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照顧常年卧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照顧這類病人,以下技巧要知道:1. 保證每天的飲水量----不能覺得自己起身上廁所不方便,就刻意控制或減少飲水量,應保證每天 1.5~2 L 的水。2. 加強營養----充足的營養攝入,有利於病人身體恢復和損傷組織的癒合。補充營養的同時,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長期卧床的病人活動量小、腸蠕動減少,易發生便秘。3. 勤翻身----至少每兩個小時給卧床病人翻一次身,減輕局部組織的壓迫。現在還有專門的防褥瘡墊,也可以試試。但不建議完全替代手動翻身。4. 幫助排痰----卧床時間太長,會引起排痰不暢,最終可致肺炎的發生。5. 適當按摩----長期卧床的病人,下肢肌肉處於鬆弛狀態,一方面會使肌肉發生萎縮,另一方面血液在下肢流動較慢,可能形成靜脈血栓。適當的按摩能使肌肉被動進行運動、促進下肢血流,防止血栓形成。6. 注意衛生----一是卧床病人的個人衛生,最好每天都用溫水擦浴,天氣過熱、出汗較多時還要多擦拭幾次。還有就是環境的衛生,保持房間的清潔、通風,床單被褥及時清洗、更換。7. 勤檢查----擦洗的時候可以順便檢查下,皮膚是否有紅腫、損傷、潰瘍等發生。發現異常及時去醫院就診。
Ⅱ 如何照顧失能的老人
俗話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雖然說這句話說的有一些過於絕對,但是如果說長期次後一位身體失能的老人來說確實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情。
就從我的爸爸照顧我的爺爺,這幾年來說,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因為我的爺爺在自己80歲那年得了一場重病,身體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都是我爸爸來照顧他的,對於失能老人的照顧,並不是說只是給他做飯,清理個人衛生那麼簡單。
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爸爸伺候我爺爺的過程中,還要親自的給他喂飯,經常的給他翻身,而我的爺爺因為身體的原因已經是大小便失禁了,所以我的爸爸的經常給他老人家更換尿不濕,可以說在這段時間始終在他的身邊陪伴,不僅不能夠回家陪伴我和媽媽,而且影響到自己的正常工作,而且我的爸爸在伺候我爺爺的過程中,最艱難的就是幾乎每一個晚上都很難真正讓自己睡上一個好覺,因為我的爺爺經常會有企業的習慣,在晚上或許是由於病痛的折磨會突然間的大聲喊叫,在這種情況下時常會把我的爸爸從睡夢中驚醒,然後再對我的爺爺的情緒進行安撫,知道了,白天又需要繼續的給他老人家做飯洗衣服,所以說長期伺候一位老人確實是很辛苦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我的爸爸還是堅持到了最後。
Ⅲ 家裡有失能老人,應該怎麼照料
家裡有失去行動能力的老人,應該作為子女來說,細心的照料,避免老人生褥瘡,而且經常要推著輪椅帶老人出去曬太陽,或者是說雇個保姆來照顧老人,這都是可以的
Ⅳ 如何照顧失能失智的老人
故事能失智的老人要很好的心態把他服侍的很好,所以心態要好。而且也要認真的對待老人讓他過的書
Ⅳ 失能的老人怎麼去護理
失能老人,按照國際通行標准,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六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
正確的護理方法能有效避免失能老人身體受到再度傷害,在日常護理中,口腔、更換紙尿褲、沖洗會陰、翻身防褥瘡、擦浴和心理護理等內容顯得較為重要。
-1-
口腔護理
口腔護理不僅可以清潔清新口氣,增加老人口腔的舒適度,提高食慾,還能有效減少老人口腔細菌的滋生,預防口腔感染等並發症。
口腔護理方法:
1. 協助老人取側卧位或平卧位,頭偏向護理員一側,將毛巾鋪在老人下頜或胸前,同時將棉球浸濕 ,在老人口角邊放置杯子或彎盤。
2. 囑咐老人張口,左手持壓舌板伸向老人口腔,用手電筒觀察是否有感染或牙齦出血等情況。
3. 護理員雙手各拿鑷子,左手鑷子夾取浸濕的干凈棉球,兩只鑷子絞棉球至不滴水為宜。
左手用鑷子夾緊棉球進行口腔擦拭,擦拭順序為:口唇—牙齒外側面(老人牙齒咬合)—牙齒上下內側面及咬合面—牙齦—兩側頰部—上顎—舌面—舌下。每擦拭一個部位換一個棉球。
