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人如何預防中風

老人如何預防中風

發布時間:2022-04-07 21:32:18

『壹』 老年人如何預防腦中風

人到中年,最令人煩惱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心肌梗塞 (心梗)和腦中風,是中老年人死亡最常見的病因,這些疾病發 病率、復發率、致殘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 全 世 界 每 年 就 有 1600 萬 人 因 心 梗 和 腦 中 風 而 被 無 情 地 奪 走 了 生 命 , 被 WHO 列 為 「 頭 號 殺 手 」 。 心梗和腦中風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心梗是由於心臟血管(冠狀動脈)的完全閉塞而引起的急性 心 肌 缺 血 壞 死 。動 脈 粥 樣 硬 化 是 導 致 心 梗 最 常 見 的 原 因 ,高 血 壓 、 高脂血症、糖尿病又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 因此, 。 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或糖尿病是預防心梗最為有效的方 法。 腦中風幾乎是死亡的信號,主要包括腦出血、腦栓塞和腦血 栓 形 成 ,是 由 高 血 壓 、高 血 脂 、高 血 糖( 俗 稱「 三 高 症 」 )造 成 的 , 防 治 「 .三 高 症 」 是 最 重 要 的 預 防 措 施 。 平 時 應 特 別 注 意 飲 食 , 保 持「三低飲 食」 低鹽、低脂、低 糖)好習慣,多 食淡水魚 或服用 ( 降血脂或血糖的葯物,高血壓患者則應終身服葯。每天服用低劑 量的阿斯花匹林,有助於預防冠心病和腦中風。
關於更詳細的腦中風知識,你可以在西安腦中風康復中心網站上好好了解一下。

『貳』 老年人怎麼預防中風

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盡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葯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葯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於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葯物。控製糖尿病與其他疾病如心臟病、脈管炎等。
2、注意中風的先兆徵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要盡早採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並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形成。
4、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
5、多吃果蔬 不易得中風。蔬菜和水果為何能降低腦中風的風險?首先,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據研究,血液中維生素C濃度的高低與腦中風密切相關,濃度越高,腦中風的發病危險就越低。

『叄』 老年人如何預防中風

老年人腦中風,死亡率及致殘率均較高,因此,預防腦中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通常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積極防治高血壓。高血壓是引起中風最危險的因素。因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內膜常受到損傷,使血液的脂質易於沉積到動脈壁上,促進形成和加重動脈硬化。老年人高血壓與動脈硬化並存,當血壓突然升高時,可沖破血管壁,發生腦溢血。般來說,輕度高血壓可以採用運動療法,對中度或重度高血壓,應當在醫生指導下,長期服用降血壓的葯物。 (2)防治腦動脈硬化。預防腦動脈硬化應當從兒童時做起,但對老年人來說,從現在做起也不算晚,應做到控制飲食,防止肥胖,不嗜煙酒,勞逸結合。對於已患有腦動脈硬化的人,除做到上述各點外,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脂葯物。 (3)防治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常合並高血壓、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些都是引起中風的主要原因。據調查,在一切腦血管病變中,糖尿病性腦血管病變發生率為非糖尿病病人的一倍以上,且其死亡率很高,這與糖尿病病程長和血糖控制不良密切相關。因此,應爭取早期發現糖尿病,一旦確診,就要積極治療糖尿病。 (4)防治心臟病。有許心臟病可導致腦梗塞。常見的有:風濕性心臟病、亞急性心內膜炎、冠心病等疾病。據報道,有冠心病的病人,發生腦中風的可能性比沒有冠心病的人高出5倍。因此,積極地預防和治療各心臟疾病十分必要。 (5)防治肥胖症。因為肥胖的人容易並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所以也就容易引發腦中風。可見,防治肥胖對預防中風意義重。 (6)生活起居養成規律。膳食搭配要合理,應以低熱量、低糖、低脂肪、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及適當的無機鹽為原則。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睡眠,適當參加體育運動,並戒煙少飲酒,最好不飲酒,尤其是不飲烈性酒。 (7)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臨床上有些因素可誘發中風發作,應盡量避免或消除這些誘因:情緒波動(生氣、激動、悲傷、恐懼等)、飲食不節、便秘、過度勞累、用力過猛、氣候變化、服葯不當(降壓過低)等。 (8)抓住中風預兆。腦中風發生小時或數天,常出現一些症狀,如肢體麻木、刺痛,一過性黑朦,頭暈、頭痛,語言不清,口角流涎等,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可有效地防止中風發生。

