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島嶗山區國際啤酒城附近有哪些大學
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
㈡ 青島的老年大學有哪些
青島市老年大學成立於1984年,是最早的老年教育機構之一,位於市南區,現代化設施,提供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攝影、電腦等課程。
李滄區老年大學成立於1992年,是區內唯一的老年教育機構,開設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
市南區老年大學成立於1996年,提供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學習需求。
市北區老年大學成立於1998年,開設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豐富老年人學習資源。
嶗山區老年大學成立於2000年,提供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豐富學習資源。
城陽區老年大學成立於2002年,開設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為老年人提供豐富學習資源。
黃島區老年大學成立於2004年,開設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豐富老年人學習資源。
即墨區老年大學成立於2006年,提供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為老年人提供豐富學習資源。
膠州市老年大學成立於2008年,開設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豐富老年人學習資源。
平度市老年大學成立於2010年,提供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豐富老年人學習資源。
萊西市老年大學成立於2012年,開設文化、藝術、體育等課程,為老年人提供豐富學習資源。
㈢ 必須堅持黨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論文
城市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城市化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世界性潮流。隨著我市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和「城中村」改造進程的加快,原有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正在轉型中,離退休黨員的人員結構、年齡和思想狀況等發生了許多變化,基層組織建設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城市化建設日益顯現的不適應性,迫切需要創新基層組織建設模式,以適應城市化發展需要。本文針對近年來我市城市化進程中離退休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結合中組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幹部黨支部建設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從加強領導、理順離退休黨員管理體制和創新離退休黨員教育管理內容和方式等幾個方面,就進一步改進和加強我市基層離退休黨組織建設,作了認真分析和積極探索,力求在推進城市化建設過程中,走出一條符合實際、富有朝氣離退休黨建工作的新路子。
[前 言]
近年來,隨著我市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城市化時期,既是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機遇期,也是社會問題較為集中矛盾凸現期。如何根據農村城鎮化、城市化進程中基層黨組織建設新特點,使基層黨的組織建設更好地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完成從行政村黨組織工作向社區黨組織工作調整和轉移,探討城市化進程中加強和改進基層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發揮好離退休幹部黨支部的積極作用,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為做好這方面工作研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市離退休幹部基層黨組織建設,顯得的越發重要。本文就這一課題,從上到下,深入基層,通過不同形式,從加強基層黨組織入手,緊緊圍繞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建設這一主題,展開調查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並在全市城市化進程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交流研討會上交流。
城市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城市化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世界性潮流。隨著我市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和「城中村」改造進程的加快,離退休黨員的人員結構、年齡和思想狀況等發生了許多變化,基層組織建設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在城市化進程中創新基層離退休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新課題。
一、在全面推進城市化建設中加強離退休基層黨建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化對基層組織建設的要求是全面而具體的。加快城市化進程,全面推進城市化建設是黨和國家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我市打造全國重點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重要環節。要完成這一歷史性任務,關鍵是要依靠黨的堅強領導,抓好基層黨建這個「龍頭」,特別是發揮好離退休黨支部的獨特作用,始終堅持和發揮黨組織在城市化進程中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加快我市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推進全國重點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強離退休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其真正參與並分擔起城市化建設的重任,則是勢所必然。
