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臨終老年人如何使用葯物

臨終老年人如何使用葯物

發布時間:2022-04-07 14:22:55

⑴ 淺談如何指導老年人合理用葯

1、五種葯物原則 老年人同時用葯不能超過5種。據統計,同時使用5種葯物以下的葯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10種為10%,11~15種為25%,16~20種為54%。要明確治療目標,抓住主要矛盾、選擇主要葯物治療。凡是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未按醫囑服用的葯物都可考慮停止使用,以減少用葯數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種葯物時,在病情穩定後仍應遵守5種葯物原則。 2、受益原則 首先要有明確的用葯適應症,另外還要保證用葯的受益/風險比大於1。即便有適應症但用葯的受益/風險比小於1時,就不應給予葯物治療。 3、擇時原則 擇時原則是根據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葯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的用葯時間進行治療。由於許多疾病的發作、加重與緩解具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變異型心絞痛、腦血栓、哮喘常在夜間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出血的發病高峰在上午);葯代動力學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白天腸道功能相對亢進,因此白天用葯比夜間吸收快、血液濃度高);葯效學也有晝夜節律變化(如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於下午)。 舉例來說,抗心絞痛葯物的有效時間應能覆蓋心絞痛發作的高峰時段。變異型心絞痛多在零點到六點發作,因此主張睡前用長效鈣拮抗劑。而勞力型心絞痛多在上午6時到1 2時發作,應在晚上用長效硝酸鹽、p阻滯劑及鈣拮抗劑。 4、暫停用葯原則 當懷疑葯品不良反應時,要停葯一段時間。在老人用葯期間應密切觀察,一旦發生新的症狀,包括軀體、認識或情感方面的症狀,都應考慮葯品不良反應或病情進展。對於服葯的老年人出現新症狀,停葯受益明顯多於加葯受益。所以暫停用葯原則作為現代老年病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干預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視。 5、小劑量原則 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葯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葯物都應低於成年人劑量。由於現在尚缺乏針對老年人劑量的調整指南。因此,應根據老年患者的年齡和健康狀態、體重、肝腎功能、臨床情況、治療指數、蛋白結合率等情況具體分析,能用較小劑量達到治療目的的,就沒有必要使用大劑量。 應注意的是,也並非保持始終如一的小劑量,可以是開始時小劑量,也可以是維持治療的小劑量,這主要與葯物類型有關。對於需要使用首次負荷量的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為了確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劑量的下限。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維持量上。而對於其他大多數葯物來說,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開始用葯階段,即開始用葯就從小劑量(成年人劑量的1/5~1/4)開始,緩慢增量。以獲得更大療效和更小副作用為准則,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劑量。

⑵ 如何進行老年人安全用葯的護理指導

老年人由於各器官功能及身體內環境穩定性隨年齡而衰退,以至會患多種疾病,因而也就會多葯合用。老年人的生理點特點是,記憶力減退,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對葯物的治療目的、服葯時間、服葯方法常不能正確理解。因此,老年人用葯安全管理更應受到特別的重視。本文著重探討護理人員如何採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從而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用葯的安全性。

1 全面評估老年人用葯情況

1.1 詳細評估老年人的用葯史,包括既往和現在的用葯記錄、葯物的過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葯物有哪些,以及老年人對葯物的了解情況。

1.2 了解老年人各臟器的功能情況,如肝、腎功能的生化指標。

1.3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飲食習慣,對目前的治療方案的了解、認識程度和對葯物有無依賴、恐懼等心理。

2 密切觀察和預防葯物的不良反應

2.1 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老年人用葯後的不良反應,及時處理。如對使用降壓葯的老年患者,要告知其直立、起床時動作要緩慢,避免體位性低血壓。

