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聽說阿爾茨海默病有長達20年的無症狀潛伏期,在這期間有沒有檢測手段
環球網訊 阿爾茨海默病(AD),俗稱老年性痴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阿爾茨海默病這類年齡依賴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正逐年增長。
根據《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每3秒鍾全球就會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其中約60%-70%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到2050年,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超過4000萬人。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韓瓔在接受環球網健康采訪時表示,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首要原因在於難以早期發現。而攻克阿爾茨海默病的真正希望在於二級預防,又稱「三早」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阿爾茨海默病潛伏期可長達20年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最常見的早期症狀為喪失短期記憶,當疾病逐漸進展,其它症狀逐漸出現,包括語言障礙、定向障礙、情緒不穩、喪失動機、無法自理和許多行為問題。
韓瓔介紹,沉積於患者大腦皮層的澱粉樣蛋白是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重要指標。澱粉樣蛋白是一種「壞蛋白」,當澱粉樣蛋白聚集於大腦皮層達到一定的量之後,會誘發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引起腦細胞死亡。
韓瓔表示,如果在只有澱粉樣蛋白陽性,尚未觸發級聯反應之前,發現阿爾茨海默病,並降低澱粉樣蛋白的聚集,或可阻斷阿爾茨海默病病程。「相當於給阿爾茨海默病按下了暫停鍵。」
這也就意味著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發現顯得尤為重要,但由於公眾的疾病認知相對有限,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就診情況並不樂觀。韓瓔表示,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意識到記憶力減退是病,來看醫生的時候,80%已經達到中重度痴呆階段,做嫌錯失了診治的最佳時間。
「事實上,阿爾茨海默病的潛伏期可長達20年!」據韓瓔介紹,根據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程分為臨床前階段(臨床前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純畝手(MCI)階段和痴呆階段(輕度、中度、重度),整個病程可長達數十年。
韓瓔提到,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階段出現前5到10年,患者自身就會有記憶力下降的感覺,但神經心理量表臨床檢查正常,這叫做主觀認知下降(SCD)。
「如果在臨床前期主觀認知下降階段能夠及時發現,進行有效的治療,就有希望將阿爾茨海默病從不治之症轉變為像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控的慢性病,保持終生不進耐滲展到痴呆階段,使患者生活完全可以自理。」韓瓔強調。
出現臨床症狀便不可逆轉 自我感覺認知下降應主動篩查
「阿爾茨海默病一旦出現臨床症狀便不可逆轉。」韓瓔解釋說,人的大腦有認知儲備、有代償作用,只有腦細胞損傷超過50%的時候,才會失代償,出現臨床症狀。也就是說,一旦出現臨床症狀就已經晚了,意味著腦細胞損傷已經超過了50%。
那麼,在臨床前階段如何能夠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呢?
韓瓔總結了七個主觀認知下降的臨床特徵:1、抱怨記憶下降;2、起病時間在5年之內;3、發病年齡在60歲及以上;4、為記憶下降感到擔心或擔憂;5、雖然定義為自我評價記憶下降,但是如果能得到他人證實,可以更好地評價其客觀性;6、對記憶下降的擔心是持續存在的;7、能夠為記憶下降主動去記憶門診就醫等。
韓瓔提醒,對於符合阿爾茨海默病臨床前期主觀認知下降的病人,應主動去醫院進行神經心理量表檢查、驗血和查腦核磁,醫生綜合檢查結果後,如果認為AD可能性大,會建議查澱粉樣蛋白,如果陽性,那麼就意味著具有了阿爾茨海默病病理,進入了阿爾茨海默病連續疾病譜。如果還沒有達到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階段,那麼就是阿爾茨海默病臨床前期。
韓瓔表示,阿爾茨海默病如果處在臨床前期,可以使用靶向Aβ治療AD的單抗葯,阻斷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程。此外非葯物干預,比如認知訓練、正念冥想、運動療法、音樂療法、舞蹈療法和飲食療法等也可以發揮良好作用。
「雖然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以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缺乏病因治療,主要治療原則為減輕症狀以及延緩病情發展。」韓瓔表示,但徹底阻斷或者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病程的葯物已經問世,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組合葯,針對阿爾茨海默病不同的治病假說,雞尾酒療法可控制疾病不進展。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一種常見的疾病,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老年痴呆症呢,我為大家找來了14個預防老年痴呆症的妙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預防摔倒
小心別跌倒,頭部摔傷會導致痴呆,高齡者必要時應使用拐杖。
2、多受教育
多項研究發現,接受正規教育年數越多,老年痴呆症危險就越小。大學教育強化學生注意力、閱讀能力等腦力活動,有助刺激腦細胞之間的聯系。
3、適度運動
適度運動,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手的運動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復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做菜,寫日記,吹奏樂器,畫畫等都有預防痴呆的效果。
