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的遺像應該怎麼處理
老人遺像的處理方式:
通常情況下,老人的葬禮進行完畢後,遺像就會撤下。這個時候就涉及到遺像如何處理的問題。
對老人遺像的處理方法,無非就是兩個。一是保存,二是銷毀。
對老人遺像帶枯進行銷毀,是一些地方特有的處理方式。如果是採用火化方式的,他們會把老人遺像與遺體一同火化,或者把遺像與骨灰一同下葬;如果是實行土葬方式,他們則把老人遺像放進棺木之後一同埋葬。不管用什麼方式,也就是說這些地方對老人的遺像是不進行保存的。
老人遺像的安放及保存:
1. 懸掛或者擺放在老人生前居住的房間。這是很多地方的通行做法。尤其是殲虛家中房間比較多的,老人去世後他們生前居住的房間都會空一段時間,此時就可把老人的遺像懸氏行燃掛在房間牆壁上或安放在房間的書桌上。
2. 供奉在家中神龕上。如果家中設有神龕牌位的,可以把老人遺像供奉在牌位上。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在農村,城市家庭基本上沒有看到哪家設有神龕牌位。
3. 老人的遺像還可以安放在他們長子的房間。我們這里採取的就是這樣的安放方式。如果長子不在的,可以安放在長孫的房間。如果都沒有,也可以安放在他們最親的親人房間。
4. 可以安放在家族祠堂。現在有很多地方都修建有統一的家族祠堂,在祠堂中一般都設有供奉族中去世老人的牌位。根據家族祠堂的規矩,將老人遺像安放在合適的位置就可以了,這樣不僅僅是家中親人可以供奉,全族人都可以祭拜。
不能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
1. 客廳。客廳是家中的公共活動場所,也是家裡接待親戚朋友的地方。因此不宜把老人的遺像懸掛或者安放在此,以免給家中的小孩或外人造成不便,特別是對親戚朋友來說,他們在客廳看到老人的遺像,是拜呢還是不拜?
2. 雜物間。不能把老人的遺像與家中的雜物放在一起,這是最起碼的規矩。而且雜物間有時候可能還會有一些有害的動物出沒,它們也許會對老人遺像造成損害。雜物間的環境條件一般也不太好,這樣也不利於老人遺像的長期保存。所以雜物間里是不能安放老人遺像的。
3. 孩子的卧室或者書房。一般來說,即使是家中的老人,因為他們已經去世,在孩子們心中多少還是存在害怕心理的。如果把老人遺像安放在他們的房間內,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輕則會讓他們感到害怕,重則可能引發失眠或者精神問題。
其他保存老人遺像的辦法:
1.用紅布包好妥善放置。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一定要用紅布包好,用其他的布不可以嗎?當然可以用其他的布。但用紅布包裹,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至於其中的含義,其實大家很容易弄明白,在這里就不過多闡述了。
紅布包好以後,要把它放置在家中書櫃的抽屜中,或者其他傢具的抽屜中。不管放在何種傢具的抽屜內,都要注意防潮和防蟲。
2. 放到書櫃裡面。家中有書櫃的,而且孩子年齡比較大的,可以把老人遺像保存在書櫃裡面。可以與書擺放在一起,也可以單獨擺放。不過遺像要進行過塑處理,最好還要加上相框。
3. 與家人的相片放在一起。如果家中有專用大相冊,同樣可以把老人的遺像放在其中妥善保管。但要注意經常拿出來清理一下,並要做好防潮防蟲工作。
4. 製成電子相片永久保存。為了能更長時間保存老人的遺像,還可以將遺像進行掃描處理,製成電子照片,這樣更能方便地進行長期保存。如果對老人的思念之情十分強烈,還可以把他們的照片放到手機上,想他們的時候,可以隨時查看。
❷ 老人去世後,對老人的遺像都是怎麼處理的
可以在家供著,也可以放在骨灰盒上面,一起入土為安!具體的要看當地有什麼風俗,如果沒有可以和家人商量怎麼處理!
❸ 老人去世後遺照放在哪裡合適
遺照最好在殯儀館燒掉,或者放在骨灰存放處、墓地最好,或是直接在焚燒爐燒掉,最好別放在家裡,容易具陰氣對整個家的風水不好。實在不想燒掉,最好用布包好放進櫃子里。
❹ 老人去世後遺照放在哪裡合適
我覺得放在家裡最好,不要放到殯儀館,因為老人去世了,就不要再給他們增加負擔了。老人的照片放家裡,也算是對家裡人一個念想吧。老人去世後,就讓老人入土為安吧,不要再給他們增加負擔了,讓他們安心的走吧。老人的照片可以放攜滾此在家裡,這樣也是對家裡人的一個念想。老人去世後,遺像可以放在家中,或者是在客廳里。這辯迅都備掘是可以的。這樣的話,對家裡人也是一個念想。
❺ 老人的遺像一般都是怎麼處理的
通常擺在佛堂,沒有佛堂就擺在客廳、書房或老人原來的房間,也有放在閣樓上的
❻ 老人去世照片怎麼存放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老人遺像應掛在長子家中供起來!