4. 再次用觀察老人口腔,擦凈老人口角及嘴唇並塗抹潤唇油。
-2-
更換紙尿褲護理
及時查看並為老人更換紙尿褲,可以避免老人會陰部及臀部浸泡在尿液和大便當中,減少感染,預防壓瘡的產生,並增加老人的舒適度。
更換紙尿褲方法:
1. 掀開老人下身一側(注意保暖),解開紙尿褲紐扣,將前片從兩腿間撤開,雙手扶住老人的肩部及髖部翻轉呈側卧位(盡量從健側翻向患側,老人呈背向護理員卧位),將污紙尿褲內面對折卷至臀下,取溫熱毛巾擦拭會陰部及臀部,觀察老人外陰部及臀部皮膚情況。
2. 將新紙尿褲(緊貼皮膚內面朝上)平貼於老人臀下部,協助老人平卧,雙手扶住老人的肩部及髖部翻轉呈側卧位(將老人翻轉成面向護理員卧位),從另一側撤下污紙尿褲,並拉平新紙尿褲,從腿間向上兜起紙尿褲前片,整理紙尿褲大腿內側緣直至服帖於腹股溝處,將前片兩翼向兩側拉緊,後片粘扣粘貼於紙尿褲前片粘貼處。
3. 為老人取平卧位,蓋好被子。(在更換過程中,切忌強拉硬拽紙尿褲,以防損傷老人外陰部及臀部皮膚。)
-3-
沖洗會陰護理
女性陰道直且短,極易受感染而引起婦科炎症等疾病,或受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燒等症狀。定時沖洗會陰,可以增加老人的舒適度,減少患病風險。
沖洗會陰方法:
1. 平卧位:協助老人取平卧位,掀開老人下半身近側端棉被折向遠端,將老人褲子脫至膝部並囑老人配合協助其屈膝並抬高臀部,同時一手托起老人臀部,一手將一次性護理墊置於老人臀下部,再次協助老人屈膝抬高臀部,一手托起臀部,一手將便盆放置老人臀下部。
2. 側卧位:將老人褲子脫至膝部,一手扶住老人肩部(肩胛部位)和髖部翻轉呈側卧位。
3. 戴好橡膠手套,輕微分開老人雙腿,一手持沖洗壺,一手順著水清洗老人的會陰部及肛周,按照從上至下的順序從陰阜向下沖洗至肛周部以及大腿兩側腹股溝部。用干凈或溫熱毛巾擦乾會陰上部。
4. 抬高老人臀部,撤去便盆,用毛巾擦乾會陰下部以及肛周部,重點分開腹股溝部位進行擦拭,並觀察會陰部及肛周皮膚情況,待皮膚乾爽時才進行更換紙尿褲,必要時為老人會陰部、腹股溝部塗抹松花粉,乾爽滋潤皮膚,避免因沖洗水滯留造成皮膚受潮、破損甚至發展成為壓瘡。
5. 撤走一次性護理墊,為老人穿好褲子,取舒適卧位並蓋好棉被(清洗過程不可將便盆硬塞於老人臀下,以免挫傷骶尾部皮膚,清洗部位要及時擦拭乾凈,保持乾爽。)
-4-
翻身防褥瘡護理
失能老人行動受限,長時間卧床,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加上皮膚變薄、營養吸收能力下降等,很容易導致褥瘡的發生。經常定時為老人翻身,有利於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褥瘡發生。
翻身防褥瘡方法:
1. 老人呈平卧位,將老人近側手臂放於近側枕邊,把遠側手臂置於胸前,同時將遠側下肢搭於近側下肢之上,一手扶住老人的肩胛部和髖部向近側翻轉,使老人呈側卧位,同時用三角墊或軟枕墊於老人背部以支撐。
2. 在老人胸前放置軟枕,兩手臂搭於軟枕之上,同時在兩腿之間墊上軟枕或小棉被,避免兩腿之間長期摩擦,破損皮膚。
3. 掀開老人衣物,查看背部、臀部皮膚,用溫熱毛巾擦拭背部皮膚,並給予背部皮膚按摩與放鬆。
4. 整理老人衣服,蓋好棉被,放上床擋(翻身時應將老人一側抬起,避免拖、拉、推等動作,以免損傷皮膚。)
-5-
擦浴護理
定時為卧床失能老人進行床上擦浴,能促進老人的血液循環,減少細菌的滋生,增加老人舒適度,同時能緩解老人的煩躁情緒,促進身心健康。
擦浴方法:
1. 總體擦拭順序:面部(眼睛—額部—鼻部—面頰—頸部—耳部)—手臂(先近側手臂,後遠側手臂,先前臂後上臂)—胸部(重點擦拭腋窩、肘窩和女性老人乳房下垂覆蓋部位)—腹部(順時針螺旋式擦拭)—背臀部(由腰骶尾部向上擦拭至肩頸部)—下肢(重點擦拭下肢曲窩處)—足部(另換清水)—會陰部(另換清水,女性老人擦拭順序:陰阜—尿道口—腹股溝—陰道口—肛周,男性老人擦拭順序:尿道口—陰莖—陰囊—腹股溝及肛周)
2. 擦浴前為老人測量血壓及體溫,具體擦拭操作分三步:清水濕潤皮膚—皂液擦拭—清水清潔。擦拭動作輕柔;及時覆蓋老人身體暴露部位,注意保暖;及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擦浴過程中觀察老人的反映。(足部清洗和會陰清洗毛巾和用具應分開單獨使用。)
3. 擦浴後為老人擦凈身體,更換干凈衣物和床單位,協助老人取舒適卧位。
-6-
功能鍛煉護理
通過一定方式的運動鍛煉,促進肢體的功能恢復,防止肢體的肌肉萎縮,增強體質,預防並發症的發生,並使失能老人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疾病,改善精神狀態。