4、減少食糖攝入量
吃糖太多會增加早老性痴呆風險。專家建議,不要飲用導致肥胖症的含糖軟飲料。糖攝入來源最好是蔬果和其它自然甜味劑來源。礦泉水、不加糖的冰茶。
5、多用腦
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即使在看電視連續劇時,隨時說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達到活用腦力的目的,讀書發表心得,下棋,寫日記,寫信等都是簡單而有助於腦力的方法。
6、多社交
多社交有助於改善認知能力。多與朋友外出進餐或參加體育活動、旅行、聚會、看電影、聽音樂會、參加各種俱樂部、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常看親朋好友等活動,都有助於改善記憶和思維能力。
7、每天兩杯蘋果汁
蘋果汁可促進大腦中乙醯膽鹼的產生。該物質與治療老年痴呆症的首選葯物的成分相同。蘋果汁具有提高記憶與學習的速度和准確度的功效。每天吃兩只蘋果也有相同作用。
8、吃肉桂
吃肉桂有助於改善較弱和低效胰島素(胰島素不耐受),幫助其正常處理糖份。肉桂有助於防止老年痴呆症的發生。肉桂可加入食物和飲料中,每天半茶匙至1茶匙(250毫克至500毫克)肉桂粉就足夠多了。
9、保護視力
最新研究發現,保持良好視力,老年痴呆症危險減少63%。如果視力不好,那麼每年看一次眼科,並接受相應治療,那麼老年痴呆症危險也會減少64%。眼睛可反應和影響大腦功能,特別是老年人群。視力不好,一定要及時就醫。
10、室外散步
散步有助於平靜情緒和改善短期記憶。每天可以花1小時散步、逛街、游植物園等。在植被茂密的地方散步可使注意力和短期記憶改善20%。多接觸大自然,有益大腦健康。無論冬夏,室外散步的效果都一樣好。
1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避免過度喝酒,抽煙,生活有規律,喝酒過度會導致肝機能障礙,引起腦機能異常,一天喝酒超過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腦血管性痴呆,抽煙不只會造成腦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險疾病的重要原因。
12、每日沉思冥想
經常沉思有助於增加大腦灰色物質,有助大腦修復。每天沉思冥想幾分鍾有助於保護大腦敏銳性,降低早老性痴呆危險。沉思冥想還有助於降低高血壓水平、減輕壓力、抑鬱和炎症程度,改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促進大腦血液流動。
13、地中海飲食
“綠葉蔬菜+橄欖油+少量葡萄酒”的地中海飲食,可以使早老性痴呆發病率降低一半。無論你居住在何處,地中海飲食都有助於防止記憶衰退和老年痴呆症。地中海飲食還包括:魚類、堅果、豆類、西紅柿、洋蔥和大蒜等。地中海飲食所含豐富的抗氧化劑是抗衰老的關鍵。
14、喝咖啡
喝咖啡可緩解大腦衰老。咖啡具有抗炎功效,有助於防止中風、抑鬱症和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多項研究表明早喝咖啡有助於降低老年痴呆症和早老性痴呆症危險。研究發現,中年女性每天喝咖啡3~5杯,20年後,其早老性痴呆危險降低65%。專家建議,每天喝咖啡2~4杯。
『叄』 喝茶真的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的風險嗎
持續飲用紅茶、綠茶以及烏龍茶等葉茶類的人群,比不飲茶的人群認知機能低下的風險低50%。特別是對具有高阿茲海默症風險的APOE-e4 遺傳基因的人,認知機能低下的風險降低86%
防止老年痴呆症的方法
1、每天兩杯蘋果汁。蘋果汁可促進大腦中乙醯膽鹼的產生。該物質與治療老年痴呆症的首選葯物安理申(Aricept多奈哌齊)成分相同。蘋果汁具有提高記憶與學習的速度和准確度的功效。每天吃兩只蘋果也有相同作用。
2、吃肉桂。吃肉桂有助於改善較弱和低效胰島素(胰島素不耐受),幫助其正常處理糖份。肉桂有助於防止老年痴呆症的發生。肉桂可加入食物和飲料中,每天半茶匙至1茶匙(250毫克至500毫克)肉桂粉就足夠多了。
3、喝咖啡。喝咖啡可緩解大腦衰老。咖啡具有抗炎功效,有助於防止中風、抑鬱症和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多項研究表明早喝咖啡有助於降低老年痴呆症和早老性痴呆症危險。芬蘭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中年女性每天喝咖啡3—5杯,20年後,其早老性痴呆危險降低65%。英國梅奧診所專家建議,每天喝咖啡2—4杯。
4、多受教育。多項研究發現,接受正規教育年數越多,老年痴呆症危險就越小。大學教育強化學生注意力、閱讀能力等腦力活動,有助刺激腦細胞之間的聯系。
5、多社交。多社交有助於改善認知能力。多與朋友外出進餐或參加體育活動、旅行、聚會、看電影、聽音樂會、參加各種俱樂部、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常看親朋好友等活動,都有助於改善記憶和思維能力。
6、保護視力。密歇根大學最新研究發現,保持良好視力,老年痴呆症危險減少63%。如果視力不好,那麼每年看一次眼科,並接受相應治療,那麼老年痴呆症危險也會減少64%。眼睛可反應和影響大腦功能,特別是老年人群。視力不好,一定要及時就醫。
7、每日沉思冥想。經常沉思有助於增加大腦灰色物質,有助大腦修復。每天沉思冥想幾分鍾有助於保護大腦敏銳性,降低早老性痴呆危險。沉思冥想還有助於降低高血壓水平、減輕壓力、抑鬱和炎症程度,改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促進大腦血液流動。
『肆』 老年人培養四個好習慣 抵抗老年痴呆
多食用綠色食物。指的是葉菜類橘山迅蔬菜,它可以幫助老年人抵禦認知障礙症,降低記憶力喪失的風險。魚肉、堅果和橄欖油也有同樣的效果。
冥想。能夠減少焦慮,提高腦部血流量。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圓此,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深呼吸30秒。接著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喜歡的事物30秒,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
健走。有氧運動可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能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信息處理的速度。每周健走3次、每次50分鍾就能使思維敏捷。
曬太陽。陽光能唯臘促進神經生長因子,使神經纖維增強。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不容易憂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