離退休基層黨組織是城市化建設的穩定器和助推器。廣大離退休黨員長期接受黨的培養教育,忠誠於黨的事業,政治堅定,作風優良,在村和社區黨員中佔有相當比重,是一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維護穩定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的特殊政治力量。在城市化進程中,基層離退休黨員是一個具有獨特優勢的特殊群體,他們在群眾中威信高、影響力強,是黨組織聯系、引導、教育農村黨員和群眾最直接、最有效的橋梁和紐帶。進一步加強離退休基層黨組織建設,引導和發揮好離退休黨員的政治和經驗優勢,在宣傳城市化建設、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化解村民矛盾、維護穩定等方面發揮作用,對於加快農村的城市化改造,促進社會的改革和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城市化過程中離退休基層黨建工作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上世紀末,青島市內四區的「城中村」已率先基本完成城市化進程。近年來,涉農區、市的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原有的545個村也已全部轉為社區,預計到2007年我市城市化水平將達到48%以上。目前,全市由行政村改為社區的2萬多名離退休黨員大多被編入社區黨組織或街道離退休幹部黨總支或黨支部。在這個過程中,離退休基層黨建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少數單位對離退休黨建工作存在認識模糊、不夠重視現象
一是個別村或街道社區領導認為離退休幹部政策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較高,在政治和組織方面上不會出大問題,認為他們退下來的主要任務是安度晚年、享天倫之樂,只要落實好他們生活待遇,黨組織建設不必像在職那樣嚴格要求。二是有的領導認為離退休黨組織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應由老幹部主管部門負責,不同程度地存在責任不清、工作不到位現象。三是個別領導忙於行政事務,對離退休黨支部建設視為「包袱」,工作只停留在口頭上,經常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甚至連基本的活動場所都沒有,直接導致離退休基層黨建弱化。四是還有少數村和社區沒有按規定及時成立離退休黨組織,有的黨組織逐漸鬆散,甚至個別處於有名無實,癱瘓、半癱瘓狀態。
(二)個別組織管理弱化,存在有黨員無組織、有組織無上級現象
一是少數離退休黨支部換屆不夠及時,班子弱化現象較為嚴重,不能有效地對離退休黨員進行管理教育,黨員隊伍素質不適應城市化發展的需要。二是有的農村離退休黨員離開原居住地或跟隨兒女生活,管理難度較大,客觀上造成這部分黨員存在自動「脫離」黨組織現象。三是原有的村級黨組織在轉為社區黨組織時,沒能及時成立相應的離退休黨組織,或編入其他黨組織後對這部分黨員疏於管理,正常的組織生活難落實,不同程度地存在組織無處問、黨費無處繳、學習無人管、活動無人搞等「四無」現象;有的盡管編入了社區相應的黨組織,但由於離活動點較遠、黨員個人與組織缺乏溝通等原因,很少參加組織活動。四是個別街道社區人手少,各方面工作頭緒多,抓離退休幹部黨組織建設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根本顧及不上離退休黨建工作,所設置的離退休黨支部或黨小組流於形式,不能正常開展活動。五是原家住農村的退休黨員也隨著村改社,在成為社區人的同時,也成了「四無」(即無土地耕種、無生活來源、無農村醫療保險、無養老保險)人,思想波動很大,常常表現為「四不」現象,即不轉組織關系、不繳黨費、不參加組織活動、不發揮黨員作用。在調研過程中,甚至有的老黨員反映,一年到頭不一定能過一次組織生活。
(三)黨員個體的差異與黨員教育管理方式之間存在不適應性,部分離退休黨員先進性不突出
在市內四區「城中村」改造過程中,特別是湛山、中韓、浮山後等街道和社區,隨著大量老城區離退休居民的遷入,使原有的村居黨員結構、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結構較雜、素質高低不一、管理教育難度大的現象,黨員生活方式和個人需求的多樣化與傳統的黨員教育管理方式之間存在著明顯不適應性。其主要問題為:一是流動黨員管理難度加大,不少離退休黨員離開原居住地或加入經商、補差打工隊伍,「人在戶不在」或「戶在人不在」的人戶分離現象嚴重,黨員管理出現「空檔」。二是少部分黨員生活富足了,但思想滑坡了,宗旨觀念淡化了,理想信念動搖了,黨員思想教育工作的難度加大。三是不少離退休黨員對城市化和社區建設的思想認識不到位,加之村居和老城區的黨員文化素質、層次差異大,相互間缺乏溝通交流,參與社區活動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年老體弱黨員、貧困黨員、長期離土離鄉的黨員和無職黨員的作用發揮不充分,黨員先進性表現不突出。
三、城市化進程中加強離退休幹部基層黨建工作的對策與思考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原有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正在轉型中,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城市化建設的不適應性日益顯現,迫切需要創新基層組織建設模式,以適應城市化發展需要。對此,我們應針對城市化進程中基層黨建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基層離退休黨組織建設,力求在推進城市化建設過程中,走出一條符合實際、富有朝氣離退休黨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加強領導,提高城市化進程中加強離退休基層組織建設的責任和能力