『肆』 如何預防老人中風

導讀: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通常老人比較容易患上此病,那麼老人要如何預防中風呢?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盡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葯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葯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2、注意中風的先兆徵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要盡早採取措施加以控制。3、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並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形成。4、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5、多吃果蔬 不易得中風。蔬菜和水果為何能降低腦中風的風險?首先,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據研究,血液中維生素C濃度的高低與腦中風密切相關,濃度越高,腦中風的發病危險就越低。此外,維生素C還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而自由基增多,就會增加患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風險。其次,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纖維,它可以起到抑制總膽固醇濃度升高,從而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的功效。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從蔬菜和水果中攝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可下降3%~5%。基於這一認識,發達國家國民迅速調整膳食結構,少吃肉、糖、脂肪,多吃果蔬。小編寄語:老人中風通常會給家庭帶來諸多不便,所以老人要懂得保健,預防中風。

『伍』 怎樣預防老人中風

誘發中風的因素很多,情緒的大起大伏,還是有心情、氣候的影響等。冬季氣溫降低會導致人體血管收縮、小動脈持續痙攣、血壓升高,很容易誘發中風,避免了以上情況,也是避免了中風。

3、老人怎樣預防腦中風之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

中風與日常飲食習慣也息息相關,合理的飲食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的同時,還可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飲食會影響高血壓、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所以該忌口的還是要適當忌口。



4、老人怎樣預防腦中風之注意使用冷水

宜用溫水洗漱,過熱、過涼的水都會刺激皮膚感受器,引起周圍血管的舒縮。洗漱後可飲一杯溫開水,沖洗胃腸,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通暢血液循環。

5、老人怎樣預防腦中風之注意按時按量服葯

對於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需要一如既往地服用葯物,並定期檢測血壓血脂血糖指標,如果不達標,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葯物劑量。大部分已經發生過腦卒中患者還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類葯物抗血小板治療,堅持服用葯物可有效預防腦卒中復發,而且冬季里上述所服葯物無需加量,除非檢查出血壓血糖血脂水平不達標的情況,才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劑量,不宜私自增減葯物劑量。

『陸』 老年人怎樣預防中風

中風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一旦發生,重則有生命危險,輕則也不免留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所以,預防至關重要。中風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老年人以腦血栓形成引起的缺血性中風最為多見。平時注意以下幾點,對於預防此病大有幫助。
(1)體育鍛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或體力活動,可使心臟維持較好的功能,即使血液和血管方面有些潛在性發病因子的話,也可以有較好的代償能力。
(2)合理飲食老年人盡可能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應以素食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這樣可以避免血液中脂質過多,預防動脈硬化,減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3)慎用葯物過量服用降壓葯物,尤其睡眠前大量服用,可使血壓大幅度下降,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血流減慢,促使腦血栓形成。長期大量服用利尿葯,使體內水分從尿中排出,如不及時補充,則體內失水過多,血液濃縮,粘稠度增高,血流減慢,易形成血栓。在應用止血敏、安絡血等止血葯時,會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進血栓形成。所以老年人在應用上述葯物時,應嚴格遵守醫囑,不能擅自加大劑量和改變服用方法。
(4)重視先兆,中醫古書中,多有中風、半身不遂先兆的描述。如元代醫家羅天益所著《衛生寶鑒》中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內必有中風之疾也"。這些症狀與現代醫學所稱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相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歷時短暫,症狀較輕,且在24小時內能完全緩解的神經症狀,它往往與腦血栓形成的早期表現相同。前者是腦的微血管堵塞,或者腦細胞輕度缺氧,如果能及時建立和開放側支循環,能使缺血部位腦細胞的功能得以恢復;後者則是較大血栓形成,致使某支腦血管梗塞,部分腦細胞缺血壞死。有人統計,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於12~36個月內發生中風的佔40%~60%。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表現為頭暈、眼花、走路不穩、突然單側肢體肌力減退、口舌麻木、說話不清、吞咽困難等。這些症狀雖可自行消失,但必須馬上到醫院檢查及治療,切不可以為症狀消失就萬事大吉了。否則進一步出現偏癱、口角歪斜、一隻眼睛失明等,就真正發生中風了。
(5)益氣活血。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常用黨參、黃芪等補氣;丹參、川芎、地龍、紅花、益母草、王不留行、澤蘭葉等活血化瘀,可預防腦血栓形成。補陽還五湯是一個很實用的處方:生黃芪30g,當歸12g,赤芍15g,地龍9g,桃仁9g,紅花6g。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14天。

