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長壽面的做法以及來歷!
長壽面在不同的地方做法也不一樣。
在中國民間漢族歷來就有生日吃壽面(長壽面)的習俗,該習俗由來已久,相傳與漢武帝有關,長壽面主料為高筋粉,配以各種調料食之。代表了人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 常見長壽面,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
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
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一般來說,長壽面整碗只有一根面條。吃的時候最好不要弄斷。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介紹一種做法,但做法可以自己創新。
主料:紫莧菜、麵粉
輔料:水、鹽
耗時:30分鍾
1. 紫莧菜洗凈瀝干水份,鍋里燒開水,不要太多,把莧菜放入,稍微一燙即可關火。這時鍋里的水已經是洋紅色,晾涼後可以直接取水80g再加20克的水和面。也可以不加水,面條的顏色會深很多
2. 230g麵粉,加鹽3g(也可以不加),加紫莧菜水100克(含20克的水),徹底揉勻成很硬的面團。放入保鮮袋中餳至少30分鍾,或者1小時,中間可以取出再揉一次
3. 餳好後的面團直接擀成厚度低於2mm的麵皮,如圖折疊切面即可。擀麵皮和折疊時都需撒乾麵粉防止粘連
4. 擀好的面條抖開,加少許乾麵粉或者玉米粉防粘連。燒開水下入面條後煮熟就可以了。吃的時候加鹵
⑵ 過生日吃長壽面有什麼講究
一般來說,長壽面整碗只有一根面條。吃的時候最好不要弄斷,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
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
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
(2)長壽面的來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分類
1、延生軒轅御面
賚渫:澞塬 代表土——主中央、長夏、濕、黃色、肉
釋義:軒轅是始祖黃帝名,黃帝以土德王天下,對應中方,對應黃色,暗合天機。古代與帝王相關謂之御,正如黃色只屬帝王專用色一樣,區別於其餘四方萬民,至高無上的尊貴榮耀止於此。
配料:當歸、肉桂、丁香、野生菌、土雞蛋、海鮮、香菜等
功效:培元固本、延年益壽
2、延生龍福面
蠱羽:犀嬰 代表木——主東方、春天、風、青色、筋
配料:茶樹菇、排骨、大骨湯、陳皮、白芷、菠菜等
功效:滋陰潤燥、健脾補鈣
3、延生虎祿面
瀛鴦:鳩燭 代表金——主西方、秋天、燥、白色、皮
配料:花旗參、百靈菇、百合、肉豆蔻、乳鴿湯等
功效:滋陰益肺、補腎養顏
⑶ 長壽面的由來是怎樣的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越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耳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因此各地的長壽面都不一樣,有線面,有一根吃到底的,其實長壽面並沒有特別針對那種面,中國的面不只200種,總歸結製作面條的方法大致有三條:
1.拉抻法:將經過充分熟化的面團反復拉抻成為面條。這種方法多為手工操作,經驗性強,對麵粉質量和熟化要求相當嚴格。許多名產面條,如龍須面、空心面等都屬此類。
2.擀壓法:將面團先反復擀壓或碾壓成片,然後鍘條。一般大宗市售機制新鮮切面屬於這一類,再加上晾乾(或烘乾)、切斷、包裝等環節則成為掛面(是因為將濕面條掛在竹桿上乾燥而得名)。面團熟化程度和面條乾燥條件是影響掛面質量的重要生產因素。
3.擠壓法:將面團放在壓模中加壓,面團從模孔中擠出成條。這種面條又特稱作"餄餎",口感硬實。用摻小麥的粗糧粉或全部粗糧粉製作面條時常用這種方法。有機器壓制,也有小規模的手工壓制。陝北地區延安市內使用的面條擠壓機壓力較大,面條在擠壓過程中溫度升高,成品可達到半熟狀態,所製成的粗糧面條具有彈性。
⑷ 生日為什麼要吃長壽面
為了祝福長壽,是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在中國民間傳統歷來就有生日吃長壽面的習俗,相傳與漢武帝有關,長壽面主料為高筋粉,配以各種調料,代表人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
(4)長壽面的來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吃壽面由來
第一種說法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越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
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耳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另一種說法
唐明皇即位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華民:「三郎你忘了當後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後代因為它是過生日祝壽用的,所以稱作「壽面」。因為中國食品中面條最為綿長,壽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壽。作壽一定要吃壽面,壽面要求三尺,每束須百根以上,盤成塔形,用紅綠鏤紙拉花罩上面作為壽禮,敬獻壽星,必備雙份。祝壽時置於壽案之上。吃壽面是過生時最要緊的飲食。
⑸ 長壽面這個說法,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
雖然說在我國有一種習俗,就是在生日的時候吃一碗長壽面,但是我好像沒怎麼吃過這個長壽面。不過長壽面一般是一碗面,有一根面條做成,它寓意著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長壽面的由來是,傳說漢武帝是相信鬼神之術的,所以有一天各位大臣們,嘮嗑的時候,就說到跟壽命有關系這回事兒,漢武帝就說他之前在書上看到過一個說法。
其實我國有很多關於這種神神叨叨的習俗,什麼過年放鞭炮啊這類的,大家也不過是想討個好彩頭,所以才把這種習俗都給流傳下來了,如果真的不去做,其實也沒什麼,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⑹ 從古至今過生日吃的面條為什麼叫「長壽面」
長壽面的來源起因是一個小故事,一個關於臉有多長的故事,因為面和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後世人就用長壽面來給那些過生日的人吃。
也因為這樣一個小典故的存在,人們把跟臉意思相同的面作為長壽的象徵,過生日吃長壽面也成為一個民間習俗。
⑺ 一根面為什麼又稱作黃河面、長壽面起源於山西哪裡
山西的著名來小吃「一根面」,又稱自「黃河一根面」、「長壽一根面」,成品色澤潔白、口感筋道,因面條的數量僅為一根,綿綿不斷,故叫做一根面。有詩為證:「銀龍蟄伏隱盤中,驚雷一響舞當空,浮滌延展翻波浪,福祿壽喜賀意濃。」
山西人過生日都要吃長壽面,其由來源於西漢年間。相傳有一天,漢武帝與眾大臣聊天,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有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接著說:「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有8寸長,那他的臉有多長啊!」眾人聞之大笑。看來想長壽,靠臉長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據此,山西精明的廚師根據拉麵的技法創制出了名聞天下的「一根面」,寓意福壽連綿不斷。
⑻ 生日吃壽面的由來是怎樣的
在中國有復一種習俗,就是過生日制的時候要吃一碗長壽面, 因為我國食品中面條最為綿長,壽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壽,預示著長命百歲,壽比南山。那麼你知道過生日為什麼要吃長壽面嗎?關於過生日吃長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追溯至西漢年間。 ——摘自 華夏民俗文化網
由來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⑼ 一根長壽面的由來
過生日吃長壽面的由來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楊培華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
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