范。?第四,58%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西方國家文化傳統思維習慣崇尚獨立自由,伴侶中間莫不如此。說到底是自私成分居多,個人顧個人。到老來才懂得「少時夫妻老來伴」的真正含義。?第五,55%的人後悔鍛煉身體不足。西方人有個比喻,身體是一,名譽、地位、金錢都是零,只有身體健康,一切才有實際意義。

㈩ 西方發達國家關於贍養老人的法律法規

古羅馬時,虐待尊親屬、遺棄患精神病的卑親屬,分別構成剝奪卑、尊親屬繼承權的法定理由。甚至還有一種懲罰「精神遺棄」之不作為的規定「直系尊親屬下獄時,卑親屬能保釋而不為保釋者,喪失繼承權;卑親屬為俘虜時尊親屬有資力救贖而不為者,喪失繼承權。」
瑞典、芬蘭等北歐福利國家的法律中,都有有關子女對父母精神贍養的具體要求,以保證老人們晚年的幸福。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體規定了子女與父母的居住距離,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應當與父母接觸的時間和次數;連子女與父母談話的忌語都受到限制,從而最大限度地從立法上保證贍養行為的質量。
有些國家雖未採用專門條文規定精神贍養的問題,但在法律條文中均體現有這一精神。
《俄羅斯聯邦家庭法典》規定「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應贍養其無勞動能力需要幫助的父母,並關心他們。」《法國民法典》第206條規定「女婿與兒媳也應當並且在相當的情形下對公、婆或岳父、母負相同義務,但是,在產生姻親關系的夫妻一方及其與另一方配偶的婚姻所生子女均已死亡時,此種義務即告停止。」第210條規定「如應當給予贍養費的人證明其不能支付的(1993年1曰8日93-22號法律),家事法官得在查明情形後,命令該人將其應負擔撫養的人接至家中,給予衣食、心靈感應。」
有些法律條文還加重了親屬間遺棄的懲罰力度。1994年《法國刑法典》第223-3條、227-1條、227-15條規定「常人拋棄因年齡、健康狀況或精神狀態無自救力之人於任何場合者,分別處五年監禁和七年監禁。」1968年《義大利刑法》第591條亦規定「對未滿十四歲或因精神身體疾病無自救力之人負有保護教養義務而遺棄者處六月至五年徒刑;如父母、子女、監護人、配偶或養父母子女犯之者加重其刑。」
巴西也是人口老齡化國家。各級政府和社會一直重視保障老年人權益。巴西憲法明確規定「家庭、社會和國家有義務贍養老年人,保障他們參與社會,捍衛他們的尊嚴和福祉,保證他們的生活權利。」1994年和1996年,巴西先後以法律形式頒布了《國家老年人政策》,對政府和公共部門應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和老年人應享有的權利作出了規定。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法律規定政府應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各級法院優先審理65歲以上老人提出的訴訟。每個公民都有義務投訴任何忽視和損害老年人權益的現象。

閱讀全文

與西方老年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