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9歲姥姥過生日收獲中年孫女鐵盆磕頭賀壽,為何中國人強調百善孝為先
中國自古以來就很強調以孝為先,這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特徵。作為子女,孝順老人其實是應該的,儒家的思想也是提倡孝道,古代有的朝代也是以孝立國。在遼寧,一位89歲的姥姥過生日,因為老人的耳朵並不是很好,因此中年的孫女就向飯店借了一個鐵盆來磕頭賀壽,現場表現的十分歡樂,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老人也十分的開心。
一、老人聽力不好,孫女用鐵盆磕頭賀壽在遼寧大連,一位89歲的老人過壽,家人都到齊了,在向老人賀壽的時候,由於老人的聽力不是很好,因此為了讓老人能夠開心,孫女就向飯店借了一個鐵盆,並且孫女在向老人磕頭賀壽的時候,還加重了力度,確保老人能夠聽見。不得不說,這家人真的很溫暖了,不走形式主義,切切實實的照顧了老人的感受,值得我們學習。
『貳』 利於老人更長壽的六大風水 孝順父母必看
世人講究孝道,除了「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我們更是要關注父母的健康狀況。下面有利於父母更健康長壽的六條風水,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完並即時開始動作,重新布置風水格局。
一、處理掉沒用的東西,驅除負能量氣場
父母年紀大了,一方面是出於愛惜東西,另一方面也是有戀舊心理,所以不喜歡處理老舊物品。天長日久,老人們住的屋子積累了很多東西,把屋子都快堆滿了。有時候還會發出一些不舒服的氣味。這樣,容易藏污納垢,不利於老人健康。
二、家裡擺放生命力旺盛的綠植,增添生機
生命力旺盛的綠植,在改善居室環境的同時,也給父母增加了很多生機。而且,照顧、修剪綠植,既可讓父母怡情,還可讓父母多些鍛煉。綠植的生氣,是老人所需要的,也給老人增添了生命的樂趣。
三、擺放寓意吉祥的裝飾品,增強家中正能量
心理調節對老人來說,更有特殊的意義。寓意吉祥的物品在風水上產生的積極作用,對父母的身心健康很有利。
比方說,松鶴延年、福如東海、事事如意等寓意健康、長壽、平安的書畫、裝飾物,擺放在父母房間,一方面可以讓父母感受到你的孝心,另一方面吉祥氣場也有助於父母。
四、卧室鋪上地毯,讓父母身心倍感溫暖
父母年紀大了,容易怕冷,寒從腳下生。所以在卧室里鋪設地毯,不僅有助與老人健康,而且也不容易滑到,還提高了安全系數。
而從風水的角度來說,地毯會產生溫暖的感覺。
五、用明亮燈光點亮父母心中的希望
隨著年齡的增加,父母的視力逐漸下降,經常有看不清楚東西的情形。
所以,不妨給父母換上亮度較高的燈,使父母的生活更方便,驅除心中的一些陰影,對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
六、溫馨的家居軟裝飾,更利於父母健康
父母卧室中的床上用品、窗簾,有多久沒有更換新的啦?你留意過嗎?
為父母挑選色調淡雅,溫馨的被單、床罩、窗簾,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父母輩,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後,不再追求奢華的感覺,更願意安享晚年,沉穩寧靜、樸素平和的色彩比較適合老人的心境,但難免有些溫馨不足。所以用自己年輕的心態,幫助父母裝點他們的卧室,對父母會是很大的安慰。
需要注意的是,所選色彩最好是結合父母命理所喜,這樣才會更有利父母的健康平安。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3-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叄』 最好的孝順是什麼
最好的孝順是陪伴
『肆』 世界上百歲老人都有一些共同點,他們有什麼長壽的秘訣
一、勤勞
不知到你注意過沒有,但凡長壽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一生愛動,包括各種勞動、體育運動等, 的確,據我國100多壽星的長壽資料,他們有一條共同的長壽秘訣,那就是熱愛勞動、堅持勞動和體育鍛煉。
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伍』 子孫孝順才能換來老人的健康長壽用什麼詞來形容
子孫順則康健.......
『陸』 雞年關於孝道長壽的對聯
雄雞喜唱人增壽;
盛世歡歌福滿門。
『柒』 如何讓爸媽長壽
人體健康很大程度上都跟心情有很大關系
你現在成熟懂事了,父母也年紀大了版,老人最怕寂寞,你時間權允許的話都抽時間陪他們
糖尿病是很需要注意飲食的,只要避開了不能進食的那些食物,問題也不算大。冠心病關鍵是發病快比較危險,身上常備葯物就行。平常也是注意身心愉悅,切記情緒激動,不要劇烈運動,保持輕度的鍛煉,多攝取瓜果蔬菜。沒什麼特別的,千萬不要相信那些亂七八糟的保健品,隨意大量使用營養品反而容易造成心臟負擔。
祝好!
