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人生病怎麼辦
老人生病我們做子女的應該陪在他身邊啊,這時候他是最需要人關心的,我們可以給予他心理上的關心和照顧
⑵ 如何治療老年病
防治老年病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開展適合老年人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注意合理膳食,首先,在飲食方面,應盡可能平均分配一天的攝食量,做到少食多餐,不漏餐。每日至少三餐,若一日四餐、五餐更佳。每頓飯只吃八、九分飽。應食用低動物脂肪、低膽固醇、低鹽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並且要有足量的優質蛋白。海鮮類食物由於含有較高的膽固醇,不宜多吃。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喝刺激性強的飲料。這樣不僅可預防多種癌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還能使精力充沛。戒除吸煙等不良嗜好,避免有害刺激;保持診斷個人衛生,避免長期卧床以及呼吸道感染,便秘,過勞,跌倒及其他細心意外刺激發生;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做到對老年病的早期發現,早期協和診斷和早期教授治療。 此外,適當的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保護心血管,還可以防止骨質疏鬆,減輕精神壓力。對老年人來說,有氧運動是最適合的鍛煉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跳舞、騎自行車等。鍛煉時應遵循從低到高,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原則,同時要注意根據季節和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運動時間每周三次到五次,每次或相加在30分鍾以上,且鍛煉的時間盡量選擇在下午和晚上。如果清晨鍛煉,則不宜空腹進行。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能幫助保持合適的體重、預防多種嚴重的老年病。已經患病的老年朋友在自身努力和醫生的幫助下也可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緩解。
關鍵在於中醫葯治療,
⑶ 慢性病比較多的老人家日常要怎麼保養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知道自己的情況,可以試一試用中醫調理。中醫治病很專業,但是,調理身體的門檻卻很低。以食療為主的生活基本花費的很少。堅持鍛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也是中醫之道。堅持下去,相信健康還會回來的。
⑷ 家有老年長期病患衛生方面該注意什麼
老年人應選用硬床,以睡在床上床墊不下陷為好。床的高度應在膝蓋下,與小腿長相等,過高過低都會使老人感到不便,增加摔倒的機會。
床上運動:早晨醒來,先不急於起床,在床上靜卧十幾分鍾,進行必要的床上運動;伸展四肢;以雙手互相揉搓,活動指關節;然後進行「乾洗臉」動作20~30次。這些動作使老年人適應從睡眠到覺醒過程的生理變化,使身體有一個相對過渡的階段,不致因突然起床頭暈而摔倒,也可使呼吸、心跳的頻率逐步改變,避免心臟病的復發。
飲食
1.飯萊要香,老年人味覺、食慾較差,吃東西常覺得缺滋少味。回此,為老年人做飯菜要注意色、香、味。
2.質量要好老年人體內代謝以分解代謝為主,需用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雞肉、魚肉、兔肉、羊肉、牛肉、瘦豬肉以及豆類製品,這些食品所合蛋白質均屬優質蛋白,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3.數量要少研究表明,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八九分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鮮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攝入量應不少於250克。
5.食物要雜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保持身體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應保持10種左右。