2.2 由於老年人用葯依從性較差,當服葯後未取得預期療效時,護理人員要仔細詢問患者是否按醫囑服葯。

3 提高老年人服葯依從性

3.1 對住院的老年人,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給葯規程,按早晨空腹、餐前、餐時、餐後、睡前等服葯時間將葯物送到患者手中,做到看服到口。對出院帶葯的老年人,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書面的形式把葯名、用法、劑量、時間、副作用等內容寫成用葯說明,便於老年人記憶。此外,定期通過電話督促老人服葯,了解服葯後的療效。對於外用葯物,應詳細說明並貼上明顯標記,告知家屬。

3.2 護理人員可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專題講座、個別指導等健康教育方式,反復強化疾病相關知識,提高老年患者的疾病認知能力,促進其服葯的依從性。

4 加強葯物治療的健康指導

4.1護理人員應指導老年人不要隨意購買及服用葯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施治。告知家中的葯櫃應定期整理,處理過期變質的葯品。

4.2 指導老年人如果能有其他方式緩解症狀暫時不要用葯,如便秘、疼痛和失眠等,應先採用非葯物性的措施解決問題,將葯物對人體的危害性降至最低。

4.3 護理人員不僅要對老年人做好葯物治療的安全指導,同時還要重視對其家屬進行有關安全用葯知識的教育,使他們學會正確協助和督促老年人用葯,防止發生用葯不當造成的意外。

⑶ 淺談如何做好老年人的臨終護理

臨終關懷護理是伴隨著現代社會進步和醫學技術發展出現的新事物、新概念。本文旨在提出,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迫切要求護理人員在老年人的臨終護理方面,更新護理觀念,創新護理模式,實行人性化護理。並結合實踐,闡述開展老年人臨終護理要從提供舒適環境、加強基礎護理、實施心理疏導、做好親屬工作、融洽護患關系、提高綜合素質等六個方面採取積極的措施,尊重臨終老年人最後人生的價值,提高其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關鍵詞:老年人 臨終 護理 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到1.5億人左右,佔到了總人口的11%,按國際標准,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四二一」家庭大量出現,養老方式開始由家庭走向社會。因此,老年人的護理特別是臨終關懷護理,已成為一個廣為關注的社會問題。我院作為我市率先開設老年病區、開展「臨終關懷」的醫療機構,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本人結合日常護理工作談幾點粗淺的看法。一、老年人臨終護理模式的內涵探討臨終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生活,也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現實。臨終護理學是一門以臨終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及相關的社會、倫理等問題為研究對象,將醫護的專業化及科學化知識互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同樣,對老年人臨終護理,不僅停留在醫學層面上,而應涉及醫學、心理學、社會學、護理學、倫理學等學科,它涵蓋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的需要護理。這就要求我們在護理模式上由過去的生理模式轉變為現代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式,由過去單純的診斷、治療、護理觀點轉向從生理學角度去關心人,減輕病人精神和肌體上的痛苦,使其在有限的日子裡過得舒適和有意義;從心理學角度緩和和解除病人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使其從容地死去;從社會學角度指導患者理解自己生命彌留之際生存的意義;從生命倫理學角度使患者認識到生命的價值,體會到在瀕死之際受到了社會和親人的關注。

⑷ 老人死前需要准備什麼

不知你是哪裡人,因為地域不同,風俗亦不盡相同。但總的主線還是差不多的,具體情況如下:

1、咨詢當地殯儀館,記錄接運遺體的熱線,了解辦喪事所需要准備哪些東西,如壽衣,香燭,靈位等。另外及時和當地的墓地陵園聯系。
2、一旦親人離去,立刻幫忙擦身,穿壽衣,然後立刻聯系殯儀館將遺體接運到殯儀館保存起來,然後在家布置靈堂(殯儀館提供相關服務和喪葬商品),子女盡孝守靈,並陸續通知親友來家中弔唁
3、家人還要商量哪一天出殯舉行告別會。一般來說,中國人辦喪事多數在時間上跨度為三天或五天,取單數。
4、到第三天後,出殯告別禮完成後,在殯儀館辦理結算手續後,就安排火化。此間,如果家人想讓親人走的熱鬧一些,還可以請樂隊吹奏。
5、骨灰可以寄存在殯儀館,也可以擇吉日安葬。