『捌』 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活到100歲和健康快樂活到100歲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近期,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了2013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十位老人的平均年齡為119.2歲,來自新疆疏勒縣的維族女壽星阿麗米罕·色依提以127歲高齡穩居榜首。十大壽星中,7人健康,2人自理,只有1人不能自理。
120歲田龍玉,日食兩餐,愛爬台階。田龍玉是土家族,現在跟69歲的養女在湘西鳳凰生活。120歲的老人體態微豐,面色紅潤、頭發半黑、皮膚柔軟,沒有一點老年斑,很難想像她經歷過13次喪子之痛。外孫女告訴記者,老人起居很有規律:「一天只吃兩餐飯,每餐非常節制,只吃七分飽。早飯9點,晚飯6點,無論冬夏,晚7點准時就寢。」老人常自己下山買東西,而上下山有90多級台階,她喜歡一個人走個來回。
120歲打蘭彎,穿衣趕時髦,每天一兩酒。雲南怒江邊上的小院里,抽著旱煙的打蘭彎身穿藏青底、花彩紋的傈僳族服裝,頭戴紅豆紗冠,精心的裝扮讓記者眼前一亮。老人還美滋滋炫耀起穿衣訣竅:「黃灰土氣咱不要,穿艷倒有老來俏。」老人有個嗜好,從18歲開始,每天要喝點自家釀的玉米酒。不過,她喝酒很節制,每天一兩,遇到節日,最多二兩。
118歲堯力達西·堯勒瓦斯,從不穿短袖,講究熱養生。堯力達西住在天山腳下,他為自己總結的長壽秘訣是「熱養生」。記者見到老人時,他正坐在院里納涼。南疆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老人依舊穿著長風衣、烏靴,別人都滿頭大汗,堯力達西卻顯得無比自在,連扇子都沒用。他解釋道,新疆紫外線太強,直接照射皮膚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相對來說,穿大衣、躲樹陰更舒適。老人說:「平時我也著長衣、系寬腰帶、穿長靴,年紀大了,注重腰部、腳部保暖,能保證長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在門口曬太陽,但正午絕不出門,「熱養生,並不代表越熱越好,適度親『熱』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118歲屯妮薩罕·艾力,不怕病,看得開。由於南疆地區土壤和水系中的碘含量非常低,當地人一直深受大脖子病的危害,屯妮薩罕也沒能倖免。因年齡大無法做摘除手術,小西瓜般大小的腫瘤附在她的頸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然而老人並不恐懼,反倒把它看成健康警鍾。「如果一得病就放棄自己,我也不會活到今天,只有不恐懼,看得開,樂觀平和,才會長壽。」老人還介紹了自己的健康妙招:「牛羊肉太燥熱,我很少吃,平時最愛喝水,這樣能排出體內毒素,減輕燥熱。」
116歲付姜氏,兒孫孝順,26年卧床照樣快樂生活。山東菏澤的付姜氏,共生育7個子女,3男2女健在,最大的已經90歲,五世同堂。26年前,不慎右腿骨折後,老人一直卧床。最初付姜氏很著急,兒女卻對她說:「我們認真照顧著,每過一年,心裡就是一種滿足,你就是全家的驕傲。」遠在寧夏的小兒子,更是申請提前退休,和妻子返鄉全職照顧母親。在兒女們精心照顧下,卧床26年的老人從未起過褥瘡,家裡的被褥衣物拆洗得非常整潔。如今,老人每天自己盤頭裝扮,和曾孫們講故事聊天。老人告訴記者:「與其悶悶不樂,不如快快樂樂地活」。
116歲黃乜依,清晨木梳頭,早晚拉耳垂。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黃乜依就生活於此。外孫媳婦告訴大家,老人生活簡單,飲食也很隨意,只是偏愛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動不便後,黃乜依還開發了自己的一套養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精神,頭頂冒出新發,原本半聾的耳朵,現在反而聽得清了。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
116歲付素清,倔脾氣,閑不住。四川成都的付素清是孫輩們口中的「祖宗」。「祖宗」有大家長的威嚴,最不喜歡別人說她老。「三九寒天,祖宗非得自己親手洗衣服,你要和她搶,她非得急上幾句『我不老,還能幹活呢!』」被女兒取消「下田幹活」的權利後,掃地、削紅苕、捆柴,付素清一概不放過,還「警告」家人:「不準做我的活。」重孫女說,每天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聽見門外唰唰的掃帚聲,就知道祖宗起床了。屋外竹林里有一大片空地,干凈整潔,付婆婆自己捆的柴垛就整整齊齊地堆在那裡。
『玖』 書法家賀京沙寫的《惟仁孝壽》四字應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