6.萊餚要淡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鹽吃多了會給心臟、腎臟增加負擔,易引起血壓增高。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鹽應以6一8克為宜。
7.飯菜要爛老年人牙齒常有松動和脫落,咀嚼肌變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爛一些。
8.水果要吃各種水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金屬微量元素,這些營養成分對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為保持健康,每餐飯後應吃些水果。
9.飲食要熱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並反射性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量減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稍熱一些,以適口進食為宜。
10.吃時要慢有些老年人習慣於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對健康不利。應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促進消化。另外,吃得慢些也容易產生飽腹感,防止進食過多,影葉身體健康。
為卧床老人擦澡。 1. 器物:清潔衣褲、大毛巾、熱水、水桶、毛巾、肥皂、臉盆。 2.方法:關好門窗,移開桌椅,盛熱水四分之三盆,松開蓋被,將大毛巾半墊半蓋在老人擦洗部位,先用濕毛巾擦,然後用蘸肥皂的毛巾擦洗,再用濕毛巾反復擦凈,最後用大毛巾擦乾。擦洗部位的先後順序如下:(1) 松開領口,給老人洗眼、鼻、臉、耳、頸部等處,注意洗凈耳後。(2) 脫去老人上衣(先洗健康一側,後洗患側),擦洗兩臂。注意洗凈腋窩部。幫助老人側卧,面向護理者,將臉盆放於床側的大毛巾上,為老人洗凈雙手。(3) 解開老人褲帶,擦洗胸腹部,注意乳房下及臍部,幫助老人翻身,擦洗背及臀部。(4) 脫去長褲,擦洗兩腿、兩側腹股溝、會陰。將盆移於足下,床上墊大毛巾,洗凈雙足,穿好褲子。(5) 整理床鋪,按需要更換床單,清理所用物品。
有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如糖尿病、血液病、腫瘤等,骨折後的病人,以及因腦中風、腦外傷而造成偏癱的病人,在經過醫院的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就可以回到家中進行康復期治療了。這些病人由於大部分都不能起床活動,而只能卧床休息,因此使身體的重量長期壓迫某處組織,使該處的皮膚,皮下組織長期得不到動脈血液的供給,而導致組織缺血,腫脹,破潰,壞死等一系列變化,醫學上就稱為褥瘡。所以,對久病卧床不起的病人,特別是老人,就應該特別注意一些幾點。
首先,病人要經常翻身,以減輕局部組織的受壓;對於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協助其定時翻身,以預防褥瘡的發生。
由於卧床時間太長,會引起排痰不暢,以及墜積性肺炎的發生。所以,病人要經常不斷地變換體位。這里,附帶給大家講一講病人經常採用的體位有哪一些,主要有仰卧位,側卧位,半坐位,端坐位,俯卧位,頭低腳高位,頭高腳低位,膝胸卧位等等八種。不同的體位有不同的作用。像發生了墜積性肺炎的病人,可以採取頭低腳高位,以利於肺內分泌物的引流;如出現了臀部的褥瘡,可以採取俯卧位或者側卧位。
另外,要保持床鋪的平整、松軟,床單的乾燥,皮膚的清潔,最好能夠每天用溫水擦浴局部組織,使局部皮膚血液運輸能得到改善。室內要定期開窗換氣,以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床上的溫度也應該注意不要太冷或者太熱,特別要預防熱水袋的燙傷。在幫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時,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損傷局部的皮膚,因為皮膚損傷後不容易癒合,容易誘發褥瘡。
最後,還要保證病人全身營養的供給。由於這種長期卧床的病人,需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的補充更為重要,因為它是組織生長,修復所必需的營養。要注意一點的是,由於病人長期卧床,活動量小,腸蠕動減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補充營養的同時,要注意粗纖維食物的補充。