『柒』 老人要怎樣預防中風

我們常說的中風,其實是腦部血液循環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障礙,導致患者因腦部的突發性供血不足引發患者出現暈厥、昏迷不醒、口眼歪斜等症狀,由於許多患者在發病前並無過多的明顯的先兆,中風病突發時救治不及時,導致致殘率、致死率都極高。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老年人忽然發覺自己出現頭痛症狀,而且頭痛的感覺一直持續且呈現加劇趨勢,甚至有頭部要爆裂的疼痛感,同時伴有發熱、心慌、胸悶、嘔吐、乏力、眩暈、哈欠不斷、嘴歪眼斜、血壓驟升、精神異常等症狀時,老人的子女或家人切不可繼續拖延,或者吃點止痛葯敷衍了事,必須立即送到就近的正規醫院!

『捌』 中老年人如何防止中風

應把食鹽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增加鉀的攝入,可降低血壓,預防中風。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馬鈴薯等富含鉀的食物。缺鈣可促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每天攝入1克以上的鈣,可使血壓降低。鎂與鈣的作用相似,應多吃粗糧、堅果、海藻等富含鎂的食物。多吃蔬菜、香蕉和纖維素多的食物。

低脂低鹽(食鹽每日控制在5g左右)葷素主副食合理搭配。防止偏食,少食多餐。
除主食外可經常食用的:脫脂牛奶、甘薯、海帶、胡蘿卜、豆製品。蔬菜如:青菜、白菜、西紅柿、黑木耳、香菇等。
忌食:肥肉、家禽皮、臘腸、蝦、全脂奶、蟹黃、奶油、腰果等。
不宜吃油炸、油煎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玖』 怎樣才可以讓老人預防中風

老年人中風是完全能夠預防的。只要飲食合理,注意控制血壓,多參加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動,加強對相關疾病的防治,可以將中風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近來中風發病率和病死率下降的事實也充分說明中風預防的效果。

盡管我們目前還不能全面說出死亡率下降的所有原因,但毫無疑問中風病人死亡率下降與近來重視中風的預防有關。人們已越來越懂得如何去減少或消除中風的危險因素,如積極治療高血壓,防止肥胖,減少膽固醇食物的攝取,以及禁止抽煙等。控制和去除危險因素肯定能夠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

預防中風有下面一些措施:


穩定情緒

極度憤怒或緊張均可誘發中風,故患者應保持樂觀愉快的心理。狂喜、暴怒、憂郁、悲哀、恐懼和受驚都會誘發中風。

防止便秘小心便秘是心梗導火索

大便干結,易使腹內壓增高,血管外周阻力增強,血壓驟增,造成腦動脈破裂而發生中風,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每天定時大便,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油炸食品。

飲食低脂、低鹽

動物脂肪易使血脂升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增加中風的可能性;食鹽過多,可引起水鈉瀦留,使血壓進一步升高;長時間血壓升高可誘發中風。

忌飲食過飽、看電視時間過久,忌隨意突然停葯

腹部飽脹影響心肺功能,還可造成大量血液集中到腸胃,使心、腦等器官供血相對減少,容易誘發中風。

久看電視,大腦持續緊張,可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進一步升高,有些電視情節緊張,場面驚險,易使情緒激動,容易發生中風。