2、老人過世,靈堂用的照片上的黑紗和奠字在入葬時燒掉,照片應在長子家中供起來。新喪三年是大孝,老人的遺照必須供起來,以備兒女祭拜懷念!在老人誕辰、忌日、清明、上元節、十月一,新喪第二年的新年初二,擺供祭祀。
3、如果家人忌諱,老人也離世多年。靈堂用的遺像不能遺棄或燒毀,應用白布包裹,妥善存放,以備後人瞻仰!
❼ 家中老人的遺像,去世多年了,應該放在哪裡好呢
這個問題也是因人而異呢!我的父母去世後是埋葬在老家的地里,老家在農村,父母等於是埋在老家堂姐家的地里,所以在老家堂姐的屋裡還有我大伯,我奶奶,我父母的照片,每次回去上墳就能看到他們的遺像。我感覺我的堂姐並沒有啥忌諱的,她的孩子們也不說啥可能是習慣了。而我和姐姐住在城裡,不習慣家裡擺照片就連我們自己的照片也不掛,牆上掛的都是風景照。也曾想過把父母的遺像掛牆上,但是我這個人比較多愁善感,每當我看到父母的遺像我的眼淚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控制不住,到現在母親去世三十多年了,父親去世也五年了,每當夜深人靜睡不著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他們。我想如果我總是這樣可能對我的身體也不好,所以我都是把父母的遺像包起來放在櫃子里,估計父母親也不會抱怨我們沒有把他們的遺像掛起來吧!有時候我還會拿出他們的遺像看看他們。所以我認為遺像掛不掛沒所謂,只要時常懷念他們把他們放在心裡就好了。父母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存放先人遺像,是子孫對先輩懷念的一種方法。但是,長時間各種遺像擺放家中,民俗認為,容易產生陰氣,不利 健康 ,一般放置3至7年要妥善處置的。處置方法一,放祠堂里祭拜。方法二,送化其墓前。方法三,也是最好最有永久紀念意義的方法,做成瓷像,帖在墓碑上,永不退色,放個幾百年都沒事,子子孫孫年年祭拜時,都能再見遺容。
這個時代的觀念雖然變化了很多,但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仍是我們深藏心底的永恆情愫,不僅伴隨此生,也值得流傳下去讓後人憶根念祖。一點愚見,在遺照的處理上,不必刻意隨俗,但也不要草率處置,最不可取的就是統統丟棄。
說說城市家庭吧。小時候雖然和爺爺奶奶同住,感情也深,但孩子對死亡、先人等觀念的認知是淺薄簡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他們的印象也越來越淡漠。等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對血脈、親情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遺照的看法也發生著變化。記得世紀初有一次回上海,在父母的收藏鐵盒裡看到幾張爺爺奶奶的小照,種種往事突然湧上心頭,令我對生命竟有了與前不同的很大觸動,再找已沒有更多了,當時就覺得很遺憾,想著鄉下過去有的宗祠和祖廟也很不錯,留存照片不僅可以看到同處過的長輩的音容笑貌,還可以看到上上上一輩未曾謀面的祖先的樣子,直觀地體會到生命延續的奇妙,這種潛入心底的沖擊至今難忘,我想,它的教育意義勝過了千言萬語。
如今,家中有長輩過世,一般家庭會在大殮期間在家中設立簡單靈位,安放遺照供親朋祭奠,白事過後多數會取下遺照,有的則還會安掛一段時間,有的甚至幾年。個人覺得各種做法因人而異,無可非議,不必計較別人議論,如何安排自己心安是最重要的標准。
但假如安掛遺照,不建議太過死板,如黑邊相框的標准像、黑白照等等。現在照片很多,選用生活化的或合家團聚的照片會更合宜。太過肅穆的遺照會給家居帶來一些陰郁氣氛,而時下更加獨立自由、 社會 化程度更高的孩子看了也反而會心生敬畏,產生心理距離。要知道,逝去的親人也曾是活生生的個體,與我們朝夕相處,樂於看到我們幸福快樂。即使陰陽兩隔,如在天有靈的話,他們也一定不願意讓我們望而生畏,而是更希望與我們親密無間、平等相待吧?