各級黨委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從講政治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在城市化進程中加強離退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正確認識推進城市化建設與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雙向互動關系,深化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將離退休黨建工作納入議事日程,認真貫徹落實好中組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工作的意見》。
各級組織和老幹部工作部門應進一步確立大黨建觀念,建立適應城市化建設的組織領導新格局。加強調查,分類指導,開展社區「黨建示範點」建設。要樹立「關心社區、深入社區、共建社區」的新觀念,與街道社區黨組織「結對子」,開展「雙推雙促」活動,形成「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的新格局。不斷拓展和豐富離退休基層組織建設的內容,逐步建立一個以街道、城鎮黨委建設為龍頭,以社區、居委會黨建為重點,落實各級黨組織的管黨責任,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的責任體系和大黨建格局,擴大黨在城市化進程中的覆蓋面和滲透力,努力形成以社區(村)黨組織為基礎、社區(村)離退休黨員為主體、社區(村)內各類黨組織共同參與、團結廣大群眾共同奮斗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在城市化進程中,各區、市黨委要擔負起「牽頭抓總」的責任,履行總抓職能,搞好統籌安排,切實加強對離退休基層黨建工作的領導。各級組織和老幹部工作部門要履行指導職能,主動參與基層組織建設,建立社區(村)離退休黨組織「聯系點」制度;街道社區黨委要履行主抓職能,按照《青島市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和離退休幹部黨員年度考核評比意見》的要求,將離退休黨建工作納入本單位的年度目標考核,做到統一部署、統一檢查、統一總結、統一評比、統一表彰,強化督促檢查,確保離退休基層黨建工作各項目標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積極為基層離退休黨組織開展活動創造條件。各級黨委,特別是村和街道黨委應幫助在村改社過程中,解決困難社區(村)離退休黨組織辦公用房、黨員活動室緊張等問題,為離退休黨員訂閱黨報黨刊,配置相應的電教設備,建立社區閱覽室、閱報欄和「老黨員之家」等,搞好黨組織陣地建設。要加強村鎮、街道社區黨組織活動陣地建設,每個社區(村)都要有辦公場所和適合離退休黨員活動陣地。要妥善解決黨組織的活動經費和幹部的待遇。已經改為社區的,社區黨組織日常辦公經費和相關人員的待遇由市、區財政承擔;尚未完成「一轉兩改」的,其日常辦公經費和幹部待遇,暫仍由村集體承擔。在我市已經建立的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基本經費保障機制基礎上,按照中組部新出台的《意見》要求,上級黨委組織部門可將離退休黨員收繳的黨費按50%留成,定期撥給離退休黨支部,做到專款專用,確保離退休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的費用。
(二)理順管理體制,不斷鞏固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
重在加強離退休幹部黨支部班子建設,及時換屆,選好班長。要根據社區組織管理職能的重新調整和界定,著力改變離退休黨支部普遍存在的班子年齡偏大、能力偏弱、素質偏低的現象,將黨性強、威信高、能力強,相對年輕、身體好,有奉獻精神的同志選入支部班子。對普遍高齡的黨支部,上級黨組織可採取在職幹部黨員擔任聯絡員或支部成員的方式協助支部開展工作。同時,切實加大對班子成員的學習培訓和教育管理,建立以針對性、實用性、開放性為重點的培訓機制。去年黃島區委老幹部黨校成立後,針對由村轉社區的基層組織普遍存在的班子整體素質低、能力弱等問題,通過與各街道社區聯合開展基層黨組織成員專題培訓,提高了離退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建立靈活多樣適合城市化發展要求的基層組織形式,切實加強離退休黨組織建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離退休黨員的管理已成為社區黨建工作的重點。可根據城市化後街道社區黨組織的設置情況,打破村級黨組織的傳統設置模式,實行「支部進樓宇」模式,採取單建、聯建離退休黨支部或編入在職黨組織等形式,靈活、合理設置黨組織,為離退休黨員過好組織生活創造必要的條件。膠州市中雲街道老幹部黨支部對居住分散(包括易地安置的離休幹部黨員)、年老體弱的黨員,可以探討打破單位界限,將老幹部黨員就地、就近編入離退休黨支部;凡離開居住地或外聘時間在6 個月以上的黨員,應將組織關系轉入所在地或就近的黨組織,或持「流動黨員活動證」,接受所在地黨組織的管理,參與所在地黨組織的活動;有條件的還可實行動態「雙重管理」。
加強和完善社區離退休黨員管理,杜絕有黨員無組織、有組織無上級的現象。在村改社過程中,對沒能編入相應黨組織的農村離退休黨員,街道和社區黨委要及時做好這部分黨員安置和管理工作,防止出現組織無處問、黨費無處繳、學習無人管、活動無人搞 「四無」現象。應學習借鑒北京、上海等地的成功經驗,積極穩妥地做好城市化進程中離退休黨員管理的工作,不斷加強和完善基層離退休黨組織建設。同時,要結合各自的實際,探索離退休黨員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在健全完善組織生活、黨內監督和流動黨員管理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推行流動黨員請假登記、外出(出國出境)黨員定期匯報、黨員個人重要情況報告等一系列有效舉措,探索試行黨員目標管理手冊、黨員聯系卡、黨員考評卡等制度,加強對離退休黨員的跟蹤服務和考評管理。外出時間半年以上、地點固定的,應將組織關系轉到臨時地黨組織,並參加組織活動;出國出境時間長的,要定期向所在黨組織匯報思想、學習等情況;出國出境定居的,按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李滄區通過發放社區離退休黨員「黨員管理證」,加強對離退休黨員的組織生活、政治學習、黨費繳納及參與公益活動等方面的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創新教育管理內容和方式,永葆離退休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從政治上關心離退休黨員,構築生動、具體、人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與城市相比,農村離退休黨員的政治閱歷、思想水平、文化層次差異性較大,加之年老體弱、活動不便,轉入社區後的思想教育更應注重針對性和有效性。應從實際出發,堅持「靈活、實用」的原則,構築有效、堅實的思想教育平台。街道社區主要領導要定期向離退休黨員通報工作情況、走訪慰問,通過組織參觀學習考察,開闊視野,使思想政治建設與各類活動相結合,形成濃厚的人情化教育氛圍,增強廣大離退休黨員的黨性觀念和組織觀念,發揮黨員在城市化進程中的正面引導和示範帶動作用。