如果病人不慎患了褥瘡,就要上醫院換葯治療,或者遵照換葯原則,在家裡應用無菌技術以及各種葯物進行換葯,以促進褥瘡的早日康復。
怎樣做好病人的日常護理
長期卧床的病人應該注意個人的清潔衛生,這其中包括有口腔、皮膚、頭發等方面的清潔護理,下面詳細介紹一下。
對於卧床的重病人,做好口腔護理有許多方面的好處,例如,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潔、濕潤、預防口腔的潰瘍以及感染等並發症;還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於促進食慾;同時通過對口腔進行護理,可以觀察口腔的變化,及時發現有無潰瘍、口臭或者感染等。那麼,如何做好長期卧床病人的口腔護理呢?簡單的方法,就是漱口、擦洗牙齒。具體的操作是:先幫助病人側卧,用毛巾圍在頭頸下或枕頭上,讓病人先用溫開水漱口,同時咬合上下齒,含漱時要讓溶液在口腔內充分轉動,保持30秒以上才有效。病人漱口後用棉簽蘸漱口水來擦洗牙齒,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縱向擦洗,注意擦洗牙齒時動作要輕柔,以防傷到粘膜及牙齦。一般常用的漱口水有:口泰,這是一種抗菌消炎葯;口腔清潔劑;1%~3%的過氧化氫溶液;2%~3%的硼酸溶液;1%~4%的蘇打水等幾種。
幫助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做好頭發護理是一個關繫到病人能否生活舒適、心情舒暢的大事,做好頭發的護理也有許多的益處,如可以增進頭皮的血液循環,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去除了頭上的污穢和脫落的皮屑,可以使病人清潔、舒適、美觀;還可以預防和滅除頭虱。頭發的護理包括有梳頭和洗頭兩種。床上梳頭的方法是,在枕頭上鋪一條干毛巾,幫助病人把頭轉向一側,由發根慢慢梳理,如果頭發已經糾結成團,可以用50%的酒精浸潤再小心梳順,一般每天梳理一次就可以了。長期卧床的病人每周至少要洗頭1次,床上洗頭的方法可以因地制宜,使用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把洗頭的水引流出來,不致於將病人的衣服和被褥打濕就可以了。通常是用小毯子卷紮成一個馬蹄形墊,洗頭時墊在頸下,頭放在槽中,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洗頭時,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脈搏、呼吸的變化,如果發現有異常情況,應該立即停止洗頭,對於衰竭、垂危的病人,一般最好不要在床上洗頭。
給長期卧床的病人進行皮膚護理,也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洗澡可以使病人的皮膚清潔,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排泄功能,預防皮膚感染和褥瘡的發生,還可以觀察病人的一般情況。一般來說,全身情況比較良好的病人,可以洗淋浴;不能站立過久的病人,就要洗盆浴;而對於那些病情比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就需要有家人來幫助進行擦洗,擦洗後要換上干凈的衣褲。
我只能幫你這么多了、不知道是哥哥姐姐還是叔叔阿姨、總之我還是要向你致敬的、你真得很孝順哦~呵呵、我幫你查了一些、最後總結的看到了這幾點、覺得應該適合給你看的……不知道你滿意不滿意了~嘿嘿、我也不是太懂的、、、
你要是還不懂、那就自己在查查吧 、
⑸ 老人總生病怎麼辦
海南大學老年人保健知識專輯 細節決定活百歲 內容提要:良好的生活方式,平衡是根本,適度是核心,堅持是基礎,細節是關鍵,一句話,細節決定活百歲。 細節決定活百歲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盡人皆知的名言。還有人說 「生命在於靜止」,「生命在於營養」,「生命在於舒暢」。從生命現象的本質看,這些都是片面的。...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究竟健康長壽靠什麼?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人們都在探索。秦始皇沒有找到長生不老葯。中國4000年中經歷了67個王朝,446個皇帝,活到古稀之年者僅有武則天、乾隆等9個皇帝。其他都短命,平均才活了42歲。按理,他們的補品、葯品、營養、生活均是優越的,但壽命卻不如老百姓長,這是為什麼呢?現代科學證明,關鍵是生活方式。