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低保人員養老金領取標准
【法律分析】: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低保標准最低600元/年,最高2560元/年。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准也有很大差異。享受該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類:
1、無經濟豎旦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法律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九條余蠢擾 國家對共同生活的檔枯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1、高齡補貼:從1996年起除了百歲以上老人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貼外,大連首次將90到99周歲的老年人也劃入長壽補貼范圍,每人每月可享受100元的生活補貼。各地百歲老人補貼不同,最低為100元,部分發達城市110元200元之間。 2、高齡津貼:高齡津貼發放標准,原則上按照各地低保標准、補助水平和發放對象的年齡實行分類分檔發放,並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標准變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具體的發放標准由各地民政廳、財政廳按高齡津貼原則協商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清歲醫療保答渣睜險制度。 城鎮梁叢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❸ 90歲老人一月拿多少補助
親下午好 很榮幸為您解答民政局90歲老人補貼金每人每月200元
高齡老人津貼發放范圍與標准(1)年滿80(含)周歲—99周歲的經濟困難低保老人,每人每月200元。(2)年滿90(含)周歲—99周歲非低保老人,每人每月200元。(3)100周歲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500元。90周歲及以胡隱搭上非低保高齡老人津貼申辦流程申請程序:個人申請——社區入戶調查核實——鄉鎮(街辦)審核——縣(市、區)民政局審批。符合津貼申請條件的高齡老人,憑本人身份證和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向戶籍所在地的村(居)委會提出申請,填寫《太原市高齡老人津貼審批表》。村(居)委會應在申請人提交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申請材料核對,入戶調查核實。對證明材料齊全、調查情況屬實的,在審批表上簽注調查意見並攜漏蓋章,將申請人其他證明材料報至所在地鄉鎮(街道)審核。鄉鎮(街道)在申請人提交申請之日褲拿起10個工作日內,對證明資料進行審核並在養老服務系統錄入,縣(市、區)民政局在申請人提交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在系統審批手續,審批完成即可享受津(補)貼。
❹ 國務院六十歲補貼
一、國務院六十歲補貼:
1、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2、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答扮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3、國家根據經濟發展以及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等情況,適時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4、其他。
國家給60歲高齡老人的四項補貼:
1、養老金養老金是國家針對滿60周歲的農村老人頒布的一項福利,只要年滿60周歲的老人每年都可領取70元的基礎補貼,有的地方可能會更多。
2、高齡補貼高齡補貼是國家針對年紀大了的老年人設定的一項福利政策,一般高領補貼金額每月在350元左右,高齡的標准有的地區為70歲,有的地區為80歲。八十歲以上老人享有政策性的優惠,有生活補助和優惠政策,有發放醫療保險,可以報銷看病所需的醫葯費和部分個人所需的費用,部分地區還有醫療補貼和生活補貼,百歲以上老人還享有月補助金。
3、養老護理補貼養老護理補貼是國家針對農村裡面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的一項福利政策,每個月的補助金額為200元。
4、養老服務補貼養老服務補貼是國家針對一些特別貧困的地區提供的一項福利補貼。
二、60歲老人四項補,具體的規定是什麼
只要年齡達到60歲,他們就能領到補貼金,每個人每個月最起碼能領到200元。
1、第一項就是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跟養老保險是有一定區別的,基礎養老金是國家給的補貼,只要年齡夠了60歲,每個人都可以領到。北京的城鄉居民在60歲以後,每月可增加510元,在冀南、江蘇、125元、河北90元。
2、第二項是高齡補貼,每個月多50元錢的補貼,一般情況都是這個數字,根據不同的省份,可能補貼的額度不太一樣,具體金額還要咨詢當地的相關部門。
3、第三項是參加了新農保的村民60歲以後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領取金額的多少根據參保時繳納的標准來定。領取金額為:一個人賬戶總額÷139。若繳納每年600元的標准,國家補貼50元,則每月可領÷取650×650
=70.14元。
4、第四種是失業、沒有土地源悉的農民。60歲以上的雹舉乎人每月領取無地農村土地的退休金。根據土地的損失程度決定的補貼金額,可以獲得最高的每月129元的補貼。
三、60歲以上農村老人有「4項」補貼可領
1、補貼一:農村養老保險補貼
在農村地區有一個基礎養老金補貼,這些補貼是針對年齡超過60周歲的農村老人的,原先是每月可以領取到55元,而隨著近些年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這些補貼的標准也在不斷提高。像筆者老家這邊,這項補貼就已經提高到了128元。而據筆者了解這項補貼最高的農村地區,是200元左右。
另外,農村養老保險補貼是不需要申請的,只要你的戶口是屬於村集體的,年齡滿了60歲,就可以領取了。
2、補貼二:農村高齡補貼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預計2025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峰值。而與城鎮相比,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更為突出。
為了進一步完善六十歲以上農村老年人養老制度,同時也為了切實減輕年輕人的家庭養老負擔,使「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落到實處,國家也推行了農村高齡補貼。
其實這些補貼在前幾年就出來了,只是很多地方還沒實行而已。而在之後,國家會督促地方實施這項補貼。能領到的補貼根據地方經濟情況來定,有的地方可能是80元/月/人,有的地方可能是100元/月/人。此外,年齡越高,能領到的國家津貼越多,意思就是活得越久,領到的金額也越高。
3、補貼三:新農合補貼
新農合也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是一項很好的福利,解決了農村地區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目前新農合繳費的費用已經漲到了350元,但實際上卻能享受到960元的待遇,因為國家會給交新農合費用的農民們每人補貼610元。
此外,對於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以及高齡農民,還給予了免繳費用就能享受新農合的福利。而在2023年之後,隨著新農合相關新政策的推進,新農合的報銷范圍在逐漸增加,報銷比例也在提高,如今還能網上繳費,部分地區已實現了異地報銷,有力的保障了農民們看病問題。