⑸ 老年人使用抗菌葯物應注意什麼

(1)防止耐葯菌株產生抄和繼發感染
一種抗菌葯不宜久用,防止耐葯性產生。如金葡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等容易形成耐葯菌株,應該在確診基礎上准確掌握用葯量和療程,必要時更換敏感葯物或合並用葯。又如久用四環素類葯物,可使一些耐葯菌株大量繁殖而繼發二重感染加重病情;長期限使用氯黴素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導致雛雞生長遲緩和影響蛋雞產蛋率。
(2)注意配伍禁忌
用葯前應對葯物的理化性質作認真檢查,防止合並用葯出現療效減弱或消失,甚至產生葯害或中毒現象。

⑹ 在養老機構對臨終老人服務最常用的技術是什麼

臨終病人的心理極為敏感、復雜,對人格、友誼、尊嚴倍加珍視,對護士的一言一行更為注目。

因此,護士高尚的道德品質、精湛嫻熟的技術、和藹可親的笑容都會贏得病人的信賴,哪怕能給病人帶來片刻的歡愉,也要自覺地竭盡隨意終止各種維持生命的措施。全力去做,滿足病人在人世間最後的要求和心願,直到帶著護士最崇高聖潔的「愛」安然離去。

⑺ 家裡有老人病重臨終護理需要注意哪些

這位知友,老人臨終時,你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1、老年人臨終前有什麼症狀
疼痛是臨終病人備受折磨的最嚴重的症狀,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其他終末期病人發生嚴重疼痛情況較少。在生命的最後幾天,超過一半的人會有新的疼痛產生。痰液堵塞、呼吸困難是臨終病人的常見症狀。有的病人死前會出現譫妄等神志變化,需考慮癌症腦轉移、代謝性腦病變、電解質不平衡、營養異常、或敗血症等因素。症狀在下午或晚上會更嚴重。嚴重急性的嘔血、便血、陰道出血等,一次出血量在800ml以上可出現休克現象,對臨終病人來說可以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
2、注意生活護理
設置安寧病房提供舒適環境。室內要求清潔,光線充足,溫度適宜。房間布置應符合老年人要求,讓老人在舒適的環境中度過最後的時光。因為臨終是生命的特殊階段,應提供單間病房,增加同親人團聚的機會,減少感染,使病人在擁有自我尊嚴中去迎接死亡。制定臨終護理計劃,做好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臨終老人不以延長臨終者生命時間為主,而是提高臨終的生活質量。臨終老人身體各器官功能衰竭,機體抵抗力下降,病發症多。應提高高質量的護理,讓病人感到舒適,協助患者飲食、排泄及睡眠等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做好必要的基礎護理。 除靜脈補充營養外,還應根據病人食慾下降的特點,護士應同家屬營養師共同商量病人的飲食。老年人因胃腸功能減弱,長期卧床表現為吞咽困難,口舌乾燥或口腔有痰無力咳出,應及時清除,並加強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對便秘者可用雙手在患者腹部依結腸的走向做環形按摩,也可用緩瀉劑或開塞露,保持病人大便通暢。
3、注意心理護理
病人進入瀕死階段時,開始為心理否認期,這時病人往往不承認自己病情的嚴重,否認自己已病入膏肓,總希望有治療的奇跡出現以挽救死亡。當病人得知病情確無挽救希望,預感已面臨死亡時,就進入了死亡恐懼期,表現為恐懼、煩躁、暴怒。病人親屬都要盡量給予病人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們無痛苦地度過人生最後時刻。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健康觀念也在逐漸改變,即使在生命的終末期,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亦較高,因此臨終護理的需求亦較大。 研究發現臨終老人的年齡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健康情況越差、家庭人均收入越高、醫療費用來源越多、同住人員越少、病情越重對臨終護理的需求越高。分析其原因,往往這樣的老年患者及家屬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更多,在精神層面需要更好的護理,及專業和系統的臨終關懷護理。
我國每年約有200萬人新患癌症,約有140萬人死於癌症,癌症死亡已佔死因第一、二位。有研究顯示,癌症患者中50%伴有中度或重度疼痛,其中約有1/3的人伴有難以忍受的疼痛,而且相當部分的患者,由於前期治療花費了大量的金錢、精力和時間,陷人了絕望、疼痛、貧困的境地。如果得不到社會的關愛,就會在肉體和精神的痛苦中帶著遺憾走向人生的終點。在科技、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如果不能讓如此數量巨大的人得到心靈的撫慰,將是對以人為本的否定。所以,臨終關懷的意義遠遠地超出了醫學的范疇。

