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公交卡新政策
2022年老年人公交卡出現了新的規定,目前只是在部分地區做出了調整。老年卡屬於免費乘坐公交車的卡種之一,在新規中部分地區取消了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政策,取消的同時給予老年人發放了交通補助,雖然在政策上有所變化,但是等同於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
2022年正式取消老年公交卡?
2022年並沒有正式取消老年公交卡,只是在部分地區取消乎配歲哪了老年人乘坐公交車免費的政策,與之匹配的是給予一定的交通補貼。在改變政策的地方,只要老年人的年齡符合,可以向當地的管理部門申請出行補貼。目閉滲前只有幾個城市在試點進行,並沒有全國通用使拍雀亮用。
2022年對於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政襲寬策做出了全新的調整,調整後主要是為了避免老年人出行和年輕群體出行的高峰,緩解出行壓力。目前屬於逐步開放,逐步完善,並沒有全面推行,部分地區老年公交卡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想要確認當地是否已經取消了老年公交卡,可以聯系當地的有關部門提前咨詢,確定老年公交卡已經取消,可以及時的申請出行補貼。目前上海地區補貼政策65周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可以到當地的有關部門領取75元的補貼,年齡越大補轎頃脊貼的金額越多。

❷ 寧波老人免費乘車規定
寧波沒有60歲老人免孝做毀費乘車的規定,只有70周歲以上老人能享受免費坐公交的優待。
一、寧波60歲老人優惠政策:
1.高齡補助:寧波市戶籍且年齡在80周歲及以上的所有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其中80周歲(含)—89周歲每人每月50元;90周歲(含)—99周歲每人每月100元;百歲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
2.非高峰期免費乘坐軌道交通;
3.免費游覽公園、景點;
4.醫保個人自負比例降低;
5.免費安裝老年人「一鍵通」;
6.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
二、免費乘坐公交車申領對象:
70周歲以上的老人本市戶籍憑本人身份證,非本市戶籍如需辦理,憑本人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明(護照/港澳台身份證/台胞證),並隨帶二寸近期彩色證件照一張辦理;本市戶籍的老人首次辦理免收卡費,非本胡好市戶籍的老人收取卡押金10元/張(浙價服[2017]89號);高齡老人由市區公交企業按照每人每年25元的標准統一向保險公司投保高齡老人乘車險,個人不承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五條 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老齡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並鼓勵社會各方面投入,使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務院制定國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浙江省優待老年人規定》
凡本省常住人口、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公民,不分性別、職業、民族和宗教信仰,均屬優待對象,發給統一巧備的《浙江省老年人優待證》。持證老人可在醫療機構、交通樞紐等地的「老年人優先」窗口享受優先。其中70周歲以上老人才能享受免費乘坐公交。
❸ 2023年老人乘坐公交或不再免費新政策很巧妙,年輕人不再抱怨
老年人是我們社會生活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國也針對老年人群體出台了各種惠民政策,目的就是能夠讓他們安享晚年——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在這些政策中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
但是關於「2023年老年人乘坐公交不再收費」的呼聲很高,也確實有一些地區開始實行新政策,這又是為什麼呢?很多年輕網友表示,「免費乘坐公交車」雖然給老人帶來便捷,但是也讓不少年輕人感到苦惱。
一、關於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的老政策
以前我國關於老年人乘坐公交車的老政策是:只要年滿65歲以上的老人出具相關證明即可辦理,還有一些地區年齡限制放寬到60歲。老年人要攜帶戶口本、身份證、一寸照片等材料到相關部門進行辦理,首次辦理需要繳納幾塊錢的工本費。
我國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一直貫徹於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就是一個更好的體現。辦理過老年卡的老人在乘車刷卡時會有「老年卡」提示音,以便於公交司機更好識別老年人的身份,也提醒車上的乘客要格外關注老年人。而隨著年輕人抱怨老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很多城市在今年也出台了關於老年人乘坐公交車免費的新政策。
二、關於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的新政策
1、錯峰免費
「錯峰免費」指的是錯開交通高峰時間段。早上7:00到8:00、中午12:00到1:00、傍晚6:00到8:00是公共交通的高峰期,這個時間段是上班族的上下班時間,交通經常十分擁堵。
新政策則規定這個時間段內老年人不能免費乘坐公交,以減輕一部分由老年人乘公交帶來的交通壓力,方便更多年輕人出行。另外老年人在高峰時段人出行也有一定的風險,新政策的出台也為老年人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2、給「免費」換一種方式
還有一種新政策——給「免費」換一種方式,比如「折扣」和「補貼」。「打折」意味著「低價出行」,在原先票價的基礎上便宜一部分。考慮到老年人群體的特殊性,所以打折力度也較大——通常是五到七折。
這個乘車價格對於大多年輕人來說是十分便宜的,但是老年人可不這么認為。從原先的免費到現在的「少掏一部分錢」,很多老年人無法接受這個落差,所以「節約精神」讓他們乘坐公交車的次數減少,從而減輕年輕人乘公交出行的壓力。
另一種則是補貼——老年人先自行繳費刷卡,然後國家會在每個月固定的時間給予老人一次性補貼,也就是「先掏錢後報銷」。其實這也是一種「變相免費」,但還是有些老年人會因為自己先掏錢而心裡不是滋味,進而乘坐公交車的次數也減少了。
3、限制免費次數
「限制免費次數」也是一種老年人乘坐公交車的新政策。以前沒有限制次數的時候,很多老年人每天「高頻率」乘坐公交車,甚至是目的地和出發地距離不到100米也不願意步行。他們大多心裡想著「反正是免費的,不坐白不坐」。
新政策對老年人乘坐公交車的次數加以限制,比如「每個月限80次或者100次,每天免費刷卡次數不超過四次」。這樣一來用「約束」的方式避免了乘車擁擠等一些不良現象的發生,也可以促使更多老年人通過步行鍛煉身體,有益於他們的身體健康。
新政策出台之後不少年輕人為之歡呼,抱怨聲也逐漸減少了。那麼以前年輕人對老年人乘免費乘坐公交都有哪些抱怨呢?
三、年輕人對老年人免費乘車的「抱怨」
1、乘車擁擠
很多上班族為了節省開支往往乘坐公交車上下班,但是原本舒適的公交環境卻被「免費乘車」的老年人們「霸佔」了。很多早晚高峰的公交車都是擠滿了人,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年輕網友表示「老年人免費坐公交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擁擠的車廂很可能給老年人帶來安全隱患。只要發生了推搡或者摔倒,矛頭只會指向年輕人」,所以為了減輕「嫌疑」,年輕人們自然而然也就少坐公交車了。
2、容易發生爭吵
老年人和年輕人想法不同,每天乘坐公交車難免會進行一些交流,但是老年人們總是習慣堅持自己的想法。年輕人中也不乏一些據理力爭的人,爭吵由此產生。原本是開開心心去上班,卻讓「爭吵」給自己一天的好心情蒙上了烏雲,這放在那個人年輕人身上都是難以接受的。
結語:
在了解了以上關於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新老政策以及年輕人抱怨之後,大家怎麼想呢?其實公交車就是為了我們日常方便的出行,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貪圖「免費」而忽略了乘車的體驗感。「限時乘車」、「補貼車費」等一系列新政策考慮到了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感受,是值得稱贊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