4、補貼四: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
對於那些是獨生子女的農村家庭,只要年滿60周歲,就可以領取一筆錢。不過,這項補貼是區域性的一個政策,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而且領取的方式和金額也都不一樣,具體情況需要大家去問一下當地村委會,看看有沒有這樣的政策,有的話記得及時去領取。
四、國家對60歲退伍軍人補貼政策
根據民政部、財政部《關於給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發放老年生活補助的通知》民發(2011)110號文件,我居將對我居居民中六十周歲以上農村籍退伍軍人進行登記,篩選對滿足條件的對象,具體政策為1954年11月1日試行義務兵役制後至《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實施前入伍,年齡在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未享受到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農村籍退役士兵(退役時落戶農村戶籍目前仍為農村戶籍、退役時落戶農村戶籍後轉為非農戶籍的人員)均可獲生活補助,
中央關於農村六十歲退伍軍人補貼新政策。
上述人員中不包括已享受退休金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金待遇的人員。補助標准為每服一年義務兵役(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每人每月發給10元。國家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適當提高標准。對於滿足條件的對象首先需向居委會提交申請,提供戶口本及身份證、退伍證及相關證明材料,結實我居委會將對申請對象進行資格審核,滿足條件的,我居將統一上報統一發放生活補助。希望看到此通知的居民相互轉告,我居也將在政務公開欄里張貼相關文件,希望大家留意。
根據民政部、財政部《關於給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發放老年生活補助的通知》(民發2011110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自2011年8月1日起,對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按每服一年義務兵役(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每人每月發給10元老年生活補助。為確保政策順利貫徹落實,經商財政部,提出如下落實措施。
1、適用對象的界定
政策實施對象的人員范圍為,1954年11月1日試行義務兵役制後至《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實施前入伍,年齡在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未享受到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農村籍退役士兵。
農村籍退役士兵的界定為,退役時落戶農村戶籍目前仍為農村戶籍、退役時落戶農村戶籍後轉為非農戶籍的人員。上述人員中不包括已享受退休金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金待遇的人員。
2、人員身份的核查認定
核查認定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實施,由本人戶籍地村(居)委會、鄉(鎮、街道)和縣(市、區)民政部門統一調查、審定和申報。
(1)政策宣傳。各級民政部門要廣泛採取媒體播報、張貼告示、入戶宣講等形式,保證將政策內容宣傳到位,做到家喻戶曉,防止因政策宣傳不到位出現漏查漏認的問題。
(2)個人申報。符合條件人員需攜帶本人身份證、戶口簿、退伍證等相關證明材料,向本人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申請並辦理登記手續,填寫有關登記審核表。
(3)初審把關。對相關人員的申報材料,由村(居)委會初審、鄉(鎮、街道)復核,並做好登記工作。對符合條件的簽署意見後,將有關登記審核表、人員花名冊和個人相關資料復印件等材料上報縣級民政部門;對經復核不符合條件的,應書面說明理由並告知本人。
(4)會審認定。縣級民政部門對鄉(鎮、街道)上報的材料,組織專門人員認真核實其身份,逐一審定其年齡、服義務兵役的年限等條件。對符合條件的,由申請人所在村(居)委會進行張榜公示。對公示期間及以後有異議的,縣級民政部門要組織專人調查核實。經查實不符合條件的,應書面通知本人並說明理由。調查核實過程中有疑義的,應逐級請示,確保認定工作穩妥順利進行。
會審認定的依據應為個人檔案、退伍證、戶口簿、身份證等有效證明材料。對年齡的認定出現個人檔案與身份證不符的,應以身份證為准;對服役年限的認定出現個人檔案與退伍證不符的,應以個人檔案為准。對無法提供有效證明材料的申報人,由鄉(鎮、街道)民政助理員會同同級人武部、村(居)委會和已認定的同鄉(鎮、街道)、同期入伍、同部隊服役的人員進行會審,形成會審紀要後,連同相關資料報縣級民政部門審批。
(5)建立檔案。縣級民政部門對申報登記人員的資料,要建立健全檔案和數據資料,並認真做好適時更新、動態管理工作。
核查認定工作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填寫的表格,由縣級民政部門根據本地情況自行製作,但表格內容應包括民政部制發的《60周歲以上農村籍退役士兵信息採集表》(附件)中的項目。審定工作結束後,縣級民政部門應將符合條件的人員信息填入《60周歲以上農村籍退役士兵信息採集表》,統一錄入優撫對象信息管理系統,與其他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一樣,形成每年定期更新機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五條 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老齡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並鼓勵社會各方面投入,使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國務院制定國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❺ 老年人低保一年多少錢
法律分析: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都能領養老保險金每人120/月,一年有1440元;70歲以 上的老人還有額外的高齡補貼50/月,即600/年,高齡補貼年齡越大數額越高。
法律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二條 社會救助制度堅持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社會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社會救助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統籌全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國務院民政、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
前兩款所列行政部門統稱社會救助管理部門。
第四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有關社會救助的申請受理、調查審核,具體工作由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承擔。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有關社會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