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老人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老人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我們在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給最好的給我們,當父母老了以後我們也要把最好的給父母,尤其在生日的時候送上一份心意給父母,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老人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中國古代民間這樣幾句俗語:人到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66歲,73歲,84歲,都是人生的幾道大坎,在古人來看,如果能夠過得去,還可能多活幾年,如果過不去,那可能就完了。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年齡會成為人生中的幾道坎呢?
民間有這樣一種廣為流傳的不說法。孔子死於73歲,孟子死於84歲,既然聖人都「倒」在這兩坎上,凡人當然也是過不去的。而對於66歲這個坎,就更加奇妙了。眾所周知,中國人喜歡「6」這個數字,現在「666」更是成為了網路上的熱門用語。但一些研究《易經》的專業人士則認為,「66」這個數字,雖是兩個吉利數合在了一起,卻變得不吉利了,因此需要在這個年齡大慶一番,以趨利避害。
當然,這種說法,多少有點封建迷信。實際上,現在一些醫學界的專家,給出了他們更加科學的答案。在古代,能活到60歲的.人,已經是高壽了,而能活到70歲,更被稱為古稀老人,意思顯而易見,70歲以上的老人在當時非常稀少。因此,這句話首先說明了一個客觀規律,按照當時人的平均壽命,到了這個歲數,已經算是老天照顧了,值得慶賀一番。
並且,專家們還提出了一個生命周期的觀點,他們認為,每7-8年就是一個生命的周期循環,每個循環都伴隨著生命力的高潮與低潮。而66歲、73歲、84歲,基本都是在高低潮交替的前後。其實,這跟古代總結的年齡規律,也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不光是60歲的老人,年輕人也應該在這些生命「脆弱期」里,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不管古今,長壽、健康、平安都是兒女對父母的期盼,我們也祝願天下的父母健康長壽!
老人六十六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如果老壽星有女兒的話,女兒在生日當天給壽星包68個餃子,敬天一個,敬地一個。其實就在樓上扔一個。另一個就扔房頂就行,比如天台,或樓門的上面!另外66個,讓壽星一天吃完,我父親剛剛過了六十六大壽,剩下就是親朋聚會吃飯慶賀!對了!餃子的面要六兩六,肉也要六兩六哦~~~~~不能在餡里放菜,否則,老人叫一天吃不完的~~~~~~~
膠東地方,不論年齡大小,只要添了孫輩,就開始慶壽。泰 內安地方,從66歲開始做壽,俗諺「六十六,吃碗肉」。一般逢十的「整壽」,如60歲、70歲、80歲等都是大壽,祝壽儀式隆重,尤其是60大壽(60歲稱「花甲」,60歲生日叫「甲子壽辰」)更受重視。80歲也要大慶,稱為「慶八十」。魯西 容南地區看重66、77、88歲壽辰,俗話說「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雞,八十八吃只老母鴨」。民間認為66歲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個難關,只有吃66塊肉方可順利通過此關,因此逢老人66歲生日時,至孝的兒女或侄女輩會送上66塊肉,若壽者吃素,則用數量相同的豆腐乾代替。
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老人的66歲生日應該怎麼過,傳統有什麼說法嗎?
北方過66是有講究的,六十六,吃姑娘的肉。給老人過66有什麼講究。父母66歲生日那天,出嫁的閨女回娘家 給父母拜壽,壽禮少不了一塊肉。這塊肉,意味著女兒是父母身上的一塊肉,女兒長大了,趁父母生日之時, 回買肉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雖然是買的肉,也象徵著是割自己身上的肉。買肉時不能計較肉的多少,須一刀割下來,以示兒女對老 答人的敬意。有的兒女則購六斤六兩肉為父母祝壽,還要蒸小饅頭66個,請老人食之,別人不得分食,否則謂之「奪福」。東北66歲生日風俗禁忌。
❷ 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在東北老年人六十六大壽,傳統習俗有,為老人包六十六個餃子吃、吃長壽面(面條)、吃麻花。
包六十六個寓意祝賀六十六大壽,吃長壽面寓意祝老人健康長壽,吃麻花寓意祝老人越活越有勁。
古代,人們過生日,都是從60歲開始過生日,例如,60、66、70、80;在中國傳統習俗中,人們普遍認為,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在世不過生日。