患者應遵醫囑服葯,若擅自停葯,可以造成血壓大幅度反跳,導致中風的發生。

堅持適度的鍛煉

每天堅持散步,做體操或打太極拳,以增強體質,防止中風。

早治「小中風」

「小中風」的主要表現為自覺半身無力或半身麻木,突然說話不靈或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發生「小中風」的患者在一年內有42%發生中風。必須高度重視「小中風」,及早就診。

『拾』 老年人如何預防中風

看到老吳症狀如此的嚴重,剛開始時,家人以為老人是患上了中風,在診斷結果沒出來之前,一家人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擔心會出現什麼不測的後果。等住院後,經過大夫細致的、全面的檢查,診斷結果為低血糖症,而並非家裡人所認為的中風。在大夫、護士的精心護理之下,老人住了一個星期的院便出院了。老吳一家人不明白,怎麼低血糖症的症狀和中風的症狀如此相似呢?為何低血糖也會出現神經損害的症狀?該如何區分低血糖與中風的症狀呢?如何預防中風的發生呢? 的確,不少老人會因出現一些中樞神經損害為主要症狀的患者入院治療,最初會考慮為急性腦血管疾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但經過仔細、全面的檢查後方發現並非「中風」,而是嚴重的低血糖所致的中樞神經損害,不少患者因為對二者區別不清而貽誤了治療。因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中風也叫腦卒中、急性腦血管病,常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及出血性腦卒中兩種。患者常常表現為突然暈厥、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並常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狀。中風具有「四高一多」的特徵,即「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同時,中風的並發症多。也因此,中風也被列為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體態過於肥胖者、過量吸煙者、長期久坐不同者、長期口服避孕葯者及具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者、父母有卒中史者往往容易發生;而低血糖是指身體的血糖水平低於4.0mmol/l的現象,低血糖的早期症狀為頭暈、眼花、心悸、肢體發冷,晚期症狀為昏迷、暈厥、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等,類似於中風的表現,因此常常發生誤診。 那麼,如何有效的預防腦中風的發生呢?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短暫性腦血管缺血的發作幾率,高度重視並謹防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中風的先兆,避免過度勞累、情緒波動過大,及時的治療可能誘發中風發生的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注意合理的飲食,戒煙戒酒,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保持精神愉快,做到生活規律。 如果老年人低血糖的症狀不夠典型或者是早期沒有症狀,往往使得老年人對已經出現的低血糖沒有準備,就更無法談及預防了。有的因低血糖引發的頭昏、乏力、嗜睡等症狀到醫院檢查,常常也會發生誤診,就會導致老人的低血糖持續發展下去,到了一定程度便會導致腦功能出現嚴重障礙而引發神志不清、昏迷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中樞神經的損害症狀,常常被誤診為中風,引起家人的恐慌。(作者:詹海英)

閱讀全文

與老人如何預防中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宜春老年大學有人說不要養老金 瀏覽:505
女60歲失地保險 瀏覽:55
長春市開養老院政策 瀏覽:792
四川綿陽萬人養老院 瀏覽:654
慰問敬老院活動簡介 瀏覽:831
養老金企業和個人 瀏覽:70
關於重陽節的口訣 瀏覽:519
用冰糖雪梨孝敬長輩們的作文 瀏覽:307
70歲以上還能買車嗎 瀏覽:940
長壽花澆什麼水能長成 瀏覽:653
2018退休金上漲到6000 瀏覽:190
廈門哪裡有不體檢的廠 瀏覽:679
佛山環市街道敬老院 瀏覽:559
女性的美容養生館一般有哪些項目 瀏覽:500
父母節的值是多少 瀏覽:309
養老保險異地提現 瀏覽:453
一個長壽花多少錢 瀏覽:86
3500養老保險工資單位交多少 瀏覽:487
體檢口腔是檢查怎麼寫 瀏覽:385
小志願者看望敬老院老人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