還有一個重要的建議,是建立一個專門相冊,選出一定量、有紀念價值的照片,細心整理,按照時間順序保存,有條件的還可以添加說明,也可以製成電子相冊更加便於長久保存。這不僅妥善保存了過世親人的遺照,可以時時翻看寄託哀思,也是一本直接記載家庭成長變遷的故事記錄,可以代代流傳,讓後代的孩子可以從中耳濡目染感受中華民族的孝道和家庭觀,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是一份彌足珍貴的饋贈。
老人去世後,遺像不要掛在家裡任何牆上,也不要擺在桌子上,應放在經常不動的櫃子里或者抽屜里,遺像掛在家裡會影響家裡有些大人小孩的心裡陰影,人已經走了想開了也是正常的事,其它人要繼續工作學習生活!下一代的人願意留照片或不願意留或燒了撕了也都正常,人就那麼回事!
放在心裡
我的做法是燒掉。有的人可能說我不孝順,做事情不地道。 畢竟親人遺照說燒就燒了啊!
我把我的經歷和大家說說,你覺得我這樣做對嗎?
在我十八歲的時候父親車禍去世了。我父親是農民。大家都知道農民是很少照相的。父親生前是做豆腐的。由於需要更換營業執照必須照相,沒辦法就照了一張一寸照片用在營業執照上了。底片和其他剩餘的相片就自己收藏起來了。 並且和我說:「這個就留著我死的時候作為遺像吧!」大家也有個念想。 我們以為他開玩笑隨便說說。沒想到父親第二天出了車禍,來不及搶救就去世了。 留下了這張唯一的相片。
父親去世後,我一直生活在悲傷的生活中。更是把父親的相片留在卧室里,每當想起來就看一眼。
六七年來始終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後來參加工作後,有的同事就問我你父親去世幾年了? 我告訴他們父親已經去世十多年了。他們覺得我這個人比較迂腐。還拿這件事在單位議論我 。我把這件事情和親人說了以後,他們卻說我沒良心。畢竟父親車禍死亡當時還賠償了30000元左右。即使不賠償那麼大的房間就放不了一張相片了嗎?當時我也很郁悶,就把相片拿下來藏到一個不起眼的位置。
後來姐姐,妹妹來我家時候又責怪我沒把父親遺像供起來。 不得已又把父親的相片供了起來。後來成家立業後,老婆也反對把父親遺像供起來。因為孩子小,看到相片嚇得好多回晚上不睡覺。
經多方考慮我覺得還是把父親的相片焚燒了吧!最終決定把父親的相片焚燒了。願父親一路走好!雖然沒保留父親的相片,但我們還是想念您的!您的音容笑貌已經刻在我腦海里了!我愛你我的父親!
不知道你們那裡都是什麼規矩、什麼講究,我們這邊是放在堂屋正當門的桌子上或是條幾上,也有的是掛在堂屋正當門桌子上面的牆上,以示尊重和紀念,逢年過節會給老人上供念叨,祈禱平安,在那邊一切都好。
現在好多人都在城裡住,不能像農村那樣有地方專門擺放,如果條件允許,家裡有富裕的房間的話,可以專門騰出一間偏房用作祭祀親人的專房。或是家裡有專門佛堂的話,也可以把老人的遺像放到佛菩薩像的旁邊供奉。還可以把老人遺像放在儲物間,儲物間可以當雜物也可以放遺像,儲物間比較陰涼,適合放遺像,還能旺運氣,是一個不錯的地方。但是不一定非要放在客廳,因為遺像對家人心理都會產生陰暗的情緒,如果有朋友客人來訪,對別人的心理也會產生影響。
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先把遺像包起來收藏好放到櫃子里,想起來了可以拿出來看看親人的樣子,等逢年過節再請出來祭拜也可以。
遺像以前一般是放三年,不過現在一般是等七七或者百日就可收來。怎麼說呢,只要心裡有老人,放不放老人都不會和你計較,只不過自己心裡不安而已。
我去世父母的遺像,五年前便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機里。
我的父親去世15年,我的母親去世12年了。當時父母的遺像一直放在我老家弟弟的家裡。因為我和弟弟都在外地,弟弟家的房子也是外人在住著,因此,五年前我回去時便把父母的遺像帶回我家。由於各種原因,父母的遺像沒有掛出來,我便把父母的遺像拍下來,存放在我的手機里。什麼時候想念二老,我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看,父母永遠都在我身邊,我也一直陪伴著二老。
家中的老人就是自己父母!雖然去世多年,應該放在家的顯著位置!這是唯一紀念先輩的方式也是讓後人知道這是祖先!生活依然如故。但是先輩的精神代代向傳!
各地的講究不同,我母親去世四十一年了,父親更早,當時我六歲不到,今年我差三個月就七十了,我把我父母的遺像平時用紅布包著,放在一尺左右的紙合里,過年時我把父母的像從臘月三十敬到正月十六再裝起來,等下年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