完善黨組織思想教育制度,夯實社區(村)離退休黨員基礎教育平台。各級黨組織要堅持分類指導原則,針對城鎮黨員和農村黨員在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創新教育管理模式,根據黨員的不同類型和特點,採取相應的教育管理措施。堅持「每月學習日」、理論輔導、座談會、經驗交流會、報告會等有效形式,加強對離退休黨員的思想教育。對那些高齡、多病、行動不便的離退休黨員,採取切合實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如派專人登門送學習材料、傳達文件、通報黨組織活動情況的方法,或利用定期走訪慰問、電話聯系等方式,推行「小組上門」和「支委包戶」 制度,確保這部分黨員與黨組織保持聯系,受到經常教育。同時,要創新離退休黨員教育方式,以小型分散為主,尤其提倡利用錄音、錄像、廣播和遠程網路等電化教育形式,強化教育成效,夯實基礎教育平台。城陽區230個村已全部轉為社區,城市化水平達到57%,為使這部分離退休幹部思想政治教育達到系統化、規范化和經常化的要求,他們從去年開始充分發揮區老幹部黨校的主陣地作用,著力打造「四個一」教育平台,建立了以每月組織離退休黨員進行一次集中學習;每季度根據老同志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確定一個題目進行專題討論研究;每季度組織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每季度邀請有關專家學者為老黨員舉辦一次專題講座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學習制度,取得了很好成效。
積極完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制度,構建自我思想教育平台。老同志受黨培養教育多年,政治理論素養較高,有著良好的自我教育意識,加之多年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具備較強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能力。離退休黨組織要利用好這一優勢,積極為老同志創造各種學習教育條件,如登門入戶送報刊、學習材料,委派專人進行輔導,支持、幫助和倡導老同志通過自學,實現自我教育、終身教育的目標。
充分利用老幹部黨校、老年大學、老年學校、老幹部活動中心及街道社區等文化活動陣地,搭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思想教育平台。要順應城市化發展趨勢,不斷創新離退休黨組織的活動方式與活動載體,將思想教育主線貫穿於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之中,使各類活動陣地成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成為老同志的終身教育基地,讓老同志在老有所樂中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獲。
實施「典型引路、爭先創優」工程,建立政治思想教育引導和激勵機制。加強城市化進程離退休基層「示範點」建設,善於發現、培植和總結城市化進程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和推廣,以點上突破促進面上提高,在離退休黨組織和廣大老同志中形成濃厚的學先進、趕先進氛圍,進一步使老同志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正確處理城市化進程中個人、集體和國家三者利益,真正做到「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充分發揮離退休黨員在城市化建設中的作用。各級黨委和組織、老幹部部門,特別是離退休黨組織要從推進城市化建設的實際出發,利用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發揮作用。一是當好「督導員」。發揮離退休黨員政治覺悟高、作風正派、敢於堅持原則的優勢,保障廣大農民在城市化改造中的合法權益。二是當好「參議員」。組織老同志擔當村和社區參謀和助手,為城市化建設建言獻策,幫助解決廣大農民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三是當好「宣傳員」。組織帶領廣大群眾,宣傳城市化建設的政策,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四是當好「調解員」。利用老黨員情況熟、威信高的優勢,及時調解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五是當好「輔導員」。組織有專長的老黨員開展普法教育,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技術培訓。六是當好 「服務員」。組織老黨員開展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千家愁、暖萬人心的社區「凝聚力工程」建設活動,為城市化建設構建和諧氛圍。通過 「六大員」等活動的開展,引導廣大群眾帶頭壯大社區經濟,帶頭維護社會穩定,帶頭倡樹新風正氣,帶頭弘揚社會美德,帶頭參與文明創評,樹立起離退休基層黨組織的新形象,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地促進城市化建設健康發展。 恩恩嘎嘎 2009-09-02 19:30:59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㈣ 青島嶗山區老年大學2022年秋季啥時間招生
7月19日—7月21日招生。
青島嶗山區老年大學報名條件及注意事項。男年滿60至80周歲,女年滿55至80周歲,身心健康,在嶗山區居住或嶗山區退休人員。
嶗山區老年大學成立於2005年4月,由嶗山區委老幹部局主辦。學校堅持老有所學,增長知識。老有所樂,健康長壽。老有所為,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以祥和、寬容、求知、健康為校訓,不斷提升規范化辦學水平,提高學員的文化藝術素養和身體素質,推進全區老年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為建設開放、創新、宜業、怡居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