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北方的年夜飯有什麼不同
年夜飯,承載著中國的食文化、年文化和禮儀文化等,內涵十分豐富。據《呂氏春秋·季冬紀》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除「疫癆之鬼」,這是除夕的由來。那時的人們認為,年夜飯有逐疫、驅邪和健身的作用。而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寫的《風土記》:除夕夜,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夜達旦不眠為「守歲」。古人吃年夜,喜歡桌上放一隻燒得很旺的火爐,全家人圍著火爐吃年夜飯,因此被稱為「圍爐」。那麼在中國南北方的年夜飯有哪些區別呢?我們先來看看南方代表性的城市年夜飯都吃些什麼吧。
不少地方在吃年夜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羊開泰),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