還有一種說法是「人活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所以在老人66歲生日的的時候,出嫁的女兒要為父母祝壽。一般都是將豬腿肉切成六十六小塊給父母,寓意老人長壽。在北方,老人過66歲大壽時,後輩要包66個餃子給老人吃,如果能一次吃完,就能平平安安跨過這個坎。還有些地方是要送68塊肉,敬天一個,敬地一個,祝願老人健康長壽。
❸ 六十六大壽有什麼講究
老人的生日可以晚一天過,但是不可以提前過。
六十六大壽的由來:
俗傳六十六也是一個「關」,語雲:「年過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作六十六大壽時,女兒要買豬肉回來祝壽,只要壽星吃過豬肉就不要緊。
「六」,在中國是個吉利的字,人們都希望六六大順。
古人以親疏為差等,稱為五服,如五服之內,再加一就成為六親。
這種在作為十之一半的「五」前再加一的做法,
自然有「過半」的意思在內,因此,「六」也有「多」的意思,
如「六街三市」、「三頭六臂」、「三推六問」等等。
中國古人很早就具有了立體思維,他們認為,宇宙是由
東、南、西、北、天(上)、地(下)六個面組成,
如果人與這個「六面體」的大自然和諧相處,就能感覺非常舒服,
「六六大順」,安泰如意。
而《左傳‧隱公三年》有雲: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六十六,要吃六十六塊肉」,這是紹興城鄉流傳的一句俗語。
意思就是作父母的,活到六十六歲那年,要由已出嫁的女兒
送六十六塊肉來吃。
據說不如此,父母今後的歲月就難保安康,
這一說法,也可以從紹興另一句俗語里得到佐證。
此俗語雲:「六十六,閻羅大王要吃肉。」意即人到六十六歲那年是—關,
閻羅要吃你的肉。此俗到底始於何時已不可考。
但從六十六歲和六十六塊肉這兩個「六六」之中,
似乎不難尋覓到「六六順風」、「六六大順」的意思。
「六六」是吉利數字,人活到這個吉利年紀的也不太容易。
尤其是以前活過三十六歲即已算活過了「本壽」的年代,
六十六歲已算得高壽。俗語有「七九六十三,要活也犯難」之說,
六十六歲已過了這「犯難」之年三年。又稱「人生七十古來稀」。
這六十六年離古稀已只屈指有四了,故女兒們要「六六」之年
送「六六」之肉為父母祈禱禳禍,祝願他們長壽康樂。
❹ 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按民間忌六十六的說法,66歲是老年人的一個」坎兒」,民間俗諺為:年紀六來十六,閻王要吃肉和年紀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塊肉。
東北一帶老人66歲生日或正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時,要由後輩(最好是女兒)用6兩面、6兩肉給他們包66個餃子(一般都盡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天吃完,就預示這個」坎兒」能夠平平安安地過去,今後老人健康長壽。
習俗:
俗傳六十六也是一個「關」,語雲:「年過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作六十六大壽時,女兒要買豬肉回 知來祝壽,只要壽星吃過豬 道肉就不要緊。 「六」,在中國是個吉利的字,人們都希望六六大順。 古人以親疏為差等,稱為五服,如五服之內,再加一就成為六親。
這種在作為十之一半的「五」前再加一的做法, 專 自然有「過半」的意思在內,因此,「六」也有「多」的意思, 如「六街三市」、「三頭六臂」、「三推 屬六問」等等。
❺ 老人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不同地區風俗不同。
在東北,老年人六十六大壽,傳統習俗有為老人包六十六個餃子吃、吃長壽面(面條)、吃麻花。包六十六個餃子,寓意祝賀六十六大壽,吃長壽面寓意祝老人健康長壽,吃麻花寓意祝老人越活越有勁。
魯西南地區看重66、77、88歲壽辰,俗話說「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雞,八十八吃只老母鴨」。民間認為66歲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個難關,只有吃66塊肉方可順利通過此關,因此逢老人66歲生日時,至孝的兒女或侄女輩會送上66塊肉,若壽者吃素,則用數量相同的豆腐乾代替。
❻ 66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六六大壽的含義
1、在東北老年人六十六大壽,傳統習俗有,為老人包六十六個餃子吃、吃長壽面(面條)、吃麻花。
2、包六十六個寓意祝賀六十六大壽,吃長壽面寓意祝老人健康長壽,吃麻花寓意祝老人越活越有勁。
3、古代,人們過生日,都是從60歲開始過生日,例如,60、66、70、80;在中國傳統習俗中,人們普遍認為,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在世不過生日。
4、現在人們過大壽,有的把時間進行提前。例如,60、66在正月初六,70在正月初七,80在正月初八。
5、通過給老人過大壽,可以表達晚輩對老人敬愛之意,增加親人之間的聯絡,加強感情,增加家庭和睦、團結;通過耳目濡染教育年青一代,尊老、愛老、敬老,形成良好家庭風氣,良好家風推動社會風氣進步與發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