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公告:「健康基因遺傳因素佔15%,社會因素佔10%,醫療條件佔8%,氣候條件佔7%,生活方式佔60%」。研究證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減少高血壓病發病率55%,已有高血壓發生腦中風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癌症減少1/3,傳染病減少50%以上。生命在於平衡,平衡才能健康長壽,失衡就會生病、生癌,甚至死亡。宇宙間萬事萬物無一不遵循這個道理,這是宇宙間一切生命存在永恆不滅的法則。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道家學說,中醫的陰陽五行,國際上提出的健康宣言等等,都是平衡論。 老子早已指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也就是說,你的生命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特別是生活細節。人生猶如一盤棋,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你相信吃湯團憋死人嗎?僅僅要求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這一細節,誰能想到因此會失去一條性命呢?最近連續有吃年糕冶噎死人的報道。糊塗一點的人因為下棋生氣就倒在棋盤旁。大家都說要保護腦門心、背心、腳心,不要受涼,避免感冒,有人卻不在意,洗了頭在風口吹,得了感冒,不幾天就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後來出現心律不齊,最後為了保命,急診手術裝了心臟起搏器。所以說小不在意惹大禍。大家都說吸煙絕對不好,有人卻說生肺癌的、突發心肌梗塞的,不吸煙的也有,依次照吸不誤,滿不在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吃餃子要咸要油,晚飯後坐到沙發上吃紅皮花生米看電視,結果呢,肺癌還未找他,心肌梗塞找到他了,做急診手術在心臟裝了兩個支架,搭了一次橋,差點把命搭進去了。更有甚者,淋浴時右手高舉點燃的煙,左手在擦洗身體,這不是虛構的笑話,確有其事,當事人還是個醫生呢,他先後發生過三次腦中風,不是中風他的煙還戒不了啊!我搶救過一個高幹,他起夜突然倒在廁所門口,他愛人說:「他要注意三個半分鍾」起夜的細節,可能還不會出事呢!有位老同志煤氣爐上燒著肉,出門又忘帶鑰匙,等他想起急得心臟病發作,被送進醫院,兒子趕回家,焦味滿屋,鍋也燒穿,你看關好煤氣,帶上鑰匙,會出這事嗎?細節多重要。我還遇到過一位快90歲的老人,二十年前因肩痛不能舉手梳頭,按肩周炎治療無效,兒子把他從千里之外接到上海,全面體檢及時發現腎癌,早查、早診、早手術,癌症治癒。但二十年後老人再次到上海,擔心在列車上如廁不方便,麻煩家人,大熱天控制飲水,喝水少,又吃油大的甜點,結果一到上海就發生了腦中風。你看細節不注意,多影響健康。例子實在太多了,美國科學家M
⑹ 如何護理卧床老人
老人患病後,許多人要卧床,有的是短期卧床,如手術後的休養,
骨折固定後的恢復等;有的是長期卧床,如中風,其中輕者能恢復並能起床;有的要終身卧床,如帕金森氏症後期。其中有的飲食能自理,有的需人餵食,甚至大小便失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護理得當,許多病人的病情可減輕,並提前下床;如果護理不當,則會加重病情,甚至因並發症而死亡。因此,家庭護理十分重要。
首先,對老人要做精神上的安慰。因為老人久病纏身,常卧病蹋,受疾病折磨,心情一定十分不好,加上自己年歲已高,認為這樣下去對不起兒輩或老伴,常悲觀甚至厭世;相反也有的老人也會發脾氣,或者感到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對兒輩苛求。無論碰到什麼情況,我們都應諒解老人的心情,加以安慰、勸說、引導。照顧好老人是我們民族的美德,是心靈美的具體表現之一。要鼓勵老人主動與疾病作斗爭,建立治療的信心。古今中外也有不少長卧病榻的老人,做出了一番事業。即使得了不治之症,也要勸老人想得開,與兒孫們相互配合、協調,互相鼓勵、安慰,以盡天年,並享天倫之樂,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有了這一條,做什麼都高興。下面談幾點具體問題:
飲族食:要根據不同病情,吃不同飲食,如流質、半流質或普通飲食,可以請教一下醫院的大夫。總的原則是要易於消化,富於營養,蛋白質量要足,脂肪不宜多,各類營養素、維生素、鹽類要平衡。老人卧床後更易便秘
,故食物中纖維素很重要,要吃些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
