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壺鎮鎮的發展前景
交通日趨便捷。35省道、42省道縱橫貫通,南距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公路出口僅版20公里,到杭州、溫州車程3個小權時,到金華僅1個半小時。2008年初台金高速開通後,壺鎮進入高速時代,與周邊發達地區的聯系更加緊密。近期規劃中的金台高速鐵路,也將在壺鎮設站。
發展前景廣闊。自2010年底被列入全省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以來,在各項黃金政策的扶持下,壺鎮經濟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2013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58億元,同比增長16.2%;財政總收入5.95億元,同比增長16.4%。多項指標增幅名列全省27個小城市試點鎮前列,充分展現了「熱愛鄉情、務實奉獻、大氣創業、敢為人先」的新「壺鎮精神」。從2014年開始,壺鎮進入第二輪小城市培育試點,全力建設「特色產業工貿城、千年古鎮長壽城、浙南北窗夢想城」。2014年,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17.6%;實現工業總產值172.61億元,同比增長9.3%。
小城市培育和低丘緩坡開發,展現了壺鎮十分美好的發展前景,一座現代化的工貿小城市正在浙南大地上崛起!
⑵ 浙江最美古村落,長壽老人比比皆是,這個古村落位於哪裡
這個村落應該就是位於浙江西南山區的縉雲縣岩下村。
岩下村具體位置是在縉雲縣壺鎮鎮,得名於「百丈岩」上壓著的一塊巨石,所以叫岩下村。它已經被收錄到了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的名單中。村子裡的很多建築、路面、器具都是用當地的一種大石頭建成的,所以又叫 「石頭村」。
隨著社會大都市的發展,越來越多村裡的年輕人都進到城裡打工,岩下村也是如此。所以村中早已人煙稀少,留下的都是些滿頭花白的老人。走在岩下村的鄉間小路上,也時不時能看到在田間辛苦勞作的老人,這些老人生活雖然清苦,但還能自給自足,就算是布衣粗服、粗茶淡飯的日子,在這干凈祥和的鄉村,也是很多人想過卻過不了的清寧日子。希望這里的寧靜不要被外界打擾。
⑶ 壼鎮有那些大企業,外地人多嗎
縉雲縣壺鎮鎮位於甌江支流好溪上游,地處「三市(麗水、金華、台州)四縣(縉雲、永康、磐安、仙居)」交會腹地,是浙南三大古鎮之一。現鎮域總面積228平方公里,轄55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戶籍人口8.25萬,常住人口達到10.3萬。
歷史底蘊深厚。作為千年古鎮,壺鎮積淀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括蒼古道、南宮寺、大溪灘古窯址群、美化書院、阮公點將台、尚書坊、賢母橋等遺存文物展現了古鎮的歷史積淀。九進廳、松岩「百廿間」等古民居以及獅子山、小龍潭、大龍潭、赤岩寶塔則體現了古鎮特有的人文自然景觀。
交通日趨便捷。35省道、42省道縱橫貫通,南距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公路出口僅20公里,到杭州、溫州車程3個小時,到金華僅1個半小時。2008年初台金高速開通後,壺鎮進入高速時代,與周邊發達地區的聯系更加緊密。近期規劃中的金台高速鐵路,也將在壺鎮設站。
改革創新突出。壺鎮鎮先後榮獲過「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鎮」、「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鎮」等2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榮譽稱號,是全國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浙江省首批省級中心鎮。2010年12月,壺鎮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試點鎮,是縉雲縣也是麗水市唯一一個入選的重點鎮。2012年3月8日,成功列入全國第三批改革發展試點鎮;4月27日,成為全國低丘緩坡綜合試點開發麗水市核心區塊。
產業特色鮮明。「敢闖敢創、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引導壺鎮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走上了改革發展之路,創造了奇跡般的發展速度,塑造了眾多成功企業家。目前,壺鎮工業企業總數達1494家,其中規模以上(年產值超2000萬)企業108家,超億元企業33家,超10億元企業1家,擁有國家級專利示範企業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市高新技術企業3家,有中國馳名商標9個,省著名商標13個,浙江名牌產品5隻,麗水名牌9個,已形成帶鋸床、縫紉機、工刃具、炊具、新材料等塊狀產業集群,是全國最大的帶鋸床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家用和工業特種縫紉機生產基地,其中帶鋸床和特色機械裝備產業被列入全省21個塊狀產業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範區試點。
發展前景廣闊。自2010年底被列入全省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以來,在各項黃金政策的扶持下,壺鎮經濟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2013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58億元,同比增長16.2%;財政總收入5.95億元,同比增長16.4%。多項指標增幅名列全省27個小城市試點鎮前列,充分展現了「熱愛鄉情、務實奉獻、大氣創業、敢為人先」的新「壺鎮精神」。從2014年開始,壺鎮進入第二輪小城市培育試點,全力建設「特色產業工貿城、千年古鎮長壽城、浙南北窗夢想城」。今年1-3月,實現財政總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工業總產值30.84億元,同比增長12%。
小城市培育和低丘緩坡開發,展現了壺鎮十分美好的發展前景,一座現代化的工貿小城市正在浙南大地上崛起