⑻ 臨終老人該給吃什麼

那隻有一個辦法,犧牲陪護來延長老人的壽命。

延長老年垂危病人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點滴每日不能超過2000毫升;

2、補充維生素C、微量元素鉀(海帶、馬鈴薯、紅薯)、鈣;

3、解決便秘可使用開塞露幫助排便;

4、與老人要經常聊天,使之不能產生孤獨感;

5、購買輪椅,可以在老人同意的情況下下床近距離的活動;

6、不能食用生、冷、硬、油炸食品;

7、注意老人個人衛生;

8、室溫適中,光線無須太強;

9、要注意,不要一味的補充營養品。促使胃運動的食物一定要吃,否則,會引起萎縮性胃炎;

10、經常給老人全身按摩。

象你這樣好心的人會感動很多人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老人撫養了後代、給後代創造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幸福是怎麼來的,我們應該去怎樣回報。

⑼ 怎樣控制老人用葯的用葯量

我們經常在抄葯品說明書上看到「小兒酌減」字樣,但很多人不了解這同樣適用於老年人。《中國葯典》規定,60歲以上老人用葯量相當於成人量的3/4,80歲以上老人只能給予成人量的1/2。
老年人由於耐受性下降,易致不良反應或中毒,需要從小劑量開始服葯,年齡大、體重輕、身體情況差的老年人更應酌情減量用葯。另外,老年人常同時患多種疾病,在用葯時,應先服用治療急、重病症的葯物,待病情穩定後,再適當兼顧其他病症的治療而服用其他葯物,不要多種葯物一起用。
老年人同時用葯不能超過5種。凡是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未按醫囑服用的葯物都可考慮停止使用,以減少用葯數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種葯物時,在病情穩定後仍應遵守5種葯物原則。
長期服葯的患者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以便能及時發現、防止葯物蓄積給您帶來的損害。
溫馨提示:一般來說45歲以上的普通人群,每年至少保證全面體檢兩次;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最好能根據所患疾病定期檢查身體。對於長期服用某些葯物的患者,更應該定期做專項檢查

閱讀全文

與臨終老年人如何使用葯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0退休年齡查詢表 瀏覽:296
女孩子父母住院了怎麼安慰 瀏覽:882
重慶巴南李家沱養老院 瀏覽:592
達方電子廠體檢什麼不過關 瀏覽:689
老人家迷路了 瀏覽:60
長壽怎麼到涪陵李渡考場 瀏覽:251
七旬老人在客廳小便怎麼處理 瀏覽:792
福建農村新型養老保險檔次 瀏覽:642
商業養老保險20萬 瀏覽:658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死亡 瀏覽:303
逾期交養老金為何要收利息 瀏覽:42
老年大學提供二胡嗎 瀏覽:181
東明縣老年大學網站 瀏覽:307
中學生表格填寫父母經商怎麼填寫 瀏覽: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養老金領多少 瀏覽:666
7旬老人問什麼時候生活會變好 瀏覽:506
關於4050養老金補貼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33
老人應多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22
十堰市老年大學管網 瀏覽:428
寶寶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