室內環境:空氣要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在身上,可以開氣窗。有條件者室內可放些盆栽花草,既可美化環境,又能調節空氣。
服葯:要嚴格按醫囑服葯,有的老人可自己服葯,有的要人喂。如需注射或針灸者,要與醫生、護士配合好,例如幫助翻身、脫衣等等。
預防並發症:這一點很重要。主要並發症有褥瘡、肺部及尿道感染。
病人長期卧床,如果不經常變換姿勢就容易使受壓部位皮膚血循環受阻,加上出汗或大小便失禁,致使局部發紅、糜爛,形成潰瘍,這就是褥瘡,而且還容易繼發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症。預防的辦法是多翻身,完全癱瘓者要幫助翻身,變換體姿,在經常受壓處用酒精擦拭,以加強局部循環。如果已發生褥瘡和感染,那就只能請醫生處理了。
肺部感染是另一個嚴重的並發症,醫學上稱為沉積性肺炎。預防的辦法仍然是多翻身,鼓勵病人盡量把痰及分泌物咳出來,還可以輕拍背部,使痰易於咳出,如果發生了肺炎,要盡快請醫生診治。
老年女性患者,特別是大小便失禁者,易患尿道感染,甚至上行導至整個泌尿道感染,故這類老人更應注意會陰部清潔。
⑺ 中國與西方國家對待久病卧床老人的不同處理方法
西方國家基本都去養老院,他們的思想都是把孩子養大然後讓孩子自由發展,不會留給孩子什麼財產,所以自己的錢會用到養老身上,去養老院也很合適,並且那裡的設施和發展很成熟;而中國就回家請陪人照顧的會多一些,因為養老院比較貴,請一些陪人阿姨回去照顧相對經濟一點,而且老人也不想住養老院,都是住自己家裡會安心點。
⑻ 怎樣護理老人
老人患病後,許多人要卧床,有的是短期卧床,如手術後的休養,
骨折固定後的恢復等;有的是長期卧床,如中風,其中輕者能恢復並能起床;有的要終身卧床,如帕金森氏症後期。其中有的飲食能自理,有的需人餵食,甚至大小便失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護理得當,許多病人的病情可減輕,並提前下床;如果護理不當,則會加重病情,甚至因並發症而死亡。因此,家庭護理十分重要。
首先,對老人要做精神上的安慰。因為老人久病纏身,常卧病蹋,受疾病折磨,心情一定十分不好,加上自己年歲已高,認為這樣下去對不起兒輩或老伴,常悲觀甚至厭世;相反也有的老人也會發脾氣,或者感到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對兒輩苛求。無論碰到什麼情況,我們都應諒解老人的心情,加以安慰、勸說、引導。照顧好老人是我們民族的美德,是心靈美的具體表現之一。要鼓勵老人主動與疾病作斗爭,建立治療的信心。古今中外也有不少長卧病榻的老人,做出了一番事業。即使得了不治之症,也要勸老人想得開,與兒孫們相互配合、協調,互相鼓勵、安慰,以盡天年,並享天倫之樂,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有了這一條,做什麼都高興。下面談幾點具體問題:
飲族食:要根據不同病情,吃不同飲食,如流質、半流質或普通飲食,可以請教一下醫院的大夫。總的原則是要易於消化,富於營養,蛋白質量要足,脂肪不宜多,各類營養素、維生素、鹽類要平衡。老人卧床後更易便秘
,故食物中纖維素很重要,要吃些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
室內環境:空氣要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在身上,可以開氣窗。有條件者室內可放些盆栽花草,既可美化環境,又能調節空氣。
服葯:要嚴格按醫囑服葯,有的老人可自己服葯,有的要人喂。如需注射或針灸者,要與醫生、護士配合好,例如幫助翻身、脫衣等等。
預防並發症:這一點很重要。主要並發症有褥瘡、肺部及尿道感染。
病人長期卧床,如果不經常變換姿勢就容易使受壓部位皮膚血循環受阻,加上出汗或大小便失禁,致使局部發紅、糜爛,形成潰瘍,這就是褥瘡,而且還容易繼發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症。預防的辦法是多翻身,完全癱瘓者要幫助翻身,變換體姿,在經常受壓處用酒精擦拭,以加強局部循環。如果已發生褥瘡和感染,那就只能請醫生處理了。
肺部感染是另一個嚴重的並發症,醫學上稱為沉積性肺炎。預防的辦法仍然是多翻身,鼓勵病人盡量把痰及分泌物咳出來,還可以輕拍背部,使痰易於咳出,如果發生了肺炎,要盡快請醫生診治。
⑼ 對於久病卧床的老人該怎麼辦
久病卧床的老人肯定是寂寞的,需要有人多陪陪他,也許不需要過多的話語,只要有個人在身邊就行了。可能的話要多幫他按摩、翻身。
⑽ 老年人久病不起,怎麼預防壓瘡怎麼治療壓瘡
沒什麼好辦法,就得勤幫
老人
翻身,每2小時就得翻一次。看起來你是個很孝順的人,我敬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