主要採用的方式有按摩、由別人幫助的被動運動和自已參與的主動運動。康復運動鍛煉應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對老人運動功能的微小進步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以進一步調動老人參加鍛煉的積極性
-7-
心理護理
很多失能老人由於行動受限和生理衰老,會有固執、愛嘮叨(懷舊)、依賴、返老還童(變幼稚)等心理變化,恰當的心理護理能夠排解老人的抑鬱、苦悶等不良情緒,預防因不良心理情緒而誘發的身心疾病。
心理護理方法
1. 尊重:尊重老人所有不良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
2. 傾聽:與老人溝通交談並耐心傾聽老人的傾訴 雜亂的嘮叨。
3. 稱贊:多多稱贊,用一些積極的語言和動作給予老人正面的心理暗示。如:奶奶真棒,或豎起大拇指等等。
4. 引導:鼓勵和引導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集體活動,增添生活趣味,轉移老人的注意力。
5. 服從:對於某些較強勢的失能老人,滿足他們的支配和自主慾望,在安全可控的范圍內,服從他們對自己護理的安排和要求。
6. 音樂:採用音樂療法,如經典老歌教學、沙鈴伴奏等,緩解老人的苦悶、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
Ⅵ 如何照顧失能老人
吃飯、洗澡、翻身、上廁所,這些雖然在平常人眼中,做起來很輕松的事情,但要讓失能老人去完成,卻是難上加難的。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照顧一位失能老人的難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No.1
飲食
失能老人所患慢性病多數是腦部疾病,會導致吞咽能力下降,並且在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意外嗆到。因此給老人喂飯無疑是一項高難度的體力腦力兼耐力的工作。這不僅是對老人的考驗,對家屬或照護者來說也是考驗。
溫馨小貼士:
1,照護者要先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保證飲食搭配合理,並在給老人喂飯時營造良好的用餐環境;
2,根據老人失能程度不同,採取合適的餵食體位。(能坐起的老人盡量幫助他們坐起,不能坐起的老人,需抬高床頭);
3,喂飯過程中,時刻注意老人是否被噎到,可以在喂幾口飯後喂點湯水,這樣也能有益於老人消化。對待老人就像對待小孩,需要照護者小心翼翼的呵護。
No.2
洗漱
適當的洗澡有助於老人血液循環,也可舒緩老人煩躁的情緒。但失能老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行動不便,為其洗澡時的困難可想而知,是一項比進食更難的護理工作,不僅對照護者的體能和心理是考驗,對老人的體能也同樣是考驗。
溫馨小貼士
1,給老人洗澡時可以先把老人移到床的一側,用浴巾罩住老人,給老人足夠的尊嚴;
2,擦身或塗抹肥皂等過程中,要注意老人的皮膚狀況,尤其是長期卧床的老人,一般都患有或輕或重的褥瘡;
3,對於不能到浴室中洗澡的老人,毛巾的數量和清水要足夠,才能免去反復到衛生間清洗更換的麻煩;而可以到浴室中去的,一定要注意防止老人摔倒和著涼。
No.3
翻身
長期卧床不動,會導致老人的血液循環不流通。適當的改變體位能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狀況,防止發生墜積性肺炎,維持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
溫馨小貼士
1,對長期卧床的老人,要保持至少2小時翻身一次;
2,如果是一人幫助老人翻身,需扶住老人肩部與髖部,將老人改成側卧位,進一步翻轉,可以變成俯卧位,然後再去整理床鋪,讓老人回到功能位;
3,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二人協助幫老人翻身,這樣不僅照護者方便,對老人的壓力也會小一些。但居家養老的失能老人家中,一般很難騰出兩個勞動力,長期在家照料。
No.4
排泄
老人食物多以流食為主,所以每天的排泄次數要比正常人多很多次。護理者需時刻注意,及時處理排泄物。因此許多人為了減少麻煩會使用集尿器、接尿袋、導尿管等幫助老人排泄。
溫馨小貼士:
1,從專業護理角度來說,接尿袋等很容易引起尿路交叉感染,而一旦老人尿路感染,後期的治療與照護要比單純的尿失禁照護麻煩的多;
2,使用尿不濕時,照護者不僅要考慮它的透氣、舒適、吸收性,還要做好及時的更換和定期的護理;
3,如果條件允許,使用一些智能的護理工具,比如智能護理床等來幫助老人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也可減少照護者的壓力。
照顧失能老人,照護者不僅要細心,還要有耐心,既要在生活上對他們照顧,又要考慮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這對很多長期照顧失能老人的家庭來說都是一項考驗,尤其是對照護家屬本人來說,這是體力與心理的雙重考驗。
Ⅶ 失能老人該怎麼去護理
失能老人如何護理
1、失能老人護理之洗澡清潔
1.1、松開領口,給老人洗眼、鼻、臉、耳、頸部等處,注意洗凈耳後。
1.2、脫去老人上衣(先洗健康一側,後洗患側),擦洗兩臂。注意洗凈腋窩部。幫助老人側卧,面向護理者,將臉盆放於床側的大毛巾上,為老人洗凈雙手。
1.3、解開老人褲帶,擦洗胸腹部,注意乳房下及臍部,幫助老人翻身,擦洗背及臀部。
1.4、脫去長褲,擦洗兩腿、兩側腹股溝、會陰。將盆移於足下,床上墊大毛巾,洗凈雙足,穿好褲子。
1.5、洗澡後需要清洗更換床單等物品以保持老人在清潔的環境中。
2、失能老人護理之口腔保健
失能老人自身的抵抗力弱、唾液分泌少,所以更多的藉助於外力來保證口腔的健康。日常護理中應經常幫助老人清潔牙齒以減少細菌的滋生。
讓老人側卧,用壓舌板輕輕撐開頰部,以鑷子夾取漱口液棉球,由內向外,沿牙齒的縱向擦凈牙齒內外兩側,咬合面,舌、口腔粘膜,硬齶等處,洗畢,幫助老人漱口,擦乾麵部。如有假牙,應幫助老人取下,用冷水刷洗,讓老人漱口後戴上。
3、失能老人護理之飲食方法
3.1、餵食前,必須將老人的頭胸部抬高,若一定要躺著喂時,必須把老人的頭轉向一側。
3.2、餵食時,要先估測食物的溫度,偏癱者應將食物放在口腔健側便於咀嚼和吞咽。
3.3、餵食後,取下老人胸前的干毛巾擦凈面頰部,囑咐老人安靜休息30~60分鍾,再回復平卧位。
另外,餵食用的物品應保持清潔,以防消化道感染;餵食速度應緩慢,以免引起老人不適。若發現老人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餵食,必要時送醫院。
護理失能老人的原則
1、非禮勿視非美德。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或完全依賴他人,其中也就包括清洗會陰,更換紙尿褲,人工取便等十分隱私的護理,有些老人比較排斥自己的隱私部位暴露在外人面前,甚至會為了拒絕清洗會陰而打罵操護理員。此時,我們不應該為了尊重老人所謂的隱私,遵從所謂的「非禮勿視」而選擇不給老人進行這些隱私部位的護理。
2、要拘小節,斤斤計較。失能老人的'護理是一件要拘小節,斤斤計較的事情,要密切關注老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細微變化,不放過隱藏的小部位,減少潛伏著的對老人不利的因素。
3、有所不為。失能老人很大程度上只是行動上的受限,特別是中輕度失能老人,他們的頭腦和意識還很清楚,在護理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老人的想法和感受,警言慎行,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老人養生保健的常識
1、注意精神衛生。老年人要熱愛生活,情緒樂觀,待人接物應豁達大度,說話行事要光明磊落,想得開,少生氣。
2、動靜結合。老年人退、離休後,應每天堅持戶外運動。但運動量要適度,不宜太劇烈,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為好。同時,亦要有靜坐靜卧的時間,特別是在疲勞後,更應安靜休息。
3、飲食有節。食品必須是容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除五穀雜糧之外,牛奶、雞蛋、豆漿等既有營養,又便於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含有多種維生素,不可缺少。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多飲茶水;要有規律,不吃零食、不偏食;戒煙、忌酒。
4、保證睡眠。每天至少8小時。白天應有適當的休息,要睡好午覺;感到疲倦時便可打個噸。卧室須通風、潔凈,溫度適宜,光線應暗一些。長期失眠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適量的安眠的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